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8)
2023(17189)
2022(14510)
2021(13537)
2020(11529)
2019(26523)
2018(25859)
2017(47682)
2016(25953)
2015(29287)
2014(28818)
2013(28531)
2012(26406)
2011(23901)
2010(23354)
2009(21596)
2008(21249)
2007(18386)
2006(15569)
2005(13735)
作者
(77299)
(64964)
(64409)
(61357)
(40693)
(31073)
(29385)
(25539)
(24492)
(22820)
(22055)
(21732)
(20548)
(20180)
(20160)
(20156)
(19789)
(19245)
(18622)
(18516)
(16247)
(15851)
(15733)
(14682)
(14628)
(14530)
(14321)
(14090)
(13023)
(12954)
学科
(109022)
经济(108918)
管理(70072)
(68372)
(54722)
企业(54722)
方法(51101)
数学(45652)
数学方法(45123)
中国(30187)
(29224)
(26773)
(23844)
业经(23587)
(22433)
贸易(22425)
(21875)
地方(20121)
农业(19456)
(18752)
(16621)
财务(16578)
财务管理(16538)
技术(16503)
(15807)
环境(15796)
(15770)
银行(15734)
企业财务(15679)
(15361)
机构
大学(372113)
学院(369434)
(155998)
经济(153260)
管理(141037)
研究(131759)
理学(123018)
理学院(121554)
管理学(119295)
管理学院(118625)
中国(98300)
科学(83957)
(78789)
(71770)
(67428)
(67038)
研究所(62283)
业大(61442)
中心(60325)
农业(56989)
财经(54482)
(52439)
(49848)
北京(49199)
经济学(48592)
(47226)
(46675)
师范(46045)
经济学院(44027)
(41435)
基金
项目(260125)
科学(204231)
基金(191643)
研究(179365)
(171815)
国家(170488)
科学基金(144552)
社会(115555)
社会科(109792)
社会科学(109761)
基金项目(101407)
(99878)
自然(96584)
自然科(94424)
自然科学(94391)
自然科学基金(92768)
(85938)
教育(81623)
资助(78361)
编号(69186)
重点(59631)
(57227)
(55979)
成果(54746)
(54307)
科研(51183)
创新(50973)
计划(50565)
国家社会(49477)
教育部(48250)
期刊
(159181)
经济(159181)
研究(101013)
学报(69090)
中国(68431)
(63612)
科学(60648)
(51988)
大学(51087)
管理(49634)
学学(48456)
农业(43464)
教育(31344)
技术(30492)
(29295)
金融(29295)
经济研究(27397)
财经(26638)
业经(25271)
(24815)
(23053)
问题(21431)
(19770)
(19506)
统计(19018)
科技(18256)
技术经济(18110)
业大(17863)
国际(17391)
世界(17372)
共检索到5339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幸  周德  
[目的]近年来,我国葡萄种植业发展迅速,产业调整与优化将是其未来发展重点,需要对葡萄生产布局变迁及影响因素开展新的讨论。[方法]运用描述性分析、产业集中度指数和规模比较优势指数测度1998—2018年间我国葡萄生产的布局变动及发展趋势,并构建面板模型从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经济因素、技术进步和政策环境5个方面探讨我国葡萄种植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葡萄生产的地域格局已初具雏形,且产地正在由集中走向分散,“西迁南移”变动特征显著,具有比较优势的新主产区正逐渐形成;地区自然条件、农村老龄化、灌溉条件、比较效益、非农就业、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对我国葡萄种植布局变迁具有显著影响,且不同要素对是否为主产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建议因地制宜地进行葡萄生产布局规划,着力改善生产条件,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拓宽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加强政府支持力度以应对转型结构调整阶段的水果供需变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光乔  潘丹  秦富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蛋鸡的产业布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由南向北集中的趋势。本文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中国蛋鸡产业布局发生变迁的原因,研究发现:畜牧业和种植业的比较优势、蛋鸡和其他产品的综合比较优势、非农就业机会和城镇化水平等因素逐渐成为影响中国蛋鸡产业布局的主要原因,同时运输成本、技术进步等因素也发挥显著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致陆  肖海峰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羊毛生产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由南方地区向北方地区进一步集中的变化趋势。本文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1985-2010年中国羊毛生产布局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羊毛和羊肉的比价、畜牧业综合比较优势、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非农就业机会、政府政策扶持力度、运输条件、自然灾害、禁牧政策等都是影响中国羊毛生产布局变迁的因素;从总体上来看,经济因素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羊毛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羊毛生产布局逐渐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转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郑小平  穆维松  田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种植产业发展迅速,葡萄种植区域生产布局也发生了一些的变化。该文在分析中国葡萄生产区域布局的基础上,运用行业集中率和区位基尼系数探讨了中国葡萄种植产业地理集中及规模分布情况,并对影响葡萄生产区域布局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中国葡萄种植的地理集中程度仍很高,区域规模分布亦很不平衡,但集中程度和不平衡性程度有所下降,葡萄种植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扩张趋势。技术进步、农户逐利、政府推动和社会需求等因素促进了非传统产区的葡萄种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海波  胡汉辉  谢呈阳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地区收入影响的空间溢出模型,利用中国29个省市区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产业布局在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地区人均收入的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的区内与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地区人均收入的影响,发现区内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都有利于促进产业在当地的集聚,进而对地区人均收入产生正向效应,但是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而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在东部地区会促进产业集聚,进而推动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但在中西部地区可能会导致产业转移,对人均收入的增长产生抑制效应,而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海波  胡汉辉  谢呈阳  
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地区收入影响的空间溢出模型,利用中国29个省市区1997-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产业布局在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地区人均收入的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区的区内与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布局、地区人均收入的影响,发现区内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都有利于促进产业在当地的集聚,进而对地区人均收入产生正向效应,但是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而区间交通基础设施在东部地区会促进产业集聚,进而推动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但在中西部地区可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薛庆根  周宏  王全忠  
