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82)
2023(7180)
2022(5912)
2021(5681)
2020(4634)
2019(10723)
2018(10239)
2017(18789)
2016(9680)
2015(10834)
2014(9788)
2013(9940)
2012(9257)
2011(8628)
2010(8474)
2009(8036)
2008(8001)
2007(6908)
2006(6107)
2005(5683)
作者
(26316)
(22235)
(21938)
(20916)
(14094)
(10558)
(9735)
(8551)
(8476)
(7795)
(7766)
(7331)
(7248)
(7220)
(7043)
(6844)
(6657)
(6467)
(6329)
(5864)
(5625)
(5212)
(5166)
(5032)
(4965)
(4870)
(4814)
(4655)
(4446)
(4446)
学科
(43756)
经济(43717)
管理(28381)
(26726)
(22329)
企业(22329)
方法(17484)
中国(16193)
数学(15495)
数学方法(15367)
技术(12063)
(11189)
贸易(11179)
(10994)
(9822)
技术管理(9386)
(8797)
(8630)
业经(8497)
(8011)
银行(7995)
(7961)
(7833)
关系(7579)
(7501)
金融(7500)
(6260)
环境(6202)
地方(6136)
农业(6115)
机构
大学(138365)
学院(134058)
(68086)
经济(67257)
研究(55029)
管理(50009)
中国(43300)
理学(42718)
理学院(42229)
管理学(41681)
管理学院(41399)
(30370)
科学(29865)
(29108)
(27324)
研究所(24905)
经济学(23156)
财经(23150)
中心(23064)
(21466)
经济学院(20741)
(20168)
北京(20132)
(19854)
(18500)
财经大学(17438)
业大(16842)
(16671)
科学院(16623)
师范(16552)
基金
项目(90309)
科学(72620)
基金(68813)
研究(66522)
(61188)
国家(60791)
科学基金(51450)
社会(46207)
社会科(44056)
社会科学(44046)
基金项目(34921)
(31241)
自然(30732)
自然科(30152)
自然科学(30142)
自然科学基金(29658)
教育(29443)
资助(28043)
(27498)
编号(23125)
(21760)
(21617)
国家社会(21439)
中国(21022)
重点(20874)
创新(20744)
(19972)
成果(19557)
教育部(18888)
(17421)
期刊
(71564)
经济(71564)
研究(46826)
中国(30766)
管理(22040)
(21329)
科学(20882)
学报(20694)
(17867)
大学(16480)
学学(15231)
教育(14036)
经济研究(13967)
(13565)
金融(13565)
财经(12379)
农业(12304)
技术(11340)
(11199)
(10908)
国际(10096)
世界(10058)
问题(9366)
业经(8787)
(8618)
技术经济(7823)
科技(7538)
统计(6291)
(6173)
(6048)
共检索到213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方晓  王思政  
本文记述了产于我国海南岛尖峰岭自然保护区的瓢蜡蝉科一新种——海南尼瓢蜡蝉(Nilalohitahainanan.sp)。附有全体图及雄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思政  宋吉皂  王方晓  
在从事中国蜡蝉总科区系研究中,发现中国蜡蝉科一新种,即海南梵蜡蝉──AphaenahainanensisWang新种;该种隶属于蜡蝉总科(Fulgoroidea),蜡蝉科(Fulgoridae),梵蜡蝉属(Aphaena),附有特征图。蜡蝉总科的成若虫大都是林木、果树及农作物的重要害虫,故对其研究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该种模式标本保存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桔  王思政  
本文记载中国颜蜡蝉科(同翅目)一新种,丽珞颜蜡蝉(Loxoceghalalisieran.sp.)。附有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祥盛  李子忠  蒋书楠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西南地区竹子上的飞虱科昆虫 2新种 :翅斑竹飞虱BambusiphagamaculataChenetLisp .nov .和江津短头飞虱EpeurysajiangjinensisChenetChiangsp .nov .,与近似种进行区别 ,附主要特征图。该 2新种以刺吸汁液和产卵等方式危害竹子 ,危害较为严重。模式标本保存在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正学  龙见坤  陈祥盛  
为了解我国颖蜡蝉科29属123种昆虫的区系分布情况,探讨其起源和演化原因,依据中国颖蜡蝉科地理分布数据,研究其区系组成特点,并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颖蜡蝉科昆虫属级、种级阶元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区所占比例最高(属级占96.55%,种级占91.86%),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南区和华中区分布为主(属级分别占89.65%和68.96%,种级分别占54.47%和49.59%).此外,聚类分析显示华南区和华中区物种相似性最高,区间联系最为密切,推测这两个区为我国现生颖蜡蝉科昆虫分化中心和汇集中心.中国颖蜡蝉科区系起源和演化的基础主要归因于地质构造,而我国现生颖蜡蝉科目前的分布格局则主要受植被分布、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诸如第四纪冰期活动等气候因素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江  张雅林  王应伦  
