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9)
2023(9657)
2022(8357)
2021(7962)
2020(6890)
2019(16395)
2018(15932)
2017(30657)
2016(16939)
2015(19627)
2014(19600)
2013(19930)
2012(18902)
2011(17245)
2010(17219)
2009(16268)
2008(16426)
2007(14599)
2006(12593)
2005(11613)
作者
(50218)
(42126)
(42092)
(40439)
(27000)
(20388)
(19422)
(16457)
(15957)
(15006)
(14517)
(14054)
(13633)
(13515)
(13494)
(13248)
(12750)
(12631)
(12244)
(12226)
(10645)
(10416)
(10250)
(9591)
(9591)
(9553)
(9389)
(9249)
(8611)
(8499)
学科
(77698)
经济(77627)
管理(43700)
(42982)
方法(37871)
数学(34093)
数学方法(33852)
(32484)
企业(32484)
中国(22096)
(21909)
贸易(21904)
(21496)
(20673)
(19795)
(15143)
(14135)
业经(13451)
(13409)
农业(12910)
(12692)
金融(12690)
地方(12410)
(12020)
银行(11973)
(11518)
(10817)
(10791)
财务(10775)
财务管理(10739)
机构
大学(255256)
学院(249697)
(117168)
经济(115186)
研究(93732)
管理(92231)
理学(78954)
理学院(78049)
管理学(76878)
管理学院(76419)
中国(72078)
(54885)
科学(54825)
(51459)
(48811)
(45684)
研究所(44516)
中心(41487)
财经(41288)
经济学(38758)
业大(37762)
(37722)
农业(36378)
(36230)
北京(35483)
经济学院(35253)
(33024)
(31152)
师范(30847)
财经大学(30770)
基金
项目(162819)
科学(127016)
基金(120486)
研究(116443)
(106628)
国家(105869)
科学基金(88346)
社会(75612)
社会科(71934)
社会科学(71914)
基金项目(62315)
(59382)
自然(55895)
自然科(54606)
自然科学(54586)
自然科学基金(53666)
教育(52686)
(51695)
资助(51543)
编号(44910)
(38332)
重点(37305)
成果(37161)
(35481)
国家社会(33076)
(32926)
中国(32719)
教育部(32651)
科研(31750)
课题(31230)
期刊
(121734)
经济(121734)
研究(76786)
中国(46279)
学报(42023)
(40387)
(39723)
科学(37411)
大学(31371)
管理(31273)
学学(29522)
农业(27677)
(23567)
金融(23567)
经济研究(21404)
教育(21098)
财经(20821)
技术(19651)
(19578)
国际(18284)
(18054)
问题(17478)
(16679)
业经(16519)
世界(15419)
技术经济(13319)
统计(13240)
理论(13177)
(12260)
实践(11653)
共检索到378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许咏梅  苏祝成  
文章先对中国茶叶生产成本—出口价格进行了国际比较,接着对中国茶叶企业竞相出口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红茶出口亏本;绿茶出口价格与成本持平,没有利润;越南成为中国绿茶潜在竞争对手,日本对中国绿茶不构成威胁。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价格低廉是促销的一种方式。斯里兰卡红茶品质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中国茶叶出口企业获取赢利主要是从流通领域的“垄断定价”着手,其中绿茶赢利高于红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玉梅  
本文对土地生产率与中国茶叶出口关系进行国际比较,以探讨中国茶叶出口优势削弱的根本原因。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茶叶生产前十国与出口概况的比较分析和茶叶土地生产率与茶叶出口关系的相关回归分析,笔者发现世界茶叶土地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世界茶叶出口的不断增长。中国茶叶土地生产率是世界前十国最低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茶叶土地生产率与出口关系是世界前十国最显著的国家。最后得出维持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贸易中的优势地位,恢复茶业经济在中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必须坚持国内与国际市场相结合,大力提高中国茶叶土地生产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清光  李晓钟  
文章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我国取消茶叶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后,不同性质出口企业的茶叶出口价格和我国茶叶出口平均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私营企业对我国茶叶出口平均价格提升贡献较大。在此基础上,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我国茶叶出口价格提升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霍尚一  林坚  
