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0)
- 2023(14308)
- 2022(11708)
- 2021(10857)
- 2020(9132)
- 2019(20317)
- 2018(19676)
- 2017(37249)
- 2016(19969)
- 2015(22022)
- 2014(21776)
- 2013(21882)
- 2012(20383)
- 2011(18776)
- 2010(18681)
- 2009(17501)
- 2008(17258)
- 2007(15231)
- 2006(13493)
- 2005(12266)
- 学科
- 济(102440)
- 经济(102341)
- 管理(57864)
- 业(57023)
- 企(43909)
- 企业(43909)
- 方法(41759)
- 数学(37558)
- 数学方法(37247)
- 中国(27559)
- 农(22330)
- 财(21386)
- 学(21220)
- 贸(19811)
- 贸易(19803)
- 地方(19390)
- 易(19343)
- 业经(18624)
- 制(17711)
- 银(16896)
- 银行(16843)
- 融(16269)
- 金融(16268)
- 行(16150)
- 农业(14782)
- 环境(14221)
- 地方经济(13103)
- 务(12841)
- 财务(12814)
- 财务管理(12785)
- 机构
- 大学(304234)
- 学院(299705)
- 济(139100)
- 经济(136870)
- 研究(111981)
- 管理(111683)
- 理学(96624)
- 理学院(95483)
- 管理学(93799)
- 管理学院(93260)
- 中国(87793)
- 科学(68084)
- 京(63980)
- 财(61581)
- 所(58140)
- 农(56418)
- 研究所(53458)
- 财经(50036)
- 中心(48853)
- 业大(46549)
- 经(45764)
- 经济学(45584)
- 农业(44880)
- 江(42335)
- 经济学院(41042)
- 北京(40629)
- 院(39573)
- 财经大学(37594)
- 范(36040)
- 师范(35545)
- 基金
- 项目(202956)
- 科学(160498)
- 基金(153760)
- 家(138141)
- 研究(137753)
- 国家(137116)
- 科学基金(115709)
- 社会(93887)
- 社会科(89262)
- 社会科学(89237)
- 基金项目(79773)
- 自然(76065)
- 省(74509)
- 自然科(74408)
- 自然科学(74380)
- 自然科学基金(73146)
- 划(64902)
- 资助(64327)
- 教育(61313)
- 编号(49045)
- 重点(46435)
- 部(46230)
- 发(43577)
- 创(41569)
- 国家社会(41356)
- 科研(39839)
- 教育部(39312)
- 创新(39303)
- 成果(39060)
- 计划(38422)
共检索到446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连标 翁世梅 莫建雷
本文从芯片供应链中断风险及其可替代性视角出发,探究了美国主导对华芯片禁运的国际经济影响。首先从理论层面对芯片禁运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其次将芯片从电子信息行业中剥离出来,构造包含独立芯片部门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最后构建全球8地区12部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模拟芯片禁运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冲击及其时间演变规律,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1)芯片禁运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尤其是当美国联合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同时实施禁运时,我国宏观经济和就业将受到显著冲击;(2)芯片禁运对美国自身的经济影响有限,而跟随美国参与禁运的韩国和日本等地经济损失较高;(3)芯片禁运会削弱我国产品的国内和国际竞争力,且随着竞争力损失的不断叠加,我国产业损失和宏观经济损失均会加大;(4)增强国产芯片对进口芯片的替代能力,并强化不同芯片进口来源之间的可替代性,能够减少我国经济受到的负面冲击。本研究对我国有效应对美国芯片封锁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非 罗安
基于2001—2020年中国与8个国家和地区的芯片进口贸易数据,依据权利—依赖理论,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非对称性贸易依赖关系对中国芯片进口贸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贸易依赖的非对称关系不利于中国芯片进口,但权力优势对中国芯片进口具有积极作用;中国对他国和地区的芯片进口贸易依赖会弱化权力优势对贸易摩擦的对冲作用;同时,汇率波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芯片进口贸易具有抑制作用。为此,应在芯片国际贸易领域建立双多边磋商机制,提高中国在芯片等高新技术领域的话语权;坚持以我为主、多方合作,实现中国芯片领域的科技研发自立自强,以降低芯片进口依赖度;中国芯片企业应适时适势运用外汇金融衍生产品“熨平”芯片进口贸易的汇率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瑞翔 黄帅 范金
