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4)
2023(6904)
2022(5535)
2021(5383)
2020(4442)
2019(10241)
2018(9746)
2017(18286)
2016(9986)
2015(11142)
2014(10781)
2013(10933)
2012(10327)
2011(9513)
2010(9236)
2009(8396)
2008(8344)
2007(7066)
2006(6023)
2005(5586)
作者
(30147)
(25372)
(25176)
(24145)
(16211)
(12265)
(11391)
(9926)
(9520)
(8867)
(8778)
(8370)
(8284)
(8240)
(8130)
(7809)
(7402)
(7375)
(7353)
(7139)
(6330)
(6267)
(6019)
(5711)
(5679)
(5615)
(5547)
(5291)
(5262)
(5259)
学科
(42254)
经济(42211)
管理(23851)
(23507)
方法(20937)
数学(18925)
数学方法(18784)
(18277)
企业(18277)
中国(14610)
(10768)
贸易(10761)
(10630)
(10222)
(9492)
(9489)
(8353)
(7813)
银行(7789)
(7533)
业经(7354)
(7302)
金融(7302)
(6179)
农业(6079)
环境(6047)
(6028)
财务(6021)
财务管理(6006)
关系(5957)
机构
大学(147483)
学院(143395)
(66721)
经济(65806)
研究(58706)
管理(49170)
中国(44272)
理学(42793)
理学院(42212)
管理学(41462)
管理学院(41191)
科学(36040)
(31859)
(30894)
(29619)
(29294)
研究所(28621)
中心(25094)
财经(24151)
农业(23898)
经济学(23033)
业大(22801)
(22491)
经济学院(20818)
(20598)
北京(20366)
科学院(19091)
(18595)
财经大学(18483)
(17675)
基金
项目(100422)
科学(79626)
基金(77456)
(70895)
国家(70434)
研究(67430)
科学基金(58548)
社会(45784)
社会科(43660)
社会科学(43648)
基金项目(39624)
自然(38358)
自然科(37556)
自然科学(37546)
自然科学基金(36944)
(35026)
资助(32453)
(31647)
教育(30630)
(23984)
重点(23403)
编号(22833)
中国(21752)
国家社会(21354)
(21149)
(20703)
教育部(20239)
科研(19996)
创新(19670)
计划(19363)
期刊
(64802)
经济(64802)
研究(43295)
学报(30948)
中国(28530)
(26916)
科学(26037)
大学(22244)
(21988)
学学(21174)
农业(18673)
管理(18381)
(13566)
金融(13566)
财经(12973)
经济研究(12942)
(11518)
(11337)
教育(11015)
(10412)
世界(9627)
国际(9368)
技术(9319)
问题(9107)
业大(7864)
业经(7628)
(7605)
统计(7494)
技术经济(6625)
农业大学(6518)
共检索到2118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飞  谢伟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以1917份中国菊花品种以及从中确定的413份初选核心种质为试材,比较了两者表型性状差异,检测了初选核心种质对总体品种资源的代表性。结果表明,初选核心种质的5个质量性状的不同表现型频率和7个数量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极值等参数与菊花品种总体资源基本一致;质量性状平均符合度、数量性状平均值和标准差的平均符合度均在95%以上(分别为97.5%、98.66%和97.22%);初选核心种质与所有品种资源12个观赏性状的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菊花初选核心种质能够较好地代表供试总体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可以作为中国菊花的初选核心种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保印  周秀梅  张启翔  
以400个中原牡丹品种的形态学和农艺学性状为基本数据,采用花型分组,组内按平方根比例策略确定取样量,并使用类平均聚类法取样,获得了中原牡丹品种初级核心种质,其取样比例占总体样本的30%。经检测,初级核心种质与总体种质的31个性状中仅花期1个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初级核心种质多样性指数对总体种质的代表性达99.20%,表型保留比例达到了100%。表明,这个包含120个样本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在表型性状上很好地代表总体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萌娟  李鸣雷  石引刚  胡胜武  
比较了1 035份陕西大豆种质与从中选出的102份初选核心种质间15个农艺性状的差异,检验了初选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结果表明,初选核心种质的生育类型、种皮色、生长习性等15个农艺性状表型频率和生育期、百粒重、株高等5个数量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与总体资源基本一致;初选核心种质15个农艺性状的Shannon-w eaver和S im 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与总体资源差异不显著。表明初选核心种质能够代表全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嘉伟  苏江硕  张飞  房伟民  管志勇  陈素梅  陈发棣  
