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4)
- 2023(11305)
- 2022(9900)
- 2021(9616)
- 2020(7987)
- 2019(18879)
- 2018(18597)
- 2017(35565)
- 2016(19267)
- 2015(21966)
- 2014(21714)
- 2013(21748)
- 2012(19923)
- 2011(18157)
- 2010(17744)
- 2009(16062)
- 2008(15478)
- 2007(13007)
- 2006(11242)
- 2005(9790)
- 学科
- 济(77867)
- 经济(77782)
- 管理(51829)
- 业(48705)
- 企(39626)
- 企业(39626)
- 方法(37646)
- 数学(33176)
- 数学方法(32855)
- 中国(22423)
- 农(19917)
- 学(18065)
- 财(17294)
- 贸(16487)
- 贸易(16479)
- 易(16102)
- 业经(16052)
- 地方(13763)
- 农业(13210)
- 和(12949)
- 制(12841)
- 环境(12512)
- 理论(11632)
- 技术(11538)
- 银(11108)
- 银行(11062)
- 行(10600)
- 务(10572)
- 融(10546)
- 金融(10543)
- 机构
- 大学(276267)
- 学院(271550)
- 济(112152)
- 经济(109992)
- 管理(108884)
- 研究(96252)
- 理学(95033)
- 理学院(93969)
- 管理学(92464)
- 管理学院(91994)
- 中国(71058)
- 科学(60394)
- 京(60141)
- 所(48427)
- 财(47367)
- 研究所(44833)
- 农(44706)
- 业大(42133)
- 中心(41989)
- 财经(39196)
- 北京(38677)
- 江(36021)
- 经(36009)
- 范(35547)
- 师范(35231)
- 农业(35191)
- 院(34998)
- 经济学(34027)
- 经济学院(30753)
- 州(29548)
- 基金
- 项目(193373)
- 科学(151610)
- 基金(141815)
- 研究(139599)
- 家(124883)
- 国家(123924)
- 科学基金(105444)
- 社会(87721)
- 社会科(83128)
- 社会科学(83107)
- 基金项目(75524)
- 省(72040)
- 自然(69387)
- 自然科(67756)
- 自然科学(67739)
- 自然科学基金(66540)
- 教育(63072)
- 划(62245)
- 资助(59061)
- 编号(55422)
- 成果(44885)
- 部(43540)
- 重点(43338)
- 发(40938)
- 创(39745)
- 课题(37934)
- 科研(37186)
- 创新(37166)
- 教育部(37138)
- 国家社会(36535)
- 期刊
- 济(115829)
- 经济(115829)
- 研究(80303)
- 中国(47700)
- 学报(46149)
- 科学(42479)
- 农(40090)
- 管理(38562)
- 大学(34649)
- 财(33025)
- 学学(32572)
- 农业(28802)
- 教育(27852)
- 技术(22051)
- 融(19968)
- 金融(19968)
- 经济研究(19380)
- 财经(18594)
- 业经(17237)
- 经(15846)
- 业(15707)
- 问题(15316)
- 图书(15073)
- 科技(13780)
- 理论(13418)
- 贸(13197)
- 技术经济(13021)
- 世界(12682)
- 资源(12577)
- 版(12239)
共检索到3860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思兰 钟杨 张晓艳
该文运用数量分类学方法对中国菊属植物28个分类单位进行了系统进化与亲缘关系研究。Q型聚类结果表明:毛华菊(D,vestitum)与菊花亲缘关系最近,野菊(D.indicum)次之,紫花野菊(D,zawadskii)较远,R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菊属植物用于形态分类学研究的多数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此基础上,作者讨论了中国栽培菊花起源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菊属,聚类分析,亲缘关系,起源,系统进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春玲 戴思兰
利用AFLP技术 ,对菊属植物 1 2个分类群进行分析 .选择EcoRI MseI这一酶切组合 ,5个E +3 M +2引物组合及 1个E +3 M +3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性扩增 .共得到 2 87条条带 ,其中多态性条带占 85 .7% .利用UPGMA方法对扩增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所选的两个栽培品种‘滁菊’和‘亳菊’可归并为一个品种 ,该品种与毛华菊、野菊、甘菊亲缘关系相对较近 ,紫花野菊次之 ,小红菊相对最远 .各野生种间 ,野菊、甘菊和菊花脑间的亲缘关系极近 ,且同一分布区内的不用种间有比较频繁的种质渗入 .研究表明AFLP技术是进行菊属植物亲缘关系研究极为有效的工具
关键词:
AFLP分析 酶切组合 菊属植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国盛 陈发棣 陈素梅 赵宏波 房伟民
对18份菊属植物、2份亚菊属植物及2个两属间杂种的24个形态性状和1个生物学性状进行统计,并对获得的信息数据运用数量分类学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Dendranthema arcticum与其他菊属植物的形态相差较大,单独成一类,其他21份材料聚为一类;野菊与菊花脑、异色菊与甘菊、龙脑菊与那贺川野菊两两间形态相似;毛华菊与日本野生菊属植物有较近亲缘关系,日本野生菊属植物较我国野生菊属植物进化;亚菊属矶菊与纪伊潮菊间形态相似,且与菊属植物形态相近,表明两属间有很近亲缘关系。本研究的形态性状聚类结果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所涉及的性状指标可以作为菊属系统发生关系研究的有效辅助指标。
关键词:
菊属 亚菊属 形态学 聚类分析 亲缘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夏珍
Thirty-four characters of 11 species in Machilus in Zhejiang Province were studied by using numerical taxonomy. The clustering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ll 11 species were clustered into 2 sections. The cluster one includes M. thunbergii, M. thunbergii var. linlongshanensis, M. phoenicis and M. litsei...
