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5)
2023(12877)
2022(10911)
2021(10342)
2020(8880)
2019(20682)
2018(20442)
2017(38582)
2016(20567)
2015(23797)
2014(23663)
2013(23522)
2012(21696)
2011(19655)
2010(19188)
2009(17809)
2008(17566)
2007(15405)
2006(12957)
2005(11524)
作者
(60187)
(50839)
(50458)
(48165)
(32105)
(24270)
(23027)
(19918)
(19172)
(17738)
(17235)
(16969)
(15943)
(15931)
(15885)
(15782)
(15296)
(15156)
(14638)
(14485)
(12442)
(12422)
(12408)
(11495)
(11465)
(11356)
(11169)
(10998)
(10178)
(10169)
学科
(92734)
经济(92647)
管理(60045)
(59545)
(47844)
企业(47844)
方法(47770)
数学(43110)
数学方法(42575)
中国(24543)
(23628)
(22046)
(18972)
贸易(18966)
(18567)
(17776)
业经(17576)
技术(17561)
农业(15797)
(14954)
地方(14469)
(13982)
财务(13928)
财务管理(13892)
环境(13298)
(13170)
企业财务(13164)
(12869)
银行(12835)
(12491)
机构
大学(305168)
学院(302881)
(133606)
经济(131246)
管理(119456)
理学(103888)
研究(103675)
理学院(102790)
管理学(100999)
管理学院(100432)
中国(78774)
(64244)
科学(62770)
(56739)
(51988)
(50889)
中心(48024)
研究所(47729)
财经(46752)
业大(45747)
(42753)
经济学(42528)
(42406)
北京(40428)
农业(40302)
经济学院(38576)
(37301)
(37159)
师范(36906)
财经大学(34959)
基金
项目(208270)
科学(164976)
基金(154805)
研究(148612)
(136242)
国家(135246)
科学基金(116029)
社会(96501)
社会科(91779)
社会科学(91755)
基金项目(80801)
(78472)
自然(75562)
自然科(73930)
自然科学(73907)
自然科学基金(72611)
教育(68437)
(67321)
资助(65081)
编号(57873)
(47771)
重点(47081)
成果(45514)
(44335)
(43583)
国家社会(41668)
创新(41015)
教育部(40897)
科研(40657)
课题(39422)
期刊
(134066)
经济(134066)
研究(84599)
中国(54076)
学报(47652)
科学(45238)
(44474)
(43946)
管理(42289)
大学(36243)
学学(34371)
农业(30958)
技术(30109)
教育(26304)
(23280)
金融(23280)
经济研究(23065)
财经(22987)
(19830)
业经(19800)
统计(18208)
问题(18102)
(18066)
技术经济(17936)
(16617)
(15985)
世界(14907)
决策(14501)
(14379)
科技(14337)
共检索到431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亚军  姚顺波  霍学喜  
本文基于2001—2010年中国8个苹果主产区的投入产出数据,对中国苹果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中国苹果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研究认为,苹果生产技术模式开始由资本替代型向劳动替代型转变,表现出非希克斯中性的特点;2001—2010年苹果生产技术效率水平增长较快,从2001年的0.812的生产技术效率增长到2010年的0.906,年均增长1.28%,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中国苹果生产的技术进步显著,2001—2010年年均增长1.59%,保持了较高水平;技术研发方向应该由资本替代型向劳动力替代型和土地替代型转变,以抵消劳动力成本上升对苹果生产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伟  李明贤  谭朵朵  
本文利用1995~2008年中国13个棉花主产区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棉花生产的技术进步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棉花生产的技术进步显著,不过,各个产区技术进步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各个产区的棉花生产总体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但是呈现一定的波动趋势。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自然  
采用非中性技术进步超越随机前沿模型,对中国29个省市1993—2004年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在1994—2004年间年均增长7.05%,其中技术进步率为6.04%,技术效率改善了1.01%。技术进步对TFP增长起主要作用,技术效率变化则对TFP增长起着补充作用。TFP增长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的贡献逐年降低,且东、中和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TFP增长不均衡,但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收敛性,这对决策者在如何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方面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耿宁  李秉龙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2003—2010年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肉羊生产的技术效率,并分析了肉羊生产四大优势产区和农牧区的肉羊生产技术效率的差别。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国肉羊生产明显存在技术效率损失,其中良种化、规模化和人力资本对肉羊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不同区域的肉羊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牧区的技术效率水平高于农区,中东部农牧交错带优势区和中原优势区的技术效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盛雯雯  
笔者利用中国1990—201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金融发展与中国生产技术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增长的技术效率水平偏低,存在区域差异且近年来呈恶化趋势,而金融深化对中国技术效率的演进具有重要影响。尽管总信贷规模对生产技术效率的作用并不明显,但私人部门信贷对技术效率的改善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国有部门信贷则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基于"向前看"和"向后看"两种方法,测算了私人信贷和国有信贷对中国技术效率的贡献大小:从区域角度来看,相较于东部地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昊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运用2001—2010年15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主产区单位面积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的总体状况与变化特征,并对地区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0年间中国小麦单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6,年均改善速度为0.76%,除个别地区外总体技术效率改善并不显著;地区间技术效率及其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多数地区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变化趋于稳定,少数地区年度间变化较大,个别省份还有进一步提高技术效率的潜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树明  张俊飚  徐卫涛  
