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01)
2023(13882)
2022(11945)
2021(11399)
2020(9365)
2019(21820)
2018(21373)
2017(40649)
2016(22218)
2015(25174)
2014(24821)
2013(24804)
2012(22790)
2011(20832)
2010(20396)
2009(18543)
2008(17884)
2007(15168)
2006(13226)
2005(11574)
作者
(64416)
(53802)
(53257)
(50806)
(34155)
(25604)
(24237)
(21238)
(20377)
(18873)
(18291)
(18168)
(16876)
(16860)
(16543)
(16494)
(16031)
(15939)
(15233)
(15207)
(13277)
(13234)
(12789)
(12012)
(11972)
(11871)
(11741)
(11652)
(10698)
(10614)
学科
(94179)
经济(94089)
管理(58936)
(55905)
(44112)
企业(44112)
方法(43176)
数学(38217)
数学方法(37859)
中国(26170)
(24829)
地方(20112)
(20078)
业经(19393)
(19120)
(18167)
贸易(18159)
(17670)
农业(16796)
环境(14975)
(14697)
(14369)
理论(13605)
技术(13362)
(12684)
银行(12638)
(12484)
金融(12482)
(12335)
(12152)
机构
大学(319161)
学院(315234)
(131004)
经济(128477)
管理(124725)
研究(112542)
理学(109194)
理学院(107908)
管理学(106065)
管理学院(105517)
中国(82619)
科学(70730)
(68987)
(56732)
(54439)
(53694)
研究所(52582)
中心(49245)
业大(49088)
财经(45079)
北京(43763)
(42921)
(42719)
师范(42349)
农业(42329)
(41334)
(40684)
经济学(40110)
经济学院(36267)
师范大学(34803)
基金
项目(224807)
科学(177460)
基金(164989)
研究(162569)
(145499)
国家(144356)
科学基金(123041)
社会(103531)
社会科(98195)
社会科学(98168)
基金项目(87661)
(85001)
自然(80163)
自然科(78283)
自然科学(78264)
自然科学基金(76854)
教育(73738)
(73173)
资助(67914)
编号(64749)
成果(52025)
重点(50828)
(50383)
(48767)
(46453)
课题(44487)
国家社会(43478)
创新(43453)
科研(42955)
教育部(42797)
期刊
(136253)
经济(136253)
研究(92590)
中国(57134)
学报(52885)
科学(49223)
(48260)
管理(43796)
大学(39516)
(37637)
学学(37129)
农业(34469)
教育(33676)
技术(25911)
(22894)
金融(22894)
经济研究(22794)
财经(21369)
业经(20780)
(18691)
(18351)
问题(17989)
图书(16568)
资源(15748)
科技(15684)
技术经济(15368)
理论(14966)
(14760)
(14519)
世界(14333)
共检索到449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立新  王晓君  吴敬学  毛世平  
[目的]中国是西瓜甜瓜生产和消费大国,其产业发展对于保障城乡居民鲜果消费和带动农户增收非常重要。[方法]文章系统梳理了1961年以后中国西瓜和甜瓜产业变迁史,运用重心模型分析中国西瓜和甜瓜生产重心演变轨迹及优势主产区变化,解析其区域布局变迁背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1961年以来中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划分为缓慢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全面增长期和结构调整期4个阶段。(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西瓜生产重心整体比较稳定,向西南移动了196.82 km,中国甜瓜生产重心变化剧烈,整体向西移动了545.64 km。(3)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西瓜和甜瓜东北优势区地位逐渐下降,西北优势区发展快、潜力大。(4)自然禀赋、科技创新、产业政策及消费需求升级是中国西瓜和甜瓜产业区域布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针对中国西瓜甜瓜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需求与制约瓶颈,提出未来要提升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能力,加大产业科研资金投入,创新绿色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快产销模式变革和业态功能创新,推动西瓜甜瓜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志丹  赵姜  毛世平  吴敬学  
该文以H-O资源禀赋理论为依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利用2001~2011年全国29个省区市的甜瓜及瓜果类作物生产数据,选取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效率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3个指标对中国甜瓜生产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并从地理区域和省域层面进一步划分了现阶段中国甜瓜产业的优势主产区。结果显示:按地理区域划分,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中地区和华东地区是我国甜瓜生产比较优势最为显著的区域。按照省域划分,新疆、河南、山东、黑龙江、吉林、江苏、湖南、内蒙古等8个省区市在甜瓜生产方面具有综合比较优势。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快发展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深入强化科技创新,建立和推广现代高效栽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小平  穆维松  田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种植产业发展迅速,葡萄种植区域生产布局也发生了一些的变化。该文在分析中国葡萄生产区域布局的基础上,运用行业集中率和区位基尼系数探讨了中国葡萄种植产业地理集中及规模分布情况,并对影响葡萄生产区域布局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中国葡萄种植的地理集中程度仍很高,区域规模分布亦很不平衡,但集中程度和不平衡性程度有所下降,葡萄种植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扩张趋势。技术进步、农户逐利、政府推动和社会需求等因素促进了非传统产区的葡萄种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天军  范英  