研究目标:在外部环境不确定且自身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研究全球生产链重构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OECD编制的ICIO数据库,利用结构分解方法和情景模拟法分析我国产业链重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世界经济整体关联程度在2005~2011年有所上升,在2011~2015年变化并不显著。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和2011年涌现的逆全球化对于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影响有所不同。在2011~2015年,中国经济普遍出现国产中间品代替进口中间品的现象,使得对外关联度下降的同时,内部关联度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旺盛的国内需求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但生产链重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面影响。研究创新:基于中间品的进口替代视角,探讨全球生产链重构给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带来的影响,同时考虑加工贸易和非加工贸易两种生产组织方式的差异。研究价值:对于中国经济整体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可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进口替代 生产链重构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宏兵 赵路犇 翟瑞瑞
在中美经贸摩擦为代表的大国博弈态势加剧及非传统安全因素突出的双重影响下,芯片供应安全的重要地位愈发凸显。全球芯片供应链加速调整,逐步呈现出“短链化”“近岸化”“本土化”特征,芯片供应链构建原则由追求效率和成本最优转为以追求供应安全为主的次优配置原则。文章通过梳理当前全球芯片供应链布局方式及核心国家和地区调整动向,总结当前芯片供应链调整的新特点,并从进入壁垒、外资企业外迁风险、关联行业发展等多方面着手,提前研判其对于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建议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本土芯片产业联盟的作用,以强化芯片底层安全技术为抓手发起芯片产业安全规则倡议,并以双多边合作为突破口增强供应链弹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瀚玮 蒋键
自2015年起,美国开始对中国芯片产业实施经济和贸易制裁。之后的几年,中国政府对芯片产业给予了多重支持。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美国的经济贸易制裁对于中国芯片上市企业到底是利刃还是机遇?基于2013—2019年的芯片产业上市企业数据,通过研发投入、单独专利申报数量、联合专利申报数量等变量着手设计双重差分估计模型,试图探讨在不同程度及不同效力的制裁下中国芯片上市企业的创新绩效。经剖析后发现,美国对中国芯片企业的制裁一方面对芯片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也倒逼半导体相关企业自救及正向影响了相关领域上市企业的单独专利及联合专利申请数量,大幅提升了企业创新绩效水平。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音露 杨渊
替代性数据是传统借贷信息的有益补充,在现代化征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替代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违约预测能力、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结构化替代性数据的作用表现在风险预测能力的提升,而非结构化替代性数据的作用更多体现在对客户的全面评估上。以银行账户结算数据为代表的具有较强预测力的替代性数据是应用中的优先选择。在发挥替代性数据信用价值的同时,有必要强化监管,防范应用过程的各类风险。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何燕 徐和 陈鹏宇
在网络直销背景下,研究一个电子零售商和两个制造商的供应链。电子零售商仅提供其网络平台并收取相应费用,制造商确定单个替代产品的价格和供货量,并借助网络平台发布产品价格信息供顾客选购。基于网络直销模式,针对产品可双向替代和面临随机需求的特点,采用加和的线性需求模型,在单个周期内构建一个两阶段主从博弈模型,讨论制造商的均衡最优定价、供货量和电子零售商的最优收益分享比例;借助数值实验,讨论替代系数和生产成本对制造商、电子零售商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网络直销模式和终端随机需求环境下,当产品的单位供货成本既定时,产品相互替代度越大,电子零售商的收益分享比例和利润越大;当制造商产品相似替代系数既定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玥
本文以中国芯片产业为例对高技术产业政策效果进行研究,发现产业扶持政策在不同阶段的侧重点、扶持方式和支持力度有所差异,早期政策对减轻企业税负作用显著,而中期政策在地方层面落实较好,促进了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对产业投资以及产业重组升级作用显著。鉴于此,本文建议适度延长税收优惠政策期限,扩大政策落实区域,提高政策精准度与效率,加强政策对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和产业升级的积极影响,出台政策以帮助企业提升在专利和跨国并购方面的专业性水平。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蹇明 魏菲 宗涵
因资金具有时间价值,供应链中资金流动的时点和大小会对供应链成员的收益产生影响,协调供应链的契约在理论上存在替代性。通过建立基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模型,本文分析资金时间价值对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相互替代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供应链整体,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时要使得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能够相互替代,需同时提高回购价格和零售商的分享比例;对于供应商而言,只需提高回购价格即可实现回购契约和收益贡献契约的相互替代;对于零售商而言,降低其收益分享比例即可实现回购契约和收益贡献契约的相互替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程鹏 谭浩
