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33)
2023(6596)
2022(5576)
2021(5359)
2020(4434)
2019(10397)
2018(10005)
2017(18416)
2016(10176)
2015(11508)
2014(11075)
2013(11247)
2012(10674)
2011(9987)
2010(9812)
2009(8920)
2008(8760)
2007(7525)
2006(6805)
2005(6256)
作者
(32044)
(27011)
(26922)
(25521)
(17105)
(13233)
(12077)
(10541)
(10401)
(9570)
(9525)
(9164)
(8811)
(8737)
(8730)
(8212)
(8050)
(7912)
(7864)
(7728)
(7025)
(6687)
(6583)
(6041)
(6000)
(5996)
(5955)
(5696)
(5623)
(5591)
学科
(46078)
经济(46039)
(20540)
管理(20454)
方法(20373)
数学(18928)
数学方法(18765)
中国(14952)
(13609)
企业(13609)
(12925)
(11703)
(11006)
贸易(11001)
(10755)
地方(8747)
农业(8667)
(8093)
(7867)
业经(7815)
环境(7240)
(6709)
银行(6674)
(6556)
(6416)
金融(6414)
(6288)
关系(6269)
(6151)
(5559)
机构
大学(152969)
学院(148866)
(68251)
经济(67275)
研究(64333)
管理(50614)
中国(48786)
理学(43620)
理学院(42964)
管理学(42147)
管理学院(41875)
科学(40958)
(34800)
(34302)
(33376)
研究所(32345)
(28188)
中心(27289)
农业(26498)
业大(25770)
(23078)
财经(23003)
经济学(22849)
北京(22383)
科学院(21280)
(21228)
(21015)
经济学院(20663)
(20257)
师范(20021)
基金
项目(105527)
科学(82604)
基金(79485)
(73864)
国家(73397)
研究(71226)
科学基金(59674)
社会(46794)
社会科(44430)
社会科学(44420)
基金项目(41807)
自然(39272)
自然科(38371)
自然科学(38358)
自然科学基金(37719)
(36746)
(33955)
资助(32999)
教育(31817)
重点(25454)
编号(25205)
(24659)
(23662)
中国(23155)
国家社会(21506)
(21155)
成果(20954)
科研(20954)
计划(20858)
教育部(20332)
期刊
(70488)
经济(70488)
研究(47180)
学报(32053)
中国(30369)
(29947)
科学(28730)
大学(23333)
学学(22248)
农业(20683)
(19128)
管理(17613)
教育(12857)
经济研究(12767)
(12515)
(12274)
金融(12274)
财经(11892)
(10473)
(10447)
问题(10030)
技术(10002)
世界(9895)
国际(9530)
资源(8829)
业经(8621)
业大(8521)
(7745)
林业(7670)
科技(7245)
共检索到225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荣亮  熊德祥  黄瑞采  
研究西南地区变性土、铁铝土及水稻土7个剖面的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特征的结果表明:铁铝土在元素地球化学分类上可划为铝质富铝化类型,变性土也表现了一定的富铝化趋势,而水稻土最明显的特征是Fe、Mn及Ca均相对富集。变性土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铁铝土则以高岭石占优势,水稻土矿物组成取决于母质来源。根据主组元分析结果,可以探讨成土过程中不同剖面的元素分异和相关性,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的演变趋势。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宇哲  岳大鹏  赵景波  王晓宁  刘怡婷  刘蓉  
陕西横山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过渡交界地带,对环境变化敏感,形成了独特的古风成沙—黄土古土壤序列。论文选取陕西榆林市横山区柳树峁剖面的L_3、S_3黄土—古土壤地层,对土壤样品中的元素含量与相关地球化学参数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柳树峁剖面常量元素氧化物以SiO_2、Al_2O_3和CaO为主,黄土层(L_3-1、L_3-2)、古土壤层(S_3-1、S_3-2)和风沙层(L_3F、S_3F)中常量化学元素含量存在差异。Al_2O_3和Fe_2O_3在古土壤层中的含量最高,在黄土层中含量较低,在风沙层中最低;黄土层中CaO含量最高;风沙层中Na_2O含量最高。剖面样品的化学蚀变指数CIA、Na/K值和淋溶系数反映黄土层和古土壤层处于初等化学风化阶段,风沙层则未受化学风化。柳树峁剖面CIA、Rb/Sr和磁化率的高值指示风化成壤作用加强,反映该时段气候相对温暖湿润,夏季风增强,毛乌素沙地固定收缩,而硅铝率Sa值和>63μm颗粒含量的高值则指示冬季风增强,干冷的气候使得毛乌素沙地活化扩张。柳树峁剖面元素地球化学指标记录了在L_3黄土堆积时期存在1个极冷期、2个冷期和1个较暖期,S_3古土壤发育时期存在2个暖期和1个冷期,这与中国华北地区其他气候变化记录有着良好的对应。该研究结果为探索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过渡区的气候变化与环境变迁提供了更多证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智  贾玉连  彭学敏  凌光久  王鹏岭  
