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6)
- 2023(9253)
- 2022(7881)
- 2021(7396)
- 2020(6368)
- 2019(15146)
- 2018(14734)
- 2017(28871)
- 2016(15237)
- 2015(17820)
- 2014(17818)
- 2013(18212)
- 2012(17299)
- 2011(15924)
- 2010(15780)
- 2009(14850)
- 2008(15031)
- 2007(13338)
- 2006(11430)
- 2005(10389)
- 学科
- 济(76186)
- 经济(76130)
- 业(41093)
- 管理(39928)
- 方法(35500)
- 数学(31394)
- 数学方法(31222)
- 企(30664)
- 企业(30664)
- 贸(24790)
- 贸易(24780)
- 易(24119)
- 农(22472)
- 中国(20623)
- 财(15648)
- 业经(15087)
- 地方(14782)
- 农业(13119)
- 学(12856)
- 制(12762)
- 产业(11407)
- 出(11270)
- 银(10751)
- 银行(10731)
- 行(10325)
- 融(10247)
- 金融(10245)
- 和(10178)
- 环境(10038)
- 关系(9994)
- 机构
- 大学(233009)
- 学院(232699)
- 济(112517)
- 经济(110770)
- 管理(87649)
- 研究(84269)
- 理学(75431)
- 理学院(74609)
- 管理学(73632)
- 管理学院(73199)
- 中国(63938)
- 京(49075)
- 科学(48352)
- 财(46396)
- 所(42977)
- 农(39699)
- 研究所(39158)
- 财经(37747)
- 中心(37462)
- 经济学(36701)
- 经(34351)
- 经济学院(33427)
- 江(33004)
- 业大(32994)
- 农业(31556)
- 北京(31541)
- 院(29674)
- 范(28569)
- 师范(28327)
- 财经大学(27859)
- 基金
- 项目(150931)
- 科学(118571)
- 基金(111057)
- 研究(110827)
- 家(96489)
- 国家(95796)
- 科学基金(80810)
- 社会(72543)
- 社会科(69084)
- 社会科学(69065)
- 基金项目(58110)
- 省(56683)
- 自然(49842)
- 教育(49166)
- 自然科(48678)
- 自然科学(48660)
- 划(47977)
- 自然科学基金(47835)
- 资助(46540)
- 编号(43403)
- 部(35137)
- 成果(34972)
- 发(34721)
- 重点(34287)
- 创(31555)
- 国家社会(31108)
- 中国(30496)
- 教育部(30125)
- 课题(29855)
- 创新(29696)
- 期刊
- 济(119827)
- 经济(119827)
- 研究(70226)
- 中国(41191)
- 农(36516)
- 学报(34691)
- 财(34552)
- 科学(32646)
- 管理(30359)
- 大学(26193)
- 农业(25321)
- 学学(24812)
- 经济研究(21767)
- 贸(20481)
- 融(19841)
- 金融(19841)
- 业经(19590)
- 财经(19046)
- 技术(18914)
- 问题(17907)
- 国际(17741)
- 教育(17136)
- 经(16651)
- 业(14657)
- 世界(14467)
- 技术经济(12985)
- 商业(12340)
- 统计(11860)
- 经济问题(10543)
- 版(10406)
共检索到344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咏梅 苏祝成
文章利用产业内贸易测算指标Gruble-Lloyd指数、Thom指数和Thom & McDowell指数对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形式,其中产业间贸易占主导优势。产业内贸易方式主要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但目前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有增强趋势。
关键词:
茶产品 产业内贸易 测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艺卓 左常升 徐宏源
本文在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上利用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中国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林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而且原木等大量消耗森林资源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更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今后中国林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林产品 产业内贸易 水平型 垂直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雪
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利用统计分析工具对中国和印度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优势和互补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印农产品开展产业内贸易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印度农产品较中国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在某些类别的产品上,中印两国都具有比较优势,例如新鲜或冷冻鱼,具有相似比较优势的产品竞争较为激烈;中印两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但是现实贸易中印两国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珊妮 林文维
本文对中国与东盟2001—2011年农产品双边贸易进行了分析,测算了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探讨了影响中国—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收入差异和市场规模差异是影响中国—东盟产业内贸易水平的重要因素,而经济自由化程度差异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警惕关税同盟的贸易转移效应的同时,应调整农业结构,形成规模经济,依靠高新技术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农产品产业内贸易 垂直型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胡君茹 卫旭东
产业内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在短短数十年间有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对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量研究一直是产业内贸易理论领域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通过G—L指标、产业内贸易绝对量、Greenaway和Milner方法对2000年至2007年中国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和内部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文聪 梅燕
基于产业内贸易理论,采用格鲁贝尔—洛伊德指数、布吕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汤姆&麦克杜威尔水平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指数,本文综合评估了1996年以来中国与欧盟15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及结构特征。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与欧盟整体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双方四大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中国 欧盟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晶
本文利用HS分类方法将农产品分成24大类,分别计算了每类农产品和总体农产品从1996-2005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农产品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低,Brülhart指数显示我国农产品10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间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G-L指数 边际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学君 易法海
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分别计算了园艺产品从1997-2007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园艺产品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低,Bru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显示我国园艺产品11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间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园艺产品产业内贸易中,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所引发的贸易增量基本相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天宝 王云凤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的计算,对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模式的主要特征和演变方式进行分析;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利用描述性统计、RSCA指数的类别分析对我国农产品的贸易规模、结构、格局和流向等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和增长方式的不合理、大多数农产品比较优势较弱等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指数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春晓 张扬 于茂荣
中韩两国的地理位置十分相近,饮食与生活习惯相似,中国现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文章运用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测度2000—2014年间中韩两国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中韩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两国间农产品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增量变化主要来源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文章针对进一步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提出增强中国农产品在韩国的品牌效应,努力消除韩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建立中韩农产品贸易预警机制,优化合作协调制度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婷 陈媛
文章在双边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模型基础上,将产品内国际分工程度以及国际直接投资引入分析框架,然后选取了四个解释变量,重点研究产品内分工程度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对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产业内贸易 加工贸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耀祥
产业内贸易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通过对1981-2006年中美产业内贸易总体水平、按技术含量高低分类的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产业内贸易呈增长之势,但总体水平不高;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在产业内贸易中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之势,表明中美两国在技术水平和国际分工地位上的差距正在缩小。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分工 产业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徐娅玮
一、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 目前广为接受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高低的是由格鲁贝尔(Grubel)和洛依德(Lloyd)研究时用的产业内贸易指数ITT:ITT=1-{|XI-Mi|÷(Xi+Mi)}其中Xi,Mi分别表示产业i的出口值和进口值。当ITY=0时,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慧儒 杜涛
美国作为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准确把握中美两国贸易类型、贸易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对于推动两国双边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指数法对中美两国的贸易类型进行测算发现:SITC0、SITC2、SITC5产品分类中中国的指数低于美国且产业内贸易表现不明显,而SITC3、SITC6、SITC7产品分类中中国的指数高于美国且表现为较高的产业内贸易。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产业间贸易 指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蓝庆新 郑云溪
产业内贸易是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中国-东盟区域产业内贸易发展必然带动成员国贸易结构调整,夯实经贸交流基础。目前,双边贸易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水平发展较低;在产业内贸易发展过程中,垂直异质型贸易发展较快,且呈现上升趋势,需要进一步采取改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