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6)
- 2023(16053)
- 2022(13222)
- 2021(12321)
- 2020(10415)
- 2019(23860)
- 2018(23286)
- 2017(44274)
- 2016(23461)
- 2015(26338)
- 2014(25545)
- 2013(25728)
- 2012(23507)
- 2011(20738)
- 2010(20336)
- 2009(18850)
- 2008(18396)
- 2007(15757)
- 2006(13742)
- 2005(12279)
- 学科
- 济(111346)
- 经济(111240)
- 业(91431)
- 企(80453)
- 企业(80453)
- 管理(78376)
- 方法(49764)
- 数学(41027)
- 数学方法(40600)
- 农(33625)
- 业经(32576)
- 财(30041)
- 中国(27888)
- 农业(23669)
- 地方(23365)
- 务(21202)
- 财务(21161)
- 财务管理(21133)
- 技术(20626)
- 贸(20321)
- 贸易(20309)
- 企业财务(20032)
- 易(19736)
- 制(18925)
- 和(17970)
- 划(16908)
- 策(16443)
- 理论(16001)
- 学(15853)
- 环境(15766)
- 机构
- 学院(335474)
- 大学(329608)
- 济(150477)
- 经济(148195)
- 管理(136613)
- 理学(118703)
- 理学院(117518)
- 管理学(115819)
- 管理学院(115184)
- 研究(111280)
- 中国(86818)
- 京(67856)
- 科学(65737)
- 财(65288)
- 农(57098)
- 所(54845)
- 财经(52838)
- 中心(50828)
- 研究所(49913)
- 业大(48674)
- 经(48283)
- 江(47854)
- 经济学(46430)
- 农业(44937)
- 北京(42291)
- 经济学院(42062)
- 州(40890)
- 院(40143)
- 范(39242)
- 财经大学(39197)
- 基金
- 项目(230363)
- 科学(184713)
- 基金(171348)
- 研究(168172)
- 家(149064)
- 国家(147847)
- 科学基金(129133)
- 社会(111350)
- 社会科(105864)
- 社会科学(105839)
- 基金项目(90688)
- 省(89668)
- 自然(82801)
- 自然科(80963)
- 自然科学(80941)
- 自然科学基金(79590)
- 教育(75196)
- 划(74005)
- 资助(69408)
- 编号(64927)
- 重点(51743)
- 部(51599)
- 发(51464)
- 创(50975)
- 成果(49822)
- 国家社会(47549)
- 创新(47044)
- 业(45867)
- 教育部(44508)
- 课题(44207)
- 期刊
- 济(163200)
- 经济(163200)
- 研究(94877)
- 中国(61020)
- 管理(55040)
- 农(52472)
- 财(52198)
- 科学(48436)
- 学报(47247)
- 农业(37051)
- 大学(36834)
- 学学(35395)
- 技术(31593)
- 业经(28083)
- 融(27740)
- 金融(27740)
- 财经(26488)
- 经济研究(26255)
- 教育(24494)
- 业(23752)
- 经(23028)
- 问题(22074)
- 技术经济(19268)
- 贸(18139)
- 世界(18017)
- 统计(16600)
- 现代(16225)
- 策(15951)
- 国际(15817)
- 商业(15762)
共检索到4907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浩 李旭君 龙雪芬 梁耀文 王明利
中国西南地区草地资源丰富,草食畜牧业发展迅速,具备饲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然而调研发现,目前西南地区饲草供需缺口大,制约了草食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准确把握西南地区饲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关系,本研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了测算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表明:2015-2020年,西南地区饲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的耦合协调度基本处于初级协调到中级协调的状态,协调程度较低。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饲草产业发展水平滞后。西南地区土地资源紧张、机械化和规模化水平较低、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因素是制约地区饲草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改善西南地区饲草产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需要着力提升西南地区饲草产业发展水平,建议遵循“立草为业”的发展思路,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创新支持政策,提升饲草种业竞争力等方式促进西南地区饲草产业发展,实现饲草产业与草食畜牧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春 陈文宽 王云飞
作为我国西南农区典型代表的简阳市,既是粮食生产大市又是畜牧业生产大市,以简阳大耳优质肉山羊品种为主的草食动物养殖已初步走上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本文在对简阳市种草养羊发展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加快饲料资源开发与利用、推广新型饲用作物种植,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抓好科技人才基础设施等建设、促进种草养畜可持续发展,构建金融财政土地等支撑体系、促进种草养畜健康发展,完善种草养畜运行机制、创新种草养畜"种养联动"模式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种草养畜 饲用作物 肉山羊 简阳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学振 孙雨萌 杨春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畜牧业生产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耦合关系是破解畜牧业资源环境约束的关键。以肉蛋奶蛋白当量度量畜牧业生产布局,构建涵盖资源供给、环境消纳、社会支持三大系统的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分别采用状态空间模型、耦合协调指数测算全国省域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与畜牧业布局的时空耦合协调关系,并采用GWR模型分析耦合协调关系的驱动因素及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现实值小幅增长,多数省区超载状态有一定改善。(2)承载力提升拉近实际承载状态与最优承载状态的距离,全国平均协调度已稳定在0.920上下,畜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由低度协调提升并稳定于中度协调水平。(3)耕地资源配置、畜牧业集聚度、环境治理力度、草地资源配置是影响协调关系的主要因素且影响效果存在地理空间非平稳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成吉 王国刚 张勇翔 董海宾
