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8)
2023(8253)
2022(6595)
2021(6170)
2020(4989)
2019(11426)
2018(10558)
2017(20616)
2016(10438)
2015(11931)
2014(11342)
2013(11620)
2012(10769)
2011(9755)
2010(9820)
2009(9664)
2008(8598)
2007(7660)
2006(6892)
2005(6698)
作者
(27919)
(23007)
(23004)
(22208)
(14713)
(11007)
(10424)
(9119)
(8786)
(8093)
(8046)
(7752)
(7485)
(7401)
(7364)
(7194)
(6841)
(6733)
(6716)
(5928)
(5781)
(5566)
(5290)
(5257)
(5240)
(5235)
(4970)
(4643)
(4550)
(4529)
学科
(50447)
经济(50404)
(29274)
(27118)
金融(27118)
管理(26383)
中国(25020)
(24039)
银行(24039)
(23466)
(21714)
企业(21714)
方法(20749)
数学(19253)
数学方法(19207)
(13652)
贸易(13635)
(13521)
(13439)
(13315)
(12685)
中国金融(11395)
业经(10198)
农业(9433)
地方(8872)
(8629)
(8068)
财务(8051)
财务管理(8042)
企业财务(7769)
机构
大学(151170)
学院(148483)
(81295)
经济(80170)
研究(57540)
中国(55041)
管理(54912)
理学(46271)
理学院(45811)
管理学(45443)
管理学院(45151)
(36744)
(32050)
财经(29739)
经济学(29090)
中心(27655)
(27566)
(27462)
科学(27195)
经济学院(26310)
研究所(24691)
(23181)
金融(22823)
财经大学(22615)
北京(21365)
(20479)
(20403)
银行(19755)
(19614)
(19284)
基金
项目(93211)
科学(75501)
基金(72784)
研究(71105)
(62560)
国家(62114)
科学基金(53507)
社会(50578)
社会科(48414)
社会科学(48406)
基金项目(36664)
教育(30996)
自然(30745)
资助(30729)
(30649)
自然科(30135)
自然科学(30128)
自然科学基金(29680)
(26994)
编号(26050)
国家社会(23361)
(23114)
中国(22922)
成果(21697)
重点(21059)
(21013)
教育部(20846)
(19957)
人文(19532)
社科(19339)
期刊
(85413)
经济(85413)
研究(53156)
(35685)
金融(35685)
中国(32497)
(26860)
管理(21694)
科学(19009)
(18007)
学报(17492)
财经(16459)
经济研究(15867)
大学(14656)
(14292)
学学(13903)
国际(13055)
(13013)
世界(11617)
农业(11528)
问题(11405)
业经(10533)
技术(10348)
教育(9566)
理论(8159)
技术经济(7644)
(6944)
经济问题(6839)
统计(6809)
实践(6773)
共检索到243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密  辛灵  赵芙卿  
经济危机给全球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与结构带来巨大冲击,但同时也为中国发挥以自然人移动模式为主的服务贸易优势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中国能否把握机遇,不仅取决于国外市场的开放程度,更离不开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升。但人口结构的调整和素质的改善需要漫长的周期,因此需尽早采取对策。一、全球劳动力市场出现深刻的结构性调整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就业率始终没能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就业情况起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Ray Brooks  陶然  
在过去 2 0年中 ,伴随着城镇私营部门重要地位的不断彰显与国有企业规模的缩减 ,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化程度日渐提高的劳动力市场。尽管改革进程亦行亦渐 ,在农村和国有企业中依旧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未来的几年当中 ,中国劳动力市场所面对的首要挑战就是如何在应对入世冲击的同时 ,将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有质量的岗位中去。据本文估计 ,如果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 7%的水平而就业弹性为 0 .5 ,则接下来的 3至 4年内 ,城镇失业率将翻一番 ,达到 10 %左右。当然 ,强劲的经济增长有助于缓解这一压力。尤其值得重视的是 ,私营部门和近年来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黄海燕  王金哲  
伴随着劳动力市场转折,中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国际经验表明,中等收入阶段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中国劳动力市场转折呈现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的态势,对中等收入阶段发展既构成了弱化国内制造业竞争力、增大通货膨胀压力、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减少外资流入等诸多挑战,也为其创造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刺激内需、提升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缓解贫富分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重大机遇。在中等收入阶段,应把握好劳动力市场转折带来的机遇,同时采取措施应对其挑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汉儒  张刚  
