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44)
- 2023(18570)
- 2022(15849)
- 2021(14703)
- 2020(12184)
- 2019(28018)
- 2018(27764)
- 2017(52880)
- 2016(28224)
- 2015(32026)
- 2014(32079)
- 2013(31961)
- 2012(29798)
- 2011(27323)
- 2010(27600)
- 2009(25868)
- 2008(24689)
- 2007(21666)
- 2006(19547)
- 2005(18114)
- 学科
- 济(130839)
- 经济(130687)
- 管理(79323)
- 业(76367)
- 企(60767)
- 企业(60767)
- 方法(49268)
- 数学(42679)
- 数学方法(42279)
- 中国(41727)
- 农(32594)
- 地方(32103)
- 融(29911)
- 金融(29910)
- 财(29181)
- 银(29057)
- 银行(29018)
- 业经(28230)
- 行(28112)
- 制(27212)
- 学(25870)
- 贸(24308)
- 贸易(24285)
- 易(23560)
- 农业(21965)
- 环境(19084)
- 理论(18573)
- 和(18481)
- 体(17987)
- 技术(17629)
- 机构
- 大学(408569)
- 学院(404492)
- 济(176162)
- 经济(172411)
- 管理(155894)
- 研究(146884)
- 理学(132637)
- 理学院(131117)
- 管理学(129205)
- 管理学院(128453)
- 中国(116523)
- 京(88930)
- 科学(85884)
- 财(80532)
- 所(74202)
- 研究所(66928)
- 中心(66444)
- 财经(63155)
- 农(62498)
- 江(59868)
- 北京(57802)
- 经(57380)
- 业大(55423)
- 经济学(54569)
- 范(54231)
- 师范(53771)
- 院(52884)
- 州(48964)
- 经济学院(48822)
- 农业(48354)
- 基金
- 项目(265555)
- 科学(208963)
- 研究(198167)
- 基金(192842)
- 家(167217)
- 国家(165805)
- 科学基金(141585)
- 社会(127177)
- 社会科(120605)
- 社会科学(120573)
- 基金项目(101238)
- 省(100958)
- 教育(89192)
- 自然(88434)
- 自然科(86328)
- 自然科学(86311)
- 划(85386)
- 自然科学基金(84790)
- 编号(80298)
- 资助(79772)
- 成果(66890)
- 发(60440)
- 重点(59594)
- 部(59353)
- 课题(55828)
- 创(54774)
- 国家社会(52958)
- 教育部(51322)
- 创新(51249)
- 人文(49866)
- 期刊
- 济(203587)
- 经济(203587)
- 研究(130727)
- 中国(86789)
- 学报(59794)
- 管理(59479)
- 财(59254)
- 农(57704)
- 科学(56916)
- 融(50126)
- 金融(50126)
- 大学(45882)
- 教育(44698)
- 学学(42669)
- 农业(39426)
- 技术(34611)
- 经济研究(33244)
- 财经(31955)
- 业经(30758)
- 经(27544)
- 问题(26035)
- 图书(24010)
- 贸(21809)
- 业(20760)
- 技术经济(20584)
- 世界(20488)
- 国际(20245)
- 理论(20117)
- 现代(18468)
- 科技(18061)
共检索到635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志九
笔者从融资的规模、融资的工具结构、融资的主体结构三个角度构建融资服务水平,建立协调发展度模型验证中国的融资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程度,形成对已往的以"VAR模型"为主的研究成果的有力补充。结果显示:其一,2002—2012年中国的融资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间的确存在相互反馈的互动发展关系,两者间的协调发展经历过2002—2005年的失调阶段、2006—2010年的基本协调阶段、2011—2012年的优良协调阶段。其二,融资服务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发展水平存在以2008年为临界点的阶段性,2008年的拐点效应明显。其三,2013年31个省份中融资服务与经济发展协调发展失调的有12个,占比高达3...
