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58)
2023(11601)
2022(9657)
2021(8993)
2020(7390)
2019(17151)
2018(16287)
2017(29411)
2016(16269)
2015(18316)
2014(17575)
2013(17682)
2012(16715)
2011(15561)
2010(15347)
2009(14207)
2008(14162)
2007(12025)
2006(10787)
2005(9822)
作者
(51866)
(43488)
(43464)
(41040)
(27843)
(21033)
(19435)
(17053)
(16890)
(15400)
(15269)
(14765)
(14276)
(14014)
(13939)
(13460)
(12956)
(12908)
(12652)
(12499)
(11049)
(10756)
(10616)
(9998)
(9889)
(9720)
(9633)
(9287)
(8980)
(8921)
学科
(70440)
经济(70357)
管理(40456)
(39160)
方法(30942)
(29035)
企业(29035)
数学(27945)
数学方法(27675)
中国(22182)
(19487)
(17812)
(16649)
贸易(16643)
(16264)
(15750)
业经(13891)
农业(13295)
地方(12755)
(12310)
环境(11254)
(11089)
金融(11086)
(10821)
银行(10758)
(10413)
技术(9394)
(9307)
(9223)
(9021)
机构
大学(246196)
学院(239263)
(105371)
经济(103786)
研究(98806)
管理(84573)
理学(73784)
中国(73467)
理学院(72727)
管理学(71299)
管理学院(70886)
科学(63428)
(54452)
(53947)
(53059)
研究所(49232)
(44108)
农业(43291)
中心(42383)
业大(42092)
财经(35918)
(35213)
北京(34706)
经济学(34056)
(33734)
(33166)
(32012)
科学院(31659)
师范(31503)
经济学院(30802)
基金
项目(169518)
科学(132883)
基金(127362)
(117910)
国家(117050)
研究(112456)
科学基金(96345)
社会(74251)
社会科(70399)
社会科学(70382)
基金项目(66805)
自然(65055)
自然科(63562)
自然科学(63533)
自然科学基金(62486)
(61156)
(55650)
资助(52197)
教育(50710)
编号(40138)
重点(40074)
(38676)
(36909)
(34943)
计划(34298)
科研(33680)
国家社会(33080)
创新(33022)
中国(32649)
成果(32393)
期刊
(108961)
经济(108961)
研究(72246)
学报(52443)
中国(48752)
(47837)
科学(46012)
大学(37986)
学学(36073)
农业(32919)
(31423)
管理(30383)
教育(21280)
(20801)
金融(20801)
经济研究(19955)
(19218)
财经(18433)
技术(16335)
(16053)
(15527)
国际(14880)
问题(14805)
业经(14758)
世界(14582)
业大(14369)
(13578)
资源(12691)
农业大学(11990)
科技(11815)
共检索到360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宁梓妤  徐宪立  杨东  徐超昊  李学章  李振炜  
厘清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年际动态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大气干湿程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研究基于我国西南地区105个台站1982—201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分析VPD的突变特征,基于统计分析探讨突变点前后的VPD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南地区1982—2015年VPD变化以2000年为突变年,增速由0.001 kPa/a变为0.005 kPa/a,并且VPD呈增加趋势的站点在2000年后增多。VPD在时间动态上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在2000—2015年间相对湿度下降幅度增加,导致西南地区出现更干燥的气候特征。作为大气主要水汽来源的外来水汽通量和局地实际蒸散发在2000年后表现为增长趋势,但由于2000年后更高的空气温度引起饱和水汽压比实际水汽压增幅更大,即大气中实际水汽增加远低于饱和水汽容量增加,进而导致VPD增幅更大。本研究表明在突变点后西南地区VPD显著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温度上升对相对湿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西南地区的气候变化,明晰VPD变化背后的相关机制,为该地区的生态系统构建和未来气候变化应对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士玲   杨保国   郑路   张培   庞圣江   陈琳   闵惠琳   舒韦维   田祖为   黄荣  
【目的】探索作为树干水分变化状况指标的树木水分亏缺(TWD)变化特征及其与饱和水汽压差(VPD)的关系,揭示径向变化对环境水分胁迫的响应特征,为合理指导红锥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利用径向变化记录仪记录不同分化等级红锥树干径向变化过程,同步监测环境因子,分析TWD对VPD的响应特征。【结果】不同分化等级红锥的TWD波动趋势相似,TWD随着VPD的变化而变化,但并不同步。小时尺度上,TWD和VPD显著正相关(r=0.488,r=0.489,r=0.512,P≤0.01),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后,两个时期的TWD和VPD也显著正相关,且失水期的相关性增强(r=0.623,r=0.667,r=0.593,P≤0.01)。日尺度上,无论是否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二者均显著正相关,但相关性减弱。前后1天内的时滞响应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分化等级,TWD与VPD显著正相关(P≤0.01);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后,在任何时间段考虑时滞响应时也均达到显著正相关,失水期的相关性强于复水期的相关性。未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时,不同分化等级红锥TWD对VPD响应滞后时间均为3 h。