本文利用联合国贸易数据库数据,应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1992—2007年影响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茶叶进口国的GDP、中国茶产业的发展、中国和贸易伙伴国的双边真实汇率、贸易伙伴国的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及与中国间距离是影响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中国茶叶仍有出口到发达国家(欧盟、美国和日本等)的市场潜力。最后,提出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推广应用HACCP体系、优化茶叶出口市场结构等对策建议,以扩大中国茶叶出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成凤  龙明慧  李光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祝成  许咏梅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是否影响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中国茶叶进出口量的变化不会带来国际茶叶市场价格的变化;反之,国际茶叶市场价格的变化则会带来中国茶叶进出口量的变化,国际红茶市场尤为明显;但在国际绿茶市场上,中国绿茶国际贸易影响着国际绿茶市场价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岩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的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使用绿色壁垒作为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对中国的商品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的茶叶出口为例,剖析中国茶叶出口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上提出了应对国外绿色壁垒的措施和方法,对未来茶叶出口的走势做了大胆的预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丰楠  
中国即将入世。中国作为世界茶叶大国,茶叶出口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入世后的中国茶叶出口业,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市场和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与国外同行相比,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如何化优势为实力,化不足为动力,是中国茶叶出口企业面对入世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俭  陈果果  丁世豪  
茶叶是中国极具传统与规模优势的产品,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在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中地位日益凸显,对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展开研究已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研究的一个重点,而如何把握中国茶叶出口东盟的增长因素则成为此项研究的一个难点。文章在分析中国对东盟茶叶出口贸易增长、市场结构及产品结构现状基础上,运用CMS模型对中国茶叶出口东盟增长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发现结构效应及其细分下的增长效应、市场效应、商品效应对出口增长起正向带动作用,结构交互效应则起阻碍作用,其中结构效应、增长效应、市场效应为主要影响因素;竞争效应及其细分下的整体竞争效应和具体竞争效应对出口增长带动作用愈减,且具体竞争效应近阶段起阻碍作用,其中整体竞争...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邱娟  王波  
绿色贸易壁垒自其在欧美各发达国家兴起以来,成为中国商品出口难以跨越的一道障碍,茶叶出口更是深受其害。文章采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阐明我国茶叶出口欧盟的现状,选取欧盟人均GDP、人民币汇率、出口单价等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欧盟先后两次实施的贸易壁垒均对茶叶出口产生了重要的负面影响,欧盟茶叶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提出了促进我国茶叶出口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银果  
茶叶是中国传统的出口产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随着进口国关税水平不断降低,SPS措施已成为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障碍。本文基于1992~2011年中国与10个发达贸易伙伴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度量了中国与发达国家SPS措施之间的差距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茶叶中氰戊菊酯最大残留限量水平的差异每增大1ppm,中国茶叶出口将减少4.3%;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茶叶农药残留控制标准数量的差距每增加1个单位,中国茶叶出口将减少0.6%。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道和  池泽新  刘滨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1998—2005年我国茶叶产业中的绿茶和红茶的TFP变动及其对茶叶产业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98—2003年我国绿茶TFP的年均增长率为1.61%,2001—2005年红茶TFP增长率为3.5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绿茶TFP增长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特征,茶叶生产和流通制度的变革、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茶叶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茶叶TFP生产效率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知岳  赵凌云  
欧盟自2000年以来,通过制定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扩大检验项目,以及强化口岸管理等,来实施严苛的农药残留限量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欧盟造成极大阻碍,倒逼中国茶产业的结构优化和调整。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大国,应完善质量安全标准,加强监控及认证管理。健全预警机制,运用WTO规则争取权益。灵活贸易方式,实现"回避式"跨越。保障中国茶叶出口的可持续增长,维护广大茶企和茶农的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