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37)
- 2023(17519)
- 2022(14732)
- 2021(13658)
- 2020(11596)
- 2019(26430)
- 2018(25926)
- 2017(50084)
- 2016(27151)
- 2015(30465)
- 2014(30045)
- 2013(29873)
- 2012(27868)
- 2011(25166)
- 2010(25477)
- 2009(24291)
- 2008(24635)
- 2007(22474)
- 2006(19888)
- 2005(18273)
- 学科
- 济(117029)
- 经济(116877)
- 业(101375)
- 管理(95081)
- 企(89006)
- 企业(89006)
- 方法(50339)
- 数学(40916)
- 数学方法(40529)
- 财(38467)
- 农(36434)
- 中国(33322)
- 业经(33304)
- 制(28740)
- 务(25248)
- 财务(25196)
- 财务管理(25150)
- 农业(24518)
- 贸(23858)
- 贸易(23842)
- 企业财务(23836)
- 易(23255)
- 技术(22815)
- 策(21092)
- 银(20587)
- 银行(20557)
- 地方(20219)
- 和(19932)
- 体(19807)
- 行(19722)
- 机构
- 学院(393052)
- 大学(390601)
- 济(174654)
- 经济(171355)
- 管理(155337)
- 研究(132561)
- 理学(132423)
- 理学院(131084)
- 管理学(129320)
- 管理学院(128552)
- 中国(106411)
- 财(85076)
- 京(81757)
- 科学(75070)
- 所(66423)
- 财经(65926)
- 农(63276)
- 江(61121)
- 中心(60709)
- 经(59849)
- 研究所(59264)
- 经济学(53937)
- 业大(52651)
- 北京(52070)
- 农业(49341)
- 经济学院(48623)
- 财经大学(48553)
- 范(47534)
- 州(47502)
- 院(47316)
- 基金
- 项目(248705)
- 科学(198897)
- 研究(186730)
- 基金(183191)
- 家(157318)
- 国家(155945)
- 科学基金(135455)
- 社会(122230)
- 社会科(116021)
- 社会科学(115993)
- 省(96073)
- 基金项目(95762)
- 教育(85117)
- 自然(84658)
- 自然科(82742)
- 自然科学(82718)
- 自然科学基金(81362)
- 划(80002)
- 资助(74736)
- 编号(74636)
- 成果(61324)
- 部(56951)
- 创(56245)
- 重点(55569)
- 发(53869)
- 创新(51903)
- 课题(51825)
- 国家社会(51104)
- 制(50849)
- 教育部(49613)
- 期刊
- 济(200100)
- 经济(200100)
- 研究(123376)
- 中国(81822)
- 财(69822)
- 管理(63212)
- 农(59455)
- 学报(53019)
- 科学(52842)
- 融(42586)
- 金融(42586)
- 大学(41578)
- 农业(40003)
- 教育(39229)
- 学学(39119)
- 技术(35070)
- 财经(33988)
- 业经(32710)
- 经济研究(32512)
- 经(29382)
- 问题(25903)
- 业(24102)
- 贸(23103)
- 技术经济(22283)
- 世界(20260)
- 国际(20097)
- 现代(18917)
- 商业(18273)
- 统计(18055)
- 理论(17823)
共检索到6088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爱贞
目前跨国公司主要通过其所主导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竞争,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上相关行业的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从而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内生"而又"链条关联"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各种政策直接推动单个企业自主创新是无效的。我国政府更应该从产业链和价值链资源整合、创新角度,重新选择政策扶持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静寅 姚莉 万永坤
FDI对东道国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一个颇具有争议的问题。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已纳入我国经济振兴规划,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成为装备制造业强国、进而振兴我国经济的根本途径。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FDI与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FDI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基于我国装备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自主创新 FDI技术控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卜伟 王稼琼
本文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现状,税收政策影响自主创新的机理,装备制造业的税负水平,促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现状;提出了促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改革方向、要正确认识其作用及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自主创新 R&D 税收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翠
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水平,随后提出了目前装备制造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2007年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发现创新能力最高的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其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最低的是金属制品业。最后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自主创新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保胜
一、指标和数据的选取由于本文主要目的不是纯粹研究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问题,所以本文主要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经济景气监测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提出的评价指标。共包括潜在技术创新资源指标、技木创新活动评价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和技术创新环境指标4个一级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安菊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欧美等国都在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迈向"中国制造2025",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率先实现技术突围和创新转型。重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是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的必闯之关。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低迷不振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无法改变环境,只有加快自主创新才能适应环境和改变自己,谋求生存砝码并实现自我救赎。企业自主创新之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雷
