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76)
2023(13896)
2022(11525)
2021(10750)
2020(9042)
2019(20271)
2018(20033)
2017(38117)
2016(20250)
2015(22769)
2014(22021)
2013(21774)
2012(20052)
2011(17941)
2010(17983)
2009(17149)
2008(17206)
2007(15453)
2006(13695)
2005(12716)
作者
(54059)
(45435)
(45170)
(42702)
(28954)
(21465)
(20392)
(17345)
(17289)
(16192)
(15519)
(15313)
(14663)
(14424)
(14034)
(13651)
(13446)
(13021)
(12979)
(12854)
(11273)
(10836)
(10685)
(10391)
(10106)
(10103)
(9989)
(9940)
(8912)
(8808)
学科
(87953)
经济(87819)
(86995)
(78862)
企业(78862)
管理(77795)
方法(34630)
(30460)
业经(29705)
(28843)
数学(26279)
数学方法(26112)
中国(25739)
(22937)
(21362)
财务(21330)
财务管理(21303)
技术(20764)
企业财务(20148)
农业(20139)
(16990)
贸易(16973)
(16928)
(16559)
(16382)
(15905)
(15800)
地方(15444)
理论(15240)
(14791)
机构
学院(286568)
大学(283494)
(129799)
经济(127554)
管理(115593)
理学(98483)
理学院(97487)
管理学(96515)
管理学院(95918)
研究(94632)
中国(78593)
(62740)
(60158)
科学(51229)
财经(48658)
(45287)
(44247)
(43897)
中心(43247)
(41992)
研究所(40149)
经济学(39992)
北京(38193)
业大(36034)
经济学院(35902)
财经大学(35816)
(34287)
(34167)
(33905)
师范(33678)
基金
项目(182534)
科学(147734)
研究(140638)
基金(135724)
(115421)
国家(114387)
科学基金(100908)
社会(94045)
社会科(89237)
社会科学(89220)
基金项目(71774)
(69972)
教育(62778)
自然(61560)
自然科(60168)
自然科学(60154)
自然科学基金(59200)
(57493)
编号(55279)
资助(53525)
成果(44685)
(43988)
(41976)
(40760)
重点(40369)
创新(40203)
(39894)
国家社会(39893)
(38667)
课题(38125)
期刊
(151910)
经济(151910)
研究(92151)
中国(62118)
(53122)
管理(49983)
(40491)
科学(37087)
学报(33525)
(30126)
金融(30126)
农业(27796)
大学(27759)
教育(27638)
技术(26448)
学学(25956)
财经(25252)
业经(25192)
经济研究(24033)
(21937)
问题(19793)
(18070)
(17083)
技术经济(16747)
世界(16365)
国际(15022)
现代(14949)
财会(14242)
科技(13737)
会计(13695)
共检索到448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安菊  
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欧美等国都在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要迈向"中国制造2025",中国装备制造业必须率先实现技术突围和创新转型。重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是中国制造转型中国智造的必闯之关。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低迷不振的世界经济形势,中国装备制造企业无法改变环境,只有加快自主创新才能适应环境和改变自己,谋求生存砝码并实现自我救赎。企业自主创新之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兴锐  
当前,由于技术的潜在价值必须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来实现,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入发展正在引发制造业商业模式的变革。为研究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运行机制,文章采取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沈阳机床基于智能制造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发现:对于智能制造背景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客户价值主张的满足是前提,盈利模式的设计是关键,客户界面的设计是核心;此外,企业必须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构建合理的价值链结构、开发关键资源能力来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期望通过对沈阳机床智能制造背景下商业模式创新的探讨,为向中国制造2025迈进的制造业企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万田  周晔馨  李进伟  
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沈阳与大连两市。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并通过综合指数法对沈阳与大连装备制造业具体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并对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与全体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沈阳和大连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提升这两个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创新能力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青  李想  
创新是装备制造业的命脉,故基于沈阳装备制造业2008—2015年数据,将创新过程分为基础研发阶段和转化成效益阶段,使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和DEA-Malmquist指数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同行业在不同阶段的创新效率并无一致性;总体上在基础研发阶段的创新效率要高于转化成效益阶段,并且在转化成效益阶段的效率水平处于逐年退步的状态。最后用系统聚类方法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创新驱动路径给出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伟  高翔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通过科技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是我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必然选择。沈阳作为装备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意义尤为重要。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遇到资金筹集、资源整合、技术定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伟  高翔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通过科技创新引领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是我国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必然选择。沈阳作为装备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意义尤为重要。企业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遇到资金筹集、资源整合、技术定
关键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云  王昕  
本文基于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了ODI对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并以航空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Engle-Granger两步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短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长期的促进作用受限于我国与航空装备制造强国之间的水平差距;不论短期还是长期,ODI对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均具有正面影响,由于研发的累积效应,长期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短期;短期来看,过多的人均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投入会对ODI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兴锐  王宗军  
以世界机床行业排名第一的沈阳机床为案例,采取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从动因、路径、主体、保障、平台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研究了沈阳机床基于智能制造的开放式创新模式。研究发现:对于开放式创新而言,体制是保障,内外结合是必然路径,平台搭建是关键,商业模式创新是助推器。制造企业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来拓展开放式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加快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迈进的步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静寅  姚莉  万永坤  
FDI对东道国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一个颇具有争议的问题。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已纳入我国经济振兴规划,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成为装备制造业强国、进而振兴我国经济的根本途径。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FDI与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FDI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基于我国装备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伟光  吉国秀  
沈阳装备制造产业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础,自主创新模式选择影响着产业竞争力。加强重大科技项目部署和建立区域产业创新体系,是强化沈阳装备制造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持政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长利  梅小敏  高明晶  
服务转型是当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它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程,需要与之匹配的动态能力支持。文章从制造企业服务转型情境出发,在界定动态能力及其能力维度组合的基础上,通过对沈阳机床案例的研究,分析归纳动态能力在制造企业服务转型过程中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制造企业的动态能力可以有效推进服务转型的进程,且不同维度的动态能力分别在服务转型各个阶段起到主导作用,而服务转型各阶段的实现又会影响下一阶段主导能力的选择。制造企业必须依据服务转型的不同阶段,按动态能力的演化规律,对其动态能力进行适时的培育和调整,促进企业服务转型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爱贞  
目前跨国公司主要通过其所主导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竞争,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上相关行业的生产模式和贸易模式,从而对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内生"而又"链条关联"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各种政策直接推动单个企业自主创新是无效的。我国政府更应该从产业链和价值链资源整合、创新角度,重新选择政策扶持模式。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高菲  俞竹超  江山  
"单核式"与"多核式"是中卫型产业集群的两种基本网络结构。以多核式中卫型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概念界定,指出其网络结构具有多个中心结点、内部合作关系密切、结点凝聚成小团体、中心结点相互关联等特征,并据此选取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中心性、黏性、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结构作为网络结构指标。运用这些指标,对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网络结构进行了实例分析。研究发现:该集群网络中,各产业部门的核心企业充当了中心结点,同一产业部门的企业密切合作组成凝聚子群,核心企业之间关联紧密形成核心区。这些网络结构特征是其获取生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秀艳  蒋存虎  吴永恒  
沈阳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相关企业在引进外资进行改造振兴的过程中难免遇到产业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安全状况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从产业生存环境、产业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得出了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