【目的】探讨构建传统菊花品种核心种质的最优取样方法并构建核心种质,以便于传统菊花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方法】以《中国菊花》专著中记载的2 249份传统菊花品种为材料,依据舌状花花色分为8组,采用逐步聚类法基于4种总体取样规模(5%、10%、15%、20%)和4种组内取样比例方法(简单比例、对数比例、平方根比例、多样性比例)构建了传统菊花备选核心种质16个,探讨最优的取样策略。筛选出最优取样策略后进一步比较2种组内取样方法(随机和聚类)的构建效果。对最优方法下建立的核心种质代表性进行检验,利用多个特征值(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遗传多样性指数)和评价参数(均值差异百分率(MD)、方差差异百分率(VD)、极差符合率(CR)、变异系数变化率(VR)和表型保留比例(RPR))综合地评价核心种质。【结果】传统菊花按照花色进行分组,各组品种呈现正态分布,能够确保取样的均匀性;对数比例法和多样性比例法都能够使每组的取样份数更加均衡,起到良好的修正作用,对数比例法下构建的核心种质各项参数值达到最大,是最优取样比例法;随着总体取样规模的增加,遗传多样性指数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变异系数变化率不断减小,极差符合率和表型保留比例不断增大;当取样规模大于10%时,遗传多样性指数和变异系数变化率减小,而极差符合率和表型保留比例的升幅并不大,因此,构建传统菊花核心种质最适宜的总体取样规模为10%;聚类取样构建的备选核心种质各项参数值均大于随机取样构建的对应备选核心种质的参数值,以聚类取样方法构建的核心种质变异的丰富性和均匀程度更好。核心种质各特征值与原始种质表现一致,多个评价参数值表明核心种质的均度和丰度较好,充分体现了表型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补充聚类丢失的"追抱"1个花抱性状和对花序高度、外层瓣长2个性状的完善,最终构建得到228个传统菊花品种的核心种质,占原始材料的10.14%。【结论】本研究基于2 249份传统菊花品种材料的15个表型性状,系统地比较了多种总体取样规模、组内取样比例方法、组内取样方法构建的备选核心种质后,确定了最佳的核心种质构建方法,并对核心种质的代表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各特征值和评价参数表明本研究构建的核心种质是有效的,核心种质充分地代表了传统菊花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任丽平  倪西源  黄吉祥  雷伟侠  曹明富  赵坚义  
【目的】分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遴选核心种质。【方法】将来自欧洲、亚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中国几个不同地区的甘蓝型油菜500余份,按照其品质特点、地理位置、生长习性分组并按比例取样,建立由87个品种组成的预选核心种质。采用EST-STS标记和SSR标记对其进行分析,剔除遗传冗余,选出代表该500余份资源的核心种质并进行分子标记多样性评价和表型特征分析。【结果】在相同的选择背景下,EST-STS和SSR标记的多态性检出率相仿(39%~40%),每对EST引物与SSR引物产生的多态性条带相近。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5处把87个品种分成中国和国外油菜两个类群,进一步在约0.70处类群Ⅰ和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迎  王莲英  
该文把数量分类方法应用于菊花78个品种的分类.选取了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38个性状,对78个菊花品种(秋菊中的大菊)进行数量分类,Q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花瓣形状应作为菊花品种分类的第一级标准,花型应作为第二级标准.78个菊花品种分成了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桂瓣类、畸瓣类5大类,共27个花型.并对毛刺品种、剪绒品种在菊花品种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做了讨论.抽取10个菊花品种进行鉴定,各个品种全部鉴定为它们所应属的花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一  李喆  
文章从交易者为有限理性且交易策略具有异质性的微观视角出发,考虑了当市场中存在着基础交易者和趋势交易者两类不同类型交易者的场景,构建了在做市商制度下二者共存且相互作用下的异质交易者市场分数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合理的参数设置并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生成仿真数据,可以很好地再现真实样本数据的分布特征,尤其是对收益序列尾部分布的幂律特征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对异质分数模型参数的进一步讨论有效地揭示了金融市场所表现出的诸多异象的产生机理,为资产价格运动的动力学特征提供了微观解释视角。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向坚  蔚立柱  
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SDr)只有自身具有稳定性和代表性,才能作为储备资产和大宗商品的记账单位,实现其国际货币的职能。本文首先引入2013年中国占全球贸易额比重等因素,发现加入人民币后的SDr与主要商品价格波动的协方差是最小的。相比没有人民币的SDr,协方差大约减少了一半左右。其次,通过比较各国有效汇率(eer,使用广泛)波动与SDr汇率(使用甚少)波动,发现两者虽然在趋势线上相仿,但SDr波动只能解释很少部分的有效汇率波动。残差一方面说明各国有效汇率波动中SDr的成分少,另一方面说明SDr亟需扩容代表性货币,尤其是占全球贸易权重较大的国家的货币。相关检验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仁伟  王晨  戴思兰  雒新艳  李宝琴  朱珺  卢洁  刘倩倩  
