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07)
2023(17554)
2022(15044)
2021(14166)
2020(11756)
2019(27562)
2018(26865)
2017(51899)
2016(27846)
2015(31322)
2014(30853)
2013(30650)
2012(27987)
2011(25191)
2010(24710)
2009(22448)
2008(21504)
2007(18171)
2006(15659)
2005(13664)
作者
(78093)
(65461)
(64581)
(61739)
(41427)
(31158)
(29448)
(25562)
(24821)
(22799)
(22126)
(22081)
(20507)
(20438)
(20166)
(20000)
(19414)
(19153)
(18615)
(18440)
(15924)
(15846)
(15640)
(14725)
(14634)
(14377)
(14242)
(14045)
(13091)
(12811)
学科
(114456)
经济(114334)
管理(76759)
(74203)
(59520)
企业(59520)
方法(55515)
数学(49497)
数学方法(48922)
中国(31621)
(30707)
(28902)
(24455)
贸易(24445)
业经(24013)
(23879)
(23125)
地方(21311)
农业(20892)
(19484)
环境(17469)
(17176)
(17151)
技术(17131)
财务(17105)
银行(17093)
财务管理(17069)
理论(16854)
(16754)
(16481)
机构
大学(390870)
学院(387225)
(164190)
经济(161204)
管理(154887)
理学(135587)
理学院(134111)
研究(132159)
管理学(131772)
管理学院(131086)
中国(99405)
(82632)
科学(80471)
(72316)
(65033)
(63179)
研究所(59772)
中心(59632)
财经(59134)
业大(58601)
(54352)
(53102)
北京(51989)
经济学(51260)
(49668)
农业(49652)
师范(49178)
(48206)
经济学院(46536)
财经大学(44570)
基金
项目(274261)
科学(217189)
基金(202622)
研究(198239)
(177800)
国家(176409)
科学基金(151968)
社会(127708)
社会科(121294)
社会科学(121264)
基金项目(106860)
(103874)
自然(99009)
自然科(96805)
自然科学(96781)
自然科学基金(95077)
教育(90987)
(88370)
资助(84132)
编号(78593)
成果(62347)
(61759)
重点(61354)
(58078)
(56829)
国家社会(54053)
课题(53484)
教育部(53276)
创新(53133)
科研(52754)
期刊
(166355)
经济(166355)
研究(113322)
中国(69532)
学报(62052)
科学(57394)
(56317)
管理(55417)
(53696)
大学(47748)
学学(44998)
农业(39851)
教育(39188)
技术(33432)
(31140)
金融(31140)
经济研究(28516)
财经(28304)
业经(25725)
(24377)
问题(21982)
(21851)
(19807)
技术经济(18961)
图书(18798)
科技(18241)
统计(18122)
理论(17771)
世界(17655)
(17576)
共检索到554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豪  张一弛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豪  张一弛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豪  张一弛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行业与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文章基于行业间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5-2015年中国10大部门数据,测度其全要素生产率、资本与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行业间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0大行业TFP增长率增速最快的为采矿业,最慢的为房地产行业;我国经济总体而言是基于要素驱动,TFP贡献不足;行业间确实存在TFP溢出效应,其中制造业溢出比例最大,批发零售业最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豪  张建华  
基于产品多样化模型,推演出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动力模型。采用2000—2013年中国242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结合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考察了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市TFP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城市TFP增长主要受到本市与临近城市的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的双重作用;城市的研发投入对自身TFP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周边地区TFP增长的影响不明显;相邻城市的人力资本对TFP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本地人力资本对TFP增长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析  梅林海  
金融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集聚带来了金融的规模效应,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促进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是资本的逐利驱动也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随着区域间经济交易活动往来的日趋频繁,全要素生产率(TFP)的空间溢出效应越发明显。通过收集我国30个地区市(2006—2015)的截面数据,展开金融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研究,从而优化金融在区域间的配置效率。为如何协调区域金融、经济均衡发展提供政策的建议和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维林  程倩  余泳泽  
全球生产网络的技术溢出传导效应打破了技术进步的独立性假设,而以往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较少考虑网络循环效应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来考察技术进步的网络传导效应,结合“空间—时变”随机前沿参数估计方法和国内国际循环外溢乘数的分解,实证考察了双循环条件下国家和产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呈逐渐放缓态势,其中国际循环的网络效应在金融危机后受全球价值链收缩的冲击较大,而国内循环的网络效应则为产业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的内生动力,制造业是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技术进步的网络效应对全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呈上升趋势,说明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推动世界技术进步的重要引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剑平  程时雄  
