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4)
- 2023(9905)
- 2022(8256)
- 2021(7873)
- 2020(6510)
- 2019(14845)
- 2018(15022)
- 2017(27533)
- 2016(15304)
- 2015(17206)
- 2014(17288)
- 2013(16622)
- 2012(15394)
- 2011(14118)
- 2010(14175)
- 2009(13389)
- 2008(13350)
- 2007(11751)
- 2006(10631)
- 2005(9983)
- 学科
- 济(57878)
- 经济(57777)
- 管理(45246)
- 业(37452)
- 企(31529)
- 企业(31529)
- 方法(21502)
- 中国(21078)
- 制(19450)
- 数学(18802)
- 数学方法(18614)
- 财(18198)
- 农(15693)
- 体(14709)
- 业经(13210)
- 银(12448)
- 贸(12437)
- 银行(12431)
- 贸易(12430)
- 易(12221)
- 行(12031)
- 融(11592)
- 金融(11585)
- 体制(11460)
- 学(11323)
- 务(9684)
- 财务(9653)
- 财务管理(9626)
- 环境(9570)
- 理论(9252)
- 机构
- 大学(213375)
- 学院(209933)
- 济(93837)
- 经济(91986)
- 研究(80621)
- 管理(74802)
- 中国(63682)
- 理学(62782)
- 理学院(62038)
- 管理学(61182)
- 管理学院(60761)
- 财(47612)
- 京(47106)
- 科学(44229)
- 所(40251)
- 财经(36053)
- 研究所(36010)
- 中心(35402)
- 经(32905)
- 农(32792)
- 江(32134)
- 北京(30622)
- 经济学(30589)
- 院(29535)
- 范(27613)
- 师范(27322)
- 经济学院(27289)
- 业大(27110)
- 财经大学(26711)
- 农业(25473)
- 基金
- 项目(134464)
- 科学(106599)
- 研究(102130)
- 基金(98951)
- 家(86593)
- 国家(85929)
- 科学基金(72615)
- 社会(66797)
- 社会科(63343)
- 社会科学(63334)
- 基金项目(50616)
- 省(48982)
- 教育(47644)
- 自然(43723)
- 划(42956)
- 自然科(42703)
- 自然科学(42688)
- 自然科学基金(41948)
- 资助(40798)
- 编号(40127)
- 成果(35211)
- 部(32103)
- 重点(30980)
- 制(30759)
- 课题(29670)
- 国家社会(29197)
- 发(28788)
- 中国(28083)
- 教育部(27924)
- 创(27763)
共检索到340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水延凯 柳祥珍
本文第一部分说明了行政区划的定义及其要点,简述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发展的五个时期和近代行政区划的变革;第二部分阐明了21世纪初中国行政区划的现状、特点和主要弊端;第三部分说明了改革现有行政区划体制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性,提出了改革行政区划体制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行政区划 中国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帅 王凯 龚伟 程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曲夫 谢炳庚 胡德 马海龙
常州市近20多年来经济发展的相对滞缓,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多且复杂,常州行政区划长期的不合理设置状况,是制约常州市城市空间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重要原因。文章从常州市区行政区划演变开始,分析了常州市区行政区划的现状与特点,指出常州市区U型政区结构与东西两翼分割以及常州—武进并立而导致的"一个城市,两个行政主体"格局对城市发展空间发展轴线转变以及整个常州市区发展的不利影响与后果,提出常州市区行政区划创新的方案,分析其优缺点,并就非行政区划手段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宏波
行政区划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政治稳定,关系到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的效能,关系到资源科学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随着撤乡并镇、强县扩权等地方行政区划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如何推进省级行政区划改革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分析了学术界关于现阶段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问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创新市制是现阶段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重点,跨省区域治理是中国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秋霞
本文介绍了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财税体制和行政体制,分析了行政体制与财税体制相分离的情况,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财政效率的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批评了试图重新划分行政区划来提高财政效率的设想。
关键词:
行政区划 地方财政 效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君德
文章对中国政区制度变革进行了简要回顾与反思,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精神为指导,就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提出了见解。认为减少层次、合理幅度、规范功能是我国政区改革的总方向;中国的政区制度应当回归《宪法》确立的省县主体结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立城市政区新模式与新的城市制度体系是近期政区改革的重点;当前要严防出现新一轮的“扩区热”。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罗震东
根据变革的特征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行政区划变更归纳为三种:撤县设(县级)市;县、市升格或地区改(地级)市;撤县(市)设区。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三种行政区划变更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与趋势,并认为行政区划变更是市场化分权改革在城市层面的反映。
关键词:
城市行政区划变更 分权化 特征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今朝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行政区划调整变更频繁,突出表现在城市化地区和"市"建制的设置上,变化的原因多出于经济方面,出于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进程的需要。总的来看,这一时期行政区划的调整对浙江省经济、社会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在全面梳理1979年以来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变化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其起到的作用及其局限;并对中国未来的行政区划走向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革的政策建议。认为:应从上层和基层、宏观和微观、长远和近期诸方面同时推进,一方面积极推进国家整体的行政区划改革,在时机成熟时修改宪法、法律,确立符合国情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有利于建设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的行政区划体系和政府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在不与现行法规冲突的情况下,关注小城镇行政区划体制的创新和城市、乡村基层(准)政区即城市社区、乡村社区的建设及居民、村民自治的推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金群 付如霞
在我国当前的区域治理中,出现了两种看似相反却又紧密相关的行政区划改革:一是通过县(市)改区,把原来独立性相对较强的县(市)整合到地级以上的城市当中;二是通过省管县改革,使市和县逐步脱钩成为分散独立的行政主体。文章认为,在整合与分散的博弈背后,蕴藏着效率与公平、集权与分权、政府与市场等多重价值的权衡。在实践中,这两种改革模式可以兼容共生。
关键词:
区域治理 行政区划 整合 分散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景超
行政区划通常具有明确而封闭的界线,作为其特殊形态,插花地则突破了这一通行原则。插花地的形成原因复杂,内涵与表现形式多样,并对相关行政区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插花地是行政区划边界划分中"犬牙交错"原则实施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属人"管理原则的体现,对一般行政区划"属地"管理原则造成了冲击。对于插花地,历来多持否定态度,并屡有整理,但从未使之消失。由于承载了复杂的政治、经济利益关系,插花地现象仍将长期存在。对于插花地问题,在行政区划中改革中应予以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
关键词:
插花地 行政区划 犬牙交错 属地 属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吴金群 付如霞
在我国当前的区域治理中,出现了两种看似相反却又紧密相关的行政区划改革:一是通过县(市)改区,把原来独立性相对较强的县(市)整合到地级以上的城市当中;二是通过省管县改革,使市和县逐步脱钩成为分散独立的行政主体。文章认为,在整合与分散的博弈背后,蕴藏着效率与公平、集权与分权、政府与市场等多重价值的权衡。在实践中,这两种改革模式可以兼容共生。
关键词:
区域治理 行政区划 整合 分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君德 舒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原有的行政区划、行政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行政管理体制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在当前经济转轨、新旧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体制交替的新形势下,研讨和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要打破传统思路,用新观念、新思维去探讨这一重大课题,而且要突出研究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玉峰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现在我国的改革直指政府机关部门。政府机关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上层建筑,在经济改革发展一定阶段后,政府机构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政府的改革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机构和人员的精简和调整,也包括政府外部的设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