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8)
- 2023(9488)
- 2022(8122)
- 2021(7649)
- 2020(6476)
- 2019(15251)
- 2018(14699)
- 2017(28269)
- 2016(15284)
- 2015(17685)
- 2014(17590)
- 2013(17929)
- 2012(17148)
- 2011(15807)
- 2010(15593)
- 2009(14639)
- 2008(14632)
- 2007(13002)
- 2006(11117)
- 2005(10086)
- 学科
- 济(75876)
- 经济(75821)
- 业(37592)
- 管理(37186)
- 方法(33989)
- 数学(30641)
- 数学方法(30449)
- 企(28159)
- 企业(28159)
- 中国(21220)
- 农(19880)
- 贸(15981)
- 贸易(15976)
- 易(15533)
- 地方(15462)
- 财(15077)
- 业经(14715)
- 学(14377)
- 农业(12976)
- 制(12403)
- 产业(11052)
- 环境(10478)
- 银(10453)
- 银行(10432)
- 和(10377)
- 融(10272)
- 金融(10270)
- 行(10059)
- 技术(9483)
- 发(9037)
- 机构
- 大学(232947)
- 学院(230376)
- 济(107147)
- 经济(105302)
- 研究(86931)
- 管理(85043)
- 理学(73340)
- 理学院(72391)
- 管理学(71244)
- 管理学院(70810)
- 中国(65184)
- 科学(52114)
- 京(50178)
- 所(44661)
- 财(44617)
- 研究所(40963)
- 农(40427)
- 中心(38512)
- 财经(36288)
- 经济学(35094)
- 业大(33668)
- 经(33094)
- 江(32891)
- 北京(32231)
- 农业(32078)
- 经济学院(31904)
- 院(30984)
- 范(30676)
- 师范(30428)
- 科学院(27124)
- 基金
- 项目(153489)
- 科学(121235)
- 基金(113718)
- 研究(110102)
- 家(99979)
- 国家(99280)
- 科学基金(83811)
- 社会(72297)
- 社会科(68847)
- 社会科学(68828)
- 基金项目(60258)
- 省(57288)
- 自然(52939)
- 自然科(51720)
- 自然科学(51701)
- 自然科学基金(50794)
- 划(49362)
- 教育(49060)
- 资助(46820)
- 编号(42290)
- 部(35386)
- 重点(35260)
- 发(34932)
- 成果(34266)
- 创(31554)
- 国家社会(31242)
- 中国(30398)
- 教育部(29979)
- 创新(29743)
- 课题(29620)
共检索到339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咏梅 苏祝成
本文对中国茶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对茶产业空间格局变化进行原因分析。分析表明,茶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主要受到地理环境、农业生产结构、市场集中度、市场导向以及区域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
茶产业 空间分布格局 演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咏梅 苏祝成
文章利用产业内贸易测算指标Gruble-Lloyd指数、Thom指数和Thom & McDowell指数对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中国茶产品产业内贸易有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两种形式,其中产业间贸易占主导优势。产业内贸易方式主要是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但目前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有增强趋势。
关键词:
茶产品 产业内贸易 测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道和 池泽新 刘滨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了1998—2005年我国茶叶产业中的绿茶和红茶的TFP变动及其对茶叶产业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98—2003年我国绿茶TFP的年均增长率为1.61%,2001—2005年红茶TFP增长率为3.5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绿茶TFP增长呈现明显的波动性特征,茶叶生产和流通制度的变革、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茶叶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茶叶TFP生产效率变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姜含春 赵红鹰 葛伟
具有5 000年历史、历经兴衰而又绵延不断的中国茶产业如何得以发展,今后将如何发展值得关注和探讨。在WTO条件下,中国茶产业的经济活动受制于国内与国际两大环境,也取决于自身的优势和弱势。该文从茶产业构成要素及产业门类两方面分别分析评价了我国茶产业自身的优势、薄弱点,以及在WTO条件下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机遇、威胁,最后,探讨了中国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国茶产业 现状 发展趋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春腊 徐美 刘沛林 穆松林
茶是地理环境的产物,茶产业是融合一产、二产与三产的综合性特色产业,体现了农业、文化与旅游的综合功能,具有地域性、经济性、文化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等特色。当前,中国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国际性地位,并涌现了一批重点产茶县、特色产茶县、百强企业和百佳茶馆,但还存在产业发展较乱、较散等问题,茶产业培育与振兴是实现中国茶经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可从实施大茶业发展战略、茶旅一体化发展、塑造茶产业品牌等方面采取措施,使我国茶产业朝着特色化、园区化、科技化、一体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茶 茶产业 中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婧
中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茶叶出口在对外贸易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分析,进而提出了提升其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茶叶 国际竞争力 制约因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曾群英 黄剑坚 刘素青
红海榄为花、果、植株为一体的胎生植物,开展花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对红海榄的更生繁殖和群落稳定、演替、恢复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8种聚集度指标(I、C、M*、Ca、K、M、M*/M、S~2)分析了湛江高桥红海榄群落花朵在树冠空间上、中、下等不同冠层,东、南、西、北等不同方位分布,结果表明:高桥红海榄花朵主要分布在上层树冠和南、北两个方位。红海榄花在各个冠层和各个方位的空间分布格局皆为聚集分布。因此,湛江高桥红海榄花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
关键词:
红树林 红海榄 花 分布格局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道和 高岚
利用FAO统计数据和中国海关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借鉴CMS模型和RCA指数对中国茶叶产业比较优势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茶叶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其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下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统一高效的农产品流通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大对红茶及其它高价值茶叶的生产等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竞争力分析 实证 模型 茶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林 钟书华