在对促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对策进行分类基础上,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不同种类的对策进行尝试性的评价与比较。结果显示,在装备制造业较高的创新成果独占性条件下,重点支持具有创新优势的企业,降低其创新成本是政府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最优对策。而且支持力度应随政府预算扩大及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创新成本差距的加大而提高。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自主创新 最优对策 演化博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爱贞
中国下游行业融入国际分工的进程要早于装备制造业,随着国际产业竞争呈现出标准许可化的发展趋势,引入技术及其标准成为中国下游行业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条件。而随着上下游产业间技术关联加强,国际技术标准的垄断逐渐具有产业链捆绑效应,造成中国上游本土设备企业发展空间和自主创新受限。本文构建数学模型,分析了控制下游技术标准专利的跨国公司,通过在上游不同附加值环节有选择性地拒绝或放开授权,制约本土设备企业发展和创新的机制。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下游技术标准受控于跨国公司所造成的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不同环节的非平衡发展,竞争效应和资源挤出效应制约了本土通信设备企业的自主创新。为此,需要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来突破技术...
关键词:
技术标准 装备制造业 自主创新 捆绑约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岩
辽宁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如何振兴其装备制造业,为我国的社会事业和国家安全做出新的贡献,是一个重大课题。辽宁装备制造业只有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在选择自主创新项目后,应参照技术轨迹理论进行论证,考虑好资金成本,对三种自主创新模式进行取舍,还要避免掉入"能力型陷阱"或"投资型陷阱",并且结合企业自身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如果有差距应想方设法加以弥补,最终确定好可靠性较高的自主创新战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云 王昕
本文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ODI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以航空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短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的促进作用受限于我国与航空装备制造强国之间的水平差距;不论短期还是长期,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均具有正面影响,由于研发的累积效应,长期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短期;短期来看,过多的人均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投入会对ODI产生挤出效应。
关键词:
ODI 自主创新 技术创新 产品创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康志勇
在系统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借助于1999—2003年间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运用Tobit模型对经济全球化对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的结论揭示,总体来说,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本土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外资企业的进入、出口规模的扩大及其引发本土市场竞争的加剧都对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按企业规模分类的检验显示,"市场竞争"以及外资的进入对于所有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是统一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出口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规模越大的企业出口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规模越小的企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装备制造业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小钦 曾媛
装备制造业是重庆的重要支柱产业,其自主创新能力也是重庆产业竞争力的核心。重庆市装备制造业在自主创新投入、产出、基础能力、环境及模式等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创新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专利保护力度不够、产学研合作机制不顺等问题。本文在对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重庆市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 装备制造业 现状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红霞 刘遵峰 张春玲 宋博
在低碳经济时代,自主创新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我国装备制造业特点,基于低碳经济理论构建了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区间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其结果是科学合理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保胜
装备制造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问题的研究是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特征的分析,指出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之间较差的创新集成性与其行业技术特征的高度连续性以及复杂性相冲突,阐述建立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之间的技术消化吸收网络组织模式是解决上述冲突的关键,而构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模型是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的基础。最后,根据技术消化吸收的结构以及"引进——消化——吸收"阶段特征,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消化 吸收 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