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71)
- 2023(17107)
- 2022(14174)
- 2021(13365)
- 2020(11203)
- 2019(25618)
- 2018(24738)
- 2017(47060)
- 2016(25337)
- 2015(27990)
- 2014(27334)
- 2013(26926)
- 2012(24470)
- 2011(21701)
- 2010(21263)
- 2009(19903)
- 2008(19774)
- 2007(17084)
- 2006(14821)
- 2005(13128)
- 学科
- 济(105380)
- 经济(105256)
- 业(98356)
- 企(92945)
- 企业(92945)
- 管理(92429)
- 方法(52261)
- 数学(43486)
- 数学方法(43026)
- 财(38121)
- 业经(29593)
- 务(27801)
- 财务(27756)
- 中国(27719)
- 财务管理(27719)
- 企业财务(26485)
- 农(25819)
- 贸(21907)
- 贸易(21896)
- 制(21515)
- 易(21502)
- 策(19597)
- 技术(19475)
- 划(18554)
- 和(18230)
- 农业(17275)
- 理论(16398)
- 体(15791)
- 银(15723)
- 学(15719)
- 机构
- 学院(356974)
- 大学(354840)
- 济(156938)
- 经济(154361)
- 管理(148781)
- 理学(129159)
- 理学院(127968)
- 管理学(126250)
- 管理学院(125589)
- 研究(113974)
- 中国(91222)
- 财(74181)
- 京(72856)
- 科学(65782)
- 财经(59394)
- 所(54958)
- 经(54320)
- 农(54227)
- 中心(53347)
- 江(50897)
- 业大(50583)
- 研究所(49844)
- 经济学(48161)
- 北京(45150)
- 财经大学(44389)
- 经济学院(43620)
- 农业(42768)
- 商学(41591)
- 院(41326)
- 商学院(41196)
- 基金
- 项目(242073)
- 科学(194376)
- 基金(182417)
- 研究(173959)
- 家(159343)
- 国家(158022)
- 科学基金(138250)
- 社会(115629)
- 社会科(110073)
- 社会科学(110046)
- 基金项目(96000)
- 省(91231)
- 自然(90537)
- 自然科(88631)
- 自然科学(88606)
- 自然科学基金(87129)
- 教育(79313)
- 划(77587)
- 资助(74519)
- 编号(67708)
- 部(55052)
- 重点(53830)
- 成果(52896)
- 创(51990)
- 发(50536)
- 国家社会(49315)
- 创新(48585)
- 教育部(48057)
- 科研(47144)
- 人文(46985)
- 期刊
- 济(163810)
- 经济(163810)
- 研究(99748)
- 财(62111)
- 中国(61924)
- 管理(59531)
- 学报(51613)
- 科学(50486)
- 农(46339)
- 大学(40175)
- 学学(38483)
- 融(33029)
- 金融(33029)
- 农业(31548)
- 技术(31127)
- 财经(29893)
- 经济研究(27774)
- 业经(26020)
- 教育(25891)
- 经(25719)
- 问题(21080)
- 业(19725)
- 贸(19654)
- 技术经济(19133)
- 财会(18285)
- 国际(17497)
- 统计(17472)
- 世界(16802)
- 策(16591)
- 现代(16409)
共检索到517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广华
首先,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其次,从微观的角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8个行业24家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绩效值进行评价,并研究了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不同行业内企业绩效的影响有所不同,节能减排政策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生产过程或其产品与能源的关联性。最后,提出不同行业内企业应采取差异化政策等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经济增长 企业绩效 政策检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国兴 高秀林 汪应洛 郭菊娥 汪寿阳
本文收集了我国1978-2013年间的节能减排政策,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开发了节能减排政策量化标准并据此对收集的政策进行了量化,构建了政策效力和政策协同度的度量模型,利用量化数据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颁布的节能减排政策数量越来越多,政策总效力越来越大,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在节能减排政策的演变过程中,政策总效力的增加主要是由政策数量的增多引起的,政策的平均力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渐降低,并且政策的制定表现出一定的战略和系统缺乏性;随着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部门协同、措施协同和目标协同的协同状况...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政策测量 政策演变 政策协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国兴 高秀林 汪应洛 郭菊娥 汪寿阳
本文收集了我国1978-2013年间的节能减排政策.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开发了节能减排政策量化标准并据此对收集的政策进行了量化.构建了政策效力和政策协同度的度量模型.利用量化数据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颁布的节能减排政策数量越来越多.政策总效力越来越大.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在节能减排政策的演变过程中.政策总效力的增加主要是由政策数量的增多引起的.政策的平均力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渐降低.并且政策的制定表现出一定的战略和系统缺乏性;随着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部门协同、措施协同和目标协同的协同状况...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政策测量 政策演变 政策协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凡银