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新的技术革命。技术革命会促进经济增长,但也引起了人们对技术革命的恐慌。技术革命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冲击: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劳动份额减少、扩大收入差距。应对技术革命对劳动力市场所造成的冲击,应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在职员工的技能培训,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完善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诗明  王艳芬  
世纪之交 ,被人们认为在一个多元化的舞台上 ,最有可能成为西方国家中第一个与亚洲趋同的现代化国家—澳大利亚 ,适时地提出了“融入亚洲”的口号。对于澳大利亚这样一个移植欧洲文化价值观念又与亚洲有着密切经济往来的国家来说 ,融入亚洲既是机遇 ,又是挑战。融入亚洲 ,不仅符合澳大利亚长远的国家利益 ,也对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丽美  
在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和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甚至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在设计社会保障制度时,不应当将社会保障政策与劳动力市场政策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即不仅应考虑社会保障自身需要,也要关注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与趋势在构建社会保障中的作用,以避免最终出现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双重危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霞  崔映芬  
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就业能力是全球化时代企业最为看重的。培养学生的可雇佣性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是发达国家积极倡导并已得到践行的培养学生可雇佣性的方式。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可雇佣性的含义、构成和如何将可雇佣性融入课程,希望对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改革有所启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对策”课题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罗伯特·维斯坦  徐玲玲  韩晓梅  
在深圳市政府和博鳌亚洲论坛联合举办的服务业发展论坛上,美国服务业联盟主席罗伯特·维斯坦先生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理事卓斯琳·莫顿女士发表重要演讲,对中国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会计服务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将演讲稿编译刊发,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碧珺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和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对于全球投资治理体系中国有三大诉求:一是降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投资壁垒;二是保护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安全;三是希望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投资模式得到尊重和认可。目前国际上缺乏一个有约束力的全面覆盖投资促进、保护、便利和自由化的多边投资协定。这一缺失既是问题,同时也为中国参与全球投资治理提供了机遇。中国需要从一开始就参与到全球投资治理体系的构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利益诉求。而相对于区域协定,最佳路径是推进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使之成为构建多边投资框架的范本和平台,从而撬动多边投资体系的建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抗私  丁述磊  刘翠花  
本文使用CLDS数据,首先构建了居民社会融入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别利用OLS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对非正规就业如何影响居民社会融入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影响居民社会融入最大的一级指标为收入、就业与人力资本。计量回归果显示,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显著为负,而且非正规就业对居民社会融入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在居民社会融入程度的所有分位点上,非正规就业对男性居民社会融入程度造成的损失显著大于女性居民;在第25个分位点之前,非正规就业对中西部地区居民社会融入程度造成的损失显著大于东部地区居民,在第50个分位点之后,非正规就业对东部地区居民社会融入程度造成的损失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立民  王立峰  
由于宏观环境的变化 ,中国上亿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已经演变成中国实现现代化和进入小康社会的制约条件。文章从工业化的途径、知识经济与技术进步等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深层原因 ,并且针对当前形势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敏  
一、促进政府主导下针对性的制度环境创新。针对失地农民老化劳动力社会保障及就业各方面的弱势特征,对既定的征地补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就业制度的健全与创新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地位与推动作用,通过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占山日前在一次会议上向与会者提供了一组令人担忧的数据。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已达到4亿左右。在这4亿劳动力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只有1%左右,高中文化占12%左右,初中文化占39%左右,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