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2)
2023(7853)
2022(6580)
2021(6156)
2020(5081)
2019(11843)
2018(11151)
2017(21848)
2016(11270)
2015(12885)
2014(12199)
2013(12501)
2012(11931)
2011(10785)
2010(10744)
2009(10082)
2008(9846)
2007(8423)
2006(7660)
2005(7106)
作者
(30475)
(25607)
(25542)
(24570)
(16415)
(12225)
(11475)
(9813)
(9682)
(9115)
(8913)
(8475)
(8459)
(8434)
(8092)
(7855)
(7550)
(7333)
(7195)
(6906)
(6491)
(6100)
(6035)
(5961)
(5807)
(5794)
(5584)
(5312)
(5118)
(5051)
学科
(53987)
经济(53924)
(28235)
管理(28031)
方法(23712)
(22140)
数学(21650)
数学方法(21558)
税收(20689)
(20517)
(20489)
企业(20489)
中国(18108)
(16257)
(14700)
贸易(14693)
(14468)
(13295)
(10322)
金融(10322)
(9630)
(9306)
(9216)
银行(9209)
(8934)
农业(8915)
业经(8847)
环境(8533)
地方(8490)
(8333)
机构
大学(164861)
学院(160174)
(85608)
经济(84597)
研究(63470)
管理(58597)
中国(50653)
理学(50134)
理学院(49583)
管理学(49157)
管理学院(48840)
(43918)
(34864)
财经(33733)
科学(32446)
(31230)
(31140)
经济学(30127)
研究所(28002)
经济学院(27461)
中心(27083)
财经大学(25370)
北京(23150)
(22276)
(21707)
(21643)
(18809)
师范(18689)
科学院(18621)
研究中心(18363)
基金
项目(103358)
科学(83482)
基金(81090)
研究(77010)
(71989)
国家(71087)
科学基金(60042)
社会(54824)
社会科(52452)
社会科学(52441)
基金项目(41230)
自然(35080)
自然科(34344)
自然科学(34334)
自然科学基金(33797)
资助(33666)
教育(33524)
(33509)
(30130)
编号(27698)
国家社会(25898)
(25835)
中国(24953)
成果(23711)
重点(23518)
教育部(22917)
(22626)
人文(21340)
(21268)
(21162)
期刊
(88494)
经济(88494)
研究(62146)
(32178)
中国(30827)
学报(22644)
管理(21989)
科学(21726)
(19179)
大学(17632)
经济研究(17460)
(17027)
金融(17027)
财经(16903)
学学(16594)
国际(16041)
(15741)
(15587)
(15328)
(14761)
税务(13800)
农业(13535)
世界(12846)
问题(12428)
教育(11477)
技术(10526)
业经(9949)
(8985)
技术经济(7984)
统计(7854)
共检索到257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吴志峰  陈平  
"中国的增值税改革,无论是在政策还是管理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是一次非常伟大的转轨",6月15日,在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税务杂志社和中国税务报社联合举办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一周年国际研讨会"上,维也纳经济大学全球税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欧文斯教授如是赞叹。"中国增值税改革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就是可以进行试点,其他国家如印度等没有试点,那么改革中的缺憾和错误就无法纠正。我30多年前就关注中国的税制建设和改革情况,这次营改增是挑战最大的一次,一定意义上可以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吴志峰  陈平  
"中国的增值税改革,无论是在政策还是管理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是一次非常伟大的转轨",6月15日,在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中国税务杂志社和中国税务报社联合举办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一周年国际研讨会"上,维也纳经济大学全球税收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杰弗里·欧文斯教授如是赞叹。"中国增值税改革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其他国家没有的,就是可以进行试点,其他国家如印度等没有试点,那么改革中的缺憾和错误就无法纠正。我30多年前就关注中国的税制建设和改革情况,这次营改增是挑战最大的一次,一定意义上可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钟文  
从2012年9月1日开始,北京、天津、江苏等8个省、直辖市继上海之后陆续纳入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试点范围。尽管上海改革的成效有目共睹,但在不少业界学者看来,下步"营改增"试点推广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税收政策研究室主任张学诞:按照计划,"十二五"时期"营改增"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到目前为止就剩下了3年半的时间,如果按照目前的试点速度,很难顺利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编者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该战略是我国政府从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和亚太地缘关系的深刻变化出发,首次向国际社会提出的区域发展倡议,意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立足当前、谋划长远。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摩擦不断,全球后危机时代经济前景扑朔迷离;中国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呈现,踏入"新常态",步入改革深水区。此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为解决区域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将成为中国新时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振宇  
