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68)
2023(6964)
2022(5784)
2021(5484)
2020(4606)
2019(10599)
2018(10378)
2017(19359)
2016(9561)
2015(11554)
2014(11066)
2013(11102)
2012(10570)
2011(9842)
2010(9676)
2009(9023)
2008(8943)
2007(7608)
2006(6855)
2005(6476)
作者
(27868)
(23312)
(23306)
(22177)
(15040)
(11097)
(10635)
(9154)
(8914)
(8243)
(8055)
(7754)
(7611)
(7376)
(7266)
(7154)
(7124)
(6887)
(6695)
(6443)
(6000)
(5654)
(5534)
(5314)
(5302)
(5180)
(5065)
(4963)
(4653)
(4651)
学科
(47448)
经济(47406)
管理(30462)
(29513)
(23819)
企业(23819)
方法(22399)
(21657)
贸易(21647)
(21133)
数学(19569)
数学方法(19474)
中国(15178)
技术(12926)
(10537)
(10060)
(9826)
关系(9598)
业经(8921)
(8623)
金融(8623)
(8062)
出口(8042)
出口贸易(8042)
(7662)
银行(7655)
(7599)
(7452)
技术管理(7292)
(7288)
机构
大学(153512)
学院(148878)
(77694)
经济(76779)
管理(58001)
研究(56981)
理学(49265)
理学院(48796)
管理学(48420)
管理学院(48120)
中国(44803)
(32869)
(31881)
科学(29060)
(27714)
财经(26186)
经济学(26038)
研究所(25213)
中心(24971)
(24221)
经济学院(23731)
北京(21481)
(20146)
财经大学(19712)
(19156)
(18884)
(18878)
(17713)
师范(17600)
业大(17273)
基金
项目(96804)
科学(77628)
基金(74475)
研究(73214)
(65152)
国家(64784)
科学基金(55019)
社会(50072)
社会科(47919)
社会科学(47912)
基金项目(37852)
自然(32650)
教育(32209)
自然科(31997)
自然科学(31991)
(31875)
自然科学基金(31504)
资助(31124)
(28311)
编号(28046)
(23978)
成果(23525)
国家社会(23207)
中国(22673)
重点(21786)
教育部(21161)
(20979)
(20578)
人文(19844)
创新(19569)
期刊
(78061)
经济(78061)
研究(48697)
中国(28424)
(22868)
管理(21473)
学报(20233)
科学(19511)
(18622)
国际(18349)
(15967)
经济研究(15870)
大学(15536)
学学(14241)
(14188)
金融(14188)
技术(13858)
财经(13312)
世界(12384)
农业(11869)
问题(11717)
教育(11685)
(11672)
图书(10545)
业经(9712)
技术经济(9280)
(9263)
贸易(9263)
(8305)
(8025)
共检索到232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徐姗  
国际技术外溢的渠道日益多样化,除了国际贸易、FDI,信息和通讯技术是另一有效的外溢途径。本文提出了一个同时包括三条途径的综合性研究框架,检验并比较了三种途径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结果表明,进口和FDI是我国当前获得技术外溢的主要途径。但信息变量的增长率对于技术进步率的贡献最大,ITTS1增加1%将导致技术进步的速度加快0.12%。因此,我国应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巨大潜力,将提升信息化水平作为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仁爱  冯根福  
无形技术外溢在隐性技术知识的跨国溢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运用构建的测算模型估计了基于贸易、FDI和无形技术外溢渠道从G7国家有效外溢到中国的R&D存量,并基于2001~2007年中国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3种国际性技术外溢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无形技术外溢显著促进了中国各省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信息技术时代其弹性系数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贸易技术外溢同样促进了各省份的技术进步,其影响规模和发展趋势与无形技术外溢相似;FDI技术外溢未能显著促进各省份的技术进步,而国内R&D投资是中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对TFP的贡献要大于贸易和无形技术外溢。本文根据上述结论,从如何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苏为华  孔伟杰  
国际贸易和FDI是国际技术溢出的两个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岭回归分析方法实证研究得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现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正处于对外贸和外资的技术溢出有正向效应的阶段,FDI对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敏感度更高。国内R&D投入对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知识产权保护下国际技术外溢和扩散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外部推力。但现阶段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仍然偏低,执法力度薄弱,削弱了我国对国外FDI技术溢出的吸收水平,影响了外资的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进步的贡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培源  高伟生  
文章利用1994-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面板数据,结合各地区的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构造贸易溢出变量,实证研究国际贸易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显著地提高了其技术创新能力,贸易增加了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量;中西部地区由于贸易结构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制约,贸易仅仅对技术含量较低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量产生影响,对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的授权量影响不显著。因此,东部和中西部应该实施不同的贸易发展战略:东部地区基于自主创新,中西部地区基于比较优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权  
国际贸易的信息技术化发展既体现在贸易标的上 ,也体现在贸易方式上。信息技术化的日新月异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动态贸易自由化相辅相成 ,共同构筑了国际贸易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动力。本文旨在探讨国际贸易的信息技术化发展趋势及其对传统贸易模式、贸易理论的创新要求 ,希望对“入世”后中国外贸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仇怡  方齐云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国际贸易极大促进了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知识流动与技术传播,特别是发达国家R&D创造的技术与知识已通过贸易渠道扩散至他国。本文主要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进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测度模型中引入实际进口渗透率变量,并采用我国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基于进口贸易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测度。实证分析表明,通过进口贸易传导机制,贸易伙伴国的先进技术、R&D成果对于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我国国内的研发投入比外国研发投入对TFP的影响要更为突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圆  陈亚丽  
