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8)
2023(9476)
2022(7997)
2021(7407)
2020(5861)
2019(13598)
2018(13224)
2017(24919)
2016(13063)
2015(15077)
2014(14943)
2013(14998)
2012(14426)
2011(13635)
2010(13810)
2009(12432)
2008(12461)
2007(11089)
2006(10224)
2005(9590)
作者
(38228)
(31937)
(31594)
(30040)
(20631)
(15343)
(14321)
(12448)
(12291)
(11369)
(11134)
(10519)
(10459)
(10336)
(10209)
(9838)
(9531)
(9161)
(9143)
(8935)
(8246)
(7789)
(7688)
(7285)
(7208)
(7204)
(7123)
(7019)
(6449)
(6419)
学科
(67052)
经济(66996)
(35610)
管理(34694)
(26882)
企业(26882)
中国(24894)
方法(21481)
地方(19623)
(18831)
数学(18624)
数学方法(18512)
(15394)
贸易(15377)
业经(15166)
(14958)
农业(12796)
(12415)
银行(12404)
(12317)
(12193)
(12175)
(11879)
金融(11879)
(11781)
地方经济(11250)
环境(10570)
(10213)
(9505)
技术(9420)
机构
学院(194126)
大学(193538)
(91791)
经济(90179)
研究(77696)
管理(70804)
中国(61310)
理学(59275)
理学院(58507)
管理学(57847)
管理学院(57441)
(43259)
科学(43070)
(39753)
(39547)
研究所(35561)
中心(33469)
财经(30980)
(30187)
(29212)
经济学(29024)
北京(28865)
(28268)
(27707)
(27592)
师范(27375)
经济学院(25986)
科学院(23807)
(23793)
业大(23595)
基金
项目(120890)
科学(96428)
研究(92102)
基金(88483)
(76781)
国家(76147)
科学基金(64408)
社会(61030)
社会科(58039)
社会科学(58026)
基金项目(45040)
(44453)
教育(41340)
(38545)
自然(38086)
自然科(37220)
自然科学(37212)
资助(36782)
自然科学基金(36582)
编号(36259)
(32671)
成果(30484)
(28152)
重点(27736)
发展(27290)
(26829)
课题(26635)
国家社会(26167)
中国(25611)
(25101)
期刊
(110539)
经济(110539)
研究(67106)
中国(46438)
管理(29910)
(29901)
(28101)
科学(27310)
学报(25821)
教育(23528)
(23176)
金融(23176)
农业(20822)
大学(20236)
经济研究(18913)
学学(18660)
业经(17850)
技术(16635)
财经(15825)
问题(14532)
(14238)
(13871)
国际(13461)
世界(13329)
(12054)
技术经济(9893)
(9717)
论坛(9717)
现代(9289)
经济问题(9174)
共检索到319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中国西部: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上战略后方本刊专论50年前,1945年的8月15日,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伟大贡献。在中国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西南、西北地区作为抗日的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郑英钏   刘桂华   王霞  
一、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地区发展不平衡性是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地区不平衡也许会更加突出。但一个国家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容许我们忽视地区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而是要设法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这样才能逐步实现我国21世纪中叶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和支持西部发展不仅是西部自身的需要,也是东部的需要,是国家整体利益的需要,西部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高隆昌  涂锦  
本文首先简述了沿海区域在古代本是经济落后区,近代才成为经济活跃区,现代则逐渐让位给空港和电信事业发达区了。由此说明内地一样有条件赶上去,只要抓好空港和电信建设。其次探讨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经济差距仍然很大且还在拉大的主要原因:一是因为上述历史原因使得沿海地区社会发展基础好,二是东西部经济的自然交流继续对东部经济有利,三是内地在开发意识上的欠缺和社会发展基础仍落后于东部。再则本文还在同一海外资源下,建立了一个东西部地区间的二维动力系统,通过定量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最后本文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自然地提出了缩短东西差距的六大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曦  
本文探讨了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关系。在系统阐释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困难和障碍的基础上 ,着重围绕西部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实施途径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祥征  钟海玥  白雪梅  赵涛  李勇  王苗  
基于对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调研,本文探讨了西部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结合西部地区的现状与西部地区城镇发展的历史趋势,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需求,阐析了其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压力与阻力,提出了促进中国西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目前,西部地区整体城镇化水平滞后,各省(区)间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极不均衡。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城镇化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故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是其区域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同时西部地区尚处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正相关期,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对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不容小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西部地区本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冬生  