30多年来中国苹果生产的区域布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在区域之间呈现出由环渤海湾、黄土高原、黄河故道、西南冷凉高地四大主产区逐步调整为环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主产区的格局。另一方面,在区域内部呈现出"西移北扩"的特征。为了进一步弄清中国苹果主产区变化规律及其原因,本文运用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1988—2009年影响环渤海湾和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主产区苹果生产布局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自然灾害、非农就业机会、粮食安全保障水平、技术进步、市场消费需求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对苹果生产布局有显著影响,但是由于区域差异,各因素对两大区域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伟华  祁春节  
精准把握中国柑橘生产格局、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是合理配置生产资源,科学制定发展政策以及推进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基于1978-2019年中国柑橘生产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重心模型和GIS技术分析了柑橘生产空间布局变迁的特征并描绘了柑橘生产重心变迁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柑橘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柑橘生产重心具有往复式变化的特征,总体呈现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且资源禀赋的变化与生产重心的变化存在不匹配的情况;(2)中国柑橘生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大部分变量的间接效应要大于直接效应;(3)柑橘生产布局的变迁受到温度、受灾面积、比较收益、灌溉水平以及非农就业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柑橘产区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应根据柑橘生产布局变化规律,优化品种结构,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作用并有效利用影响因素的正向溢出效应,从而优化柑橘生产空间布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伟华  祁春节  
精准把握中国柑橘生产格局、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是合理配置生产资源,科学制定发展政策以及推进柑橘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基于1978-2019年中国柑橘生产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生产重心模型和GIS技术分析了柑橘生产空间布局变迁的特征并描绘了柑橘生产重心变迁的轨迹,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柑橘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柑橘生产重心具有往复式变化的特征,总体呈现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且资源禀赋的变化与生产重心的变化存在不匹配的情况;(2)中国柑橘生产存在着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大部分变量的间接效应要大于直接效应;(3)柑橘生产布局的变迁受到温度、受灾面积、比较收益、灌溉水平以及非农就业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且不同柑橘产区生产布局变迁的驱动因素也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应根据柑橘生产布局变化规律,优化品种结构,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和技术进步的驱动作用并有效利用影响因素的正向溢出效应,从而优化柑橘生产空间布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华   赵祎平   王琳  
[目的]近年来,中国草莓产业发展迅速,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充分把握草莓生产布局变迁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对促进草莓产业行稳致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全国27个省(市、区)的草莓生产数据,运用描述统计分析、集中度指数和Moran's I分析2002—2018年间中国草莓的生产布局特征及变化趋势,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影响中国草莓生产布局变迁的因素。[结果]结果表明:中国草莓生产布局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优势产区集中在东部地区,但集聚趋势有所减弱;南方和西部地区的草莓种植面积比重有所上升,草莓生产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西迁南移”的特征;中国草莓生产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气温、日照时数、劳动力成本、人均GDP、非农就业机会、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交通运输水平对草莓生产布局变迁有重要影响。[结论]建议根据草莓生产布局的规律合理配置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草莓生产布局规划,着力改善草莓生产条件,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促进草莓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楠楠  孙文生  王志丹  
本文通过运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利用农业部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全国定点观测数据,对中国甜瓜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及构成变动进行分析,并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进一步指出甜瓜生产要素的投入优化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甜瓜生产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地区间差异较大。甜瓜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自农业技术进步,而不是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且技术进步变化对甜瓜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具有正向影响。甜瓜生产过程中区域性、结构性投入过剩问题依然存在,尚存在较大提高空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文清  李明贤  周冀衡  
