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5)
2023(10831)
2022(8531)
2021(7755)
2020(6290)
2019(13986)
2018(13941)
2017(26057)
2016(14024)
2015(16198)
2014(16246)
2013(16088)
2012(15056)
2011(14125)
2010(14040)
2009(13371)
2008(13324)
2007(11635)
2006(10793)
2005(10121)
作者
(42356)
(35461)
(35441)
(33920)
(22926)
(16605)
(15923)
(13682)
(13672)
(12655)
(12506)
(11820)
(11582)
(11553)
(11337)
(10879)
(10473)
(10355)
(10161)
(9610)
(9215)
(8653)
(8584)
(8241)
(8231)
(8041)
(7741)
(7384)
(7082)
(7079)
学科
(86589)
经济(86516)
管理(37639)
(33345)
方法(28794)
数学(25406)
(25381)
企业(25381)
数学方法(25225)
中国(23385)
地方(19299)
(18162)
业经(16549)
(16417)
(14151)
(13933)
贸易(13924)
(13533)
地方经济(13018)
(12652)
农业(12230)
环境(11915)
(11780)
(11367)
金融(11366)
(11012)
银行(10994)
(10595)
(10256)
产业(10149)
机构
大学(221478)
学院(217711)
(107652)
经济(105998)
研究(86197)
管理(76708)
中国(65623)
理学(65416)
理学院(64576)
管理学(63424)
管理学院(63014)
科学(49059)
(47752)
(46386)
(44073)
研究所(40054)
财经(37228)
经济学(36616)
中心(36313)
(33949)
(33864)
经济学院(32769)
(31821)
北京(31081)
(30691)
(29676)
师范(29436)
业大(27874)
财经大学(27544)
科学院(26583)
基金
项目(139204)
科学(110955)
基金(104756)
研究(101873)
(92167)
国家(91522)
科学基金(77125)
社会(69787)
社会科(66197)
社会科学(66180)
基金项目(53492)
(49608)
自然(46491)
自然科(45381)
自然科学(45364)
教育(45309)
自然科学基金(44602)
(43262)
资助(43121)
编号(37782)
(32426)
重点(32402)
(32080)
成果(32002)
国家社会(31334)
中国(29634)
教育部(28023)
(27719)
课题(27338)
发展(26640)
期刊
(125262)
经济(125262)
研究(73355)
中国(43218)
(34822)
学报(33026)
科学(32758)
(31753)
管理(30277)
大学(25534)
学学(24041)
经济研究(22227)
农业(21778)
(21082)
金融(21082)
财经(20207)
教育(19246)
(17656)
技术(17435)
问题(16816)
业经(16380)
(15228)
世界(14863)
国际(14152)
技术经济(12568)
(12521)
统计(12388)
经济问题(10204)
(10186)
资源(10173)
共检索到3414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琦  吴波  
本文对我国荒漠化的现状和危害进行了系统分析 ,运用货币估值方法对最新公布的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得出我国荒漠化危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约 642亿元 /年 ,平均每天损失 1.76亿元 ;其中几种主要荒漠化类型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 :水力侵蚀 40 0亿元 ,风力侵蚀 36亿元 ,盐渍化及有机质丢失造成的损失约 186亿元 ;据估算每年因沙尘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 13亿元。荒漠化及其衍生危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约 2 889亿元 /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玉  宁大同  V.Smil  
荒漠化灾害是自然过程与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在分析中国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的基础上,运用货币估值技术,将荒漠化造成的各种损失进行定量或半定量估算,最后得出中国每年荒漠化灾害损失达541亿元,并指出人口剧增是造成荒漠化灾害的第一性压力,人为的不适当活动则是造成土地退化的直接原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天琛  
土地荒漠化是今天中国环境恶化的重要标志。历经气候变异和各种人为活动造成的土壤干旱、半干旱以及湿润土地的退化,土地的沙漠化、盐碱化以及水土流失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趋势。土地荒漠化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土地荒漠化的程度惊人,大约有1/3的陆地、1/5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并且土地荒漠化的速度在全球日益加快,每年大约以5万到7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展。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国  张纯歌  
环境、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国家的问题。作者通过对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也是影响和制约中国西部发展的主要问题—荒漠化问题的学习和思考,提出了荒漠化加剧的根本原因是贫穷与落后的观点。总结荒漠化治理的成功经验和案例进一步提出了治理荒漠化的基本途径是以教育为根本,以科技为主导,以经济为保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夏莹  
地球荒漠化现象被称为"地球上的癌症",是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中的难点。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相关地区大部分处于农牧交错带、草原牧业带、半干旱农业带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根治这一生态难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荒漠化治理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联合国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七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将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作为全球样本向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向夏莹  
地球荒漠化现象被称为"地球上的癌症",是全球生态治理问题中的难点。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相关地区大部分处于农牧交错带、草原牧业带、半干旱农业带区域,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了根治这一生态难题,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加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荒漠化治理中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称赞。联合国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七次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将中国荒漠化治理取得的成效作为全球样本向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文彬  谢春华  李春平  冶民生  孙保平  丁国栋  
以防为主的荒漠化防治策略是荒漠化危害预警的基本出发点 .从区域综合预警的角度 ,按照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排除警患的预警程序 ,阐述了预警思想在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建立了包括荒漠化地区生态脆弱度、荒漠化发生的危险度评价的荒漠化危害预警模型 .荒漠化危害预警评价是荒漠化危害预警的核心环节 ,它是分析警兆和预报警度的前提 ,直接关系到预警的成败 .生态脆弱度评价模型尤其适用于中小尺度预警评价 .建立普遍适用的荒漠化评价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敏  包钢  
土地荒漠化是山西省当前面临的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不断扩展的沙化土地和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山西省的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恶劣,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山西省荒漠化现状与发展趋势出发,通过对山西省荒漠化经济损失分析,提出相应的荒漠化防治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凯平  
用系统工程方法研究我国的荒漠化土地及其治理北京林业大学经济学院顾凯平环境保护展,必须采取系统工程方法。一、用系统观点对我国荒漠化机理进行科学的研究从系统工程的过程观点看,荒漠化是陆地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的一个极端。它是水土流失,降水减少,草场农田退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波  
针对目前我国荒漠化现状、动态与成因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的状况 ,综述了建国以来我国荒漠化发展趋势 :50年代到 80年代中期荒漠化呈加速扩展趋势 ;80年代以来 ,我国荒漠化在大部分地区发展非常迅速 ,只是在局部地区有所逆转。荒漠化发展最快、危害最严重的有两类地区 :一是位于我国北方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农牧交错带 ,二是我国北方干旱区内沿内陆河分布或位于内陆河下游的绿洲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过高的人口压力及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粗放的管理是导致我国荒漠化发生的主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亚平  彭补拙  谢庭生  
根据国际上对于荒漠化概念的新说明以及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资助的《中国荒漠化 (土地退化 )防治研究》课题报告中确定的荒漠化定义 ,荒漠化概念的内涵包括 :1)以土地退化为本质 ;2 )与人类活动相关联 ;3)以荒漠化景观为标志 ;4 )以脆弱生态环境为背景。因此我国的荒漠化类型除了风蚀作用形成的沙质荒漠化外 ,还有水蚀作用形成的土质荒漠化和石质荒漠化 ;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区域除北方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以外 ,也包括南方湿润地区的红壤丘陵区和石质山区。其中属于水蚀荒漠化和土质荒漠化的红色荒漠化就是指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在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背景下 ,以流水侵蚀为主导作用而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