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72)
2023(5883)
2022(4886)
2021(4801)
2020(4052)
2019(9548)
2018(9284)
2017(17185)
2016(9538)
2015(10774)
2014(10399)
2013(10578)
2012(10252)
2011(9561)
2010(9547)
2009(8846)
2008(8910)
2007(7646)
2006(6782)
2005(6303)
作者
(30763)
(25810)
(25793)
(24590)
(16615)
(12398)
(11528)
(10115)
(9912)
(9230)
(9210)
(8654)
(8592)
(8590)
(8552)
(7995)
(7747)
(7475)
(7440)
(7341)
(6758)
(6533)
(6389)
(5845)
(5823)
(5821)
(5815)
(5447)
(5409)
(5247)
学科
(44142)
经济(44102)
管理(20654)
方法(20575)
(20059)
数学(18877)
数学方法(18694)
(14965)
企业(14965)
中国(14551)
(11312)
(10595)
贸易(10589)
(10416)
(10376)
(9244)
(8423)
业经(7134)
(6948)
(6932)
金融(6929)
银行(6911)
(6745)
农业(6492)
(6488)
(6323)
结构(6133)
环境(6086)
产业(6068)
关系(5978)
机构
大学(149966)
学院(144360)
(66946)
经济(66089)
研究(62396)
管理(47626)
中国(46516)
理学(41355)
理学院(40723)
科学(40108)
管理学(39862)
管理学院(39610)
(33797)
(33647)
(32195)
研究所(31545)
(28183)
农业(25990)
中心(25667)
业大(24403)
财经(23252)
经济学(23157)
(22056)
北京(21679)
(21570)
经济学院(20878)
科学院(20578)
(20005)
(19031)
师范(18722)
基金
项目(99663)
科学(78917)
基金(76896)
(70908)
国家(70480)
研究(65756)
科学基金(57897)
社会(43640)
社会科(41540)
社会科学(41531)
基金项目(39331)
自然(38660)
自然科(37855)
自然科学(37838)
自然科学基金(37226)
(34804)
资助(32612)
(31891)
教育(29737)
重点(23938)
(23709)
中国(22044)
编号(22039)
(21687)
国家社会(20101)
(20091)
计划(20062)
科研(19756)
教育部(19708)
创新(19220)
期刊
(68607)
经济(68607)
研究(44911)
学报(32412)
(29636)
科学(28656)
中国(27747)
大学(23285)
学学(22344)
农业(20415)
(19526)
管理(17670)
经济研究(13088)
财经(12478)
(12150)
金融(12150)
(11887)
(10934)
(10629)
世界(10537)
教育(10514)
国际(9847)
问题(9782)
技术(9460)
业大(8789)
(8148)
业经(7869)
统计(7687)
农业大学(7312)
技术经济(7140)
共检索到215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秋玲  李建斌  张争锋  王洪梅  高运东  侯明海  仲跻峰  
【目的】通过对中国荷斯坦牛MC1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和蛋白结构预测,探讨中国荷斯坦牛红白花毛色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MC1R基因进行分型,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蛋白结构特征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检测出与毛色表型相关的三种基因型,EE基因型在中国荷斯坦黑白花牛中占优势,ee基因型在中国荷斯坦红白花牛中占优势。蛋白预测结果显示,ee基因型个体的缺失突变使蛋白质翻译提前终止,引发二级结构改变,导致中国荷斯坦牛红白花个体的出现。【结论】E等位基因主要与黑色毛色形成有关,e等位基因主要与红色毛色形成有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鞠志花  李秋玲  黄金明  王霁  李荣岭  李建斌  仲跻峰  王长法  
【目的】筛查转铁蛋白(transferrin,Tf)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和健康性状的关联性,为未来培育高产优质健康奶牛提供可用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DNA测序、PCR-RFLP和CRS-PCR技术,对576头中国荷斯坦牛转铁蛋白基因的多态性进行研究,运用SAS软件分析其与乳品质和乳腺炎性状的关联性。【结果】在Tf基因5′调控区、外显子8和内含子8处发现了g.-1748G>A、g.13942T>C和g.14037A>G共3个新的SNPs;关联分析表明,g.-1748 G>A位点与305 d产奶量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C位点与体细胞评分显著相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鞠志花  王洪梅  李秋玲  黄金明  李建斌  安利国  杨桂文  仲跻峰  王长法  
【目的】研究中国荷斯坦牛κ-酪蛋白基因第4和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性,为培育高乳蛋白及高乳脂率奶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DNA测序、PCR-RFLP和CRS-PCR技术,对544头中国荷斯坦牛κ-酪蛋白基因的外显子4和5序列进行研究,通过SHEsis软件和PHASE软件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发现6个新的SNPs,包括外显子5上A12907G、G12950A、C12989T、A13028G、T12980C共5个SNP位点,证实前4个位点紧密连锁;外显子4上A10996T共1个SNP位点。单位点基因型与泌乳性状关联分析表明,A10996T突变位点的TT和AT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祝梅香  张沅  