对长江中下游彭泽定山—太平地区黄土进行元素分析,并将结果与黄土高原黄土、长江下游等地典型风成堆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元素P、Na、Ca亏损明显,Ti、Fe等为残留富集;断面上黄土脱Ca、Na过程明显,正朝着脱K去Si富Al趋势发展;元素变化率特征,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主要元素的迁移顺序如下:Ca>P>Na>Mg>Mn>K>Si>Al>Fe3+>Ti。(2)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风化强度属于中等风化强度,与其他地区风成沉积在风化强度由弱到强上构成如下序列:洛川黄土<镇江黄土<赣北鄱阳湖地区黄土<宣城风成红土。研究区黄土风化强度略强于镇江黄土,主要是由二者地形条件决定的排水条件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栾进华  王伟  黄波  蒙炳儒  秦林  
利用在奉节脐橙种植区野外采集的表层土壤样的分析结果,探讨了土壤中常量元素、主要微量元素及土壤元素有效态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N、P、Corg三种元素含量较高,K元素含量一般;微量元素中Fe、Zn、B在该区表层土壤中的分布都较均匀,Mn、Mo在土壤中的分布不太均匀,Cu元素在表层土中分布不均匀;土壤元素有效态中有效P、有效态Mn、有效态Cu、有效S、i速效K、有效态Fe含量丰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南奇  
分析了 1 7种母质发育土壤的稀土元素 (REE)的地球化学特征 ,结果表明 :(1 )基性岩浆岩母质发育土壤的稀土总丰度最高 ,红砂岩者最低 ;(2 )岩浆岩和喷出岩者的 REE科勃尔分布模式仍表现出母岩特征 ,沉积型者则相对平稳 ,但海相沉积型者变异显著 ;(3 )各类母质发育者∑ Ce/∑Y特征值达 3 .5 -4.7,∑ Ce与∑ Y分馏特征明显 ;(4 )砂页岩等 4种母质者δCe正异常 ,火山喷出岩等 3种母质者 δCe相对稳定 ,酸性岩浆岩等 1 0种母质者 δCe负异常 ;紫砂岩母质者 δEu正异常 ,页岩等 3种母质者δEu相对稳定 ,基性岩浆岩等 1 3种母质者 δEu负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龙  吴敬禄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  
通过对新疆柴窝堡地区湖泊沉积物和流域表层沉积物中元素含量的分析,研究了柴窝堡湖沉积物中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并利用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简要评价。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表明,柴窝堡流域Al、K、Na、Be、Ba、Ti、Ca、Mg、Sr等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受流域化学风化作用强度的影响,而Fe、Mn、Zn、Cu、Cr、Ni、Pb、Co等重金属元素与黏土含量之间相关性显著,反映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1950年前,人类活动影响弱,湖泊沉积物重金属元素主要受控于流域水动力条件;1950年后,流域人类活动的加强使得湖泊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显著增加。利用聚类方法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建华  刘军鸽  李元沅  刘炳炎  王志勇  
小沙江地区位于湖南省隆回县北部雪峰山的东南麓,成土母质以燕山期中、晚期二长花岗岩侵入体为主,山区土壤粗骨性强,土壤特性和成土母质的地球化学特性相似,具有富硅、富钾、富微量元素的特点,不仅适种多种农作物,有利生产多种绿色保健食品,而且二长花岗岩地区的森林生态、自然景观好,还有丰富的药石和矿泉水资源,是开发保健药石、特优饮料和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的好地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晨子  郭威  袁继海  郝乃轩  赵九江  刘成海  