本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下,以中国工业行业(1993~2006年)为研究对象,在将R&D资本存量分为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对它们对生产率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总体行业样本下除了外国其他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影响不确定外,本国本行业R&D、本国其他行业R&D、外国本行业R&D资本对生产率均有显著的正的影响;在不同时段、不同技术水平、不同产权结构等约束条件下,虽然一些R&D投入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得到了抑制,但大多数R&D投入仍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亚亚  李谷成  
本文依据1997—2013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基于一种全新的视角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区域农业TFP空间溢出关联特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总体来看,中国区域农业TFP增长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性,地区之间"普遍联系"着,存在115个空间关联关系,且网络稳健性较强;其次,从地区角色来看,中国区域农业可以分为四个功能板块——"净溢出板块"、"双向溢出板块"、"主受益板块"和"经纪人板块";最后,从溢出的传递机制来看,农业TFP的空间溢出中存在双源头——"净溢出板块"和"双向溢出板块",二者主导了整个溢出过程,"经纪人板块"则在溢出过程中充当"桥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梁喜  李思遥  
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促进地区间要素流动而对经济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采用2005—2015年我国30个样本省域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慢于GDP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高于直接效应,高速公路密度和铁路密度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短期溢出效应尤其明显,但各等级公路密度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存在"中部坍塌"现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应实现各地区间的协同,以充分发挥其促进要素流动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减少交通基础设施原材料生产、建设施工和维护使用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以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豪  何宇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部门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7—2015年部门行业数据,测度了中国东中西区域以及30省市、自治区七大部门的要素投入(资本与劳动)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部门间TFP的溢出贡献。研究发现:东部工业在部门TFP溢出的贡献下基于效率驱动,其他行业均基于要素驱动;部门间溢出效应呈现东中西差异,东部溢出最大,中西部次之;各省市增长动力差异明显,应针对性的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豪  何宇  张建华  
传统经济增长核算方法忽视了行业间的相互影响,实际上部门行业之间往往彼此关联,甚至相互依存。鉴于此,本文基于全要素生产率(TFP)溢出效应的视角,利用1997—2015年部门行业数据,测度了中国东中西区域以及30省市、自治区七大部门的要素投入(资本与劳动)和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以及部门间TFP的溢出贡献。研究发现:东部工业在部门TFP溢出的贡献下基于效率驱动,其他行业均基于要素驱动;部门间溢出效应呈现东中西差异,东部溢出最大,中西部次之;各省市增长动力差异明显,应针对性的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宁  刘伟其  于之倩  王兵  
在深化银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如何科学评价银行业的结构性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区别于早期针对个体样本的技术性TFP增长研究,本文通过构建并分解加总的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对我国银行业以及不同类型银行的结构性TFP增长及来源进行有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期间,我国银行业的结构性TFP增长表现良好,其中,整体技术进步是主要驱动力;进一步分解发现,制度创新改善和加总的个体技术进步推动了银行业结构性TFP增长。在整体效率变化方面,加总的个体技术效率变化和结构效率变化都有待提高,其中,范围效率变化是抑制结构效率改善的主要因素。考虑不同类型银行,制度创新变化对所有类型银行的结构性TFP增长都影响显著,加总的个体技术变化对股份制和地区性银行的结构性TFP增长贡献更突出;加总的个体技术效率变化、结构效率变化、范围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对不同类型银行的结构性TFP增长作用有限。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丽丽  
文章选取中国28个制造业行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关联的门槛模型分析方法,在贸易开放的视角下,对产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集聚促进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有门槛效应的存在,随着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产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将愈发显著。同时,在贸易开放水平较高时,产业集聚对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上,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反而有负面影响,这可能与集聚水平过高所导致的负外部性有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樟生  
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FDI来促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5—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26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FDI行业间和行业内的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行业内直接溢出能有效促进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行业内间接溢出则会挤占内资企业的生存空间阻碍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的增长;行业间后向关联程度能显著且明显地促进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升;行业间前向关联程度能显著但微弱地抑制内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