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1)
- 2023(9255)
- 2022(7766)
- 2021(7334)
- 2020(6122)
- 2019(14046)
- 2018(13829)
- 2017(26028)
- 2016(14184)
- 2015(16190)
- 2014(16029)
- 2013(16083)
- 2012(15137)
- 2011(14167)
- 2010(14096)
- 2009(13401)
- 2008(13341)
- 2007(11714)
- 2006(10545)
- 2005(9846)
- 学科
- 济(62367)
- 经济(62273)
- 管理(45331)
- 业(37003)
- 企(29502)
- 企业(29502)
- 方法(24762)
- 数学(22211)
- 数学方法(21982)
- 中国(20270)
- 财(17338)
- 制(16696)
- 农(16227)
- 贸(12908)
- 贸易(12898)
- 易(12666)
- 业经(12425)
- 学(11778)
- 地方(11460)
- 体(11253)
- 环境(11064)
- 银(10520)
- 银行(10507)
- 农业(10444)
- 行(10158)
- 融(10146)
- 金融(10143)
- 和(9494)
- 体制(9402)
- 划(9198)
- 机构
- 大学(213254)
- 学院(208274)
- 济(95824)
- 经济(94121)
- 研究(78995)
- 管理(78438)
- 理学(66799)
- 理学院(65965)
- 管理学(65050)
- 管理学院(64627)
- 中国(62195)
- 京(46616)
- 财(45826)
- 科学(45107)
- 所(39897)
- 研究所(36059)
- 财经(35701)
- 中心(34739)
- 经(32567)
- 农(32208)
- 经济学(31515)
- 北京(30135)
- 江(30060)
- 院(28375)
- 经济学院(28257)
- 业大(27276)
- 范(27136)
- 师范(26915)
- 财经大学(26642)
- 农业(25147)
- 基金
- 项目(138941)
- 科学(110595)
- 基金(104915)
- 研究(101711)
- 家(92503)
- 国家(91861)
- 科学基金(77697)
- 社会(68739)
- 社会科(65292)
- 社会科学(65277)
- 基金项目(54410)
- 省(48828)
- 自然(47975)
- 自然科(46752)
- 自然科学(46739)
- 自然科学基金(45927)
- 教育(45482)
- 划(43148)
- 资助(43136)
- 编号(39034)
- 成果(33532)
- 部(33261)
- 重点(31922)
- 制(30783)
- 国家社会(30753)
- 发(30188)
- 中国(28743)
- 教育部(28672)
- 创(27884)
- 课题(27066)
共检索到326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本文以公共资源利用的利益相关方博弈均衡为视角,运用关联博弈模型对中国西北地区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博弈均衡分析,建立了包括投资博弈和维护博弈的关联博弈,最后提出了有效利用当地雨水资源的方式:政府投资修建公共水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将使用权转让给农户,实现产权私有、政府干预和利用者自组织三种方式的结合。本文提出,对公共资源的管理有三种可行的方式:产权私有、政府干预和利用者自组织,各种方式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关联博弈模型在理论上拓展了自组织的实现方式,它通过多个相互联系的博弈,汇合不同的激励约束,有助于放松单个博弈的激励约束,使单个博弈均衡的结果向整体最优移动,从而解决公共资源社会最优利用的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纪发俊 白永平 牛剑平
中国西北地区经济金融状况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并且金融要素逃逸现象比较严重。从制度改进的角度出发,借助制度经济学、博弈论和机制设计理论等分析了西北地区落后经济金融制度的路径依赖性,以及克服西北地区制度路径依赖的有效对策等。通过中央政府、西北地区政府和金融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得出政府的有作为是推进西北地区制度改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平林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及埋藏特征分析 ,评述了对不同地质—水文地质类型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前景 ,指出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对解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艳昭 封志明 刘宝勤
水土资源不匹配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自然本底,加之人口大量增加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驱动,使得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论文系统分析了县域单元农业水资源平衡的两个层次及其计算方法,并对西北地区314个县域单元进行了实证研究。天然状态下农田水量平衡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各个县域单元降水均不能满足各种作物的水分需求,亏水为水量平衡的首要特征。就各省而言,新疆为亏水量最高的省份,其多年平均作物亏水量达628.02mm,陕西最小,其值为87.51mm。人工状态下水土资源平衡模型结果表明:受灌溉水平的影响,西北地区各个县域单元水量平衡差异明显。各省份中,新疆水土资源利用处于水少地多的超量承载状态...
