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52)
- 2023(14840)
- 2022(12058)
- 2021(11315)
- 2020(9386)
- 2019(21210)
- 2018(20971)
- 2017(40300)
- 2016(21474)
- 2015(24218)
- 2014(23981)
- 2013(23565)
- 2012(21228)
- 2011(19144)
- 2010(19356)
- 2009(18705)
- 2008(18638)
- 2007(16761)
- 2006(14805)
- 2005(13886)
- 学科
- 济(97922)
- 经济(97782)
- 业(88569)
- 企(80249)
- 企业(80249)
- 管理(80101)
- 方法(43349)
- 数学(34825)
- 数学方法(34263)
- 财(31038)
- 业经(30694)
- 农(29888)
- 中国(26444)
- 制(23609)
- 务(21717)
- 财务(21658)
- 财务管理(21627)
- 农业(20521)
- 企业财务(20463)
- 贸(19347)
- 贸易(19334)
- 技术(18949)
- 易(18924)
- 体(17716)
- 理论(17385)
- 划(17080)
- 策(16973)
- 和(16556)
- 银(15535)
- 银行(15529)
- 机构
- 学院(314160)
- 大学(309561)
- 济(140321)
- 经济(137897)
- 管理(126088)
- 理学(108170)
- 理学院(107165)
- 管理学(105576)
- 管理学院(104986)
- 研究(101729)
- 中国(83096)
- 财(67032)
- 京(64840)
- 科学(55884)
- 财经(52613)
- 所(49389)
- 经(47933)
- 江(46668)
- 中心(45780)
- 农(45720)
- 研究所(44022)
- 经济学(43454)
- 北京(41308)
- 业大(40247)
- 经济学院(39076)
- 财经大学(38900)
- 院(36678)
- 州(36419)
- 范(36296)
- 师范(36005)
- 基金
- 项目(200360)
- 科学(161473)
- 研究(151354)
- 基金(149028)
- 家(127484)
- 国家(126429)
- 科学基金(111220)
- 社会(100289)
- 社会科(95338)
- 社会科学(95315)
- 基金项目(77032)
- 省(76520)
- 教育(69413)
- 自然(69255)
- 自然科(67772)
- 自然科学(67758)
- 自然科学基金(66641)
- 划(63361)
- 资助(61506)
- 编号(60122)
- 成果(48759)
- 部(45831)
- 重点(44765)
- 创(44743)
- 发(42970)
- 制(42900)
- 国家社会(42426)
- 课题(41605)
- 创新(41071)
- 教育部(40420)
- 期刊
- 济(160009)
- 经济(160009)
- 研究(96689)
- 中国(63211)
- 财(55312)
- 管理(53418)
- 农(44402)
- 科学(41039)
- 学报(38874)
- 大学(32162)
- 融(31390)
- 金融(31390)
- 教育(30613)
- 农业(30576)
- 学学(30484)
- 技术(29987)
- 财经(27244)
- 业经(26734)
- 经济研究(26212)
- 经(23607)
- 问题(20543)
- 业(18597)
- 贸(18377)
- 技术经济(18070)
- 世界(17400)
- 国际(16586)
- 统计(15841)
- 现代(15410)
- 策(15002)
- 财会(14592)
共检索到478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爱贞 陈明森
技术能力与市场能力弱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竞争基础弱的根源所在,由此决定的参与全球竞争模式又制约了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因此,需突破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入全球竞争的传统模式,在以各种方式引进技术的基础上,构建国内价值链和产业链,整合链条资源,增强企业的消化和二次创新能力,来衔接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竞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瑾 于妍惠
通过逆向研发外包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主动战略选择。本文运用多案例分析方法,厘清逆向研发外包过程中,在对本土/国际双重创新网络嵌入演化的不同阶段,企业自身知识结构与组织学习方式的交互作用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揭示在逆向研发外包过程中,装备制造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多重因果路径。研究发现,在本土创新网络嵌入的初级阶段以及在国际创新网络嵌入的初级和高级阶段,企业知识宽度和深度及其探索式和利用式组织学习方式共同构成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的条件组态;在本土创新网络嵌入的高级阶段,企业探索式学习及其知识宽度和深度共同构成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的条件组态,企业的知识宽度构成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核心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常态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常态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天芳 郭亚锋
文章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全球制造业变革调整给我国装备制造业带来的巨大机遇,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面临的成本、效益、技术以及品牌等多重困境,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具体路径,即通过成本、技术、品牌等方面的转型创新,推动产业竞争优势由以往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向成本、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变,从而不断缩小我国装备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产业竞争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新常态 装备制造业 竞争力 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远景 薛鹏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增长动能更迭的强烈需求,我国需要突破发展瓶颈,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带动国民经济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结构特征,探究了产业发展存在的瓶颈,并在此基础上为产业的提质增效提出几点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佳斌 王厚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产业迅速发展,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市场渠道,我国装备制造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文章首先采用增加值出口率和GVC地位指数衡量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状况,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我国装备制造业陷入"低端锁定"困境。其次从形成原因角度,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四种表现形式,引出智能制造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跃升的重要途径,并阐述了智能制造的内涵,分析了智能制造对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跃升的作用机理。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散长剑
