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62)
- 2023(18020)
- 2022(15223)
- 2021(14288)
- 2020(11956)
- 2019(27892)
- 2018(27523)
- 2017(51789)
- 2016(28043)
- 2015(31949)
- 2014(31927)
- 2013(31497)
- 2012(29405)
- 2011(26790)
- 2010(26867)
- 2009(24658)
- 2008(24440)
- 2007(21686)
- 2006(18930)
- 2005(17126)
- 学科
- 济(124879)
- 经济(124761)
- 管理(76025)
- 业(73696)
- 企(58748)
- 企业(58748)
- 方法(54404)
- 数学(48163)
- 数学方法(47410)
- 中国(36665)
- 农(33229)
- 地方(29265)
- 财(27585)
- 业经(26378)
- 学(23931)
- 贸(23823)
- 贸易(23803)
- 易(23099)
- 农业(22319)
- 制(21545)
- 银(19187)
- 银行(19154)
- 理论(19036)
- 融(18839)
- 金融(18836)
- 环境(18469)
- 行(18459)
- 和(18300)
- 技术(17776)
- 务(16628)
- 机构
- 学院(402890)
- 大学(401798)
- 济(168750)
- 经济(165308)
- 管理(153279)
- 研究(141117)
- 理学(131778)
- 理学院(130245)
- 管理学(127682)
- 管理学院(126934)
- 中国(107884)
- 京(86478)
- 科学(86426)
- 财(74895)
- 所(71761)
- 农(67733)
- 研究所(65250)
- 中心(64821)
- 江(60206)
- 财经(59461)
- 业大(59068)
- 北京(55120)
- 范(54068)
- 经(54040)
- 师范(53503)
- 农业(53178)
- 经济学(51901)
- 院(50860)
- 州(48072)
- 经济学院(46743)
- 基金
- 项目(268722)
- 科学(211869)
- 研究(195136)
- 基金(194699)
- 家(170556)
- 国家(169178)
- 科学基金(144794)
- 社会(123548)
- 社会科(117187)
- 社会科学(117153)
- 省(105041)
- 基金项目(101738)
- 自然(93672)
- 自然科(91564)
- 自然科学(91539)
- 教育(91076)
- 自然科学基金(89880)
- 划(89271)
- 资助(81311)
- 编号(78958)
- 成果(63801)
- 发(61676)
- 重点(61353)
- 部(59549)
- 创(56015)
- 课题(55430)
- 创新(52434)
- 科研(51677)
- 国家社会(51585)
- 教育部(50856)
- 期刊
- 济(186475)
- 经济(186475)
- 研究(117250)
- 中国(82733)
- 学报(62267)
- 农(61565)
- 科学(58407)
- 管理(57298)
- 财(57272)
- 大学(47377)
- 教育(46738)
- 学学(44416)
- 农业(42528)
- 技术(38602)
- 融(36661)
- 金融(36661)
- 经济研究(30652)
- 业经(30227)
- 财经(28847)
- 经(24923)
- 问题(24275)
- 业(23812)
- 统计(21758)
- 贸(20650)
- 技术经济(20524)
- 策(19660)
- 图书(19259)
- 版(18745)
- 资源(18668)
- 世界(18555)
共检索到604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纪颖波 段朝晖 赵丽坤 张綦斌
我国装配式建筑在各个省份的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差异、发展极为不平衡的现状。以我国31个省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从建设规模、信息化水平、生产建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政府支持力度、可持续性、综合效益7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投影寻踪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为基础,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构造综合发展水平差异指数把31个省份划分为5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处在Ⅲ、Ⅳ级水平,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政府支持力度与生产建造能力是影响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提出提升我国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的相应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瑞 王振波
区域城镇化发展存在差异是客观现象,对这种差异进行科学、理性的评价是城镇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以安徽省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为研究对象,以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为基础,从静态的发展水平和动态的发展效率两个方面对安徽省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构造综合差异指数把安徽省划分成4类城镇化发展水平区,包括高水平区、较高水平区、中水平区和低水平区,为此指出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既要注重提高城镇化发展在资源投入、利用上的效率,又要坚持走提高发展质量和技术含量的内涵型发展之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P-DEA模型的研究方法可有效克服传统的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综合评价技术的不足,能够更科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旭 李林 邓鸿星
建筑业发展水平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明确各区域建筑业竞争力水平是建筑业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结合产业竞争优势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资源条件、发展与支持条件、产业结构与效益、可持续效应四个方面构建区域建筑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PP-DEA模型从静态评价和效率评价两方面对我国区域建筑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构造竞争力指数划分为五个等级,我国大部分地区建筑业竞争力处于Ⅲ、Ⅳ级水平,并存在明显差异,为此本文提出提升建筑业竞争力的相应建议。研究结果表明,PP-DEA模型在进
关键词:
建筑业 竞争力 投影寻踪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朱宏莉 林智敏
通过文献分析,以各省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契合点,提取出影响地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5个前因条件因素。以24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应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csQCA)对各地区装配式发展模式进行探索。最后,验证装配式建筑发展影响因素与其发展状况之间存在非对称因果关系,全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可行的,各地区在制定发展装配式建筑政策体系时应该有所侧重。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影响因素 QCA方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欣函 尤完