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后,失水期TWD对VPD响应滞后时间缩短,复水期TWD对VPD响应滞后时间延长。优势木、中等木和被压木复水期的滞后时间比失水期分别长3、4和5 h。VPD大幅度波动条件(VPDL)下,随着VPD的反复升降,TWD表现为失水-复水交替出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VPD小幅度波动条件(VPDs)下,TWD变化趋势较平缓,两种条件下TWD对VPD的响应均存在时滞。无论分化等级,VPDL条件下TWD与VPD之间的相关性(r=0.550,r=0.553,r=0.584,P≤0.01)均强于VPDs下的相关性(r=0.256,r=0.260,r=0.281,P≤0.01)。VPDL条件下,考虑滞后时间后,无论是否划分失水期和复水期,不同分化等级红锥TWD与VPD之间的相关性均增强。VPDs条件下,复水期的相关性低于忽略时滞效应时的相关性。【结论】TWD对VPD的响应存在时滞效应,在失水期和复水期,TWD对VPD的响应特征不同,且在不同分化等级间存在差异;失水期和复水期的划分有助于研究TWD与VPD的相关性。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忠炜  李肖飞  唐祚洲  徐文婷  宋蔷  
基于Langmuir方程的热重分析法是测量物质极低饱和蒸汽压的常用方法.有2个关键因素可用于确保测量准确:蒸发速率与饱和蒸汽压的线性关系及不同物质的校准系数k的一致性.对控制方程的无量纲分析表明,蒸发过程由Reynolds数(Re)、Peclet数(Pe)和坩埚表面样品蒸气质量分数的无量纲形式(w_i)决定.由无量纲量表示的蒸发速率关系式表明:蒸发速率与饱和蒸汽压具有非线性关系,可用于定量描述k的变化规律.当物质的摩尔质量和饱和蒸汽压较小时,饱和蒸汽压与蒸发速率的关系式可近似为线性.待测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扩散系数与校准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扩散系数越接近,2种物质的校准系数的差越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维杰  王建力  王家录  
为阐明西南地区不同地形对于降水稳定同位素的影响以及各个水汽团在地理上的分界线,选取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及横断山脉3个地区共10个研究点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了西南地区大气降水中δD、δ18O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初步建立了3个地区大气降水线,探讨了降水稳定同位素与温度、降水量及水汽来源之间的关系,并利用HYSPLIT4.9模型分析追踪冬夏半年降水事件的水汽来源及运移路径。结果表明:西南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存在显著的高程效应;δ~(18)O=-0.0028H-3.93,R=0.89,降水中δ~(18)O和δD值表现出由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东部与横断山脉地区逐渐贫化的趋势,季节变化规律特征为冬半年整体偏重,而夏半年整体偏轻。同时西南地区除昆明与成都地区外,d值整体上表现出夏低冬高的特征,符合我国季风降水影响区域的特点。3处地区大气降水线(LMWL)与全球大气降水线(GMWL)相比,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东部及横断山脉地区斜率与截距明显偏小,而云贵高原斜率与截距偏大,其主要与水汽凝结时温度、蒸发条件、水汽来源以及输送方式有关。温度效应和降水量效应在不同地区主导性存在差异,四川盆地地区、云贵高原地区、青藏高原东部以及横断山脉地区整体上不存在温度效应,存在显著降水量效应。西南各地区主导型水汽团也存在差异性,通过对不同地区冬夏季风期间主导型水汽团初步分析,受单一性水汽团影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南部与东北部,而受多种水汽团影响的区域主要分布于西北部与东南部;贵阳-安顺一线处于西太平洋水汽团与孟加拉湾水汽团交界处,成都-卧龙-黄龙一线处于西太平洋水汽团与西风带水汽团的交界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丹  刘昌明  付永锋  邱新法  刘小莽  
采用2006年MODIS逐日红外与近红外大气可降水量(MOD05)数据,结合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建立了中国逐月地面水汽压模拟统计模型,得到了2006年1km×1km中国逐月地面水汽压数据集。通过对全国33个台站和河南省100个加密站的验证,地面水汽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均达0.96以上,并且均有90%以上的样本相对误差平均值小于20%。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地面水汽压月平均值在3.47~17.13hPa之间,全国年平均值为8.87hPa,地面水汽压呈现出显著的地带性分布;分析了地面水汽压随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子的变化规律,较好地反映出地面水汽压的宏观分布趋势和局地分布特征;基于MO...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谢帝芝  王树启  游翠红  陈芳  张庆昊  李远友  
由于海水鱼类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合成能力一般缺乏或很弱,所以其配合饲料中需要添加较高比例富含HUFA的鱼油才能满足其正常生理功能的需要。随着鱼油资源的日益紧缺,研究者们试图寻找提高鱼体内源性HUFA合成能力的方法或途径,以提高配合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的比例,而HUFA合成调控机制的阐明将有助于达到此目的。本文着重介绍影响鱼类HUFA生物合成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包括不同脂肪源、日粮中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因子,温度、盐度、光周期等环境因子,以及转录因子、激素与遗传因子等,以期为鱼类HUFA合成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永锋   靖娟利   刘海红  
