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98)
- 2023(14638)
- 2022(12734)
- 2021(12401)
- 2020(10295)
- 2019(24290)
- 2018(24082)
- 2017(46871)
- 2016(25144)
- 2015(28562)
- 2014(28627)
- 2013(28018)
- 2012(25806)
- 2011(23453)
- 2010(23565)
- 2009(21737)
- 2008(21107)
- 2007(18193)
- 2006(16089)
- 2005(14320)
- 学科
- 济(103583)
- 经济(103474)
- 管理(70508)
- 业(66365)
- 企(54525)
- 企业(54525)
- 方法(50163)
- 数学(44096)
- 数学方法(43394)
- 中国(29003)
- 贸(27640)
- 贸易(27627)
- 农(27282)
- 易(26896)
- 财(24077)
- 业经(21405)
- 学(20056)
- 地方(19121)
- 制(18126)
- 农业(17638)
- 理论(17430)
- 和(15865)
- 策(15802)
- 银(15584)
- 银行(15551)
- 环境(15434)
- 技术(15042)
- 行(14902)
- 融(14525)
- 金融(14524)
- 机构
- 大学(357391)
- 学院(356433)
- 济(151262)
- 经济(148245)
- 管理(142839)
- 理学(123912)
- 理学院(122617)
- 研究(121438)
- 管理学(120387)
- 管理学院(119770)
- 中国(91907)
- 京(76209)
- 科学(72505)
- 财(66567)
- 所(60052)
- 研究所(54800)
- 中心(54073)
- 财经(53562)
- 农(52432)
- 江(50036)
- 业大(49835)
- 北京(49008)
- 经(48862)
- 范(46533)
- 师范(46180)
- 经济学(45570)
- 院(44373)
- 经济学院(41139)
- 农业(40894)
- 州(40742)
- 基金
- 项目(241060)
- 科学(190234)
- 研究(178807)
- 基金(176010)
- 家(152290)
- 国家(151095)
- 科学基金(130070)
- 社会(112585)
- 社会科(106837)
- 社会科学(106811)
- 基金项目(91892)
- 省(91343)
- 自然(84150)
- 教育(82699)
- 自然科(82222)
- 自然科学(82206)
- 自然科学基金(80726)
- 划(77518)
- 资助(74910)
- 编号(73099)
- 成果(59711)
- 部(54493)
- 重点(53573)
- 发(51162)
- 课题(50396)
- 创(49625)
- 教育部(47153)
- 创新(46267)
- 国家社会(46243)
- 科研(45774)
- 期刊
- 济(161036)
- 经济(161036)
- 研究(108561)
- 中国(64659)
- 管理(52582)
- 学报(51151)
- 科学(49073)
- 财(47592)
- 农(47277)
- 教育(40117)
- 大学(39521)
- 学学(37005)
- 农业(33508)
- 技术(31790)
- 融(31120)
- 金融(31120)
- 经济研究(27802)
- 业经(25844)
- 财经(25411)
- 贸(22150)
- 经(21771)
- 问题(21484)
- 国际(19349)
- 图书(18200)
- 业(17905)
- 技术经济(17724)
- 统计(17205)
- 理论(16813)
- 世界(16763)
- 科技(16119)
共检索到522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方波
本文测算了2000~2012年中国与32个国家的虚假贸易规模,结果表明,虚假贸易规模从2000年的156.7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565.9亿美元,超过贸易总规模的10%,其中进出口伪报规模呈现"U"型特征,复进口以及中国内地对香港地区的虚假贸易规模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这与国内利率汇率尚未完全市场化、资本项目不完全可兑换以及其他因素有关,并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转变监管方式,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贸易数据统计机制,提高存款利率的上限额度和人民币汇率的波幅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减少虚假贸易规模。
关键词:
虚假贸易 进出口伪报 复进口 转口贸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东平
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贸易以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持续增长,对就业、税收、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贸易的高速增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中国贸易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及其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对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金融体系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基于数学模型的实证方法分析2005年中国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施以来贸易顺差中的虚假成分,并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虚假贸易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程刚
文章简述了虚假广告的内涵,阐述了虚假广告产生的原因、危害、治理措施等内容。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敏
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大的变化的前提下,人民币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然存在小幅度的升值空间,且波动幅度会呈现日益增大的趋势。基于套利、套汇的虚假贸易将导致大量热钱流入,外汇占款上升,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致使央行流动性管理效率大打折扣,对金融和经济平稳运行造成影响。因此,银行、外汇管理局等部门应多方联合解决虚假贸易问题,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进程,采用新策略进一步加强央行流动性管理,降低虚假贸易对汇率和央行流动性的不利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崔竹
近年来,国有企业虚假贸易呈现新特征,面临虚假贸易识别难和管控难的双重困境。本文指出国有企业须健全贸易业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合规经营一体化管控体系,强化贸易业务信息化管控,加大虚假贸易业务监督问责力度,进一步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舜佳 张雅