本研究选取北京市 4个牛场共 731头健康荷斯坦奶牛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 (PAGE)对其乳蛋白进行分型 ,采用动物模型 (单基因位点模型和多基因位点模型 )来分析乳蛋白多态性与奶牛产奶性能间的关系 ,旨在证明乳蛋白多态性作为遗传标记进行辅助选择的可能性。动物模型遗传效应统计分析表明 :单基因位点模型中某些乳蛋白位点的效应不是乳蛋白本身的效应 ,而是连锁基因的效应。β- CN位点 B基因或连锁基因显著影响乳蛋白率、乳脂率 ;κ- CN位点和β- L g位点的 B基因或连锁基因分别对乳蛋白率、乳脂率有显著效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裴杰  刘小林  杜卫华  林秀坤  
利用PCR技术从雄性中国荷斯坦牛的基因组DNA中克隆了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ex-deter-m in ing R eg ion on the Y Chrom osom e,SRY)的编码区全长序列,构建了表达载体pET-28a/SRY,并将其在大肠杆菌(E.coli)中进行了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SRY基因编码区长687 bp,编码229个氨基酸;表达载体pET-28a/SRY构建成功;表达产物中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33 ku的SRY蛋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梦琦  倪炜  张慧敏  杨章平  王西朴  蒋彦森  毛永江  
【目的】探讨中国荷斯坦牛CXCR1基因编码区SNP突变与临床乳房炎和生产寿命的相关性。【方法】根据CXCR1基因编码区序列,利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低SCS和高SCS样本各20个样本进行SNP筛查,最后对所选择的4个SNP位点利用飞行质谱法对866头中国荷斯坦牛进行检测,同时收集所检测牛只临床乳房炎和生产寿命等信息,利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Logistic回归、Cox生存回归等方法分析以上SNP位点突变与临床乳房炎发生次数和生产寿命的相关性。【结果】CXCR1基因编码区共发现13个SNP位点(291 C>T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官久强  王洪梅  王长法  李秋玲  李建斌  帅素容  侯明海  仲跻峰  
【目的】通过研究中国荷斯坦牛白介素8受体的亚基A和B(IL8RA和IL8RB)基因编码区多态性与乳腺炎的关联性,找到与乳腺炎相关SNPs,为乳腺炎抗性分子育种提供可用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巢氏PCR、DNA测序和CRS-PCR-RFLP方法,对中国荷斯坦牛的IL8RA和IL8RB编码区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分别利用SHEsis软件和PHASE软件进行配对连锁不平衡分析和单倍型分析。【结果】找到了8个SNPs,其中5个为新SNPs,分别为IL8RA的980(G/A)、995(G/A)和1008(C/T)和IL8RB的938(C/T)、959(C/T),这8个位点均不连锁。对IL8RA和IL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言  桂林生  余横伟  Haider Abbas Raza  昝林森  
【目的】研究中国荷斯坦牛CSN3基因的多态性,并探索其与泌乳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DNA测序方法,对565头中国荷斯坦牛CSN3基因进行群体变异分析,将检测到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同时分析不同双倍型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从中国荷斯坦牛CSN3基因中共检测到4个SNP位点,分别为g.463A>G、g.1012A>C、g.2015T>A和g.2396A>T,除g.2396A>T外,其余3个SNPs位点与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紧密关联,其中g.46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仁金  杨章平  毛永江  陈莹  常玲玲  吴海涛  冀德君  李云龙  张亚琴  
【目的】通过研究中国荷斯坦牛溶菌酶基因(lysozyme,LYZ)编码区多态性与乳房炎的关联性,寻找与乳房炎相关的分子标记,加快中国荷斯坦牛的抗病育种进程。【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对30个公牛家系的610头中国荷斯坦牛LYZ基因进行多态性检测,利用最小二乘均数法对LYZ基因的多态位点与SCS和305d产奶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LYZ基因的外显子1上存在115(T>G)突变位点,突变使精氨酸变为亮氨酸;突变位点经PCR-SSCP法检测发现了3种基因型TT、TG和GG,频率分别为0.270、0.508和0.222,χ2检验表明中国荷斯坦牛在该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GG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川川  母童  李德生  张迪  李蕾蕾  张娟  顾亚玲  