关键词:
润楠属 数量分类 浙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娅 陈素梅 陈发棣 刘兆磊 房伟民
以高抗蚜虫材料‘黄金艾蒿’和不抗材料菊花脑为材料,比较分析两者叶片解剖结构及蚜虫接种对防御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抗材料‘黄金艾蒿’栅栏组织厚度(77.3μm)、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0.9)大于不抗材料菊花脑(57.3μm、0.4),而海绵组织厚度(93.6μm)和层数(2.9层)小于菊花脑(139.8μm、6.2层)。接种蚜虫后,2种材料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3种抗虫相关酶的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所提高,且高抗材料的上升速度比不抗材料快、幅度大,并在接种后期保持较高水平;2种材料的酶活性变化均比相对应的基因表达量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会忠 贺学礼 牛忠磊
【目的】丰富和补充绢蒿属(Seriphidium(Bess.) Poljak.)植物系统分类学和种间演化关系的孢粉学资料。【方法】在光学显微镜(LM)和扫描电镜(SEM)下,对我国10种(其中2变种,1存疑种)绢蒿属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其中9种植物的光镜和扫描电镜资料为首次报道。【结果】10种绢蒿属植物花粉粒较小,呈长球形、球形或近球形,赤道面观为圆形或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片圆形;极轴(P)长(16.23~27.18)μm,平均为22.52μm,赤道轴(E)长(15.51~23.13)μm,平均为17.22μm,P/E平均值为1.31;具三孔沟,孔沟长达极区,不弯曲,沟的末端在极面上不...
关键词:
绢蒿属 花粉粒 花粉形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牟少华 彭镇华 孙启祥 高志民 李雪平
利用AFLP技术,选择EcoRⅠ/MseⅠ这一酶切组合,应用9对(EcoRⅠ+3)/(MseⅠ+3)引物组合进行选择性扩增,检测16种箬竹和5个形态相似的外源竹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在21个样品基因组中共获得1367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共有条带115条,特异性带273条,特异性缺失条带72条。在16个箬竹样品基因组中共获得1193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共有条带190条,特异性带177条,特异性缺失条带98条。这些特异性带或特异性缺失条带可作为识别不同竹种的分子标记。聚类结果表明:所有的箬竹属植物聚成一类,其他5种外源植物聚成一类。此外,AFLP分析提供的分子证据,支持耿氏分类系统(1996),将天...
关键词:
箬竹属 AFLP 多样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兰英 王永清 张丽 胡泽明
选择44个在杜鹃分类中的重要性状用SPSS10.0进行分析,其中二元性状18个、多元性状13个、数量性状13个。Q聚类采用平均欧氏距离平方系数,R聚类采用相关系数距离,聚类方法采用类间平均链锁法。Q聚类结果将46种杜鹃花属植物分为特征明显的2大类群,即有鳞类杜鹃和无鳞的常绿类杜鹃,在2大类群下的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基本吻合,但美容杜鹃和汶川星毛杜鹃的亚组归属值得商榷。R聚类结果表明性状被分为明显不同的组,鳞片出现部位、花器构造、外部器官尺寸等性状群内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60.39%,表明杜鹃分类中存在重要性状,主要是有无鳞片、有无腺体和毛被以及叶、花、果...
关键词:
杜鹃花属 数量分类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翔 ThomasSttzel
对东亚谷精草属 (Eriocaulon)分类进行了详细地研究 .发现中国谷精草 1新种 (峨眉谷精草 )、新分布 2种(南亚谷精草、朝日谷精草 )和 2个变种新组合 (龙塘山谷精草、长菲谷精草 ) .对谷精草属植物存在的一些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1 6个已发表的种 (变种 )处理为同物异名 .