【目的】寻找与菊花重要园艺性状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菊花复杂数量性状的研究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遗传学基础。【方法】利用筛选出的19对SRAP引物组合对58个典型大菊品种进行多位点扫描分析。在对供试材料进行群体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TASSEL软件,对获得的分子标记与这些品种的18个重要表型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58个大菊品种划分为5个亚群结构:平瓣类、管瓣类、畸瓣类、桂瓣类和日本品种亚群;通过关联分析,发现有6个标记位点与5个性状关联(P<0.01),其中与花部性状(花梗粗度、花瓣宽度、筒状小花数量)相关位点共5个,与茎部(茎粗度)相关位点1个,与叶部性状(叶厚度)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亚琼  张伟  戴思兰  季玉山  何晶  
【目的】建立中国传统菊花品种综合评价体系,为筛选和利用适宜产业化生产的品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田间盆栽试验对32个大花型秋菊品种的19个观赏性和适应性指标进行观测统计,应用层次分析法,从观赏性状、抗逆性、栽培流程3个方面出发,构建传统菊花品种综合评价体系。【结果】确定了19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其中花色、苗期生长势、株高、脚芽萌发力、自然花期时间、苗期抗旱性的权重分别为0.1469、0.1206、0.0959、0.0815、0.0815、0.0679,所占比重较大;依据品种综合评价得分,将试验品种划分为优良品种、较优种、较差种、差种4个等级,其中优良品种整体性状符合选择目标,可直接进行产业化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仁海  刘红彦  尹新明  王飞  鲁传涛  
以单株虫瘿量作为指标就我国常见的14种药用菊花对菊花瘿蚊的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祁菊为高感品种;怀小白菊、小亳菊为感虫品种;温茶菊、杭菊、大亳菊、贡黄菊为抗虫品种;贡白菊及3种野菊花等为高抗品种。抗性机制研究表明,菊花瘿蚊对不同菊花资源的产卵存在选择性差异。各菊花品种瘿蚊蛹重差异不大,但死亡率差异较大,存在抗生性差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田  郭俊娥  郑成淑  孙霞  孙宪芝  
利用来源保守DNA序列多态性(CDDP)标记技术,探讨50个不同花径、瓣型、花色的菊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筛选的19条CDDP引物,共产生234个条带,平均每条引物产生12.32个条带,其中211个(90.17%)为多态性条带。菊花品种间的SM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6170~0.9447,平均0.7330。至少需要2条引物组合(WRKYR2和WRKY-R3)可以完全区分50个品种。UPGMA聚类结果表明,所选的菊花品种基本按花径聚类,与瓣型和花色无直接关系。研究表明CDDP技术可有效用于菊花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品种鉴定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宏波  陈发棣  房伟民  郭维明  谢伟  
【目的】将矶菊的优异性状或基因导入栽培菊花,进行菊花种质创新,创造既可观花又可观叶的菊花新种质。【方法】利用远缘杂交获得栽培菊花品种‘意大利红’(2n=6x=54)与矶菊正反交杂种F1,并进一步以正反交杂种F1为母本,‘意大利红’为父本进行回交,获得回交后代;利用扦插苗根尖进行杂种F1和回交后代中期染色体计数。【结果】正反交杂种F1染色体数目均介于64~72,以70~72为主;正反交杂种F1回交后代染色体数目介于52~63,以60~63为主。正反交杂种F1回交后代的株高、冠幅、叶形、叶片柔毛、分枝性等性状的遗传表现基本一致,介于原始双亲之间,较杂种F1更接近回交亲本‘意大利红’,说明这些性状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潇潇  陈发棣  陈素梅  房伟民  
对20个菊花Dendranthema×grandiflorum品种花瓣的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从观赏菊中筛选出营养品质优良的品种,以丰富食用菊品种群。选取中花型,瓣性高的17个观赏菊品种及3个食用菊品种,对盛花期花瓣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水分、维生素C、有机酸、粗纤维、15种氨基酸及6种矿质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测定的17个观赏菊品种与3个食用菊品种的营养品质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营养品质优良的品种。20个菊花品种的花瓣中含有7种人体必须氨基酸,8种药用氨基酸和4种增香剂氨基酸。各品种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为47.7~84.4 g.kg-1,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为4.3~14.4 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白新祥  胡可  戴思兰  王亮生  
为了分析形成菊花花色的色素成分以搞清楚花色形成的机理,该文对17个菊花品种的花瓣进行了花色表型测定、特征显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分析.结果发现:菊花不同花色(黄色、白色、红色、紫色和橙色)品种的色素由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两大类组成.黄色花主要含有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白色花仅含有黄酮类化合物;红色和紫色花主要由花色素苷和黄酮类化合物组成;橙色花的色素包括类胡萝卜素、黄酮类化合物和花色素苷.该项研究为菊花花色素成分的进一步分离和鉴定等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菊花花色的分子育种提供帮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