【目的】查明西南地区典型工矿业城市—云南安宁地区农作物及根系土壤重金属和硒元素的分布特征,掌握该区域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以及有益元素硒含量现状,促进科学管理和使用土地,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方法】野外采集水稻、玉米、食用玫瑰、水果、豆类蔬菜和烟叶及对应根系土壤样品,实验室测定分析根系土壤及农作物中的重金属As、Cd、Cr、Cu、Hg、Ni、Pb、Zn和Se含量。分别采用了Han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单项污染指数法对土壤和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开展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水稻根系土有17%样点Cd、食用玫瑰根系土有5%样点Pb以及烟叶根系土有8%样点As超标,其余均达到相关标准。根系土壤中Hg、Cd、As、Pb潜在生态风险高,尤其Hg达到了极强风险。农作物中Cd、Pb、Hg在一定程度超过相关标准,水稻中Cd、Pb、Hg超标率分别为17%、17%和5%,玉米和食用玫瑰中Pb超标率分别为5%和10%。土壤中高风险Hg在农作物的可食用部分富集程度不显著。水稻籽粒中Cd和Se分别与土壤Cd和Se含量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结论】安宁地区农作物重金属含量总体处于基本安全水平,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元素虽富集,但其在作物籽粒、果实、叶片等可食用部分富集程度不高,仅在水稻中Cd、Pb存在部分超标,籽粒中Cd主要来自于受工业企业三废排放污染的低pH土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静  郑小刚  张延夕  王彩玲  刘金铜  
[目的]为科学合理规划特色农产品种植区,因地制宜地扩大张宣葡萄种植规模。[方法]文章通过对张宣葡萄产区开展1:5万农业生态地质现状调查,利用土壤地球化学测试数据,与河北省平原区背景值、张家口盆地背景值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并依据土地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相关规范,对张宣葡萄产地进行系统地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葡萄种植区土壤中铜、锶、二氧化硅、氧化钾含量较高,尤以铜最为显著,含量均值是张家口盆地背景值的2倍,是河北省平原区背景值的1. 94倍;铬、镍、铁、锰、氮、有机碳、硒、镁含量相对较少,均低于张家口盆地背景值和河北省平原区背景值。整体而言,土壤综合肥力相对缺乏,主要表现为氮、磷缺乏;土壤环境综合质量较为清洁,无Ⅲ类区,全部重金属元素均未超风险管制值,99. 26%的面积低于全部重金属元素风险筛选值,表现为4个样点铜含量和1个样点镉含量高于风险筛选值,分别位于宣化区和涿鹿县境内。[结论]应通过增施化学肥料提高土壤中氮、磷含量,注意防治保护性杀菌剂的使用带来的铜局部累积现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祥明  覃灵华  
通过分析水耕人为土颗粒分形维数与土壤质地、耕性、土壤有机质、全N、P、K、pH、CEC等的关系,探讨利用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作为水耕人为土分类指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西南地区26个水耕人为土的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介于2.6175~2.9109之间,平均值为2.8199,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作为土壤质地与土壤表面积的综合性定量化指标。适宜耕作的10个土种(2号除外)分形维数介于2.7018~2.8116,不适宜耕作的16个土种(23号除外)分形维数介于2.8353~2.9109之间。土壤分形维数可表征水耕人为土的质地、成土母质、肥力特征、耕性等,土壤颗粒分形维数可作为水耕人为土分类,尤其是基层分类的一个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霍明远  
通过最新的遥感油气勘查 ,结合已有的油气地质和油气地球化学资料 ,对藏北地区油气资源进行了初步评价 ,认为该地区油气资源总量为40~60亿t左右。勘查重点放在羌塘地区的西北部 ,尤其是地球化学异常低值区具有大型推覆体构造的复合部位 ,最有希望找到亿吨以上整装油气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赖靖  赵良杰  刘其根  
以刀鲚(Coilia eCtenes)、湖鲚(C.eCtenes taihuensis)、凤鲚(C.mystus)和七丝鲚(C.grayii)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元素含量特征研究。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oes)测定了23种元素(al、B、Cd、Co、Ca、Cr、Cu、Fe、K、li、mg、mn、mo、na、ni、P、PB、s、se、sn、sr、ti和Zn)的含量,其中10种元素(B、Cd、Co、Cr、li、mo、PB、se、sn和ti)低于检出限未被检出。针对不同种类的鲚鱼全鱼所测得的元素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组样品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组的鲚鱼样品可较好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季宏兵,王立军,董云社,王世杰,罗建美,孙媛媛  