关键词:
融资服务 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课题组
本文分析了湖北经济金融协调发展面临的若干矛盾,剖析了产生这些矛盾的政策、市场环境以及经济金融方面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为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金融 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胡双发
金融与经济密切相关,需要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多数省市区金融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较低,主要表现在生产总值与贷款规模的关联度较低、贷款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偏低以及金融的深化程度和经济的金融化程度较低等方面。经济发展水平低、经济结构待优化,金融规模较小、金融结构失衡,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环境不理想等原因降低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应采取优化经济结构、提升发展水平,扩大金融规模、调整金融结构,改革金融体制、改善金融环境等措施,提升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
关键词:
金融 经济 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斌 谢文君 谢华模
本文针对我国融资市场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协调困难,分析、揭示在融资实践中存有的制度缺陷,进而提出对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及实务对策。
关键词:
融资方式 协调发展 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凤玲
3E系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通常情况下,在3E系统的研究中表现出缺乏对子系统内在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尤其是经济与能源之间的协调关系在研究中比较少见。因此,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一般耦合协调模型、灰色耦合协调模型以及熵变方程法对我国的经济与能源之间协调发展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近20年来,中国的经济与能源之间的协调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阶段,逐渐趋向协调。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经济与能源之间的协调度每年都在不断增大,协调性也越来越好。尽管如此,尤其是最近几年仍表现出经济滞后型,经济与能源系统之间的协调还可进一步提高。以上分析,为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和能源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以达到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健康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立中 盖志毅
通过探讨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从文化、政治、经济、政策等方面剖析成因,提出促进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运行机制、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发展沙产业、开发生态旅游业等,这些对实现牧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牧区 经济与生态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安康 桂文林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国策,也是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空间计量模型与面板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我国省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对经济发展有持续显著正影响的因素有:人力资本、人口资本、市场化进程和财政支出等。据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增长。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乃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经了注重公平的均衡增长、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增长、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相对协调发展、全国空间尺度的增长协调发展以及基于区域比较优势与分工基础上的功能协调发展等阶段,并实现了从增长协调到功能协调的转变,而且不同阶段的发展政策导向具有不同的空间属性特征。其中,偏向空间干预的均衡增长及增长协调发展政策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差距但也弱化了经济效率,而偏向空间中性的非均衡增长和相对协调发展政策提升了经济效率但扩大了区域差距。政府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实现空间中性与空间干预政策工具的优序选择,并积极促成两类政策工具的协同及优势互补。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经济学门类 经济学新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苗 任保平
就业质量的优劣会影响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又对就业质量存在多维影响,二者表现为动态相关关系。通过构建就业质量与数字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进行测算,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空间相关分析探讨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质量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特征,并利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趋势展开预测。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质量存在较强的耦合互动关系,耦合协调发展水平逐年提升,且呈现出显著正向空间相关;目前大部分省区处于拮抗发展阶段,尚未实现数字经济与就业质量的协调发展。未来应加快推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质量“同频共振”,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发展策略,补齐地区发展短板,强化区域合作,尽快实现数字经济与就业质量在更高水平上的共生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丹 汪文瑜
本文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在对城乡一体化程度测度的基础上进行了东中西及东三省四大区域的城乡一体化水平影响因素分析;运用VAR模型对全国城乡一体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城乡一体化水平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区域差异;城乡经济、人口、社会生活和资源环境一体化对各区域城乡一体化综合水平的影响程度具有差异性;中国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协整、互为因果的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楠轩 连洁
国家政策日益重视城市群经济建设,但仅依靠原则性的指导政策,难以实现城市群经济的协调发展,需要具体稳固的法律制度予以保障。核心的法律制度应包含事先的规划制度、事中的组织制度和事后的利益分配与奖惩制度。逐步构建和完善城市群经济协调发展的法律制度,是推进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
城市群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经济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赵若锦
在"服务经济时代",服务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建设经贸强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从区域发展情况看,中国服务贸易发展仍然存在地区集聚性强、地区差异较大等问题。通过文献梳理,对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实际发展状况,选取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营商环境指数及政策保障等因素对中国主要区域服务贸易发展潜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主要区域服务贸易发展潜力仍有待释放,服务贸易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可行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顺
要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在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推动东北区域板块顺利转型升级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全面启动。经过十年的建设,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第四个增长极,其中金融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当前正值东北经济起飞的战略机遇期,应当充分发挥金融资本的导向作用,以金融协调发展推动东北区域板块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铁民
文章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实质上说,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这种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的持续演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客观现实表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其差距仍在逐步扩大。因此,推进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特别是西部省、区各级政府的制度创新,将有利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此意义上说,只有加快西部地区的改革开放,才能逐步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并实现地区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