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5)
2023(4369)
2022(3576)
2021(3590)
2020(3027)
2019(6939)
2018(6869)
2017(12504)
2016(6582)
2015(7910)
2014(7539)
2013(7709)
2012(7557)
2011(7027)
2010(6831)
2009(6419)
2008(6306)
2007(5333)
2006(4773)
2005(4418)
作者
(18798)
(15798)
(15661)
(15243)
(10112)
(7534)
(7016)
(6227)
(6094)
(5735)
(5423)
(5166)
(5159)
(5116)
(5106)
(4921)
(4841)
(4493)
(4490)
(4312)
(4062)
(3837)
(3831)
(3584)
(3500)
(3500)
(3468)
(3337)
(3335)
(3161)
学科
(33036)
经济(33001)
管理(16300)
方法(15228)
(13378)
数学(12250)
数学方法(12222)
中国(12185)
(11137)
企业(11137)
(9047)
贸易(9040)
(8958)
(7265)
业经(7116)
(6873)
(6639)
(5906)
(5837)
(5727)
金融(5727)
(5585)
银行(5581)
(5505)
(5466)
关系(5341)
(5298)
环境(4815)
(4554)
(4473)
机构
大学(101377)
学院(97270)
(49837)
经济(49282)
研究(41062)
中国(33833)
管理(32364)
理学(27369)
理学院(27027)
管理学(26787)
管理学院(26604)
科学(22461)
(22386)
(22215)
(21073)
研究所(19041)
财经(17925)
经济学(17314)
中心(17238)
(16667)
(15878)
经济学院(15578)
北京(14963)
(14415)
财经大学(13473)
科学院(13174)
农业(12550)
(12535)
业大(12066)
(12007)
基金
项目(62691)
科学(49448)
基金(48619)
研究(45694)
(43376)
国家(43112)
科学基金(35450)
社会(32050)
社会科(30297)
社会科学(30293)
基金项目(24484)
自然(21028)
自然科(20520)
资助(20517)
自然科学(20512)
自然科学基金(20201)
教育(19780)
(19347)
(18331)
中国(17091)
(15962)
编号(15815)
国家社会(15042)
重点(14500)
成果(13993)
教育部(13818)
(13480)
大学(12491)
(12454)
人文(12387)
期刊
(52632)
经济(52632)
研究(33879)
中国(21487)
学报(16706)
(16689)
科学(15767)
(14594)
大学(12673)
管理(12649)
学学(11954)
(10995)
金融(10995)
农业(10268)
经济研究(10095)
财经(10061)
(9492)
国际(8885)
(8763)
世界(8403)
问题(7444)
(7313)
教育(7287)
技术(6020)
业经(5863)
技术经济(4546)
(4357)
(4331)
贸易(4331)
经济问题(4317)
共检索到154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古力克孜·拜克日  郑婼予  李媛辉  
通过对《草原法》及13个省、自治区20部草原法规中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梳理,整合分析2009年至2018年《全国草原违法案件统计分析报告》中的8类违法行为数据发现,其中违反草原禁牧休牧规定、非法临时占用使用草原、非法开垦草原、违反草畜平衡规定4类违法行为案发率高且对草原破坏性大;对这4类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分析,比较上位法与下位法间法律责任规定的异同,发现《草原法》存在立法空白、罚款力度太轻、个别省级草原法规与草原法的处罚幅度不一致等不足;建议从补充立法空白、提高罚款数额、加强省级草原法规与草原法的衔接等方面予以改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江晶  张昊玥  
《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对劳务派遣工因职务犯罪行为导致的民事责任赔偿主体,没有规定法律责任。《侵权责任法》也只是对劳务派遣工执行工作任务的侵权进行了责任分配。随着劳务派遣工在用工单位涉嫌的职务犯罪逐渐增多,因刑事案件引发的民事责任承担主体常常产生争议,如何合理地分配民事赔偿责任成为实践中的难题。应当建立以劳务派遣工赔偿为主,具有监督过失的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具有过错的派遣单位承担补充责任的赔,并加强劳务派遣工和用工方的刑事风险防控,从源头上减少职务犯罪发生机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彭爽  
本文认为,现行立法中关于抗税法律责任和查处机制的规定存在明显缺陷,应重新设定抗税的法律责任,由倍数罚款改为一定数额的罚款,明确抗税的处罚对象为自然人而非单位,规定共同抗税分别处罚规则;应完善抗税的查处机制,一是改进税务机关在查处抗税案件中的内部工作机制,二是明确税务机关与公安司法机关在查处抗税案件中的关系。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奇超  杨左涛  施正文  郭颖超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而法律责任作为关税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和关税法实现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不仅涵盖了权利(力)、义务、责任的配置问题,更浸润着权力制衡、公平平等、程序正义、责罚相当等价值追求与社会关切,在立法中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一、关税法律责任的理论比较与架构廓清关税法律责任的规范构造,依赖于理论上对法律责任的解构,通过回应"为什么要承担责任""何种情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奇超  杨左涛  施正文  郭颖超  