本文对稀土元素在农用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土壤、水体和植物中的分布、迁移与归宿特征作一系统总结,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说明。随着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中稀土元素的增加,进而产生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是生态环境效应和生物利用性的的重要参量。目前的实验结果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剖面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不尽相同,推测主要与其母质的组成及所处气候等环境条件相关。最近国际上已对稀土元素的水化学过程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水体中稀土分布受水体的化学参量(如pH,有机质等)和水化学过程影响,含量高低与人为活动有直接关系。植物中稀土元素的分布通常与土壤中稀土的含量多少相一致,在外施稀土的条件下,在施用后短期内稀土在各器官分布与施用部位密切相关,目前对植物体内稀土元素存在位置和赋存状态的实验结果差别明显,对植物中稀土元素的超富集机理不清等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究。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超文  马文明  周青平  陈红  
灌丛化(shrub encroachment)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生态现象之一,是影响草地碳库的重要过程。灌丛化由全球气候变化、降雨、火烧和生物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对区域环境、气候、土壤性质和碳循环影响显著。目前灌丛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仍存在分歧,表现在不同气候和降雨梯度下灌丛化后土壤有机碳/氮储量、养分循环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等差异。本文总结和归纳了灌丛化形成与控制因素、灌丛化对团聚体稳定性、酶活性和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灌丛化改变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酶活性,进而影响土壤呼吸以及土壤生源物质的存储、分解和循环,这将显著影响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因此分析提出,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灌丛化形成过程长期的定位观察研究,以便了解灌丛化的可控因素,并加强对灌丛化后土壤有机碳库、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变化对碳氮循环进程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郑永春,王世杰,欧阳自远  
土壤侵蚀导致土地退化、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下降、水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而且这个问题随着持续增长的人口压力和农业生产方式深刻变革的影响而日益严重。由于目前广泛使用的高差法、遥感研究法、RUSLE、野外调查法、水土流失监测点法等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存在着一些不足 ,因此 ,核素地球化学示踪法、稀土元素示踪法、土壤地球化学指标法等地球化学示踪方法应运而生 ,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在比较了各种传统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 ,作者认为 :1 137Cs、 2 10 Pb可用于研究 30、 40年左右平均土壤侵蚀速率 ,7Be可用于示踪季节性土壤侵蚀和一次降雨事件的土粒运移 ,并说明这些核素的示踪原理和侵蚀速率的定量依据 ;2人为施放稀土元素 ( REE)示踪法适合定量一次或多次降雨事件的侵蚀速率 ,可用于土壤侵蚀理论的研究 ,尤其适合于室内模拟实验的研究 ;3土壤磁化率法和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法研究土壤侵蚀是一种处于起步阶段的侵蚀研究方法 ,适用于土壤质量退化研究 ,但要用于土壤侵蚀研究特别是侵蚀速率的定量研究还很不成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