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38)
- 2023(5001)
- 2022(4082)
- 2021(4137)
- 2020(3387)
- 2019(7908)
- 2018(7677)
- 2017(13965)
- 2016(7592)
- 2015(9023)
- 2014(8673)
- 2013(8863)
- 2012(8397)
- 2011(7929)
- 2010(7795)
- 2009(7244)
- 2008(7302)
- 2007(6335)
- 2006(5683)
- 2005(5117)
- 学科
- 济(34860)
- 经济(34829)
- 管理(20578)
- 业(16269)
- 方法(15413)
- 数学(13790)
- 数学方法(13718)
- 中国(13556)
- 企(12451)
- 企业(12451)
- 贸(9024)
- 贸易(9018)
- 易(8913)
- 农(8213)
- 和(6660)
- 制(6536)
- 环境(6505)
- 学(6411)
- 资源(6387)
- 财(6316)
- 业经(6070)
- 发(5957)
- 银(5686)
- 银行(5681)
- 关系(5673)
- 行(5575)
- 出(5271)
- 融(5231)
- 金融(5230)
- 农业(5167)
- 机构
- 大学(114333)
- 学院(111910)
- 济(54965)
- 经济(54213)
- 研究(45537)
- 管理(40925)
- 中国(36292)
- 理学(34723)
- 理学院(34316)
- 管理学(33914)
- 管理学院(33700)
- 科学(25784)
- 京(25726)
- 所(23189)
- 财(22948)
- 研究所(21332)
- 中心(19471)
- 财经(18691)
- 经济学(18611)
- 经(17361)
- 北京(17128)
- 经济学院(16778)
- 农(16730)
- 院(16028)
- 范(14890)
- 科学院(14821)
- 师范(14788)
- 江(14711)
- 财经大学(14056)
- 业大(13808)
- 基金
- 项目(75081)
- 科学(59643)
- 基金(56537)
- 研究(56014)
- 家(49943)
- 国家(49611)
- 科学基金(41637)
- 社会(37714)
- 社会科(35879)
- 社会科学(35869)
- 基金项目(28728)
- 省(25378)
- 教育(25231)
- 自然(24807)
- 自然科(24126)
- 自然科学(24117)
- 资助(23963)
- 自然科学基金(23729)
- 划(22698)
- 编号(21479)
- 部(18504)
- 中国(18458)
- 成果(18293)
- 国家社会(17381)
- 重点(17303)
- 发(16599)
- 教育部(15877)
- 创(15071)
- 课题(14940)
- 人文(14530)
共检索到173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 张启翔
该文对中国蜡梅野生资源和品种资源分别构建了核心种质。并按居群进行分组,共分为2大组13个小组。各组内在9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平方根法取样,并依遗传多样性指数和遗传丰富度进行调整,构建了中国蜡梅种质资源的163份初选核心种质,其中野生初选核心种质77份,占总数的26·9%,几乎覆盖了蜡梅的全部分布区,品种初选核心种质86份,占总数的50·6%。根据对9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检验和观赏性状特征值检验,结果表明,初选种质较好地代表了全部供试种质的遗传变异幅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明军 张启翔 兰彦平
梅花是中国观赏树木类品种资源研究较深入全面的种类之一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财力的情况下 ,加强梅花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利用效率 ,该研究利用梅花 2 95个AFLP多态位点信息 ,采用系统取样的C和G取样策略 ,以Nei’s(1972 )遗传距离进行的非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 (UPGMA)聚类分析取样 ,从 178个梅花品种及近缘 (品 )种构成的群体中 ,选取了 5 2个品种样品作为梅花核心种质 ,总体取样比例为 2 9 2 1% .遗传多样性和实用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 :核心种质保留了梅花全部 3个种系、5类 18个品种类型 ;Nei’s (1973)基因多样度、Shannon’s信息指数...
