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0)
- 2023(13655)
- 2022(11486)
- 2021(10664)
- 2020(8727)
- 2019(20258)
- 2018(19822)
- 2017(37255)
- 2016(20492)
- 2015(23675)
- 2014(23797)
- 2013(23693)
- 2012(22724)
- 2011(20941)
- 2010(21154)
- 2009(19462)
- 2008(19470)
- 2007(17525)
- 2006(15482)
- 2005(14286)
- 学科
- 济(97665)
- 经济(97584)
- 业(50248)
- 管理(49770)
- 方法(37024)
- 企(37016)
- 企业(37016)
- 数学(32566)
- 数学方法(32321)
- 中国(31507)
- 农(28708)
- 地方(25592)
- 业经(21542)
- 贸(19725)
- 贸易(19710)
- 农业(19140)
- 易(19114)
- 财(18736)
- 学(17590)
- 制(17062)
- 银(15716)
- 银行(15681)
- 融(15312)
- 金融(15309)
- 行(15235)
- 发(14748)
- 地方经济(14584)
- 环境(14413)
- 技术(13789)
- 理论(13729)
- 机构
- 学院(301698)
- 大学(299314)
- 济(132430)
- 经济(129815)
- 研究(113466)
- 管理(107299)
- 理学(90705)
- 理学院(89575)
- 管理学(88177)
- 管理学院(87609)
- 中国(85441)
- 科学(67527)
- 京(65313)
- 所(58788)
- 财(57927)
- 农(54300)
- 研究所(53233)
- 中心(50424)
- 江(46789)
- 财经(45457)
- 业大(43586)
- 北京(42554)
- 农业(42551)
- 范(42276)
- 经济学(41943)
- 师范(41882)
- 经(41252)
- 院(40473)
- 经济学院(37902)
- 州(37343)
- 基金
- 项目(193062)
- 科学(150383)
- 研究(145330)
- 基金(136163)
- 家(118499)
- 国家(117489)
- 科学基金(98382)
- 社会(91453)
- 社会科(86715)
- 社会科学(86693)
- 省(76720)
- 基金项目(71088)
- 教育(67299)
- 划(64323)
- 编号(59713)
- 自然(59551)
- 自然科(58117)
- 自然科学(58096)
- 自然科学基金(57035)
- 资助(56225)
- 成果(49345)
- 发(48453)
- 重点(44754)
- 课题(43441)
- 部(43245)
- 创(40659)
- 发展(39562)
- 展(38905)
- 创新(38056)
- 国家社会(38050)
共检索到472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春腊 徐美 刘沛林 穆松林
茶是地理环境的产物,茶产业是融合一产、二产与三产的综合性特色产业,体现了农业、文化与旅游的综合功能,具有地域性、经济性、文化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等特色。当前,中国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具有国际性地位,并涌现了一批重点产茶县、特色产茶县、百强企业和百佳茶馆,但还存在产业发展较乱、较散等问题,茶产业培育与振兴是实现中国茶经济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可从实施大茶业发展战略、茶旅一体化发展、塑造茶产业品牌等方面采取措施,使我国茶产业朝着特色化、园区化、科技化、一体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茶 茶产业 中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姜含春 赵红鹰 葛伟
具有5 000年历史、历经兴衰而又绵延不断的中国茶产业如何得以发展,今后将如何发展值得关注和探讨。在WTO条件下,中国茶产业的经济活动受制于国内与国际两大环境,也取决于自身的优势和弱势。该文从茶产业构成要素及产业门类两方面分别分析评价了我国茶产业自身的优势、薄弱点,以及在WTO条件下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机遇、威胁,最后,探讨了中国茶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国茶产业 现状 发展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小伊 刘红斌
阐释了高等教育发展力的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培育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力的现实意义,探讨了高等教育发展力的构成要素,提出了培育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力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力 培育路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亮科 吕向东
中国是世界茶叶传统生产和贸易大国,在世界茶叶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世界茶叶市场定价及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的话语权不大。为增强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力,有必要对世界茶叶市场发展趋势及中国茶叶贸易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在分析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消费和贸易现状基础上,剖析了中国茶叶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茶叶生产 茶叶消费 贸易 竞争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亮科 吕向东
中国是世界茶叶传统生产和贸易大国,在世界茶叶市场占有重要地位,但在世界茶叶市场定价及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的话语权不大。为增强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市场的竞争力,有必要对世界茶叶市场发展趋势及中国茶叶贸易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在分析世界及中国茶叶生产、消费和贸易现状基础上,剖析了中国茶叶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茶叶生产 茶叶消费 贸易 竞争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文凤 杜莉 朱桂丽
产业的结构和产业生产组织方式随着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在不断地演变与发展。为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的"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产业经济发展战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产业发展路径,文章基于产业演进的理论,采用西藏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西藏产业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不同文明阶段的演进特点和变化趋势。针对影响西藏产业发展的资源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因素等,根据产业演进变化规律和趋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构建了西藏产业在生态文明时代的发展框架和发展路径:培育产业的生态文化;实施产业的知识化、信息化和科技化;整合产业链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柳钦