【目的】研究蜡蝉雄性生殖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发现更多的分类特征,为其所属类群乃至蜡蝉总科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Leica MZ125解剖镜下,对缘蛾蜡蝉(Salurnis marginella(Guérin-Menev-ille))、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Walker))及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White))3种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进行解剖观察,应用QImaging Retica 2000R CCD数码相机进行照相,并对3种蜡蝉的雄性内生殖器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3种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基本一致,射精管端部膨大,生殖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平  陆庆光  
本文记述采自我国西北地区以及土库曼斯坦叶蝉科昆虫4新种:葛氏片角叶蝉IdioceruskuohiCai,新疆环茎叶蝉CirculiferxinjiangensisCai,柽柳大片叶蝉MegalopsiustamariciusCai,褐尾柽柳叶蝉TamaricelafusculaCai,该4新种分别采自柽柳属植物、沙枣和盐生草上,它们以刺吸汁液的方式为害以上植物。模式标本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思政  黄桔  宣立锋  宋吉皂  王方晓  
本文根据大量标本和资料,对世界笠扁蜡蝉属所有种类的同物异名,老种分离及新种确立作了详尽评述,并提供了一个包括外生殖器特征在内的种类检索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思政  黄桔  宋吉皂  宣立锋  王方晓  
本文阐述了世界笠扁蜡蝉属分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从笠扁蜡蝉属的多型现象入手讨论了这个类群特异的形态特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思政  黄桔  
记载了中国颖蜡蝉科(Achilidae)马颖蜡蝉属(Magadna)一新种,即杨氏马颖蜡蝉(MagadhaYangiaWangetHuangn.sp)的形态特征,附有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筱  武三安  
该文记述了采自北京的毡蚧属 1新种———栾树毡蚧Eriococcuskoelreuteriussp .nov .,详细描述和图示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并与近似种山杏毡蚧EriococcusarmeniacusTang(1995 )进行了比较 ,二者均可依据肛前刺 2根 ,尾瓣内缘锯齿状 ,而明显区别于本属的其他种类 .新种的雌成虫与山杏毡蚧的雌成虫区别特征为 :前者触角 7~ 8节 ,触角7节时 ,第 4节最长 ,触角 8节时 (第 4节分化为 2节 ) ,第 3节最长 ;后者触角 6~ 7节 ,第 3节最长 .前者体背缘刺每腹节每侧 2根 ,后者每腹节每侧 3根 .模式标本保存于北京林业大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子忠  陈祥盛  张斌  
记述采自我国贵州省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狭叶方竹上的叶蝉科昆虫1新属1新种,即拟痕叶蝉属和黑带额痕叶蝉。根据头部颜面构造、前后翅端部翅脉、腿节刚毛公式、下生殖板及阳基侧突等特征,该属应隶属于额垠叶蝉亚科,与痕叶蝉属近缘,主要区别特征为:前翅具4个端室(后者前翅具3个端室);阳茎具短背腔(后者阳茎简单,无背腔),有2个性孔(后者仅1个性孔);连索"V"形(后者连索"Y"形)。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润刚  张雅林  袁锋  魏永平  
 研究了蟪蛄(为重新研究)(Platypleurakaempferi(Fabricius)),蚱蝉(Cryptotympanaatrata(Fabricius))和东北山蝉(LeptopsaltaadmirabilisKato)3种蝉的染色体。结果表明,3种蝉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18+XO。蝉科的减数分裂过程类似于角蝉科、沫蝉科和叶蝉科,与蜡蝉科显著不同的是其减数分裂前期无弥散期。蝉科已知核型的种类较少,其核型特征较为保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兴平  李士竹  
本文记述采自江西省甜槠树上的红蚧科一新记录属,苞红蚧属ReynvaaniaReyne,和一新种,刺苞红蚧Reynvaania spinatus sp.nov.,发现一龄若虫有形态二型性,对雌成虫和二型一龄若虫作了详描和图示。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蔡平  徐荣侠  俞春来  
本文记述为害山茱萸的1叶蝉新种:茱萸阿小叶蝉ArboridiasurstyliCaietXusp.nov.。模式标本保存在苏州大学昆虫标本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