收集2012—2016年中国各省域单元产业产值等相关数据,通过区位熵识别各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集合,构建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分析各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以及地理分布格局。结果发现: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具有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域间的差异性在提升,东部地区是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值区;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关系,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其邻近区域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同类型空间关系的区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连片分布特征,H-H区域由东南沿海地区向长江沿线区域扩展,而西部地区连片的L-L区域没有发生改变;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水平、智慧专业化产业促进能力、智慧专业化产业关联度以及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环境差异性,对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呈现出的不均衡空间分布类型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管驰明 崔功豪
文章剖析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特点、成因,并展望演变趋势。对城市人口密度、非农人口规模、CD值和城市规模结构的综合分析表明,中国城市空间格局具有东密西疏、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省际差异大、交通指向明显的特点。这种地带性差异由来已久,是自然环境、政治、经济、社会和外部环境等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要素在空间上存在很大差异,且要素协同作用时,具有惯性和马太效应,中国未来城市空间格局的差异仍将持续存在,并有可能扩大,东部沿海新城市空间将成为未来城市格局的主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浩 濮励杰 张鹏
采用全国县级以上城市数据,运用最近邻与空间自相关分析,定量分析了1985—2010年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特征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1985—2010年间,中国城市的整体分布主要呈集聚型,其集聚程度有着逐渐增强的趋势。不同规模的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类型存在很大差异。集聚强度随着城市规模的变大而降低,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互斥作用不断加强。超大型、特大型城市由均匀分布转变为随机分布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总体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相对降低。从局部区域上城市的空间集聚或空间关联性质来看,其集聚特征的反差十分鲜明。东部地带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都较为发达,形成了高水平均衡模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乃全 耿文才
文章基于现有关于城市病研究中忽视人口分布影响因素并缺乏实证分析的现实背景,以2005-2012年上海市的区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空间经济的视角对其人口分布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上海市人口的确已出现明显的郊区化趋势,且其人口分布的演变存在明显的空间排斥效应;(2)在考虑人口分布存在空间效应后,发现产业布局调整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都加快了上海市人口的郊区化趋势,而交通设施、基础教育质量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作用由于地域分布的差异则正好相反;(3)房价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合理化的自主调节基本无效;(4)产业布局调整是加快上海市人口分布合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可以通过优化区域产...
关键词:
人口分布 空间面板模型 动态演变 上海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宫攀 刘娟 郑琪
在新旧动能转化的大背景下,山东省逐步进入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如何科学制定山东省产业优化升级战略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问题。选择山东省区县作为基本空间单元,以2008—2017年山东省社会经济数据为依据,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探讨山东省产业升级的地理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从整体上看,山东省产业升级具有正的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是集聚分布的;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出口贸易以及政府规模与产业升级具有空间正相关性,对产业升级有促进作用;不同区县的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出口贸易和政府规模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有差异。为推动山东省产业结构向更高质量发展,加快优化升级速度,应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海山 张柏 于磊 朱金花 何艳芬
该文从冻层的角度分析了黑土性状特点与形成过程 ,揭示了黑土资源的纬向分布与冻层存在的密切关系 ,根据季节冻结层底面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气温关系式 ,计算出满足黑土形成所必需的与纬度有关的气温条件 ,从而证明季节冻层决定了黑土纬向的分布。论文从土壤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东北黑土资源的经向分布格局 ,根据黑土的基本性状反演了第四纪黑土成土环境 ,说明地质历史时期的一系列构造运动造成了东北地区明显的经向地貌差异 ,进而影响土壤形成的植被条件、母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元素迁移和聚集 ,从而限定了黑土资源经向分布范围。探讨了黑土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强调了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及化肥、农药的污染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洁
"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许多省、市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在规划中都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要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尤其是东部地区的省份。根据文章的计算结果,相当多的东部省份尚未做到这一点,距离希望的产业发展速度和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文章进而构建了文化创意产业绩效的衡量框架,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绩效水平并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虽然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比较大,但平均的利润水平和产业效率并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并非想象的那样集中于东部地区。文章从地区投资重点、产业发展所...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空间分布 地区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