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4)
2023(5505)
2022(4465)
2021(4245)
2020(3414)
2019(7855)
2018(7432)
2017(13970)
2016(7095)
2015(8223)
2014(7946)
2013(8131)
2012(7746)
2011(7364)
2010(6939)
2009(6423)
2008(6296)
2007(5283)
2006(4662)
2005(4354)
作者
(20249)
(17376)
(17211)
(16398)
(10886)
(8177)
(7756)
(6795)
(6527)
(6091)
(5826)
(5681)
(5565)
(5515)
(5464)
(5328)
(5223)
(4957)
(4874)
(4682)
(4342)
(4113)
(4041)
(3840)
(3830)
(3797)
(3679)
(3550)
(3504)
(3448)
学科
(40806)
经济(40780)
方法(16144)
管理(15744)
数学(15234)
数学方法(15188)
中国(13719)
(13393)
(10020)
贸易(10014)
地方(9702)
(9644)
(9459)
(8364)
企业(8364)
地方经济(6825)
环境(6464)
业经(6313)
关系(6013)
(5989)
(5965)
(5805)
金融(5804)
农业(5664)
(5619)
(5587)
(5529)
银行(5528)
(5520)
(5458)
机构
大学(109070)
学院(107631)
(56891)
经济(56259)
研究(45325)
管理(37821)
中国(35578)
理学(32726)
理学院(32282)
管理学(31947)
管理学院(31739)
科学(25222)
(24145)
(22734)
(22102)
研究所(21001)
经济学(19955)
中心(19356)
财经(18390)
经济学院(18064)
(17080)
(16542)
(16121)
北京(15853)
科学院(15090)
(14287)
师范(14204)
财经大学(13849)
业大(13341)
(13324)
基金
项目(74276)
科学(60206)
基金(57161)
研究(54480)
(50826)
国家(50526)
科学基金(42535)
社会(38585)
社会科(36831)
社会科学(36825)
基金项目(29373)
(25244)
自然(25100)
自然科(24527)
自然科学(24519)
自然科学基金(24106)
教育(23684)
资助(23602)
(22763)
编号(19603)
中国(18747)
(18258)
国家社会(18022)
(17777)
重点(17518)
教育部(15660)
成果(15559)
(15245)
发展(15095)
(14897)
期刊
(60209)
经济(60209)
研究(37130)
中国(20474)
学报(16186)
科学(16123)
(15057)
(14280)
管理(13555)
经济研究(13261)
大学(12166)
学学(11520)
农业(11046)
(9830)
金融(9830)
财经(9556)
(9456)
业经(9016)
世界(8718)
国际(8491)
(8431)
问题(8161)
教育(7729)
技术(7473)
(6851)
资源(6358)
商业(6034)
技术经济(5423)
统计(5353)
经济问题(4907)
共检索到161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应恒  卢凌霄  耿献辉  
本文认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消费需求的高质量化及流通渠道的不断变革,我国蔬菜生产表现出向主产地集中的趋势。蔬菜产地的集中又促进了蔬菜生产的专业化与规模化,推动蔬菜流通向广域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同时技术的进步,尤其是批发市场、零售业的发展以及高速公路的建设,使蔬菜的广域流通成为可能。蔬菜产地变动与广域流通之间紧密相连、相互影响,为我国蔬菜主产地的形成以及蔬菜的周年供应、消费的均衡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同时必须注意蔬菜产地之间的协调,加强蔬菜结构调整,提高蔬菜产地组织化程度,改善蔬菜流通主体整体素质,避免过度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凌霄  周应恒  
在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得原来种植粮食的土地改种蔬菜,随着生产技术、流通技术的改进,蔬菜生产区域和生产周期迅速扩大,产量大幅提高,而国际市场开放导致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口,国内外共同冲击引发国内蔬菜产地间激烈竞争,各地开始寻找适合本地的品种,各种生产者组织和销售组织纷纷成立来拓展销售空间,蔬菜主产地逐渐形成并发展,结果是蔬菜供应更加丰富,品种更加多样,而蔬菜产业的兼业化、老龄化突出。本文通过对日本蔬菜主产地形成及发展变迁的介绍,结合中国具体情况,提出中国各农业大县在发展蔬菜产业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为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辉  
贸易条件从价格关系上反映了一国在对外商品交换上的数量关系,是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系统分析了1992-2009年中国对日蔬菜产品贸易条件,分析表明,贸易条件总体上在绝大多数年份中得到改善,但就单一产品来看情况各不相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晖  南昕峪  
为探究中国东西部地区蔬菜流通效率差异,采取DEA-MAlMquist方法,利用2004-2013年面板数据分析东西部地区蔬菜流通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2004-2011年间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指数高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蔬菜流通效率高于东部地区,但是从2012年起,东部地区流通效率得到逐步提升;继而采用多阶段DEA方法分析造成我国蔬菜流通低效的原因,发现东西部地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资本投入过多、配套物流业发展过剩的现象。提出东西部地区均需要在劳动力要素投入、资本要素投入、市场规模、物流业发展等方面进行缩减,同时适当增加生产,鼓励农户出售生鲜蔬菜,提高商品率,提升蔬菜流通效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磊  王娜  吴金超  
本文以山东寿光到北京的蔬菜流通为例,对蔬菜批发行业的结构、行为及绩效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蔬菜批发行业集中度低、产品差异化小、进入壁垒高但退出壁垒低,近似于竞争型市场结构。这就决定了蔬菜批发商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很少采取促销经营战略。但其中也有少量的大型批发商拥有一定的垄断势力,具备风险转移的能力。而通过生产环节的渗透来规避市场风险受到批发商规模层级的约束。同时由于进销渠道合作关系松散,批发商规避风险有限。此外,蔬菜批发商的销售收入净利率不高,说明蔬菜批发是一个风险较高的行业,而其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场与贸易研究室课题组  
