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0)
- 2023(9761)
- 2022(8051)
- 2021(7396)
- 2020(6118)
- 2019(13958)
- 2018(13213)
- 2017(24578)
- 2016(13386)
- 2015(14908)
- 2014(14141)
- 2013(14181)
- 2012(13141)
- 2011(12176)
- 2010(11875)
- 2009(10962)
- 2008(10912)
- 2007(9290)
- 2006(8147)
- 2005(7127)
- 学科
- 济(58739)
- 经济(58672)
- 管理(35911)
- 业(34331)
- 方法(28283)
- 企(25996)
- 企业(25996)
- 数学(25853)
- 数学方法(25660)
- 中国(17989)
- 农(15554)
- 贸(14610)
- 贸易(14605)
- 易(14326)
- 财(13865)
- 学(12879)
- 业经(11665)
- 农业(10457)
- 制(10062)
- 环境(9856)
- 银(9195)
- 银行(9145)
- 融(8863)
- 金融(8862)
- 行(8808)
- 技术(8517)
- 出(8146)
- 务(7868)
- 财务(7863)
- 财务管理(7853)
- 机构
- 大学(203965)
- 学院(198602)
- 济(90961)
- 经济(89798)
- 研究(76370)
- 管理(73292)
- 理学(64886)
- 理学院(64096)
- 管理学(63021)
- 管理学院(62693)
- 中国(56813)
- 科学(47868)
- 京(43055)
- 农(42396)
- 所(39758)
- 财(37464)
- 研究所(37208)
- 业大(34385)
- 农业(34096)
- 中心(32735)
- 财经(31471)
- 经济学(30236)
- 经(29179)
- 经济学院(27513)
- 北京(26971)
- 院(26819)
- 江(26285)
- 范(24862)
- 师范(24475)
- 科学院(24445)
- 基金
- 项目(142349)
- 科学(112866)
- 基金(108548)
- 家(99231)
- 国家(98516)
- 研究(95400)
- 科学基金(82376)
- 社会(65439)
- 社会科(62309)
- 社会科学(62292)
- 基金项目(57264)
- 自然(54402)
- 自然科(53253)
- 自然科学(53229)
- 自然科学基金(52383)
- 省(51573)
- 划(46044)
- 资助(44002)
- 教育(43060)
- 编号(33327)
- 重点(33167)
- 部(33097)
- 发(30499)
- 创(30039)
- 国家社会(29463)
- 创新(28393)
- 科研(28129)
- 中国(28117)
- 教育部(27898)
- 计划(27884)
共检索到280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欣
采用节能效率测度方法,对1978至2008年期间我国绝对节能效率与相对节能效率(节能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效率变动特点,表现为:中国节能效率基本上为正值;中国节能效率具有较强的惯性。实证研究发现,对中国节能效率正影响的因素有:经济发展速度、能源价格指数、技术进步率及市场化水平;阻碍中国节能效率提升的因素有:重工业比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优化产业结构,使用市场手段加强节能管理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节能效率 变动特征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柴建 郭菊娥 汪寿阳
在分析我国能源比价扭曲对能耗强度影响效应的基础上,建立了Bayesian时变动态回归模型,测算了能源价格变动对能耗的影响效果及变动趋势。主要结论为:①能源比价关系的调整比单种能源价格的国际接轨更为重要。相比国际市场的能源比价结构,中国能源商品价格结构的扭曲度提高了中国的能耗强度,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增长。②能源价格的变动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效应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在电力、煤炭、石油三种能源中,电力价格的变动对能耗强度的影响最大。电力价格变化对单位GDP能耗的影响边际效应在逐年下降,但节能的效果仍很显著。煤电价格联动制约及"从量计征"的资源税偏低使得煤炭价格的上涨反而加大了能耗强度,且1996年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克亮 史利娟 刘悦 杨宝臣
文章基于非径向加权Russell方向性距离函数与Luenberger生产率指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系统考察了2006-2015年间中国节能减排效率的地区差异、动态演进与驱动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节能减排效率较低,地区差异显著,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无论是节能效率、减排效率还是节能减排效率的提升都是完全依靠技术进步来驱动,技术效率低下抑制了中国节能减排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东部地区节能减排效率高且提升速度快,中西部地区节能减排效率低且提升速度慢,地区之间节能减排效率演化呈现出典型的"马太效应"特征,三大地区节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田刚 孙立成 程发新 郭本海
物流业是高能耗及高排放行业,其节能减排需引起高度重视。将能源投入与污染物纳入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框架,构建了基于投入导向与产出导向的DEA模型,测度了2006~2013年间中国29个省份物流业的节能减排效率和潜力,并对重点地区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节能效率与减排效率都较低,年均分别为0.53与0.66。西部节能效率最低,中部减排效率最低,东部的节能效率与减排效率均最高。影响因素回归结果显示:研发强度、外商直接投资对物流业节能减排效率有正面影响,工业化程度、国有率则有负面影响。物流业节能减排效率与人均GDP呈现倒U型曲线,实现物流业增长与环境绩效改善的双赢发展极具挑战性。
关键词:
物流业 节能减排效率 地区差异 影响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欣 韩伟伟 宋马林
通过构建节能减排指标体系,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对2004~2010年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省域的节能减排效率表现特征,进而运用Tobit模型对省域节能减排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节能减排效率在此期间处于波动状态,略有提升态势,这得益于技术进步,但节能管理缺乏效率;大多数省份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进步,但管理不足,亟需提高;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三因素促进了中国省域节能减排效率提高,而能源价格对节能减排效率的进步有所阻碍,反映中国能源定价机制需要改革。最后提出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月兰 迟美青
利用1996~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节能政策对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研究表明:"十一五"以来,我国所实施的节能政策对全国及各区域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与东部地区相比,政府节能政策对中部和西部地区提高能效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此外,技术进步是中部和西部省份实现节能降耗的有效手段,优化产业结构和产权结构更有利于全国以及东部地区提高能效。因此,未来还应继续加强政府相关政策对能效提高工作的支持力度,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和技术水平特点实施差异化的节能政策。
关键词:
节能政策 能源效率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姜彩楼 朱琴 马林
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Kumbhakar模型,发现能源投入在1997—2011年中国工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达到29.4%,反映出中国工业增长仍是以巨大的能源消耗作为代价。中国工业能源效率进步主要受益于结构效应改善,且各指数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变化趋势,反映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大规模国有企业改革及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基于系统矩估计的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轻工业技术前沿面上移主要得益于研发投入,而重工业技术前沿面上移主要得益于资本结构深化。
关键词:
工业行业能源效率 要素贡献率 驱动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寇铁军 范丛昕
一、扩大支出规模,提高稳定性中国节能环保相关工作受财政资金规模的影响,当前仍停留在污染治理与控制的阶段,节能环保财政支出虽在不断增长,但多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伴随着能源紧张和污染频现,中国应坚定且持续地扩大节能环保财政支出规模,提高其占全国GDP及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使其增速不低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速。与此同时,还要注重节能环保财政支出的稳定性,为尽可能多的重点领域设立专
关键词:
环保工作 支出效率 支出结构 效率提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晓丽 洪东悦
首先分析了影响中国能源消费的关键因素,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分两个阶段研究了中国节能政策的发展变化过程;其次,在进一步阐述国外能源政策新趋势对中国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未来节能政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节能政策 能源消费 中国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毅 于大力 高莉
基于中国"热钱"存在"长线投机资金",本文以影响因素为主线,结合利率、汇率、宏观经济与资本溢价等广泛因素,对"热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钱"在次贷危机后出现大幅流出的长期趋势,且短期波动加大;"热钱"同中国经济的作用机制未发生结构转变;"热钱"与多种因素存在多重长期均衡,在长期共同因子中GDP最主要,"热钱"影响超过其他因素;对GDP和房价有显著短期冲击。"热钱"应纳入中国整体经济的流动性管理之中。"热钱"对流动性的冲击,"热钱"与经济增长正反馈形成的风险,应纳入宏观经济政策考虑的内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玉燕 林汉川
我国西部地区能源丰富,但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存在着"资源诅咒"效应,且能源效率远远低于东部地区。为此,本文以能源效率为研究对象,刻画大开发以来西部能源消费的洛伦兹曲线,同时考察能源效率的变动趋势和趋同性,并测度节能潜力的大小,最后回归分析了影响能效的因素。结果表明:(1)西部能源配置有所偏离,配置方式需加以改进;(2)西部能效与东部领先省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变动存在趋同性;(3)西部大部分省份节能潜力较大;(4)考察期内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优化、私有经济的发展、能源价格提升、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和政府的有效引导与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呈正相关关系,而研发投入和对外开发程度的影响相对复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曾贤刚
本文基于DEA方法运用2000—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30个省市的环境效率,同时使用Tobit模型分析了该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区的环境效率基本保持在0.7~1之间波动,各省区平均环境效率刚开始时呈下降趋势,但在2004年或2005年出现明显拐点。(2)我国环境效率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发达地区在效率水平上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的敏感性高。另外,2005年以来西部与东部的效率差距趋于缩小,而中部的情况则不乐观。(3)加大对从业人员、能源、用水等投入要素的利用程度,能有效提高环境效率。(4)经济水平、外贸依存度、人口密度都会对我国...
关键词:
DEA 环境效率 Tobit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辉
应用Bootstrap纠正的共同前沿DEA方法,测算2000~2012年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并分析其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呈现梯状空间分布;技术差距拉大导致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能源效率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群组前沿效率下降也是制约东西部能源效率改善的重要因素;地区间的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不仅造成区域间能源效率差异,而且使得各地区内部省际能源效率也发生明显分化;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城市化、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资本深化、经济开放、能源结构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异。
关键词:
能源效率 共同前沿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红亮 史丹 肖洁
本文认为对地区能效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既可能是经济社会因素,比如说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人均GDP等,也可能是自然环境因素,比如说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温、日照时间等。经济社会因素内生于人类社会本身,其对能效造成的影响最终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改变人们的能源消费方式等手段来加以改变。与此不同,自然环境因素外生于人类社会,其对能效造成的影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根本上讲,经济社会因素对能效造成的影响部分才是可以真正实现的节能潜力。基于这样的理念,本文提出了"理论节能潜力"和"实际节能潜力"的概念,并且首创了把环境变量纳入全要素能效考察的方法和经济学模型。根据2005年我国各地区的数据,本文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广生 杨先明 黄祎
本文在对行业的资本存量进行详细核算的基础上,采用DEA方法研究了工业14个部门的能源效率变化趋势与能源效率损失。研究表明:(1)总体上看,各行业能源使用效率都得到改善,但这种改善并非是持续的,而是存在一个先降低后上升的"U"型转变,转折期出现在1990-1995年间。(2)各行业的能源效率值都有提高的趋势,但行业间的能源效率差异性没有明显的趋同趋势。(3)尽管行业的能源效率在提高,但行业的能源损失的绝对量仍然很大,表明节能的潜力巨大。从节能规划的角度看,尤其要关注的是"高效率高损失量"和"低效率高损失量"这两类行业。最后,本文对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