关键词:
水资源平衡 西北地区 需水量 亏水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敏娟
在对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概况描述的基础上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选取的各指标的权重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测定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等级的严重程度。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产权制度的核心地位 ,认为引发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的主要根源是农村资源产权制度的缺陷 ,并提出了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的对策措施 ,即保护产权拥有、明晰产权关系、丰富产权内容、保障产权应用等。
关键词:
农村资源 破坏程度 产权制度 西北地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兆敏 杨世琦 姚学慧 贾志宽 韩清芳
通过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承载能力,以及影响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的分析,提出了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通过农田"蒸发水"开发技术、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海水淡化工程技术的运用,构建农田节水技术体系,优化农业经济结构,探索草畜产业的开发和水资源贸易途径,走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发展道路,发展生态经济农业,提高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增进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资源 承载力增进 可持续利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敏娟
本文以西北地区农村资源破坏严重为基本立足点,以可持续利用为视角,按照微观、中观、宏观的逻辑关系,对西北地区农村资源微观、中观、宏观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建立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因素与微观经营者增收互动机制;健康发展农村资源中观组织机制;重新定位农村资源政府干预机制。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村资源 可持续利用 管理机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耿雷华 陈晓燕 贾健 钟华平 沈福新
运用40年降雨、蒸发、径流的同步资料,计算了西北地区的降水总量为7981.9×10m,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164.8×108m3;地下水资源量为1034.6×108m3,扣除重复量后的水资源总量为2304.4×108m3。分析了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及年内、年际变化规律,评价了西北地区水资源质量,并总结了西北内陆河区径流主要形成于山区,散失于山前平原盆地等水资源六大特点。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周 宋宗水 包晓斌 于法稳 王利文
本文从水资源禀赋的特征和区域比较剖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稀缺性 ,进行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利用结构与效率的动态变化和横向比较分析。通过西北地区产值增长所需水资源的来源计算分析 ,得知用水效率提高是支撑西北地区最近 2 0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 ,估计西北地区水资源支撑经济增长的潜力。提出了控制农业灌溉面积、水价要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变化、发育集体或民营供水企业、从水权交易入手调整用水结构、发挥政府在增加生态用水中的作用、注重开展节水技术的负面影响的调研、慎重调水种粮等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并做出总结性评论。
关键词:
水资源 西北地区 利用效率 用水结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立新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改善生态环境是开发大西北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西北地区水资源极度匮缺,直接制约着西北地区乃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的生活。本文以翔实的数据说明西北水资源的现状及黄河断流造成的恶果,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和黄河断流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西北水资源短缺的对策:急速启动南水北调工程;加强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全面实施节水工程;加强环保工作,防止水资源的污染;用高新技术指导“山川秀美工程”,全面实施“退田还林(草),封山育林”的方针,从根本上解决西北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以改善大西北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水资源 开发 科学管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一中 夏军 谈戈
水资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制约因素 ,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计算和评价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依据。该文探讨了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的评价方法 ,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和理想值进行了界定 ,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并运用之对西北地区现状年及未来 1 0a、2 0a、5 0a不同发展情景方案下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了评价。模型预测结果表明 ,通过生态环境治理、节水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 ,未来各年段西北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状况将逐步改善 ,其中以采用A1 +B2 +C2发展情景方案将使水资源承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闵庆文
本文首先从水资源的数量、区域分布、水旱灾害、可达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等角度 ,分析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现状 ,然后辨识了影响该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几对矛盾 ,包括水量短缺与用水浪费之间的矛盾、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之间的矛盾、上游用水与中下游用水之间的矛盾等 ,最后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保障水资源安全的基本对策 ,包括 :①普及水资源安全忧患意识 ,增强节水观念 ;②引入生态系统管理思想 ,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合理使用 ;③保证生态用水 ,并根据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利文
本文通过构建经济增长所需水资源来源模型,计算出维持西北地区经济增长三种水资源利用措施的贡献,并预测了不同用水方案对未来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撑潜力。结论是,在1980—2000年期间,用水效率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在未来20年左右,除了继续采用技术改进和用水结构调整措施外,借助市场诱导的方式(如水权交易)将20%的农业用水转为其他用途,满足对经济增长支撑能力的水资源基本上可以在区域内部解决。文章的最后,讨论了水权交易成行过程中水资源价格的变动范围并提出政府对推动转变应有所作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 经济增长 贡献率 水权交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志辉 刘卫军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产权制度的核心地位 ,认为引发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严重破坏的主要根源是农村资源制度的缺陷 ,制约农村资源破坏乃至实现西北地区农村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和途径是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立足于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中存在产权的拥有不稳定、内容不细致、关系不明晰、运用不顺畅等问题 ,提出西北地区农村资源产权制度建设应从保护产权拥有、明晰产权关系、丰富产权内容、保障产权应用等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农村资源 产权制度 缺陷 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