关键词:
谷精草属 新种 新分布 同物异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金建平 赵敏 蓝涛 贺善安
本文在蜡梅属植物野生居群实地考察及标本鉴定的基础上,对蜡梅属植物的分组.分种指标提出了质疑,认为宿存退化雄蕊不能作为蜡梅属的分组指标,浙江蜡梅应归并入山蜡梅.作者详细阐述了我国蜡梅属植物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利用现状,指出在资源开发利用时,应运用法律手段,进一步加强资源的保护,以利蜡梅属植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关键词:
蜡梅属 分类 地理分布 种质资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谢文远 鲁益飞 陈征海 金孝锋
【目的】分子系统学引发了广义乌蔹莓属Cayratia s.l.(葡萄科Vitaceae)的界定的一系列争议。以浙江广义乌蔹莓属植物为对象,采用多种不同证据进行综合分类研究。【方法】比较了种子形态、茎叶毛被特征,结合atpB-rbcL、trnCpetN、trnH-psbA和trnL-F等4个叶绿体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关系分析,探讨浙江广义乌蔹莓属的分类问题。【结果】浙江广义乌蔹莓属植物的茎、叶毛被有所不同,毛被类型(无毛、短柔毛和多节长柔毛)和疏密程度在种间有差异。乌蔹莓属Causonis Raf.植物和拟乌蔹莓属Pseudocayratia J. Wen, L. M. Lu&Z. D. Chen植物种子胚乳横切面形态和背腹面洼穴形态有很大差异。前者种子胚乳横切M形,腹面洼穴倒狭卵形或倒狭卵状椭圆形,深凹;后者种子胚乳横切T型,腹面洼穴椭圆形,浅凹。基于4个叶绿体基因片段的系统发育树支持将浙江广义乌蔹莓属明显分为乌蔹莓属和拟乌蔹莓属2个属。【结论】基于形态和系统发育关系研究,将薄叶乌蔹莓Cayratia tenuifolia (Wight et Arn.) Gagnep.和尖叶乌蔹莓C.japonica var. pseudotrifolia (W. T. Wang) C. L. Li作为乌蔹莓C. japonica (Thunb.) Gagnep.的亚种,将白毛拟乌蔹莓Pseudocayratia pengiana Hsu et J. Wen作为美丽拟乌蔹莓P. speciosa J. Wen et L. M. Lu的亚种处理。图3表3参16
关键词:
广义乌蔹莓属 浙江 系统发育 分类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白罗 谭晓风 漆龙霖 贺晶 胡芳名
以山茶属29种红山茶组植物叶片为材料抽提DNA,利用筛选出的23种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谱带转化成0-1型数据,用UPGMA法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山茶属红山茶组的29个种划分为4大类,第1类为光果红山茶亚组,第2类为毛蕊系,第3类为滇山茶系,第2类和第3类属于滇山茶亚组,短管红山茶单独聚为一类。其结果与张宏达分类系统基本一致。根据各种之间的相容关系系数的大小,发现红山茶组内有3组亲缘关系较为相近的种。
关键词:
山茶属 红山茶组 分类系统 RAPD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兰英 王永清 张丽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中国四川西南山区的26种野生杜鹃花粉进行观察和比较研究,其中21种为首次报道。26种杜鹃分属杜鹃亚属(Subgen.Rhododendron)杜鹃组(10种),常绿杜鹃亚属(Subgen.Hymenanthes)常绿杜鹃组(14种),糙叶杜鹃亚属(Subgen.Pseudorhodorastrum)(2种)。本属花粉均为四合体花粉,呈正四面体排列,单粒花粉球形或近球形,具三孔沟,极少数为四孔沟,表面粘丝多少不等。花粉粒外壁呈现大小颗粒、裂纹等不同纹饰,沟界区和极区与其他部位的纹饰并无明显差异。外壁纹饰和萌发孔长宽不宜作为亚属划分的依据,四合体直径可作为划分亚属的参考指标。在同一...
关键词:
杜鹃属 电镜扫描 花粉形态 分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英民 吕增仁 高锁柱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杏属(Armeniacaspp.)植物5个种和1个类型(仁用杏)的102个品种的一年生枝皮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杏一年生枝皮的POD同工酶多态、稳定、活性强,适合于杏的分类;谱型分析支持了这种观点,即杏属植物的进化方式是自然的地理隔离,其演化关系是西伯利亚杏、东北杏、藏杏和梅等种均由最原始的种普通杏(A.vulgaris)进化而来;POD同工酶是鉴定杏属内种间杂种的最理想的遗传标记。试验结果显示,仁用杏是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之间的自然种间杂种。
关键词:
杏,同工酶,分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发棣 赵宏波 李畅 陈素梅 房伟民
从染色体倍数性、染色体分带、核型分析、减数分裂行为和染色体原位杂交5个方面对菊属植物的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为菊属种的形成、种间亲缘关系等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同时他们也存在许多局限性,还需要借助分子系统学等手段。
关键词:
菊属 细胞学 分子细胞遗传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