本文从技术效率的角度出发,以福建、江苏、湖北、河南、山东、吉林6省的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超越对数函数对出口型农产品的生产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影响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出口型农产品的生产普遍存在技术效率损失,生产资料投入过量,劳动力投入稍显不足;农户是否接受过技术指导、户主是否担任过村干部、农户是否与企业签订购销协议对出口型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从加强农户技术培训力度、增进农户与企业联系、合理调整生产投入结构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红雷  贾金荣  
利用2001-2008年中国22个玉米主产区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建立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中国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全国玉米生产平均技术效率为0.86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析了技术效率的时间差异、地区差异和收敛性,发现玉米生产技术效率随时间波动且地区差异明显,但从全国来看,各省份之间的玉米生产技术效率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具有趋同的趋势。今后应提高玉米生产技术效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机械化水平,进行科学管理;加强玉米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键  窦育民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对数成本函数方法对我国十四家商业银行1994-2010年的成本非效率、规模经济及技术进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成本非效率小于大型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成本非效率;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规模经济指数略微小于大型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规模经济指数,总体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在追求规模经济方面差距不大。股份制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技术进步效应明显好于大型商业银行样本期的平均技术进步效应。本文的结论是:我国商业银行通过扩大产出实现规模经济来降低成本的空间很小,今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的主要途径:一是降低商业银行的成本非效率,二是提高商业银行的技术进步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珂英  张鸿武  申婉君  
技术效率的提升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2000-2013年省际数据,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我国"一带一路"地区的生产技术效率,分析了技术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一带一路"地区生产的整体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其水平仍然偏低;区域技术效率水平由东向西依次下降,西部技术效率提升速度高于东部;城市化水平、人力资本、经济外向度等因素对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影响。应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升为导向,根据地区生产技术效率的差异性和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不同制定政策,以促进"一带一路"地区生产技术效率的全面提升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静斐  
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方法,利用2014年对山东肥城有机菜花投入产出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种植有机菜花的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基于种植规模分析了不同地区生产技术效率的差别,以及不同投入要素对有机菜花生产的贡献。结果表明:有机菜花的实际产出水平与前沿产出水平存在差异,生产技术效率水平有待提高;户主受教育年限、家庭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年限、有机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种植规模和区域都是影响有机菜花生产技术的因素;传统的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是造成有机菜花生产技术效率损失的主要因素;物质费用投入、其他费用、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投入与有机菜花的产量正相关,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最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锡荣  刘卉  
基于2000~2007年中国14个铁路局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生产前沿变动及其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00~2007年,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生产前沿发生了前移,即中国铁路运输业经历了一个持续的技术进步过程。对该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表明,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2000~2007年间的年均增长率为5.8%,且这种增长主要来源于新技术引进的贡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文杰  
本文利用我国1979~2005年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根据我国农业政策改革的不同阶段性,采用时不变阈值面板随机前沿模型,考虑地区间生产技术的差异性,分别测算了不同阶段的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结果显示,1979~1984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改善,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不存在显著地区差异性。1985~1991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最高,部分地区依靠资本投入,提高了生产技术。这一阶段的农业改革政策最有效;1992~1999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开始下滑,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差异性拉大;1999~2005年,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下滑,各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差异性开始缩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霍明  胡继连  邵宏宇  
本文以社会信息化的视角,选取相应的代表性指标,依据统计年鉴中我国29个省市区2005年至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中的B-C模型,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研究,并对我国东中西经济三大区域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社会信息化对于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传统信息媒介的影响作用远远高于新型信息媒介。而在考虑信息化影响的前提下,三大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亢霞  刘秀梅  
本文利用1992~2002年分省的成本和产量数据,估计了小麦、玉米、大豆、粳稻、早籼稻、中籼稻和晚籼稻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了上述作物的技术效率及其变动趋势。本研究发现,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对粮食产量增加有积极作用,但进一步增加肥料、种子和机械投入的增产潜力极为有限。从今后的发展前景看,提高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是增加粮食产量的现实选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