本文回顾了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发现发展中存在的资源存量不断下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贫困、农业生产波动和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等严重问题,并探究得出其形成恶性循环的机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孝胜  
如何协调中国西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缓解资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矛盾,以促进西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西部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文章根据西部人口与生态环境现实状况以及人口、环境、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提出了西部地区人口、生态、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课题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陈佳洱  徐善衍  白春礼  胡鞍钢  李静海  李未  吴家玮  蒲慕明  周琪  吕坚  田刚  舒其旺  倪军  刘大椿  丁抗  
2002年12月26-27日,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科技发展新世纪论坛"。来自海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层科学家及科技发展战略专家,以及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负责人,共五十余人参加了论坛。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未来二十年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特别是有可能形成新突破的领域分析;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中国在全球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科技社会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及如何建立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机制;当前中国科技政策评价及政策建议;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见解和建议。为了引起全社会更多地关注中国科技发展,我们将与会者的发言进行了整理,独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邓楠  孙家广  谢晓亮  王宁国  李培林  林建海  宫鹏  唐启升  周盛宗  
2002年12月26-27日,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举办了首届"中国科技发展新世纪论坛"。来自海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层科学家及科技发展战略专家,以及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负责人,共五十余人参加了论坛。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未来二十年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特别是有可能形成新突破的领域分析;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中国在全球科技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科技社会化对科技发展的影响及如何建立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机制;当前中国科技政策评价及政策建议;未来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见解和建议。为了引起全社会更多地关注中国科技发展,我们将与会者的发言进行了整理,独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冠华  邓楠  冯之浚  白春礼  邬贺铨  陈锡文  江上舟  胡祖六  李扬  范恒山  黄伯云  鲁白  沈善普  方新  
2003年3月28-29日,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科技发展新世纪论坛"。来自海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层科学家及科技发展战略专家,以及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负责人,共五十余人参加了论坛。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未来10-15年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特别是有可能形成新突破的领域;WTO规则下,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未来科技发展战略选择的思考;市场经济体制下进一步推动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政策选择。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见解和建议。为了引起全社会更多地关注中国科技发展,我们将与会者的发言进行了整理,独家刊载,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斯震 孙新章  
“里约+20”开启了新一轮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改革进程。从趋势看.未来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将可能以“一组目标、四大机制”为主体.也即“2015年后发展议程”。一组目标是指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四大机制是指“政府间高级别政治论坛”、“全球可持续发展态势评估机制”、以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转让机制”、“资金筹集机制”。这一系列变革将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有利于全球走出“气候变化泥潭”、有利于全球治理朝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和有利于促进全球发展合作。全球可持续发展治理变革也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利弊兼有。有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中国开展对外合作.不利的方面主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文鸿  
90年代下半期,中国经济面临一个关键的经济结构转型阶段。当前,传统制造业已趋式微,以电脑为主导的高新科技产业,正在逐步将其合并和替代。中国的工业若只停留在传统制造业的规模重组阶段,不大力进入高新科技产业,在传统制造业逐步退出国际市场的形势下,中国整体经济的竞争能力会急剧下降,不但无法维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来维持制度创新和体制改革,以达到通过体制改革带来高效率、高效益的目的,且在市场开放的格局下,无法维持90年代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耀邦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设想*中国21世纪议程领导小组组长国家计委副主任陈耀邦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背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过建国40多年,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18年,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民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