本文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层面构建装配式建筑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系统综合评价模型探究中国装配式建筑整体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整体来看还处于较低水平,不同地区发展差异明显,区域发展水平从高到低表现为:华东>中南>华北>西南>西北>东北;并且各评价子系统发展不协调,阻碍因素存在区域差异,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省域发展的实际环境合理地制定发展战略。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发展水平 DPSIR模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侯延香 李敏 李永福
装配式装修的发展受多重因素影响,各因素并非孤立存在。借鉴波特钻石模型识别出12项影响因素,运用ISM模型分析因素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影响路径,绘制多层递阶结构图,分析因素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政府推广力度作为最深层影响因素对装配式装修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技术体系完备程度等中间层因素既受深层因素影响,对表层因素也具有影响;装修成本等表层因素对其发展具有最直接的影响。最后从政府行为、生产要素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相兴 夏显力 张小力 冯晨
在构建小城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TOPSIS法对我国不同区域小城镇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小城镇总体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从规模水平、经济水平、生活质量水平和发展潜力水平4个维度上看,东部地区在4个维度方面均好于其他3个地区,其他3个地区各有优势,中部地区集中在生活质量水平方面,西部地区集中在规模水平和经济水平方面,东北地区集中在发展潜力方面。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史玉芳 康珅 王秀芬
分析我国装配式建筑内外部环境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构建EFE、IFE矩阵进行定量评价,并构建装配式建筑SWOT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为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德显 史晓谭
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以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教育宏观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由入学机会、发展规模、教育质量、经费投入、办学条件5个一级指标构成的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我国中职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研究结论如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存在着贡献率差异与相关性差异的内部结构不均衡性;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省域间差异较大,综合水平普遍不高,“金字塔”式结构特征明显;除北京、天津和吉林外,我国各省市中等职业教育均具有非均衡发展特征,且我国省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内外协调性较差。为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因地制宜控制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加强教育质量内涵建设;非均衡发展省份补齐自身短板,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优质协调发展;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投入支撑体制,为中职教育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园 王琴
在对政策导向下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及其配套政策颁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3年~2017年国家和地方装配式建筑配套政策文本数据,构建包括土地规划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行业支持政策在内的装配式建筑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细则。运用熵权TOPSIS法建立评价模型,评价区域政策力度以及政策工具演变情况,并提出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政策 熵权法 TOPSIS法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俊 彭有为 贺正楚 胡心怡
采用聚类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考量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空间差异。结果显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分布极不平衡,东部沿海省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中部省份次之,大部分西部省份发展水平较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同类集聚现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凤 祁伟 张明秋
本文从探索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出发,构建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河北省各地区的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综合排序,分析各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河北省区域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玉鸣,徐建华,李建霞
构建了中国区域信息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因素分析与聚类分析相结合的综合集成评估方法,对我国31个省级区域信息发展能力进行了科学评估及比较,同时提出了加速区域信息化、培育和提高区域信息发展水平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娥 吴黎军 韩岳峰
文章从数字软硬件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创新驱动环境和数字通信业务量4个维度构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1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和“厚今薄古”法计算各指标和年份的权重,对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15—2020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逐年增加,数字经济处于蓬勃发展阶段,2019年和2020年数字经济发展增长速度稍有放缓;不同省份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上海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遥遥领先,是甘肃、黑龙江和新疆的四倍之多,但在2019—2020年,不同省份间“数字鸿沟”有所下降;最后,加入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干扰项,利用一致性信度系数验证了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