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15)
- 2023(6424)
- 2022(5363)
- 2021(5244)
- 2020(4422)
- 2019(10729)
- 2018(10328)
- 2017(19339)
- 2016(10473)
- 2015(12094)
- 2014(11819)
- 2013(11885)
- 2012(11011)
- 2011(10288)
- 2010(10159)
- 2009(9470)
- 2008(9123)
- 2007(7757)
- 2006(6840)
- 2005(6155)
- 学科
- 济(53504)
- 经济(53472)
- 方法(27894)
- 数学(26253)
- 数学方法(25865)
- 管理(25314)
- 业(23425)
- 企(17604)
- 企业(17604)
- 中国(15216)
- 农(12766)
- 贸(10402)
- 贸易(10395)
- 易(10211)
- 学(9800)
- 地方(9056)
- 财(8956)
- 农业(8537)
- 业经(8209)
- 环境(8074)
- 制(7562)
- 和(6553)
- 银(6531)
- 银行(6528)
- 发(6509)
- 融(6429)
- 金融(6428)
- 行(6345)
- 资源(6297)
- 出(6207)
- 机构
- 大学(155300)
- 学院(151770)
- 济(71687)
- 经济(70666)
- 管理(59320)
- 研究(58659)
- 理学(51565)
- 理学院(50979)
- 管理学(49907)
- 管理学院(49643)
- 中国(45664)
- 科学(35240)
- 京(34068)
- 所(29663)
- 财(28557)
- 研究所(27453)
- 农(27080)
- 中心(25625)
- 财经(23450)
- 经济学(23381)
- 业大(23358)
- 北京(22192)
- 经(21742)
- 院(21282)
- 农业(21143)
- 经济学院(21048)
- 江(20156)
- 范(19616)
- 师范(19478)
- 科学院(18636)
- 基金
- 项目(107616)
- 科学(85962)
- 基金(81861)
- 研究(75392)
- 家(73183)
- 国家(72730)
- 科学基金(61612)
- 社会(50426)
- 社会科(48005)
- 社会科学(47993)
- 基金项目(42151)
- 自然(39945)
- 自然科(39063)
- 自然科学(39053)
- 省(38391)
- 自然科学基金(38352)
- 资助(35225)
- 教育(34364)
- 划(34049)
- 编号(27372)
- 部(25523)
- 重点(24806)
- 发(23232)
- 中国(22902)
- 国家社会(22551)
- 教育部(21714)
- 成果(21607)
- 创(21599)
- 科研(20760)
- 创新(20471)
共检索到223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袁磊 陈国平 罗宇
为客观掌握我国西南典型山区耕地地力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区域耕地的合理施肥和高效利用提供依据,以云南省华坪县为例,从影响耕地地力的土壤管理、立地条件、剖面与耕层理化性状、养分状况4个方面筛选13个评价指标,随机采集2515个土壤样品,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引入基于Bootstrap算法的CART模型,并与模糊数学法相结合,构建地力综合指数模型对研究区耕地地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及分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地力分为6个等级。其中,三级和四级耕地所占面积最大,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30.39%和23.13%,并且随着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立江 汪景宽 裴久渤 李双异 安婷婷
研究目的:从影响耕地地力的土壤管理、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剖面性状、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等6个方面选取13个评价指标对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在评价基础上进行障碍因素诊断,为今后定量化分析耕地地力障碍因素提供方法。研究方法: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等方法进行耕地地力评价,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对影响该区域耕地地力的障碍因素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结果:(1)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地力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其中以中等地(四、五、六、七等地)为主,占研究区总耕地面积的64.47%;其次为高等地(一、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立江 汪景宽 裴久渤 李双异 安婷婷