深入研究西南地区蒸散发(ET)时空变化特征并探索其驱动因素,对该区水资源的科学分配及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IS16 ET数据、同期气象数据和DEM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西南地区及各地貌分区2000~2020年地表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及波动性,探测ET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及各地貌分区年际ET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广西丘陵年际ET增加速率最快。(2)西南地区多年ET均值总体呈西南和东南部高、其他地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年际ET总体以低-较低波动区域占主导,四川盆地年际ET波动性较其他地貌分区明显;不同地貌分区年际ET呈显著增加趋势的面积占比均大于50%,若尔盖高原年际ET呈显著增加趋势的面积占比最大。(3)因子探测结果表明,降水量是西南地区ET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解释力为57.3%;云贵高原、若尔盖高原和横断山地ET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为气候因子,其余地貌分区主导因子为植被因子。双因子交互探测结果均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降水量∩NDVI对西南地区ET空间分异的解释力达到64.9%;若尔盖高原ET空间分异主要受气候因子之间或高程的交互作用,其他地貌分区主要受气候因子与高程或NDVI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西南地区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能为该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决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耀欢  江东  庄大方  付晶莹  
地表水汽压是大气科学、水文学等多项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输入参数。鉴于常规观测方法对于地面气象站点依赖性强且空间不连续的缺点,采用MODIS遥感数据对海河流域的日平均地表水汽压进行估算。通过相关分析得出日平均地表水汽压与MOD07低空可降雨量数据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并通过对比采用二次曲线进行建模。选取2009年1-4月数据对二次曲线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估算结果与实测日平均地表水汽压1∶1曲线的相关系数R2为0.83。本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基于遥感数据估算日平均地表水汽压的方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瑞英  
关键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葛杭  韩松涛  
文章提出了图书流通中一个新的概念———“流通饱和” ,讨论了影响流通饱和的因素 ,并结合实际作了一些探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童金华  李涛  赖彩如  安凤平  宋洪波  
研究并建立了饱和蒸汽加热球形物料过程中冷凝水质量变化的通用模型,以苹果为验证材料,研究了样品初始含水率以及饱和蒸汽温度对冷凝水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好(R2>0.97),冷凝水主要产生于加热初期的60 s内.采用390430 K的饱和蒸汽加热初始含水率为15%55%的苹果,其湿基含水率提高4.5%8.5%,孔隙率下降2.6%4.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朱赤   刘志颖   幸文婷   叶晓明   李辉   符泰然   许兆峰  
为提升工程热力学实验教学水平,加深学生对饱和气体温压特性和超临界流体概念的理解,该文研制出一种“饱和蒸汽压力-温度特性及超临界现象”实验教学设备。该设备由蒸汽发生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组成,配备直径60 mm的大视窗和自动控制程序,具备较好的可视性、安全性和操作性。教学过程中以4种不同性质的制冷剂作为研究对象,开设“饱和蒸汽的压力-温度特性研究”和“临界乳光现象演示”教学项目。学生通过本实验课程,可增强对压力、温度微观意义和饱和状态下气液平衡概念的理解,掌握常见测压和测温的手段及特点,了解常用的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方法。同时,学生可通过观察亚临界流体与超临界流体的相互转变过程,加深对物质相的认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江  秦耀东  
根据饱和-非饱和三维流场溶质运移模型和特征,提出了三维流场溶质运移模型分裂迎风特征和格式;给出了格式的稳定性条件和迎风元判别式;将理想模型的解析解与数值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格式对求解对流占优问题效果好,能有效克服数值弥散和解的振荡。本文给出的数学模型和分裂迎风格式被用于某地中低放废物处置场选址评价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谷晓平  黄玫  季劲钧  吴战平  
论文利用大气-植被相互作用模型(AVIM2)模拟了西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多年变化,分析了1981—2000年西南地区气候变化对森林、灌丛和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表明,西南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从年际变化来看,西南地区总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近20年略有上升。近一步分析表明,由于近20年西南地区自然植被分布区域降水量变化具有明显差异,从而使得不同类型植被对气候变化有不同响应特征。在森林分布广泛的地区,气温升高速率为0.037℃/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模拟的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没有明显变化趋势。灌丛和草地集中区域气温升高速率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骆亚生  谢定义  邵生俊  张爱军  
 以陕西杨凌原状黄土和人工结构性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非饱和黄土的压缩试验获取的基本资料,求取非饱和黄土在不同结构状态下的综合结构势参数,研究了黄土在压缩试验状态下的结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原状结构黄土,含水率对结构性参数影响明显,含水率愈低同一压力下对应的结构性参数愈大,尤其在低含水率区域,含水率变化强烈影响黄土的结构性;对于人工结构性黄土,黄土的结构性受密度、含水率和水泥含量的耦合因素影响,总体表现为干密度愈低、含水率愈小、水泥含量愈高,黄土的结构性愈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