本文运用1985~2011年中国29个省(区、市)的种植业统计数据,通过因素分解模型,分离出种植业总产值增长中结构变动的贡献量,并以种植结构变动贡献量作为衡量结构变动效果的指标,采用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种植结构变动贡献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1年,中国种植业总产值增长中结构变动的贡献份额不高;小麦和水稻结构变动的贡献份额较小,且其结构变动在多数时期对其产值增长有负向影响;玉米结构变动的贡献份额较高,且其结构变动在多数时期对其产值增长有正向影响;大豆、棉花、花生和油菜籽结构变动的贡献份额波动较大。种植结构变动影响因素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人数与耕地面积对种植结构变动有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建伟  王雅鹏  
采用区位商、市场份额、辅助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对我国肉鸭产业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肉鸭产业布局可划分为四大类型,分别为以山东、广东为首的高区位商、高市场份额区,以北京、重庆为首的高区位商、低市场份额区,以湖南、河南为首的低区位商、高市场份额区,以湖北、安徽为首的低区位商、低市场份额区;同时,我国肉鸭产业布局也呈现出三足鼎立态势,形成分别以山东、江苏、广东为核心的三大核心产业圈;另外,我国肉鸭产业在区位商与市场份额层面所反映的差异化较大,其与地区经济总量、产业规模、技术与政策投入、产业化经营水平有较大的正相关性,与水资源条件呈弱负相关性。据此本文提出:四大类型区域发展要做到扬长避短,积极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文清  李明贤  周冀衡  
从"两大烟区"(南、北烟区)和"五大烟区"(西南烟区、东南烟区、长江中上游烟区、黄淮烟区、北方烟区)2个层面,对1983—2012年中国烤烟种植区域布局变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83—2012年,中国烤烟种植呈现"北烟南移"格局,尤其是向西南地区迁移的趋势明显。在此基础上,根据农业区位理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进行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并利用Eviews软件对影响烤烟主产区区域格局变迁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主产区区域格局的变迁受到土地资源、地理气候、经济、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对于黄淮主产区而言,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人均耕地、农户粮食供给水平、技术进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健  李谷成  李欠男  
基于1998—2014年7种主要农作物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农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成本每上涨1倍,稻谷、小麦播种面积比例分别降低8.1%和8.0%,玉米、蔬菜、油料播种面积比例分别提高8.0%、6.3%和2.3%;农机对劳动力的替代提升了玉米和稻谷等易于机械种植品种的播种比例,农机总动力每增加1%,玉米和稻谷播种面积比例分别提高0.34%和0.17%;地区非农经济比例通过对农作物的产品替代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其对蔬菜等高附加值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乔治林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通过对自然因素、制度因素、农用机械总动力、劳动力以及教育科技投入等因素来对中国的花生产业布局进行分析,得出1949-1977年中国花生产量是影响花生种植面积的最主要因素,1978年改革开放后中国花生的有效灌溉面积是影响花生种植面积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根据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优化产业布局,从而促进花生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仲常  丁加栋  郭雅  
本文通过计算1952-200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地区变异系数,发现我国工业布局经历了"均衡—非均衡—收敛"的变动趋势。文章利用1980-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影响工业布局变动趋势的主要因素,得出以下结论:区域政策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优惠政策可以促进地区工业发展;越高的投资水平,越有利于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对外开放度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地区工业集聚也有显著正的影响;劳动力成本对工业布局也有重要的影响。这些结论对于缩小地区工业发展与经济差距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顾佳玮   张晖   虞祎  
[目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背景下,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将是发展重点,需要对其生产布局变迁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新的讨论。[方法]运用Arcgis10.7、重心模型和标准差椭圆模型呈现了2006—2022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生猪生产的布局变动及发展趋势,并构建面板模型从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经济条件、比较优势和政府政策五个方面探讨“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生猪生产格局变动的影响因素变化。最终根据污染预警分析对产业布局提出优化建议。[结果]生猪生产的地域格局基本稳定,且中游地区产能提升;生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的生产重心大致由东北向西南迁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规模异质性、屠宰加工能力、劳动力机会成本、财政投入是长江经济带生猪生产布局变迁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建议因地制宜地进行生猪生产布局规划,遵循地理距离优先和供需总量平衡原则明确生产区和消费区主体功能,配套相应物流基础设施,平衡供需;加大科技投入,实现清洁生产;组织化、适度规模养殖,加快良种育种;构建长效支持政策以应对转型、防疫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林燕  潘子纯  魏凤  
基于2014—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固定效应模型等考察了中国农业对外投资的空间差异、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变化趋势与全国一致,中部、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投资存量增长速度较缓慢,同时全国投资总体差异波动增大,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内差异;2014—2020年间中国各省农业对外投资存量高值集中区由东北方向转变为东南方向,投资存量的分布态势由随机分布变为集聚分布;区域因素、产业因素和制度因素均会对农业投资带来影响,但各区域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据此,为扩大农业对外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布局,提出加强政策引导、发挥投资水平较高区域的联动性、探索农业对外投资水平提升的区域差异化路径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万江  陈文佳  
基于1978—2009年中国各地区(省、市、区)水稻生产面板数据,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定并描绘中国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迁轨迹,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水稻生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效应,由南向北变动轨迹十分明显,水稻生产空间布局变化与农业劳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水稻单产和耕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与非农就业机会呈显著负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