2013年11月21日上午,第六十二次中国商品流通论坛在北京工商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联合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荆林波研究员主持。论坛围绕如何认识"商业"一词,看待"商业"发展,全面理解商品流通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事实上,此次讨论是由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原主任万典武研究员,在本刊刊发的《万典武谈"商业"一词的演变与应用》一文所引发。本刊摘发部分专家发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海航  黄津孚  贾金思  兰纪平  张茅  杨启先  李京文  周叔莲  邓荣霖  吴家骏  吕政  刘冀生  徐二明  张国有  
2000年6月 28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隆重召开庆祝《经济与管理研 究》创刊20周年暨中国加入 WTO与企业改革研讨会,中央部门和北京市的有关经 济学家与学校几十名教授齐集一堂,围绕加入WTO的历史意义和应对战略,发表了 很多有价值的理论创见和政策建言,择其要点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远慧  罗颖  
本文以2010-2016年度北京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营改增减税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营改增后,企业流转税税负、所得税税负和总税负显著降低。然而,不同板块上市公司之间营改增减税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相比创业板和中小板,主板上市公司营改增减税效应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还发现,新纳入营改增的金融、房地产、建筑和生活服务业的减税效应较为显著。总体看,营改增在北京取得了显著的减税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创新性企业、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访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记者:请您谈一谈参加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的感受?葛道凯:我对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的感受可以归纳为三句话:第一句话,这次大会在中国召开,有其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道路的认同。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然而中国在这两次金融危机中都一枝独秀。究其原因,在经济上中国比较好地处理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和社会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志安  李宝锋  
全面营改增的意义在于打通全行业增值税抵扣链条,消除重复征税,并最终实现纳税人及负税人税负的降低。营改增减税效应需要基于整个产业链视角,关注税改对上下游企业及最终消费者的整体影响,以利润为衡量指标,考虑不同身份纳税人(包括营业税纳税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方法,对税改企业及下游客户的总体税负及利润进行测算,这样才能更清晰地理解营改增的减税机理,厘清其对各行业的具体影响,避免认识误区。研究表明,总体上营改增具有明显的减税效应,但不同纳税人身份下的减税效应不同,其对各行业的具体影响也不同,既有降也有升。应针对营改增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新  
本文主要阐述地方民族学专家学者影像资料库建设方略,其目的在于警示我们要把抢救地方民族学专家学者原生态人文影像资源置于首位,努力为丰厚的地域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底蕴做出贡献。同时仰仗高校民族学专家学者、民族地方文献资源、现代音像设备、专业技术等优势,建设地方民族学专家学者影像资料库,以顺应地方历史文化建设和我校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重点建设学科影像化视听需求,进行建设方略的探讨和研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蔡昉  胡鞍钢  陈淮  曾湘泉  郑东亮  陈宇  田小宝  莫荣  刘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河南大学副校长刘志军教授作"破除’唯分数’评价的关键与路径"报告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李春玲研究员作"大学文凭的收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报告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教授作"高校教师学术评价的破与立"报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教授作"教育评价的双重约束"报告
关键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晓灵  郭树清  谢平  江其务  马建堂  李青原  谢杭生  周慕冰  王广谦  曹文炼  景学成  夏斌  
1992年4月7日,在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本刊主编赵海宽同志主持下,召开了"金融体制改革"座谈会。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计委、国家计委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金融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围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及难点;金融体制改革与企业化问题;金融市场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会议发言主要内容按专题分别作一介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正伦  
1991年,我国将执行第八个五年计划。在“八五”计划制订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参加了讨论。专家们认为,“八五”计划的特色可概括为“稳中求进,深化改革”。经济保持中速增长价格“小快步”式调整专家学者建议,在“八五”计划期间(1991~1995)应加大改革的份量,逐步加快宏观管理、市场、企业三方面的改革,逐步加大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比重,为经济转入良性循环和稳定发展奠定体制基础。专家们认为,“八五”期间宜保持5~6%的中速增长。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消费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