研究目的:从影响耕地地力的土壤管理、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剖面性状、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等6个方面选取13个评价指标对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地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在评价基础上进行障碍因素诊断,为今后定量化分析耕地地力障碍因素提供方法。研究方法: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等方法进行耕地地力评价,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对影响该区域耕地地力的障碍因素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结果:(1)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地力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其中以中等地(四、五、六、七等地)为主,占研究区总耕地面积的64.47%;其次为高等地(一、二、三等地),占研究区总耕地面积的28.31%;低等地(八、九、十等地)最少,只占研究区总耕地面积的7.22%;(2)对研究区评价指标体系中耕层厚度、有机质、有效磷、pH、灌溉能力、排涝能力6个指标进行障碍度分析,发现除有效磷和pH对耕地地力障碍作用不明显外,其他因素均有明显障碍作用,且障碍程度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研究结论:(1)通过对研究区进行耕地地力评价,对东北典型黑土区的耕地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分布特征上有了全面掌握,为今后耕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2)障碍度模型的引入为分析影响耕地地力的障碍因素提供了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为耕地地力保护和提升研究提供了方法支撑。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会来 吴东涛 叶正钱
【目的】采集分析丽水市莲都区某乡土壤样品,了解全乡农田重金属污染情况,为后续开展土壤安全管理和污染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来源解析,运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及生态风险预警指数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结果】土壤镉(Cd)和铅(Pb)超标率(风险筛选值)分别为60.71%和39.29%,但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土壤Cd污染指数(P_i)为1.31,属于轻微污染,其余重金属小于1,无污染;内梅罗指数(P_(综合))为1.10,属于轻度污染。土壤Cd和Pb的地积累指数(I_(geo))分别为1.74和0.79,属中度污染和无污染-中度污染;其余重金属均处于清洁水平。5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i _r)均值小于40,处于轻微水平风险;生态风险指数(I_R)为48.87,属于轻微风险。土壤生态风险预警指数(I_(ER))处于轻度预警级别。汞(Hg)和铬(Cr)受到人为和自然双重因素影响,Cd、Pb和砷(As)主要受矿山开发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和畜禽粪便施用等人类活动影响。【结论】研究区土壤总体为轻微污染,Cd和Pb是研究区农田土壤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因子,后续应加强治理和动态检测,保障农产品安全。图4表6参37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空间分析 风险评价 源解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俊 杨子凡
[目的]根据高台县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和不同地力等级统计结果,分析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并为高台县耕地地力保护和耕地质量提升提出建议对策。[方法]把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和行政区划图叠加求交,得到3.309 3万个评价单元。利用特尔斐法选取耕层盐化、质地构型、有机质、质地、有效磷、耕层厚度、海拔、CEC(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下同)、速效钾和坡度作为高台县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和隶属函数模型,由专家打分取平均值给出各层次权重和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再使用GIS软件根据公式计算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FI值。[结果]IFI值>0.850 5的划为一等地,IFI值在0.850 5~0.720 0的划为二等地,IFI值在0.720 0~0.662 6的划为三等地,IFI值在0.662 6~0.630 0的划为四等地,IFI值
关键词:
耕地 土壤肥力 评价 提升 高台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楚雄 孙惠芳 刘唱唱 李忠武 张慧
为宏观把握耕地流转成熟度及区域差异,从湖南省4大异质区域经济板块中选取5个典型农业大县,构建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判等级标准,基于微观调研数据,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评价区域耕地流转成熟度。结果表明:①浏阳市耕地流转成熟度发展水平高,耕地流转成熟度子系统处于优质协调状态;湘潭县和汉寿县耕地流转成熟度发展水平较高,耕地流转成熟度子系统处于协调状态;耒阳市耕地流转成熟度发展水平一般,龙山县耕地流转成熟度发展水平低,两县(市)耕地流转成熟度子系统分别处于勉强协调状态与失调状态。②浏阳市耕地流转成熟度综合得分为0.9221,耕地流转处于成熟状态;湘潭县和汉寿县耕地流转成熟度综合得分分别为0.8010、0.7747,耕地流转处于较成熟状态;耒阳市和龙山县耕地流转成熟度综合得分依次为0.5991、0.0485,两县(市)耕地流转成熟度分别处于发育状态与不成熟状态。③湖南省耕地流转成熟度大体呈现出由长株潭城市群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依次降低的空间格局特征,各地应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补足短板,强化配套条件建设,增进耕地流转绩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楚雄 刘唱唱 孙雄辉 李忠武 李科 万义良