突破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限制与封锁,不仅是一个技术性突破的问题,更关系到这一技术背后的科技产业发展问题,需要关注到该产业的工程与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梳理芯片制造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规律,总结归纳芯片制造的技术内涵,并从整个芯片制造工序出发,以光刻和刻蚀技术难点为例进行分析,基于哲学维度揭示半导体产业的技术与工程之间的差异和协同关系。研究指出,技术方法与工程方法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既相互区别又互相联系,在芯片产业发展中更是表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特征;虽然产业工程和技术探索的内容范畴趋同,然而同一内容的不同方面比重不同,两者在执行过程中有着本质区别,最终也会体现在一系列政策考量;技术追求先进性,而工程更多地去追求适用性,因此在工程创新过程中具体选用哪种技术需考虑文化、法律、生态、伦理等因素。据此,要推动中国芯片产业转型升级,需注重产业相关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的统筹发展,推动科研院所和产业界的深度融合。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方莹莹 刘戒骄
当今中国正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新阶段,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关注重点之一,而芯片产业因技术复杂度高、生态链效应突出,又是其中的关键。芯片技术作为高端制造领域的关键复杂技术,是衡量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发展是一个漫长的研发积累过程,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支撑。因此,促进芯片产业技术创新需要建立包含生产子系统、创新子系统、服务子系统及生态环境,核心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紧密协同,市场激励措施和政策有效支持的产业生态圈;把开放式协同创新范畴用于产业组织领域,使协同创新运作方式与产业组织间协同、协同溢出效应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应通过转变政府角色、发挥政府职能,协调攻关核心技术、营造良好创新文化和营商环境及创新金融服务体系等途径完善芯片产业生态圈,实现各主体间的开放式协同创新,提升芯片产业技术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促进我国芯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上的高端转移。
关键词:
芯片产业 产业生态圈 开放式协同创新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福利 陈菊红 李赛赛
构建了一个由两个制造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采用博弈论分析了统一批发价格和批发价格歧视下制造商销售渠道选择的问题。研究表明当制造商向零售商提供统一批发价格,且两种产品间的替代性低时,交叉选择将会发生;两种产品间的替代性高时,制造商倾向于采用单一的销售渠道,交叉选择将不会发生。制造商实施批发价格歧视时,对两种产品间所有替代性的可能,交叉选择均存在均衡结果。对制造商而言,采用单一公共的零售商不会是交叉选择的均衡结果。
关键词:
供应链 可替代产品 交叉选择 均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喜征 刘琛 张人龙
针对传统零售市场中存在同类已有产品竞争的情况,对Salop环形城市模型进行拓展,研究了电子商务环境下可替代产品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并探讨了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发现:产品替代程度对替代产品的各渠道定价和零售渠道需求有正向影响,对直销渠道需求的影响应考虑网络购物带来的便利程度,而对已有产品的需求和定价影响为负。为缓解渠道冲突,提出了改进的收益共享契约协调策略,可以实现供应链成员的pareto改进。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协调策略的有效性,发现供应链效率随产品替代程度递增,而协调效果随产品替代程度先变差后变好。
关键词:
双渠道供应链 可替代产品 定价 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宝华
经济全球化、服务外包等因素使得供应链中断风险日益突出。本文运用博弈分析方法说明供应链企业间的累及效应使得企业采取营业中断风险防范措施的意愿降低,但消极外部影响大的企业采取防范措施的条件比影响小的企业稍温和,通过强化外部风险监管要求和增强企业间的制衡等措施可以实现供应链企业都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共同获得"免疫"的最优博弈均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慧华
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关联化与精益化,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及其严重后果,供应链的中断成为企业的首要风险,供应链中断领域的研究日趋深入。本文提出了供应链中断风险的概念、来源及其影响,阐述了在实践中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的措施,总结了供应链中断风险的管理体系。丰富了供应链中断风险的理论,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供应链 供应链中断 风险管理 突发事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