江西制造业已经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虽然部分环节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在技术、品牌、渠道等领域面临"低端锁定"的风险。全球价值链的嵌入并不必然导致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跨国公司主导的垂直分工体系存在俘获效应、替代效应和内卷效应,会抑制江西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能力。江西制造业可以在技术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链条整合能力和标准制定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政府应该围绕制造业核心能力突破的要求,提升产业政策供给质量,加强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培育产业高端生产要素,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低端锁定 突破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仁发 郑媛媛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破解保护与发展突出矛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的必然选择。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制造业服务化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并进一步探讨突破非线性关系、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节能效应的路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与能源利用效率呈倒“U”型关系,制造业服务化在适度区间内显著推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和城市创新能力是助推制造业服务化突破“适度区间”,实现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与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双赢局面的有效路径。因此,在推进城市服务化转型过程中,一要聚焦制造业服务化的质量,提高生产性服务投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优化服务投入结构,二要进一步加大环境规制强度,设立合理的地方环保支出并进行有效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春辉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体现国家综合竞争力。分析了集群化发展在装备制造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演进规律的分析,指出了装备制造业应该选择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创新型产业集群 竞争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丁俊发
本文认为,现代物流业对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现代物流与宏观经济、企业发展及人民生活具有密切关系。文章指出,2007年中国物流业在油价上涨等不利因素冲击下实现了平稳增长;经过几年的发展、调整和重组,物流企业与物流市场集中度有所提高;物流业发展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但我国物流业发展也存在诸多困难,如成本约束普遍加大、物流基础服务项目特别是公路运输环节竞争过度、物流供需双方有效需求不足等。为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必须加速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进程,把企业非核心业务全部或大部分外包,特别是把第二产业的物流服务业外包,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必须认识供应链、走进供应链、构造供应链、优化供应链,供应链里无论主角...
关键词:
中国 物流业 制造业 突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建民 丁莹莹
在知识经济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下催生了知识管理新范式,它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实施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有必要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竞争力。但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隐性知识不易传播、知识管理评估困难、缺乏协同效应、未正确认识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应采取完善动力机制,重视隐性知识,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实施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式;建立共享知识库,完善政产学研用知识管理体系;综合使用数字和模拟技术,重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等措施提升装备制造业竞争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建民 丁莹莹
在知识经济与创新生态系统的双重作用下催生了知识管理新范式,它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有效实施及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有必要通过加强知识管理提升竞争力。但我国装备制造业实施知识管理存在隐性知识不易传播、知识管理评估困难、缺乏协同效应、未正确认识互联网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关系等问题。应采取完善动力机制,重视隐性知识,弘扬工匠精神;对企业实施分布式知识管理模式;建立共享知识库,完善政产学研用知识管理体系;综合使用数字和模拟技术,重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等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震 张宏
构建博弈模型证明OFDI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内生性因素,随后对OFDI促进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机理进行阐述,利用面板GMM方法从实证角度验证OFDI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装备制造业OFDI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国内外需求匹配度、扩大产业开放程度以及增强相关产业协同性四条路径促进国际竞争优势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震 张宏
构建博弈模型证明OFDI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内生性因素,随后对OFDI促进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机理进行阐述,利用面板GMM方法从实证角度验证OFDI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装备制造业OFDI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国内外需求匹配度、扩大产业开放程度以及增强相关产业协同性四条路径促进国际竞争优势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