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6)
- 2023(7358)
- 2022(6375)
- 2021(6110)
- 2020(5337)
- 2019(12883)
- 2018(12618)
- 2017(24170)
- 2016(13280)
- 2015(15549)
- 2014(15623)
- 2013(15971)
- 2012(15170)
- 2011(13975)
- 2010(13796)
- 2009(13055)
- 2008(13194)
- 2007(11805)
- 2006(10049)
- 2005(9220)
- 学科
- 济(63407)
- 经济(63354)
- 管理(33486)
- 业(32367)
- 方法(31709)
- 数学(29096)
- 数学方法(28925)
- 企(24164)
- 企业(24164)
- 中国(18347)
- 农(17305)
- 贸(15125)
- 贸易(15120)
- 易(14801)
- 财(13895)
- 学(11781)
- 制(10939)
- 业经(10477)
- 农业(10418)
- 地方(9654)
- 银(9459)
- 银行(9439)
- 行(9085)
- 融(9051)
- 金融(9049)
- 和(8721)
- 环境(8571)
- 出(8117)
- 务(7856)
- 财务(7841)
- 机构
- 大学(202645)
- 学院(198571)
- 济(93870)
- 经济(92295)
- 管理(74034)
- 研究(74000)
- 理学(63728)
- 理学院(62987)
- 管理学(62094)
- 管理学院(61718)
- 中国(57017)
- 京(43484)
- 科学(43273)
- 财(40101)
- 所(38321)
- 农(36582)
- 研究所(34999)
- 中心(33330)
- 财经(32611)
- 经济学(30999)
- 经(29858)
- 业大(29711)
- 农业(29322)
- 江(28211)
- 经济学院(28182)
- 北京(28107)
- 院(25581)
- 范(25032)
- 师范(24808)
- 财经大学(24332)
- 基金
- 项目(129330)
- 科学(101374)
- 基金(96215)
- 研究(93067)
- 家(84550)
- 国家(83950)
- 科学基金(70252)
- 社会(60650)
- 社会科(57619)
- 社会科学(57602)
- 基金项目(50287)
- 省(46989)
- 自然(44226)
- 自然科(43208)
- 自然科学(43190)
- 自然科学基金(42471)
- 教育(42401)
- 划(41106)
- 资助(40861)
- 编号(36410)
- 部(30917)
- 成果(30045)
- 重点(29604)
- 发(28235)
- 中国(26788)
- 国家社会(26381)
- 教育部(26354)
- 创(26215)
- 科研(25275)
- 课题(24876)
共检索到294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振亚 李建平 张晴 罗其友 阴晴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蔬菜价格放开之后,蔬菜价格上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中国蔬菜田间收购价格、批发市场价格、零售市场价格的变动特征和变化动因着手,对中国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中国蔬菜产能过剩、跨区流通和流通体系不健全是导致中国蔬菜价格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论文最后对未来中国蔬菜价格的走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蔬菜价格 解析 蔬菜产业 中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淮建军 王征兵 雷红梅
为解释蔬菜产销差价巨大的现象,利用流通成本、供求均衡,分工与协作,参照价格和机会成本等理论对蔬菜价格悖论进行系统分析。供求理论分析表明,在蔬菜供应链中,批发商、收购商和零售商相对于菜农具有自然垄断地位;分工与协作理论分析表明,批发商、收购商和零售商较高的分工效率决定了他们的垄断定价权力;参照价格理论和机会成本理论分析表明,蔬菜产销的各个主体的参照价格和机会成本存在的巨大差距,才是造成蔬菜价格悖论的根本原因。因此,降低渠道壁垒,建设供应链和价值链,加强分工与专业化,完善沟通机制,减小城乡差距等是解决蔬菜价格悖论的主要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超
蔬菜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近年来波动频率有所加快,且不同品种的蔬菜价格波动特征不同。蔬菜价格形成的过程受到物质和人工费用的影响,流通环节成本较高。蔬菜价格波动则受到自然灾害、食品安全事件影响,生产扶持政策也影响到价格波动。蔬菜价格形成机制也存在着调控水平低、市场主体组织程度低、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过程中损耗大等问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都对蔬菜价格实施一定的市场化调控手段。未来,应尽快出台蔬菜生产流通方面的权力清单,建立重要蔬菜品种调控目录制度,积极培育市场化蔬菜流通主体,花大力气降低流通成本,尽最大努力减少流通损耗,多措并举完善蔬菜保险政策。
关键词:
蔬菜价格 价格形成机制 权力清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谭浩俊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3.2%。从数据本身来看,尽管10月CPI仍处于相对较高的区间,但全年实现3.5%的调控目标,应当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也就是说,价格监控的上限应当不会被突破,货币政策也可以不必为价格作出大的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卞靖 陈曦
近年来,中国蔬菜价格在总体保持上涨趋势的同时,呈现出季节性周期波动和冲击性大幅波动的特征,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较大损失。这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的金融和科技保障能力偏低、流通领域中间环节较多、储备制度体系尚不完善、消费环节的金融属性持续增强等原因造成的。但究其根源,主要在于蔬菜产业在新时代消费升级背景下,形成了小生产与大市场、集中生产与分散消费、全年总体平衡与短期结构性区域性失衡等三大矛盾。完善蔬菜价格调控机制非常必要,应坚持市场导向和间接调控的原则,以稳定蔬菜供求关系为根本,以实现"长期与短期均衡、总体与局部均衡"为主要目标,以提升蔬菜生产能力、流通能力、储备能力和监管能力为抓手,努力消除非市场因素引起的蔬菜价格大幅波动,保障相关各方利益,增进社会总体福利。
关键词:
蔬菜价格 波动特征 调控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靓 穆月英
近年来我国蔬菜市场价格起伏较大,蔬菜作为居民生活必需品和农村的重要产业,其价格走势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1990-2013年我国蔬菜供给、需求和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联立方程实证分析蔬菜零售价格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蔬菜零售价格的形成对前一期的蔬菜产量和蔬菜生产价格、农业就业比例以及总人口数等因素变化的反应是富于弹性的,这些因素的大幅震动容易引起蔬菜零售价格的剧烈波动;蔬菜零售价格在反映供给变化上具有放大效应,不能因为蔬菜零售价格涨跌幅较大便认为蔬菜供给严重短缺或产能过剩。蔬菜零售价格形成受来自供给和需求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如何波动取决于产生外部冲击的具体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变化...
关键词:
蔬菜价格 零售价格形成 联立方程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志刚 李腾飞 孙云曼
日本实施的蔬菜价格稳定制度提高了菜农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了蔬菜的稳定供应,维持了国内蔬菜价格的平稳。蔬菜价格稳定制度包括蔬菜的计划性生产与销售调整制度、蔬菜应急管理制度和定单蔬菜价格补贴制度3个方面。此外,日本还通过设立价格稳定基金,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价格调控体系。借鉴日本经验,我国应积极制定与蔬菜等农产品价格有关的法律制度,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建立蔬菜的应急保障与预测机制,从而完善我国农产品的价格调控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喻妍 田清淞 李崇光
选取2004—2017年萝卜、西红柿、黄瓜等12种蔬菜的批发市场周度价格数据,利用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和网络拓扑模型图分析了各品种的关联度。研究结果显示:1)在论证蔬菜价格波动内生性的基础上,发现各蔬菜之间呈现出较高关联度,且不同品种两两之间成对关联度差异明显,其中萝卜存在较强风险脆弱性,黄瓜、茄子等蔬菜则具有较强传染性;2)蔬菜间的相互影响构成蔬菜系统的网络拓扑模型,其中黄瓜、茄子、油菜最具系统重要性,而冬瓜、萝卜的系统重要性最弱。3)调整滞后阶数和预测步数,蔬菜关联度保持在60%~80%之间,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结果较为稳健。鉴于此,蔬菜价格波动的防控要把握系统内品种间的关联度,同时注意重点品种的传染性与脆弱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娜 刘芳芳 闫英杰
本文在对蔬菜价格恢复力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蔬菜价格恢复力模型,分析了供给因素对蔬菜价格恢复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蔬菜价格对不同供给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生产成本、自然因素、流通成本;蔬菜价格恢复力与蔬菜价格对供给因素的敏感程度呈反比;研究期间我国蔬菜价格对供给因素干扰的恢复力呈波动式、无规则变化。最后,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供给侧措施。
关键词:
蔬菜价格 供给因素 价格恢复力 敏感系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钊 姜松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地区蔬菜价格变动进行空间统计与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各省份蔬菜价格变动存在空间依赖性特征,邻域蔬菜价格、自然灾害、居民购买能力、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动引发的外部冲击、汇率变动是推动地区蔬菜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蔬菜价格预期、生产资料成本、货币政策对我国地区蔬菜价格变动的影响显著为负,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地区蔬菜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由于区域差异,蔬菜价格的空间传导效应呈现异质性特征,各因素的影响效应也不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洁
菜价上涨成为推高CPI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存在源头收购价格低而末端销售价格高,"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怪现象,菜价成为热议话题。本文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我国蔬菜生产及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指出由于当前我国近郊蔬菜生产日渐萎缩,长途贩运拉长了供应链,加之生鲜蔬菜易腐烂、生命周期短等自然属性,过多的流通环节造成层层加价。基于以上分析,从提高蔬菜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超对接、优化蔬菜生产布局、兴建农产品交易公共设施这几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蔬菜价格 蔬菜生产 流通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振亚 李建平 张晴 阴晴
本文从分析我国蔬菜田间收购价格、批发市场价格、零售市场价格的变动特征和变化动因着手,对我国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我国蔬菜产能过剩、跨区流通和流通体系不健全是导致蔬菜价格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提出的相应对策建议包括对蔬菜生产规模进行宏观调控,大力推进蔬菜生产本地化,构建完善的蔬菜流通体系以及鼓励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
关键词:
蔬菜价格 变动特征 变化动因 流通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倩 穆月英
近些年来,我国蔬菜价格波动频繁且剧烈,损害了农民以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2008年以来蔬菜价格的波动进行分析,首先在对蔬菜价格波动的性质作出判断的基础上,对蔬菜价格超常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蔬菜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VAR模型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蔬菜价格存在长期趋势、季节波动和超常波动;蔬菜价格的波动有蔬菜生产、流通等多方面原因,蔬菜价格的主要因素是蔬菜供给量。据此,文章提出了稳定蔬菜价格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双进
本文运用近期相关月度数据,分别从批发、零售和产销差价几个层面分析近期蔬菜价格波动情况和规律特点,并从CPI涨幅变化、城市居民生活等不同视角剖析蔬菜价格波动产生的主要影响。研究表明,城市郊区菜地面积变化、蔬菜消费量、中间流通环节、城市生活成本、异常天气、投机炒作等诸多因素是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调控蔬菜市场,稳定蔬菜价格,必须从上述几个方面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机制与政策。
关键词:
蔬菜价格 产销差价 消费支出 流通环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仕红
近年来我国蔬菜价格在整体持续走高的同时,还伴随着局部的剧烈波动,损害了农户和消费者的利益。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数据分析了蔬菜价格的持续走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生产和流通成本的上升、总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工农产品比价的改变、流通渠道环节过长等。而部分品种蔬菜价格的超常规波动,一般是源于某些突发事件,如干旱、雪灾、倒春寒等导致供求严重失衡,再进一步导致下一周期供求严重失衡,从而出现价格的剧烈波动,其根本原因是供求的结构性失衡。
关键词:
蔬菜 价格上涨 价格波动 成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