为开展草食畜牧业产业空间转移与影响因素研究,构建分区新型种养关系。基于1980—202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数据未含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方法,系统分析草食畜牧业的空间分布模式、转移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并以产业转移特征为基础,采用空间面板模型解释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草食畜牧业的空间依赖特征显著,整体趋势自西向东北转移,进一步研究发现产业重心整体上穿越了农牧分界线,总直线位移距离达505.36 km;空间面板模型显示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总体受到生产性土地比重、土地生产能力、人均GDP、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机械化水平等6个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地生产能力是推动草食畜牧业由牧区向农区转移的关键因素;此外,不同时期又各有侧重,将长时间序列分解为3个时期,发现机械化、城镇化、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是各时期产业布局的主要驱动力。本研究可为构建合理空间布局、优化要素配置,进而为草食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 高芬
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对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研究,可以有效评价草畜平衡发展态势。文章对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系统与畜牧业经济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并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环境与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呈增长趋势,但前者增速较缓并具有明显波动性;2000—2017年间两大系统由濒临失调逐渐发展为近几年的中级协调或良好协调,表明二者存在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正耦合关系。另外,与畜牧业经济发展相比,草原生态环境的发展水平稍显滞后。因此,未来国家应继续实施和完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将二者的耦合发展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皮策民
赣南既是老区又是山区,它不仅地下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而且地表农业资源也极为丰富。怎样化本区农业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是推动赣南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问题之一。(一)地利与天时是赣南农业全面发展的两大优势条件。赣南下辖18市、县,人口为641.35万,其中农村人口为566.16万,土地总面积39.083平方公里,界于东经113°54′~116°38′和北纬24°24′~27°09′之间。古生代原为大海,至中生代经多次造山运动到燕山运动和新构造运物,才奠定了今日地貌的基本轮廓。再经近代地质外力内营的作用,形成了当前多姿的地形外貌。全区东、南、西环山,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友华 王虹 高阳
西部草食性畜牧业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它关系到西部农牧业的发展。文章对西部草食性畜牧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西部草食性畜牧业 环境分析 策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石自忠
本文将草食牲畜温室气体排放量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研究体系,以肉羊、肉牛、奶牛等草食牲畜为主要研究对象,引入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SBM模型与GML指数方法测算了我国2004-2015年草食畜牧业TFP变动,并与未考虑温室气体排放的GM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温室气体排放对草食畜牧业TFP的影响由不显著向显著转变,技术效率作用凸显。各产业TFP受温室气体排放制约程度存在差异;奶牛产业TFP受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较为严重,其次为肉牛与肉羊产业。肉羊与奶牛产业GML指数较GM指数降低主要在于温室气体排放拉低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畜牧业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产业,实现其绿色高效协同发展非常重要和紧迫。论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等对其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耦合协同程度及收敛性进行测度并剖析原因,研究结论为:(1)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指数平均值为1.51,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为0.632,均逐年上升,但二者偏离度呈现上升和下降的趋势。(2)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总体为勉强协调状态,阶段增速加快,但其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滞后。(3)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α收敛特征明显,主要在于效率水平收敛拉动;β收敛特征不明显,主要在于绿色发展指数β收敛效应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强绿色生产模式协同、数字等技术的应用、绿色产品开发,进行制度、金融工具创新等建议推进京津冀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姹 王明利
畜牧业作为京津冀地区的重要产业,实现其绿色高效协同发展非常重要和紧迫。论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滞后模型等对其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耦合协同程度及收敛性进行测度并剖析原因,研究结论为:(1)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指数平均值为1.51,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值为0.632,均逐年上升,但二者偏离度呈现上升和下降的趋势。(2)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总体为勉强协调状态,阶段增速加快,但其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滞后。(3)京津冀地区畜牧业绿色发展与效率水平协同指数α收敛特征明显,主要在于效率水平收敛拉动;β收敛特征不明显,主要在于绿色发展指数β收敛效应不明显。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加强绿色生产模式协同、数字等技术的应用、绿色产品开发,进行制度、金融工具创新等建议推进京津冀地区畜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云 谢开云 万江春 张英俊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粮食需求随之剧增,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消费也不断增长,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决定着农业发展的方向。本文介绍了我国粮草兼顾型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背景,简述了传统畜牧业和粮草兼顾型畜牧业对饲草料需求的异同,并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方向:1)针对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改变对农业结构发展模式的影响,提出现阶段发展草地农业,进行广泛的系统耦合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保障,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之路;2)结合我国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现状,指出将牧草或其他饲料作物的生产利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智荣 闫敏 李平
