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1)
2023(13868)
2022(11756)
2021(11235)
2020(9648)
2019(22604)
2018(22110)
2017(42797)
2016(22888)
2015(26312)
2014(26091)
2013(26109)
2012(24251)
2011(21871)
2010(21708)
2009(20495)
2008(20161)
2007(17687)
2006(14931)
2005(13443)
作者
(64789)
(54255)
(54254)
(51685)
(34808)
(26235)
(24906)
(21151)
(20702)
(19172)
(18464)
(18403)
(17179)
(17046)
(16922)
(16841)
(16144)
(15996)
(15759)
(15710)
(13403)
(13175)
(13087)
(12435)
(12304)
(12274)
(12040)
(11697)
(10876)
(10733)
学科
(103225)
经济(103127)
管理(65595)
(64792)
(53185)
企业(53185)
方法(52990)
数学(47380)
数学方法(46916)
中国(27331)
(26530)
(25082)
(22943)
贸易(22930)
(22354)
业经(19608)
(18988)
(18024)
(17384)
金融(17381)
(16904)
财务(16859)
财务管理(16822)
(16600)
银行(16573)
地方(16516)
农业(16262)
企业财务(16025)
(15827)
(14895)
机构
大学(335832)
学院(332143)
(149732)
经济(147130)
管理(132301)
理学(114353)
理学院(113193)
研究(112587)
管理学(111530)
管理学院(110905)
中国(89202)
(69912)
(67187)
科学(64068)
(55740)
财经(54587)
中心(52476)
(51180)
研究所(50421)
(49852)
经济学(47376)
(46754)
业大(45933)
北京(44437)
经济学院(42905)
财经大学(40880)
(40439)
农业(40290)
(40235)
师范(40064)
基金
项目(220575)
科学(175728)
基金(165315)
研究(160143)
(143223)
国家(142136)
科学基金(123144)
社会(104825)
社会科(99701)
社会科学(99674)
基金项目(86539)
(82104)
自然(79337)
自然科(77589)
自然科学(77567)
自然科学基金(76258)
教育(74073)
(70427)
资助(69356)
编号(62943)
(51294)
成果(50858)
重点(49430)
(46347)
(45631)
教育部(44718)
国家社会(44709)
人文(42849)
科研(42830)
创新(42793)
期刊
(154907)
经济(154907)
研究(97321)
中国(59427)
(52514)
学报(47963)
管理(47772)
科学(46164)
(44656)
大学(37134)
学学(35029)
(34083)
金融(34083)
农业(30393)
技术(28590)
教育(28091)
财经(27681)
经济研究(26347)
(23782)
业经(23107)
(21245)
问题(21190)
国际(19733)
统计(18165)
(17669)
世界(17435)
技术经济(17275)
理论(16314)
(16060)
商业(15205)
共检索到488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国钧  郭智勇  温佳豪  刘青松  
本文利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实证测算了中国蜂蜜在日本、英国等6个国家的国际市场势力,同时测算出在这6个目标市场中中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国际市场势力。结果表明,中国蜂蜜在英国和比利时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即具有较强的定价话语权;在日本、澳大利亚和荷兰也有一定的市场势力,但定价话语权较弱;在波兰的市场势力很弱,几乎没有定价话语权。稳定和提高中国蜂蜜在国际市场的定价话语权,必须稳定产业规模,提升蜂蜜品质;培育名牌企业,提升品牌影响力;成立"联合体",实现利益共享。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晓钟  李清光  
本文利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选取SITC(Rev.3)07411的绿茶产品,对其在摩洛哥、日本、美国和俄罗斯四国市场上的国际市场势力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势力,但同时存在出口价格低、同质竞争和可替代性强等问题。研究发现,国际市场占有率较高和茶叶成本较低有利于我国茶叶国际市场势力的构建,而国内茶叶市场集中度低则是导致国际市场单价较低同时出现的原因。本文探讨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中国茶叶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提供有益的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宋相洁  程宝栋  李明丽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木质家具出口第一大国,但快速的数量扩张并不意味着中国木质家具产业在国外的市场势力增强。本文选取美国市场,以木质厨房家具为例,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分析了中国木质家具在美国市场的市场势力。回归结果表明,中国木质家具在美国市场的市场势力较弱,与其在美国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不相匹配。本文对制约中国木质家具国际市场势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中国木制家具国际市场势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宋相洁  程宝栋  
以木质厨房家具为例,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测算了中国木质家具在美日英市场的市场势力。回归结果显示,中国在美日英市场尽管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市场势力较弱,控制价格的能力较低。同时测算了竞争对手越南在美日英的市场势力,结果,中国木质厨房家具国际市场势力高于越南木质厨房家具国际市场势力。最后,就进一步提高中国木质家具国际市场势力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阚大学  