关键词:
梅花 核心种质 AFLP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高志红 章镇 韩振海 房经贵
对原产于中国的果梅种质资源首先根据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白梅类、青梅类和红梅类3组,然后每组分别根据种质的形态特征及农艺性状等27个基本数据和特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和排序,并参考同工酶、RAPD和SSR分子检测结果,从197个果梅品种和优株中筛选出核心种质20份,并对核心种质的代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核心种质能够代表果梅原种质的遗传变异。
关键词:
果梅 核心种质 构建 检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志刚 高玉池 刘桂丰 刘关君 杨传平
以白桦240个家系的胸径、树高、材积和纤维素含量数据为依据,采用不同的抽样比率(5%,10%和15%)、2种距离计算方法(马氏距离和欧氏距离)、8种系统聚类方法(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可变法和离差平方和法)和3种抽样方法(随机取样法、优先取样法和偏离度取样法)构建白桦初级核心种质资源,并利用均值差异百分率、方差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评价不同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结果表明:采用10%的抽样比例、马氏距离、最短距离系统聚类法和优先取样法构建的包括24个家系的白桦初级核心种质最能代表原有的种质群体。
关键词:
白桦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建平 赵敏 蓝涛 贺善安
本文在蜡梅属植物野生居群实地考察及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对蜡梅属植物的分组.分种指标提出了质疑,认为宿存退化雄蕊不能作为蜡梅属的分组指标,浙江蜡梅应归并入山蜡梅.作者详细阐述了我国蜡梅属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利用现状,指出在资源开发利用时,应运用法律手段,进一步加强资源的保护,以利蜡梅属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关键词:
蜡梅属 分类 地理分布 种质资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明军 明刘斌
该文综述了蜡梅科植物的植物分类学、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生物化学、繁殖、切花保鲜以及植物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情况。并就蜡梅科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蜡梅科 植物分类 种质资源 植物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兴雨 王纶 张宗文 陆平 张红生
【目的】构建黍稷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方法】以中国黍稷种质资源数据库中记录的8016份黍稷资源为材料,按地理来源划分成23个组。各组内在11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比例法取样,并依各组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进行适当调整,构建黍稷核心种质。通过对核心种质各性状特征值、符合率、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检验来检测核心种质。【结果】780份资源组成的初选核心种质占原始材料的9.73%。对构建的核心种质多项参数进行了评价。【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核心种质是有效的,初选种质较好地代表了供试种质。
关键词:
黍稷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遗传多样性指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述民 曹永生 胡家蓬
基于地理区划、农艺性状鉴定和营养品质分析资料 ,通过离差平方和法聚类 ,采用系统取样和随机取样相结合 ,从 394 6份小豆种质资源中选取 4 0 8份种质作为核心样品 ,并经多样性指数和数值性状的t测验以及核心种质与全部种质的性状极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比较 ,初步证明已构建的核心样品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核心样品 多样性指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保印 周秀梅 张启翔
根据已经获得的中原牡丹品种资源的初级核心种质120个品种的表型性状信息和ISSR、AFLP分子标记遗传信息,采用单一表型性状、分子、表型结合分子信息聚类压缩取样及随机取样的方法,进行了构建中原牡丹品种核心种质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型信息结合两种分子标记信息聚类压缩的方法构建核心种质的方法最好。经检验,各种检验指数及品种间平均遗传距离均高于初级核心种质,也均高于保留种质,表型保留比例达99%,多态性位点及百分率、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的保留率达到了94.65%以上。核心种质很好地代表了中原牡丹品种初级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可为杂交育种和种质保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牡丹 核心种质 表型性状 分子标记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坤 钟军 熊兴耀 仇萍 曾维军
利用采集于湖南省怀化地区11个乡镇的16个鱼腥草种质,先按照采集地分组再聚类,组内按比例法取样并依据各组的多样性指数,初步构建了怀化鱼腥草核心种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核心种质24个性状的特征值、符合率、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检验来检测核心种质.结果表明:初选核心种质占总体材料的15%~20%;性状的符合度均达84%以上,除地上茎的直径和分枝数、地下茎的分枝数和节间长、叶长和叶柄长外,其他性状的变幅吻合度达80%以上.