为探索新时期促进草原牧区乡村振兴、实现牧区生态生活生产互促共赢的新思路,文章首次将草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草牧业产业三大子系统作为一个耦合系统进行研究。以全国五大牧区为研究对象,在对子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20年耦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和发展阶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从五大牧区来看,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数由2006年的0.3107增长到2020年的0.4758,年均增长3.1%,表明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一定改善;经济社会系统评价指数由2006年的0.1537增长到2020年的0.5800,年均增长10%,增速显著,表明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草牧业产业系统评价指数稳定在0.35左右,总体呈稳步发展态势,产业提升空间较大。(2)五大牧区耦合协调度平均值由2006年的0.4812增长为2020年的0.6605,提升37%,耦合关系整体发展显著。(3)从耦合系统发展阶段来看,2020年五大牧区耦合协调度值均大于0.6,演进为协调发展状态,三大子系统间协调关系不断加强。(4)五大牧区三大子系统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滞后现象,2020年内蒙古为生态环境滞后型,其他牧区为草牧业滞后型。因此,提出坚持以草定畜、走精养少养之路、量水而行发展节水型草牧业、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加快饲草种业创新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社会 草牧业 耦合协调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洪世奇 李晓兵 刘学敏 张宏 唐海萍 杜群 史培军
该文分析了云南省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树立发展"常绿草地畜牧业"的理念,利用云南省地处低纬度地区,具有多样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绿色、无公害畜产品,以促进云南省草地畜牧业的产业可持续发展。在畜牧产业化发展的区域空间布局上,把全省分为6个畜牧产业带,即滇东北山原暖温带、温带畜牧产业带,滇中亚热带、暖温带畜牧产业带,滇西北山地温带、寒温带畜牧产业带,滇东南亚热带、热带畜牧产业带,滇南亚热带、热带畜牧产业带,滇西南亚热带、热带、暖温带畜牧产业带。在不同的产业带内,分别形成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为核心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区域。提出了建设常绿草地畜牧业基地的8大骨干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泓钢 郑家喜 陈池波 卫增
[目的]补短板、强弱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畜牧业全产业链。[方法]基于产业链的视角系统阐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构建了上游(良种繁育、饲料生产)、中游(医疗服务、养殖体系)、下游(物流运输、畜禽产品加工)、资源化利用(氮养分贡献率、磷养分贡献率、钾养分贡献率)4个维度26个指标的畜牧业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2010至2019年湖北省各市(州、区)数据分析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同时测度了产业链视角下两两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湖北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化特征,各产业间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较低,“中游—下游”系统间协调度最低,基本处于中度失调状态;各市(州、区)畜牧业产业链各环节耦合度较高,但协调度基本处于中度失调状态。[结论]应重点建全湖北省畜牧业产业链,以畜禽养殖为中心,向上游的育种、饲料延伸,向下游的加工后延,同时结合种养环节,构建生产、加工、环保一体化的全产业链。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程长林 任爱胜 王永春 王国刚 修文彦
为研究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通过构建社区畜牧业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生态、社会、经济3个子系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经济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13-2016年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协调发展程度。研究表明,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生态、社会、经济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且社区间存在一定差异。羊八井社区协调发展水平较低,仍处于不协调状态;墨竹工卡社区、夏河社区及香格里拉社区等5个社区已实现基本协调;红原社区与河南社区耦合协调水平最高,已实现协调发展态势。
关键词:
社区畜牧业 耦合度 协调度 精准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四川畜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
云南畜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研究报告
我国西部地区畜牧业技术水平及效果分析——以陕西、宁夏、四川为例
福建省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协调状况的时空变化研究
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循环发展措施
关于加快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草原生态与畜牧业发展的系统耦合模型分析——以1994—2011年内蒙古牧区为例
农业类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相关农产品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饲草及畜产品价格与畜牧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实证
以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促进畜牧业现代化——以四川省资阳市为例
青藏高原社区传统畜牧业形态与旅游开发增收途径研究——以四川省红原县哈拉玛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