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而法律责任作为关税法律实施的保障机制和关税法实现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不仅涵盖了权利(力)、义务、责任的配置问题,更浸润着权力制衡、公平平等、程序正义、责罚相当等价值追求与社会关切,在立法中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一、关税法律责任的理论比较与架构廓清关税法律责任的规范构造,依赖于理论上对法律责任的解构,通过回应"为什么要承担责任""何种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旭东  
“行政法律责任单独保留+引致性民事、刑事法律责任条款”的技术路径难以形成教育法典法律责任的规范构造。应根据教育法的属性来研判这一议题。问题导向的立法模式和教育法律关系性质的多元化,决定了教育法典应属领域法典。篇章体例方面,法律责任“总则专章+分则补充”的篇章体例更有助于维系领域型教育法典的体系性。编纂理路方面,应遵循领域型法典法律责任固有的编纂理路:首先,分类处理既有责任条款,包括运用引致性条款规定民事与刑事责任,运用引致性条款和具体责任条款规定行政责任;其次,增补一般性责任条款,彰显教育法典的基本价值理念,并实现教育法典与其他立法的衔接;最后,健全与义务相对应的责任条款,确保教育法典的可诉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上市公司治理研究课题组   台冰  
上市公司出现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时,独立董事往往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独立董事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承担法律责任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责任认定,独立董事勤勉尽责的判断标准尚不明确;二是责任区分,独立董事与其他董事是否需要区分责任,如果需要,应当按照什么标准区分亦不明确。建议在修改《公司法》和制定《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过程中,考虑引入合理调查标准,独立董事应以谨慎人的标准开展合理调查,允许其合理信赖专业意见,并综合考虑履职情况、专业背景等因素区分独立董事与其他董事责任;同时,进一步细化履职保障方面的规定,以更好激励和督促独立董事履行职责。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景  
报复性解雇系指雇员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作出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而惹怒雇主,导致后者产生报复的心理,以表面上符合劳动法上正当解雇的理由为借口而作出解雇,其与违法解雇、惩戒解雇、不当解雇等术语的外延存在明显差异。报复性解雇可类型化雇员因作出参与行为而被解雇与因作出反对行为而被解雇。我国现有解雇保护制度存在法律漏洞,造成司法机关在处理报复性解雇纠纷时不知如何认定以及怎样课责。借鉴美国立法与司法经验,对报复性解雇认定标准的构造,应分别对报复主体、报复对象、报复动机与因果关系四要素作出认定;而报复性解雇法律责任的构造,应建立以惩罚性赔偿金为中心的法律责任体系。欲将报复性解雇认定标准及法律责任规则嵌入我国解雇保护制度中,应通过立法来完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景  
报复性解雇系指雇员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作出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而惹怒雇主,导致后者产生报复的心理,以表面上符合劳动法上正当解雇的理由为借口而作出解雇,其与违法解雇、惩戒解雇、不当解雇等术语的外延存在明显差异。报复性解雇可类型化雇员因作出参与行为而被解雇与因作出反对行为而被解雇。我国现有解雇保护制度存在法律漏洞,造成司法机关在处理报复性解雇纠纷时不知如何认定以及怎样课责。借鉴美国立法与司法经验,对报复性解雇认定标准的构造,应分别对报复主体、报复对象、报复动机与因果关系四要素作出认定;而报复性解雇法律责任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曹晓凡  
我国草原法律法规对行政处罚的规定纷繁复杂。本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我国草原法律法规体系。结合2021年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对草原法中规定的行政处罚进行了系统,同时指出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吊销许可证件等行政处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完善我国草原法律法规体系提出具体建议,如尽量减少声誉罚的设定、增强罚款处罚的可操作性、增加“双罚制”的设定方式、普遍增设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合理设定没收非法财物、增设和规范资格罚等,以期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张云  李茜  
《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关于避税法律责任的具体明确,是我国反避税立法上的重大突破,加重了纳税人避税成本,加大了打击避税行为的力度。本文立足于反避税工作实践,就《办法》中的法律责任进行审视和解析,以期能够对开展反避税实务拓展思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特日格勒  
草原承包经营权和环境权都以草原为同一个客体,必然面临草原承包经营权和环境权的法律协调保护的问题。对此作者认为在草原实行禁牧、休牧、轮牧、适度放牧过程中既应考虑保护环境权也应考虑到保障承包经营权。为此,政府应完善财政体制和设立环境税收的制度,对草原承包权和环境权予以协调保护。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韩宏涛  戚剑楠  张宏宇  
审计的法律责任是指审计人员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具体来说,就是指审计人员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委托人或第三方造成损害,而应按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的法律后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宁立成  
统计法律责任制度是有关统计的行为规范能否得到遵循、《统计法》的权威能否得到体现、《统计法》的目的能否得到实现的最终保障。文章针对我国《统计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完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