区域核心竞争力可以看作是区域竞争力的深入,区域竞争力是竞争的延伸。文章梳理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阐述了区域竞争力的特征和维度,提出了培育区域竞争力的路径: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塑造和弘扬区域品牌,构建和利用知识联盟,推进和深化区域创新,等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义丰 刘春腊 谭杰 贾大猛 兰婷婷 张伟
茶旅一体化是茶业与旅游业及相关配套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资源丰富,本底较好。新时期,茶旅一体化处于提升阶段,激活茶经济是提升茶旅一体化的前提。根据国内外茶经济的发展大局,结合茶经济的现状及茶资源概况,从空间上可将我国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局势分为"优化区域、重点区域、一般区域和补充区域"等4种区域类型。为促进茶旅一体化的发展,要从创新发展模式、完善规划体系等方面采取措施。
关键词:
茶旅一体化 茶旅游 茶经济 中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吕波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调整产业布局和升级产业结构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后,重点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动因和培育路径,提出了选准新兴产业项目、加快新旧产业融合和优先发展制造业的服务业等可资借鉴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云 李树君 矫健 秦学敏 范堃
近年来,随着国际糖价的波动,对国内成本较高的制糖产业带来巨大冲击,中国食糖进口量逐年增加,现已超过中国食糖需求量,部分挤占当前国内食糖产业份额,并呈现愈来愈明显趋势。广西作为中国最大甘蔗产区,承担着保障糖料重要战略物资的历史重任。但是,受当前良种繁育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不高等直接影响到产业发展。当前,广西糖料蔗产业应该积极打造利益共同体、构建产业化体系,开展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糖料蔗产业规模化发展。
关键词:
糖料蔗 发展路径 机械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春梅 李荣华
本文借鉴钻石模型,分析了甘肃省有色金属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的驱动因素。认为利用产业集群在成本、效率、合作、品牌和区域创新等方面具有的竞争优势,用新兴的产业集群统筹产业的重组、整合、转移和创新,形成内生增长机制和自主创新能力,是甘肃省有色金属老工业基地改造转型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钻石模型 甘肃 老工业基地改造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金晓彤 李茉
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共同组成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在文化消费日益成为我国扩大内需和突破现实困局新着眼点的现实背景下,探寻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路径至关重要。日本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得益于其高效、合理的政府推进型发展模式,此模式突出体现在政府给出了强有力的战略和政策指导,健全和完善了法律法规体系,打造了适合中介组织发展的环境,奠定了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文化资源的基础,并通过宏观的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实现管理职能的转变以及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和宣传渠道的特色化。研究日本文化产业的成功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储伶丽 郭江
文章依据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将老龄产业的性质划分为公共物品属性、准公共物品属性和私人物品属性。运用德尔斐法对老龄产业各子部门的性质进行归类,发现老龄用品业和老龄金融业具有明显的私人物品属性,老龄服务业、老龄房地产业和老龄再就业同时具有显著的私人物品属性和准公共物品属性。老龄产业的发展可通过市场化产业、政府扶持产业和公共支出产业三大类路径来实现。
关键词:
老龄产业 性质 分类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程金亮
文化产业由于其所依托的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地理空间发展上日益呈现出集聚特征,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因此,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近年,湖北依托其资源优势和科教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链不完善、科技融合度不高和融资模式单一等。要加快湖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就必须优化集群战略布局、培养集群主体、打造完整的优势产业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拓宽融资渠道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湖北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
关键词:
湖北 文化产业集群 发展路径 科技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颖博 王文平 李文文
为解决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文章以硫排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耗过程中硫排放脱钩状态及其强度演变的解析,试图找出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产业未来绿色发展铺平道路。研究发现:(1)整个工业部门将长期维持弱脱钩状态,除了采掘业的脱钩程度越来越弱直至耦合外,其他产业类型皆呈现出反向的趋势。(2)硫排放强度情况与脱钩状态相互映射和解释,即只有采掘业硫排放强度越来越强,其他产业类型均是越来越弱。(3)在硫排放强度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中,产业结构效应产生的影响偏弱,能源强度效应对硫减排的贡献最大,而未来硫减排最主要的短板体现在能源结构效应方面。基于此,现有政策在制定中应更有针对性:采掘业是未来需重点整治的产业;短期内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是降低中国工业硫排放强度的最佳捷径;而长期应从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方向努力,尤其是能源结构方面效果将会更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