为宏观把握耕地流转绩效及区域差异,从我国农业大省湖南省四大异质经济板块中选取5个有梯度的典型农业大县、强县,构建耕地流转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判标准,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采用熵权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区域耕地流转绩效。结果表明:①从评价等级来看,浏阳市、湘潭县耕地流转的经济和社会绩效较好,汉寿县耕地流转的社会和环境绩效较好,3县(市)耕地流转表现出较好的综合绩效,耒阳市耕地流转的环境绩效较好,但经济和社会绩效不高,耕地流转综合绩效一般,龙山县耕地流转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绩效均较低,耕地流转综合绩效较差;②从综合得分来看,浏阳市、湘潭县、汉寿县、耒阳市和龙山县耕地流转绩效得分依次递减,综合绩效基本呈现出由长株潭城市群向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南丘陵山区、大湘西地区逐步降低的空间分异特征;③经济发展水平、宏观区位条件、劳动力转移状况、耕地资源禀赋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水平等是引起耕地流转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提高耕地流转率的同时,针对差异及问题,分类施策,有利于全面提升耕地流转的综合绩效,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涛 任强 邵磊 王天祺
笔者基于手动搜集全国区县的预决算公开数据,构建了2018年与2019年区县级政府的财政收支数据库。通过分析区县级政府各项财政收支的典型事实,研究发现:区县级政府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值的全国中位数不到20%;货物和劳务税类收入占区县级政府税收收入比重的中位数约60%;来自上级(各级)政府的转移性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占比中位数约为80%;土地三项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值的全国中位数约为10%。因此,从更长时期看,考虑增加区县级政府财产类课税如房地产税收入占比,增加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房地产税本身的税制设计中,需要结合本国国情更多考虑有利于收入稳定的元素;应进一步减少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提高自有收入占比,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应减少对土地出让的依赖程度,逐步调整区县财政的运行模式,服务于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
区县 财政 税收 转移支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顾佳峰
对全国360个县级市2007年的耕地资源开展实证研究,发现邻近县级市之间在耕地资源使用和配置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彼此互相借鉴和影响。这种邻近地区的互相比较,往往会影响到当地政府对其耕地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耕地面积比重与人口呈现倒U型关系、与人口自然增长及人均GDP率呈负向关系、与商贸比重及耕地总面积是正向关系。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空间自相关性 空间计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露璐
为了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将计算机智能技术与农业技术相结合,提出基于改进的SVM算法建立标准农田地力等级的评价模型,在评价模型中利用频繁闭集挖掘算法获取特征向量集合,再利用SVM算法建立耕地地力评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并且与传统的评价模型相比,该模型对非线性特征值评价评价中精确度更高。
关键词:
耕地地力 支持向量机 评价模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桂香 袁宇新 葛大兵 王成 吕志贤
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建立生物资源消费账户、能源消费账户、污染物消纳账户,运用生态足迹法分析永顺近年来生态足迹、生态安全状况.结果显示:永顺县人均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指数分别由2003年的0.285、1.684增加到2007年的0.379、1.867,生态经济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分别由2003年的1.097、0.963增加到2007年的1.130、1.094.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安全 湖南永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辜磊 冯应斌 李静静 胡梅 冯德东
【目的】通过探讨山区典型村域耕地边际化演变过程、发展阶段及驱动因子,进一步凝练耕地边际化特征及机理,为广泛山区耕地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支撑。【方法】本文基于2000—2020年贵州省六盘水市舍烹村及猴场村641份农户调查问卷,通过构建耕地边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耕地边际化发展强度、耕地边际化贡献率及耕地边际化阶段识别方法,探讨村域间的耕地边际化演变过程、阶段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1)耕地边际化包含显性层面的地类用途转移和隐性层面的要素投入变化,完整的发展过程应由初始期、发展期、渐变期及趋稳期组成,其发展速率及阶段特征受到宏微观因素的综合影响;(2)研究期内舍烹村与猴场村的耕地边际化呈现指数逐渐上升但强度逐渐下降趋势,前者整体耕地边际化指数略低于后者,随着时间推移,隐性边际化构成了其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内容;(3)耕地流转行为和劳动力特征对城乡融合型村域的耕地边际化起主导作用,耕地利用条件和资源禀赋对于传统农业型村域的耕地边际化产生显著影响。【结论】山区耕地边际化有着自然因素及社会经济演变的必然趋势,城乡融合型村域应通过持续的农地制度创新、整合村域发展要素等举措建立粮食与生态安全间的适度平衡;传统农业型村域应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引导、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等策略合理应对耕地边际化趋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明雪 康振威 黄智刚