从"两大烟区"(南、北烟区)和"五大烟区"(西南烟区、东南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黄淮烟区、北方烟区)2个层面,对1983—2012年中国烤烟种植区域布局变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83—2012年,中国烤烟种植呈现"北烟南移"格局,尤其是向西南地区迁移的趋势明显。在此基础上,根据农业区位理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进行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并利用Eviews软件对影响烤烟主产区区域格局变迁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主产区区域格局的变迁受到土地资源、地理气候、经济、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对于黄淮主产区而言,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人均耕地、农户粮食供给水平、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江  陈文佳  
基于1978—2009年中国各地区(省、市、区)水稻生产面板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定并描绘中国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迁轨迹,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水稻生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由南向北变动轨迹十分明显,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化与农业劳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水稻单产和耕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非农就业机会呈显著负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喜  陆建珍  汪翔  王凯  
[方法]采用GIS技术和重心理论分析1985—2017年中国甘薯种植面积、产量、生产集中度、比较优势的区域变迁规律及重心移动轨迹,并运用Tobit模型探析中国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动因。[结果](1)中国甘薯生产已形成四川盆地区、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区四大农业区生产格局;(2)华南区和四川盆地区有显著的规模优势与综合比较优势,黄淮海平原区和华南区有显著的效率优势;(3)中国甘薯种植面积和产量的重心都具有明显的向西向南移动趋势,且“西扩”速度大于“南扩”;(4)甘薯有效灌溉面积、农村非农就业水平、农业技术进步和良种补贴政策对甘薯生产布局变迁的强度及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结论] 把握甘薯生产变迁规律,了解其变迁驱动原因,对优化甘薯生产布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晓艳  张晓恒  游良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南向北,再由北向西北地区变迁的特点。新疆自1997年以来一直是中国最大的植棉省,2017年其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总量的69.41%。本文从自然因素和政策干预两个视角分析其对棉花生产布局的影响。基于197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在全国层面,生长季平均日照时长和生长季平均降水量对棉花生产集中度有显著影响。生长季平均日照时长每增加10小时,棉花生产规模指数将大约上升0.354%;生长季平均降水量每增加1毫米,棉花生产规模指数将大约下降0.010%。增加新疆地区虚拟变量与气候变量的交叉项后,结果显示生长季平均温度对棉花生产规模指数有正向影响,相比其他地区,新疆的生长季平均温度每增加1摄氏度,棉花生产规模指数将大约上升9.629%,这可能与温度升高导致新疆积雪融化、地下水增加、宜棉范围扩大以及棉花生长期延长有关;生长季平均日照时长每增加10小时,棉花指数将大约上升0.359%。此结果基本验证了棉花喜光照、惧严寒的生长习性和新疆独特的自然优势。此外,不同时期制定的棉花政策也促进了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结论表明自然和政策因素都对中国棉花布局向新疆集中具有重大影响。中国政府对新疆棉花发展的支持政策遵循了自然规律,发挥了新疆的自然条件优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超  孙国锋  
[目的]基于1993—2015年中国马铃薯21个省区的数据,实证研究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时空特征及其内在的驱动机制。[方法]从全国和5个马铃薯优势产区层面,运用生产规模指数分析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时空特征,从自然环境、技术进步、经济效益、非农产业化水平、政府支持政策等方面厘清和探究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的驱动机制,并重点利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研究这些因素在全国以及5个马铃薯优势产区的影响的差异性和重要程度。[结果]中国马铃薯播种面积从1993年的308. 720万hm2增至2015年的551. 830万hm2,呈现迅速增长、下降与增长交替并存、平稳增长3个阶段;中国马铃薯生产的地理集聚现象明显。一方面,马铃薯生产规模在不同省区出现更迭变动。另一方面,马铃薯生产区域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呈现出向西南和西北优势产区集中的特征。[结论]中国马铃薯生产区域布局是自然灾害、农业基础设施、技术进步、马铃薯与粮食生产净利润比值、非农产业水平和政府支持政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灾害、农业基础设施、非农产业化水平、政府支持政策的影响更为显著,但由于区域差异,各因素在全国和不同马铃薯优势产区的影响程度有明显的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致陆  肖海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羊毛生产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由南方地区向北方地区进一步集中的变化趋势。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1985-2010年中国羊毛生产布局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羊毛和羊肉的比价、畜牧业综合比较优势、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非农就业机会、政府政策扶持力度、运输条件、自然灾害、禁牧政策等都是影响中国羊毛生产布局变迁的因素;从总体上来看,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羊毛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羊毛生产布局逐渐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明辉  周玉玺  周林  杨洁  王盈桦  
文章采用地区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实证分析了1994~2013年间中国小麦生产区域格局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中国小麦生产更加集中,优势省份由15个减少至12个。黄淮海区小麦生产重要性更加突出,综合优势指数与产量比重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向河南、山东、河北3省集中趋势非常明显。安徽、江苏等小麦生产新兴省份对区域带动作用显著,促进长江中游区、东南沿海区综合优势指数与产量持续上升,但由于部分沿海发达城市的小麦生产职能更加弱化,区域综合不具备比较优势。新疆受规模化影响逐步发展成为小麦生产大省,带动蒙新区小麦产量实现了增加。西南区、西北区、青藏区及东北区综合优势指数与产量比重持续下降,区域小麦生产呈现逐步弱化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