出口退税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出口商品成本带来贸易促进,另一方面可能导致逆向选择,产生出口骗税。文章基于国家税务总局查处出口骗税案件的事实,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出口退税是否通过鼓励出口骗税造成了虚假出口。以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纺织品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为研究对象,实证结果显示:出口退税与纺织品虚假出口之间构成因果关系,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带来纺织品虚假出口金额和虚假出口数量显著上升,且具有时间持久性;但未发现出口退税与进口国报告的纺织品进口额之间存在统计相关性。研究还揭示,在控制进口逃税、出口退税调整频次、进口国海关监管程度等因素之后,出口退税与纺织品虚假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仍成立,伪造出口退税政策实施节点的安慰剂检验也支持上述结论。
关键词:
出口退税 出口骗税 虚假贸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雅洁 余士军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信息越来越为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部门等信息使用者所重视,成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年来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日趋加剧,已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因此遏制会计虚假信息的产生乃当务之急。探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种。因此正确查找内、外在因素,从源头抓起,才是标本兼治之上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屠晶晶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在其影响日益深远的同时,虚假外资问题也不断突显出来。本文对中国虚假外资形成的过程、原因及对我国经济带来的危害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并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虚假外资 资本外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光平
本文基于1989~2014年中国大陆公布的与香港的贸易数据和香港公布的与大陆的贸易数据,发现这些贸易数据间存在巨大差距,说明大陆与香港两地间的虚假贸易问题严重,成为跨境资金撤离和流入中国的主要渠道。虚假贸易是涉及跨境资金流动以及货币政策自主性、有效性和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大问题。只有系统研究跨境资金通过中国贸易项目流入和撤离的具体方法和渠道及相应规模,才可能找出相应的应对和监控方法,否则中国货币政策、利率政策等经济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仍将受到这些虚假成分的影响和困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翠妮 董超
为了明确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现状、特征及其地区差异,为数字贸易发展政策制定、数字贸易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参考,文章基于国内外对数字贸易的定义并结合中国国情,界定数字贸易的概念和范围,构建数字贸易“两元三环三相”架构和产业体系,通过引入“数字贸易调整系数”对2007—2019年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核密度估计与Dagum基尼系数对全国及四大地区数字贸易发展的非均衡性、地区差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数字贸易增加值及其数字产品、数字服务和数字平台三个组成部分整体呈快速上升趋势;广东、北京、浙江、江苏的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保持领先地位;全国数字贸易发展存在分化与不平衡现象,东部地区更为突出;地区间差异是中国数字贸易地区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子若 谭小芬 卢冰
本文基于2004—2013年HS 6位产品层面中国内地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贸易数据,从虚假贸易视角研究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的跨境资本套利。结果显示,套息收益的增大会显著提高中国内地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产品出口额、虚假出口占比及再进口额,且这一现象集中在高价值重量比的产品中。美联储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促进跨境资本通过虚假贸易进行套息交易,由此带来的跨境资本流动变化会通过影子银行渠道影响境内流动性。基于手工搜集的微观数据发现,套息收益的增加会推动企业参与委托贷款,并且这一现象在美联储量化宽松时期更加明显。此外,套息收益的升高会促使委托贷款发生“从股权关联型向非股权关联型”的转换。本文研究揭示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影响跨境资本套利的内在逻辑,为防范和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量化宽松 跨境资本 套息交易 虚假贸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卢冰 王雅琦 洪圣杰
虚假贸易对国内经济秩序造成不良影响,受到了密切关注。本文基于2010—2012年中国大陆到香港的月度出口数据,实证检验了人民币汇率出现单边预期以及资本管制的大背景下,企业出于套汇动机而进行的虚假贸易行为。本文发现远期汇率升值显著促进了产品出口额增加,并且这一现象对于高价值重量比的产品更加明显。异质性分析表明虚假贸易行为更倾向于出现在加工贸易占比较高的行业。2012年汇率改革增大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加了企业跨境套利的成本,汇改之后企业的虚假贸易行为得到明显抑制。此外,远期汇率升值同时提高了虚假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了我国的虚假贸易问题,并对打击虚假贸易活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远期汇率 虚假贸易 套汇 价值重量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红 包群 谢娟娟
本文基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屡次上调,考察退税率提高后企业是否具有更强烈的动机虚报出口值以骗取退税。通过测算机电行业的虚假出口规模,采用倍差法分析结果发现:第一,出口退税率提高后,中国企业的虚假出口价值与数量都出现了显著的上升,但这一效应并不存在于贸易伙伴国海关统计的进口值,表明了虚假贸易的盛行;第二,这一刺激效应普遍存在于各种出口商品类别中,且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存在。
关键词:
出口退税 虚假贸易 失踪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