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7)
2023(13741)
2022(11360)
2021(10466)
2020(8958)
2019(20610)
2018(19829)
2017(37919)
2016(20401)
2015(22758)
2014(22353)
2013(22512)
2012(20975)
2011(19024)
2010(19039)
2009(18128)
2008(17346)
2007(15446)
2006(13306)
2005(12161)
作者
(60991)
(50925)
(50920)
(48466)
(32172)
(24747)
(23079)
(20011)
(19364)
(17866)
(17494)
(16868)
(16189)
(16095)
(16066)
(16036)
(15509)
(15079)
(14683)
(14683)
(12735)
(12572)
(12374)
(11731)
(11513)
(11355)
(11192)
(11026)
(10253)
(10245)
学科
(87367)
经济(87283)
(56109)
管理(55028)
(44610)
企业(44610)
方法(40387)
数学(36560)
数学方法(36324)
中国(30480)
(27875)
金融(27873)
(26041)
银行(25986)
(25103)
(24632)
(23637)
(20203)
贸易(20190)
(20182)
(19755)
业经(18099)
(17771)
地方(17163)
农业(15910)
(15864)
财务(15839)
财务管理(15805)
企业财务(15090)
(13456)
机构
大学(297195)
学院(294414)
(131860)
经济(129557)
管理(109485)
研究(106602)
理学(94925)
理学院(93839)
管理学(92394)
管理学院(91872)
中国(87074)
科学(64795)
(62351)
(58844)
(57728)
(55034)
研究所(50620)
中心(50008)
财经(47816)
业大(46947)
农业(46100)
(43694)
经济学(43200)
(41721)
北京(39477)
经济学院(39338)
(37508)
财经大学(35804)
(35577)
师范(35071)
基金
项目(199336)
科学(156304)
基金(147906)
研究(139034)
(131871)
国家(130833)
科学基金(110182)
社会(91471)
社会科(87033)
社会科学(87006)
基金项目(78155)
(75436)
自然(71412)
自然科(69846)
自然科学(69819)
自然科学基金(68673)
(64987)
教育(62468)
资助(60709)
编号(52895)
重点(45921)
(45199)
(43605)
成果(42409)
(42039)
创新(39558)
国家社会(39456)
科研(39290)
教育部(38378)
计划(37741)
期刊
(134918)
经济(134918)
研究(85972)
中国(54184)
学报(53350)
(51492)
科学(46774)
(44966)
(40784)
金融(40784)
大学(39064)
学学(37419)
管理(37058)
农业(33852)
财经(24347)
经济研究(24143)
教育(21488)
技术(21342)
(20956)
业经(20455)
(19027)
问题(18563)
(17487)
国际(15819)
世界(15005)
(14803)
技术经济(14693)
统计(13786)
理论(13748)
商业(13330)
共检索到433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江曙霞  刁进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可以概括为一种资本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的G D P构成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的绝对比重偏高和第三产业的相对比重偏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待于G D P构成的调整与优化,而通过融资变革从而实现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和配置机制,正是调整和优化G D P构成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银香  
随着我国储蓄水平的不断高速增长,给金融体系带来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近来,“分流储蓄存款,加大直接融资比重”的呼声不断高涨。但目前急切加快直接融资的比重是否适宜,不得不让人深思。本文运用协整建模技术,对我国直、间接融资方式与GDP的关系作了协整分析,以研究长期以来我国两种融资方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从而探析适宜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融资方式,并对未来的融资决策提出一定的经济思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朝霞  
本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法对中国上市公司杠杆率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发达国家公司杠杆率的部分因素确实也以类似的方式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但中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具有很强的经济转轨时期的特点。这体现为公司杠杆率与公司国有化程度的强正相关关系和公司成长性对杠杆率没有显著影响,这也说明制度因素显著影响公司的融资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平  张怀清  
对中国M2/GDP表现异常的解释至少需要说明两个现象,一是M0/GDP在1980年至1993年保持上升趋势,但1993年以后则相对比较稳定,而M2/GDP在1985年以后一直保持上升趋势;二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M2/GDP比其他国家高。从货币基础理论出发,本文认为银行主导的金融系统和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的存在是导致中国M2/GDP异常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近两年,我国居民部门通过银行向企业部门提供过剩储蓄的融资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居民部门杠杆率上升,可以供企业部门加杠杆的有效储蓄资金持续减少;另一方面,企业内源融资不足,对其他部门依赖更强。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储蓄率与杠杆率双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农  才劲涛  
企业的融资结构是财务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而所得税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则是引起各国学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但其研究结论不一。通过实证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实际企业所得税率和考虑税竭耗的非债务税蔽(解释变量),可解释所得税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变量(被解释变量)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宫义飞  夏艳春  
本文以2010—2015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人数与公司债务融资呈负相关关系,而分析师预测分歧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当较多的分析师跟踪同一家上市公司时,以小额权益发行作为比较基础,公司在下一年度将有较小的可能性进行债务融资。随着更多的分析师跟踪,与小额权益融资相比,公司下一年度将有较大的可能性进行大额权益融资。除了考虑分析师跟踪人数的影响之外,基于稳健性的考虑,本文也研究了分析师预测分歧对公司外部融资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扬  
负债融资是上市公司的一种主要资金筹集方式,也是一项重要的公司治理工具。本文从负债融资相关理论出发,充分借鉴国内外文献。实证分析上市公司负债融资来源与期限结构、公司治理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以银行债权人为主体的关键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改善公司治理效应,提高企业绩效提供方向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姜春海  
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希望所在,资本投入是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贡献因子,但是资金不足、融资困难却一直困扰着乡镇企业。本文利用具体的统计资料,以1990年为时间分界线,对乡镇企业融资来源与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了1978-1990年和1990-2000年两个时期乡镇企业融资来源与结构的基本特征,并简要地分析了形成这些基本特征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建军  田光宁  
中国进入直接融资时代是证券市场十余年发展成就的体现 ,它对中国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深化意义重大。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 1991年以来中国融资结构和证券融资结构的变化 ,并且通过对证券市场流通结构的考察得出中国融资结构变动趋势将以直接融资比重进一步提高、股票融资将超过国债融资等结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周月秋  邱牧远  
本文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融资结构的变化,经济生态下融资供求的双方特征,以及新常态下最优融资结构的变动趋势和动因,认为融资结构要适应新常态下经济生态的变化,中国长期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格局目前已经到了需要重点发展直接融资市场的时期。为此,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市场制度建设,商业银行应适应融资结构的转变,通过转型实现经营战略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晓英  
通过资产负债率、负债结构、股权融资额、债务融资额、股东权益比率等一些重要的量化指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现状进行了考察,揭示出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存在的严重问题——股权融资畸重、债务融资畸轻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提出应注重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伟  
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到2004年的融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内源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次是金融机构借款、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总体看企业间接融资比例在上升,直接融资比例在下降,股权融资明显受政策和市场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基于不同决策目标的融资决策模型,研究表明在股权帐面价值最大化目标下的融资决策比股价最大化目标下的融资决策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股权融资,但是当股市低迷,市价接近或低于账面价值时,这种差异减弱或消失。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浩然  尹成远  
从宏观角度分析一国的社会融资结构有助于理解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融资方式与结构逐渐多元化,直接融资规模增长较快;融资主体中居民和金融部门占比都有明显提升,而非金融企业融资份额则不断下降;从区域角度进行分析,东部地区融资额远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产业融资存在明显差异,结构占比失衡。稳步推进融资结构多元化,结合不同区域产业发展的优势,引导资金流向,有利于减少融资总量增长背后的结构失衡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