本研究主要从产业链的角度全面分析了我国蔬菜流通状况,包括我国蔬菜流通主体的发育、蔬菜流通模式、蔬菜流通效率、蔬菜安全监管以及我国蔬菜流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当前我国蔬菜流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蔬菜流通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吴建寨  张建华  宋伟  徐克  孔繁涛  
近年来,跨区域的蔬菜供应已经成为常态,大市场、大流通的蔬菜供需格局基本形成,开展新形势下中国蔬菜生产优势度演变研究,对正确引导蔬菜生产布局,推动区域供需匹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中国省域蔬菜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动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区域蔬菜生产优势度指数,探讨了1995~2013年间中国区域蔬菜生产优势空间格局演变,并分析了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各地区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化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面积、产量主要增加区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增加幅度显著的区域多为西北、西南的边远地区,产量比重北升南降,东减西增。区域蔬菜生产综合优势为东、中、西顺序递减,但东部地区生产领先优势正在逐步减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纪龙  吴文劼  
利用1978—2013年数据测算了我国蔬菜生产集聚的空间基尼系数、FLQ值、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数,刻画了我国蔬菜生产集聚的时空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蔬菜生产集聚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具有阶段性特征;蔬菜生产总体为中等集聚水平但各地集聚程度差异较大;蔬菜生产集聚呈现地域梯度和连片化特征。我国蔬菜生产地理集聚差异的驱动因素主要为:自然资源、市场需求、科技进步和政策制度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雪  傅泽田  常山  
在分析了我国蔬菜产地格局变化的基础上 ,探悉了蔬菜产地格局变化的经济学原因 ,并指出了未来我国蔬菜产地格局的变化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刚  梁爽  李腾飞  
农药所导致的环境安全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基于此,本文运用特征价格模型,从农药个体特征角度分析了蔬菜出口产地农药价格的决定机制。结果显示,药品形态和功能对农药价格有重要影响,农药特征中是否是高毒农药的指定替代品、渗透性、有无残留对农药价格有决定意义。通过对农药特征对价格影响程度的测算发现,当农药的销售单位规格每提高1%时,每销售单位(瓶或袋)的零售价格会相应提高0.28%。研究还发现,虽然生物农药具有很好的环境包容性,但其与传统农药相比并不具有价格优势,农户依然偏好高毒农药的使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规范农药行业发展,补贴生产低毒环保型农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华  
流通市场作为农村蔬菜现货集中交易重要场所之一,其对于平衡供给与需求、销售价格形成、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解决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矛盾,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对日韩农村蔬菜流通市场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对我国农村蔬菜流通市场模式进行了设计。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顺江  彭鹰  
本文借鉴国际上运行良好的蔬菜流通模式 ,将其归纳总结为“海岛模式”和“大陆模式” ,在典型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我国蔬菜流通的实际 ,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蔬菜流通模式 ,以期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华  
流通市场作为农村蔬菜现货集中交易重要场所之一,其对于平衡供给与需求、销售价格形成、指导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解决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矛盾,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在对日韩农村蔬菜流通市场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对我国农村蔬菜流通市场模式进行了设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凌霄  周德  吕超  周应恒  
本文基于对山东寿光批发商进行问卷调查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自然资源、政策扶持、技术交通条件、市场环境因素与蔬菜产地集中的关系。研究发现,技术交通条件、市场环境条件都对产地集中具有直接作用,而自然资源和政府扶持政策与产地集中的直接关系不大,但是两者都对技术交通条件、市场环境条件改善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理论,而且对地方政府制定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静  张吉国  
本文运用SCP范式对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中国蔬菜产业仍存在着产品差异化程度低、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绩效水平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文章提出优化中国蔬菜产业结构、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