关键词:
鱼腥草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湖南怀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曾宪君 李丹 胡彦鹏 黄秦军 苏晓华
对159份欧洲黑杨种质资源的生长、育种值、材性、养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等13个性状进行分析,采用13种表型选优的抽样方法构建欧洲黑杨优质核心种质库。表型值评价表明:当抽样群体比例达到21.4%以上即能满足构建核心种质要求,而只有抽样群体比例达到30.2%以上SSR分子遗传多样性才能满足构建核心种质要求。最终确定的欧洲黑杨优质核心种质库包含48份种质资源,占原群体的30.2%;与原群体相比,均值和方差不存在显著差异,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分别为97.07%和89.72%;优质核心种质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系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与原群体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保持了原群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曦 刘祎 钱玉源 王广恩 王寒菊 焦秀芬 解辉 崔淑芳 李俊兰
旨在评价陆地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筛选代表性种质,为科学评价和高效利用陆地棉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基于367份陆地棉种质的SNP标记及其中353份种质的表型数据分别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构建系统进化树及初级核心种质,并对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原始陆地棉群体SNP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4,各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均接近或大于2.00,与前人研究结果相近。基于SNP标记可以将供试群体划分为3个类群,构建了73份基因型初级核心种质,初级核心种质的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多态性信息含量等指标数值大于原始种质。基于表型数据可将供试群体划分为3个类群,各性状均值呈第Ⅰ类群最小、第Ⅱ类群居中、第Ⅲ类群最大的趋势。构建了含70份材料的表型初级核心种质,各性状均值较原始种质的差异均不显著,极差、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原始种质相近,变异系数均高于原始种质。基于SNP标记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和基于表型数据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有15份重合,这些种质多为基因型第Ⅱ类群和表型第Ⅱ类群。以上结果表明,陆地棉种质资源基因型遗传多样性较低,但表型变异丰富、遗传多样性较高。本研究构建的基因型和表型初级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代表性较好,可作为典型种质进行保存和利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春梅 任洪 沈建华 赵晓燕 曹绍书 王竹
利用覆盖玉米基因组的18对SSR引物,对270份贵州玉米地方种质资源及六大种质类群代表系进行多样性评价。结果显示:18对引物供检测10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5.7,变幅在2~10,平均多样性指数为0.53。根据SSR分子标记遗传相似系数矩阵,经中心化变换后,按类平均法(UPMGA)聚类分析,分为6大类,其中第Ⅱ大类和第Ⅳ大类又分为2个亚群,与贵州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地理来源和系谱一致,六大种质类群代表系各自单独成类。根据聚类分析结果,以20%抽样比例,最大遗传距离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库能最大限度保存原种质库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子记 朱婕 党选民 詹园凤
丰富的种质资源为作物育种和遗传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遗传基础,然而近年来急剧增加的种质资源数量给种质资源的保存、研究与利用带来了很大困难。构建核心种质为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以410份小型西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6个果实性状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无偏地预测基因型值,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采用不加权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按照20%的抽样比率构建小型西瓜核心种质库。采用均值、方差、极差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评价核心种质库的优劣。结果表明,马氏距离优于欧氏距离,偏离度取样法优于优先取样法,基于马氏距离和偏离度抽样方法获取的82份核心资源能够代表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小型西瓜种质资源的...
关键词:
小型西瓜 核心种质 遗传距离 抽样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大龙 刘崇怀 张君玉 张国海
【目的】在已建立的葡萄初级核心种质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葡萄核心种质。【方法】利用M策略(Core Finder和Power Core)、遗传距离法(least distance stepwise sampling,LDSS和geneticdistance optimization,GDOPT)和Core Hunter法构建核心种质,并对He、Ho和I值等遗传多样性指数和方差差异百分率(VD%)、均值差异百分率(MD%)、极差符合率(CR%)和变异系数变化率(VR%)等表型指标进行统计检验,同时采用SSR和SRAP分子标记的主坐标分析对其进行确认。【结果】M策略构建的核心种质能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