在事实现象的启示下,本文从技术溢出的视角研究了国际贸易的环境技术效应。基于"生产-污染"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假设当通过国际贸易购买国际先进环保技术以达到国内减排标准时,导致的技术溢出与扩散会对进口国环境规制和污染减排起到正向作用。在实证部分利用环境技术专利数据构建国际和国内环保技术知识存量对中国经验进行检验。结果证实了国际前沿环保技术存在对中国的溢出与转移,并且帮助了工业废水和CO2的减排,而国际贸易正是这一过程的有效路径,这体现出国际贸易环境技术效应的实现途径,同时国内的相关技术存量促进了对溢出技术的吸收与利用。研究还发现人均收入的提高和政府对社会福利的重视同样对中国节能减排和环境规制起到了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化尧  
学术界对中国进出口技术外溢问题给出了多种解释,却少有文献关注到技术外溢时滞和成熟度差异对外溢结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各种技术外溢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构造了全要素创新效率指标(TFI),与TFP进行对照来检验不同外溢机制的这两方面影响,并结合特定时期的进出口特征事实进行了讨论。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都带来了积极的技术溢出,但由于不同外溢机制的时滞不同,且在分析期存在明显的模型结构转型,应结合现实给出不同阶段和不同外溢机制的特定解释。从本文的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到在验证多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中对照性研究设计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良文  李珊珊  
本文基于DEA非参数方法测算了我国各地区1995-2010年的Malmquist-Luenberger全要素碳排放绩效指数,并对其进行分解,估算出了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进而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了FDI、国际贸易技术效应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影响的动态计量方程。研究结果显示: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的FDI促进了技术进步,抑制了技术效率的改进,中部地区的FDI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进,而西部地区的FDI技术效应不显著;三大区域的进口贸易均抑制了技术进步,对技术效率改进的影响不显著;东部地区的出口贸易促进了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进,中部地区的出口贸易...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高大伟  周德群  王群伟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在不断加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能够促进一国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提高已被诸多学者所证实。运用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DEA模型测算中国各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基于国际贸易视角检验技术溢出对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促进了中国各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众  
文章在研究进出口贸易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上,采用中国1985—2007年数据,通过改进的LP模型,将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TF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仅通过进口贸易渠道溢出的国外R&D投入对我国的TFP增长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出口贸易通过专业水平、规模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等渠道对我国TFP增长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舜佳  李霞  
传统贸易环境技术效应研究忽略了对外贸易知识溢出对环境的影响。本文对经典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嵌入知识溢出变量,基于非物化型知识空间溢出属性将其在空间维度扩展成非线性结构,检验对外贸易知识溢出环境技术效应的空间差异性及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空间二分性。结果表明:环境污染与辖域内、外经济增长同时构成倒U型关系,但人均收入水平还未逾越能激发清洁生产技术自主创新的"拐点";对外贸易知识溢出的环境技术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其中辖域内物化型知识溢出引致的生产规模效应大于非物化型知识溢出引致的资源集约效应,辖域内贸易环境技术效应为负;非物化型知识跨区域溢出在辖域以外的其他地区引致资源集约效应,辖域外贸易环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许培源  高伟生  
国际贸易使国外R&D的外部性扩展到国内,于是一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可以突破单一国家的限制,国际贸易成为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由Coeand Helpman开创的通过构造"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变量,以国际R&D溢出分析框架研究贸易的技术溢出的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宏观层面,学者们从计量方法、国外R&D测算、溢出渠道、溢出条件几个方面拓展了CH模型;中观层面,国内外行业内、行业间的R&D溢出得到区分和比较,行业的技术特征对溢出效果的影响得到关注;微观层面,研究的结论相当多元,难于得出进出口贸易提高企业生产率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本文从价值生产角度出发,构建了国际贸易利益失衡分配框架下的技术溢出理论模型,利用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1990~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检验国外技术溢出与国际贸易利益失衡分配的变动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国内研发支出能够减小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单位美元包含的劳动时间差距,改善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间贸易利益分配失衡状态,而且改善程度大于通过进口方式吸收国外技术溢出获得的技术进步;通过进口方式获得的国外有效技术溢出也可以缩小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劳动时间差距,然而其系数不显著;通过出口方式获得的国外有效技术溢出值使得我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劳动时间差距反而增大。加入人力资本后,这3个变量系数符号没有发生变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英  刘思峰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测算了中国1985~2005年间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四种渠道溢出的外国研发资本存量,并采用国际R&D溢出回归框架实证分析了各种渠道的技术外溢对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的研发支出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因素,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渠道的技术外溢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源泉,但是以对外直接投资和进口贸易为传导机制的国际研发溢出并没有对我国的技术进步起到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