本文首先运用边际成本模型估算了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市场势力,发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钢铁产业的国际市场势力下降,且加入世贸组织前后钢铁产业国际市场势力均较小;然后选取SITC(Rev.2)中两位码为67的钢铁产品,运用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实证研究了其在韩国、印度、日本和美国这些主要出口国市场上的国际市场势力,发现在韩国、日本和印度市场的国际市场势力依次降低,在美国市场的国际市场势力尚未形成,说明中国钢铁产业出口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势力,但与此同时,总体上出口单价和进口单价之比有下降趋势,其低成本优势也趋于减弱,中国从钢铁产业贸易中获得的比较利益正不断减少,钢铁产业没有明显的现实国际市场势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钟  王斌  
本文运用Goldberg & Knetter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对我国出口到美国市场上的罗非鱼产品的市场势力进行了检验。尽管我国罗非鱼产品在美国市场份额较高,但其国际市场势力还较低。文章从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科研能力较弱、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不够等方面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提高我国罗非鱼产品国际市场势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勤  
本文运用Goldberg & Knetter(1999)的剩余需求弹性模型,选取SITC(Rev.3)76222这一典型电子信息产品,对其在美、日、德三国市场上的国际市场势力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受产品需求弹性和竞争对手供给替代弹性较大等因素影响,我国SITC(Rev.3)76222产品的出口企业未能形成价格加成能力,陷入了国际市场势力缺失的困境。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亦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增强我国电子信息业国际市场势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黎红  孙铮  张复兴  
2010年,受罕见自然灾害的影响,蜜蜂繁殖数量下降,蜜源植物泌蜜减少,全国蜂蜜减产50%以上。然而,全国蜂蜜出口,借助于2009年全国蜂蜜的库存量以及后期蜂蜜产量,完成了101137.6t的出口量,与2009年71973.5t相比,增长40.5%;出口额18251.5万美元,与2009年12592.0万美元相比,增长44.9%。位居世界榜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邢晟  
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供给垄断优势,但却不具备价格话语权。众多原因导致出现这一困境。本文在分析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价格低价销售的现象,研究了我国稀土定价权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升我国稀土在国际市场定价权的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正明  余为琴  
中国稀土主要向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通过数据分析,显示主要流向6个国家。为此,构建剩余需求弹性模型,结合ADF检验和Eviews回归分析,得出这6个主要国家的剩余需求弹性及其市场势力排名。最后针对中国如何将稀土资源优势转变为价值优势,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复宏  赵瑞莹  张吉国  胡继连  
本文利用引力模型和剩余需求弹性模型对影响中国苹果出口贸易流向的主要因素和目标市场的市场势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苹果贸易流向主要集中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并在部分国家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势力,但与出口目标市场的主要竞争国相比,现实的市场势力并不明显。从出口市场份额、遭遇贸易壁垒情况、成本及资源优势等方面分析了形成市场势力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中国苹果的国际市场势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潇洁  
是否拥有市场势力是衡量一个行业或一个企业能否取得定价权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选取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作为切入点,在分析其出口特征的基础上引用Hall的模型,实证测算了各行业出口的市场势力,发现我国大部分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存在市场势力缺失的事实,由此提出了增进市场势力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阚大学  
首先运用边际成本模型和剩余需求弹性模型估算了中国板栗及其在主要出口国市场上的国际市场势力,发现加入WTO前,中国板栗国际市场势力较大,加入WTO后中国板栗国际市场势力下降;中国板栗在泰国的市场势力最大,在荷兰的市场势力次之,在日本的市场势力最小,说明中国板栗出口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势力,但由于中国板栗出口价格总体趋于下降,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所获得板栗贸易比较利益逐渐减少,板栗的现实国际市场势力并不很明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鹏飞  
选取SITC(REV.3)2631的棉花产品,基于买卖双方视角,运用修正的Song-Marchant-Reed模型,测度了中美棉花双边贸易中中国和美国作为买方与卖方分别拥有的国际市场势力大小。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买方国际市场势力(5.8%)小于美国的卖方国际市场势力(10.3%)。研究发现,较高的棉花生产成本、较高的美棉市场份额和国内涉棉企业较低的市场集中度不利于中国买方国际市场势力的构建。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在中美棉花双边贸易中掌握国际定价权,增强买方国际市场势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红林  吴朝阳  
作为矿产品贸易大国,中国却长期在矿产品国际市场上处于弱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对矿产品相关政府规制的失当。为提升矿产品的国际市场势力,我国应针对矿产品特性,根据自身实际,分类别从矿产品的经济规制、社会规制和涉外规制多方面着手对现有矿产品规制措施与体系不断进行优化。相关规制措施应着力于完善矿产品市场机制,理顺市场关系,整合市场力量,治理市场失灵,避免成为"规制俘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