旨在深入了解荷斯坦奶牛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的分子功能,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荷斯坦奶牛的乳腺组织为cDNA模板,通过PCR扩增荷斯坦奶牛FABP4基因的编码区序列(Coding sequence, CD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FABP4基因在小肠、肝脏、乳腺、心脏、子宫、肾脏及卵巢组织中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FABP4基因编码区序列长399 bp,编码133个氨基酸,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β-折叠为主。FABP4蛋白为稳定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和信号肽剪切位点。通过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牛FABP4与绵羊和山羊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核质定位表明,FABP4基因可能在细胞质中发挥重要功能。利用STRING对FABP4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发现,与FABP3、PPARG、LIPE等脂质相关蛋白密切相关。qRT-PCR结果显示,FABP4在泌乳中期奶牛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奶牛乳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本研究为后续深入研究荷斯坦奶牛中FABP4的生物学功能及乳脂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天宇  马晓宇  贡笑笑  彭程  黄杰  赵国琦  詹康  
为探究不同蛋白水平日粮对荷斯坦公犊牛糖异生的影响,选取年龄和生理状态相似的10头荷斯坦公犊牛(平均为5月龄,体重(172.80±7.16)kg),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粗蛋白水平为15.05%和21.02%的颗粒料日粮,预试期7d,正试期56d。通过葡萄糖试剂盒测定血清和肝脏葡萄糖含量,液相色谱测定氨基酸含量,qRT-PCR分析肝脏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与低蛋白水平组(15.05%)相比,日粮中高蛋白水平组(21.02%)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中葡萄糖含量(P<0.05),且显著提高Gly、Asp、Ala、Ser、Leu、Lys、Phe、Ile、Val、Tyr、Pro、Arg、Glu和His的含量(P<0.05),且显著提高了(P<0.05)PCK1、PCK2、PC和PGC1A的mRNA表达量。综上所述,日粮中高蛋白水平(21.02%)可增加肝脏中氨基酸的含量以及糖异生途径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进而加快葡萄糖的生成,进一步为犊牛提供能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翠霞  王洪梅  李建斌  王长法  赖松家  李秋玲  仲跻峰  
以297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为研究对象,以TLR2(Toll like receptor 2)基因为目的基因,扩增目的片段,结合测序结果采用PCR-RFLP和CRS-RFLP技术方法来检测TLR2基因第2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结果发现:exon 2存在10098(T/G),10111(G/A)和11541(C/T)3个单核苷酸突变,其中11541位点的T/C突变为首次报道。分别选择EcoRV、HaeⅢ、DraⅠ等3种限制性内切酶检测其多态性。10098位点有3种基因型(AA,AB,BB),A、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784 5,0.215 5;10111位点有2种基因型(CC,CD),C、D等位基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学清  李魁英  裴翠娟  张峰  吴占军  刘小虎  马书林  张新同  王昆  
为揭示牛MHC-DRB3上游调控区多态对其表达调控作用,利用PCR-SSCP和DNA序列测定技术分析并建立BoLA-DRB3*exon2和BoLA-DRB3 URR之间的连锁关系。结合不同近端调控区与转录因子结合模式预测结果,选择3种不同上游调控序列的连锁组合,应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对牛MHC-DRB3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上游调控区基因型为H17H17的BoLA-DRB3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P<0.01)基因型H1H1及H5H6。初步证明上游调控区中的多态会引起结构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小龙  常玲玲  陈莹  陈仁金  李云龙  毛永江  冀德君  杨章平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地区荷斯坦牛SCD1基因外显子5遗传多态性及其对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其不饱和指数的影响。【方法】以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323头中国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法对SCD1基因外显子5的3个位点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同时挑选140头体况相近(BCS=3.0±0.5)、无临床乳房炎、胎次在2—3胎、处于泌乳中后期(产奶100—300 d)的中国荷斯坦牛,取全天混合奶样(早﹕中﹕晚=4﹕3﹕3)100 mL用于测定脂肪酸含量,进而分析多态性对乳中脂肪酸成分的影响。【结果】SCD1-702位点无多态,SCD1-762和SCD1-878分别发现T/C和C/T两个突变。SCD...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郎咸政  刘小林  储明星  安永福  狄冉  方丽  
设计5对引物P1-P5,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227头荷斯坦母牛促破骨细胞因子1(osteoclaststimulating factor 1,OSTF1)基因部分序列的多态性。结果发现只有P3扩增的外显子7区域存在A45416G和C45436T2个突变位点,其中A45416G突变位点导致蛋氨酸(M)变为缬氨酸(V)。经SSCP分析存在AA、AB、BB、AC和CC 5种基因型,其频率分别为0.515、0.366、0.075、0.035、0.009。用最小二乘法分析OSTF1基因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P3扩增产物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