【目的】基于广西扶绥县亚热带典型丘陵区,探究1980—2020年间耕地土壤pH的时空变异及其主要驱动因素,为提高我国耕地质量、提升作物产量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980年广西扶绥县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和2020年耕地土壤监测数据,分析坡度、海拔、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对耕地土壤pH变化的影响,利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法探究影响其土壤pH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与1980年相比,2020年扶绥县西部地区渠旧镇和渠黎镇的立地条件较差,其耕地土壤酸化趋势明显,pH分别下降1.10和0.70,从中性向酸性转变;不同土壤类型中赤红壤的pH变幅最大,平均下降0.60;不同母质中第四纪红土和河流冲积物的土壤pH变异性最强,变幅为0.40。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坡度和海拔与耕地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有机质含量与耕地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海拔、坡度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耕地土壤pH的重要因素,能分别独立解释21.5%、7.3%和3.7%耕地土壤pH的空间变异,说明海拔是造成土壤pH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结论】1980—2020年期间,广西扶绥县的耕地土壤pH总体上呈快速下降趋势,其中,赤红壤的pH降幅最大,第四纪红土和河流冲积物土壤pH的空间变异最强;海拔是影响广西扶绥县耕地土壤pH变化的主要因素,须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性状,进而有效调控土壤pH。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国明 张宇 章尤琴
揭示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耕地细碎化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可以为黑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三轮土地承包及黑土地保护等提供依据。本文以拜泉县作为研究区,运用熵值法测算各指标权重并求得耕地细碎化综合评价值,并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分析法计算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1)耕地景观细碎化深受地形影响,丘陵与平原交界地区耕地细碎化水平最高,丘陵地区其次,平原地区最低。耕地权属细碎化受到土地分包方式、户均耕地面积等影响;2)耕地细碎化模式中,“景观低度细碎化-权属低度细碎化”和“景观低度细碎化-权属中度细碎”占主导地位,占比分别为33.33%、17.20%;3)耕地细碎化影响因素主要为权属、设施和自然切割力。权属切割力呈现高度负相关,设施和自然切割力呈现中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75、0.617、0.661,权属切割力的影响最大。拜泉县耕地细碎化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可从景观与权属双重视角下探索东北黑土区耕地细碎化治理对策,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制定耕地第三轮承包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火忠 吴东涛 李贵松 吴林土 叶春福 郭彬 马嘉伟 叶正钱 柳丹
【目的】为准确了解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农田土壤中镉(Cd)污染来源并制定修复对策。【方法】2017-2019年,以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典型耕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当地的投入品和农作物,连续3 a监测重金属Cd的输入和输出量。【结果】2017-2019年,研究区肥料与大气沉降是Cd的主要农业污染来源,占比分别为49.78%和40.16%、50.20%和39.14%、34.04%和48.09%;投入品每年Cd的总输入量分别占土壤Cd总量的0.18%、0.17%和0.14%。水稻Oryza sativa、油菜Brassica napus与茶Camellia sinensis的Cd年总输出量分别为2 820.00、2 706.00和2 629.50 mg·hm~(-2)·a~(-1),年平均输出量为2 718.50 mg·hm~(-2)·a~(-1),年平均输出量总体较为平稳。2017-2019年间Cd年输入量和输出量均逐年降低,但Cd年输出量均大于Cd年输入量,其原因可能是Cd在植物中出现了富集。【结论】该地区Cd的农业污染来源主要为肥料和大气沉降,环境及农投品整体属于清洁水平,但大气沉降量有上升的趋势,因此需对该区域继续实施长期监测;植物的年输出量均大于投入品的输入量,因此需避免秸秆直接还田,并及时修复当地受污染的土壤以及种植的植物。图1表5参2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