节能减排政策源于消除外部性的庇古税和科斯定理,主要由一般性、特殊性和间接引导性等政策工具构成。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特殊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性和选择性控制措施;间接引导性工具包括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方法。本文对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工具进行了归类,阐述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传导机制,并提出了优化和改进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节能减排 政策目标 政策工具 传导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维国 王霄凌
为了分析高能耗企业集群在低碳减排政策的引导下实施低碳生产的企业群体决策行为,需要在演化博弈理论框架下,重点研究高能耗企业集群的低碳决策模仿行为、激励性和惩罚性低碳政策对减排行为的演化影响等问题。根据高能耗企业的减排决策行为具有模仿、观察和学习过程,建立了低碳政策下高能耗企业减排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高能耗企业与政府部门作为不同类群体的演化博弈动态稳定均衡(即演化均衡)结果将是两种模式:一种是政府提供激励性减排补贴下,高能耗企业积极进行减排的模式;另一种是政府征收碳税等惩罚性政策下,高能耗企业被动进行减排的模式。最终社会经济系统的低碳政策模式收敛于哪一种状态,取决于历史惯例采取的减排模式、减排技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培华
目前,我国能耗和污染形势严峻,企业作为利用能源和排放废物的社会生产者,是节能减排的主体。为支持企业节能减排,政府正积极实施一系列财税政策,但仍需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为企业节能减排创造经济基础。一是通过投资性的支出,创造公平环境,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地方政府应参照中央办法设立节能减排专项基金,为企业提供优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节能减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艳芬
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形成了32个项目的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问卷,再对江西和江苏两省300家企业进行调查,利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揭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由4个维度(14个项目)构成,分别是:持续发展支持度、政府支持度、绩效支持度和社会环境支持度,这4个因子共解释了支持度感知总变异的81.26%。最后通过信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计算得出各因子与总分的α系数在0.807~0.919之间,分半信度在0.813~0.921之间,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程度明显高于各因子间的相关程度,证实了该问卷构想效度的合理性。将企业个体特征作为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的前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证实了企业节能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玲玲 武春友
在综合考虑能源利用和污染物排放的基础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节能潜力和减排潜力的测度模型。利用1996—2010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计算其节能潜力和减排潜力。基于此,利用ArcGIS10.0软件分析中国节能潜力和减排潜力的时空演进情况,找到各省节能减排的最优路径。结果表明:整体上看,中国具有较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其中节能减排潜力较大的省份主要有山西、贵州、云南、陕西和甘肃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节能减排潜力呈明显的"西-中-东"阶梯状分布格局,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均有向西部地区
关键词:
节能潜力 减排潜力 节能减排 优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云 张忠华
基于ESI论文数据库,使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和指标,从合作国家、学科、合作机构和高质量论文等方面,探究2003—2012年期间中国开展的节能减排国际科学研究合作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节能减排领域的国际合作论文总量快速增长,合作国家数不断增多,合作论文质量逐渐提高,合作深度不断增强,高质量论文主要集中在化学、材料科学和物理等中国传统优势学科领域。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科学研究 国际合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跃中 杨宏伟
2006年11月份,国际能源机构(IEA)预计,按照当前的发展态势,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2010年之前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排放国。国际社会对我国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以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越来越加以关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玉凤
企业的节能减排业绩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业绩,而现行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却不能反应节能减排业绩。文章拟从能源消耗状况、能源利用效率、污染排放物状况和节能减排投入四个方面来探讨节能减排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节能减排业绩 评价指标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班班 齐绍洲
进入"十三五"时期,中国迫切需要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双赢"的道路,创新是关键驱动力。那么,不同的节能减排政策工具,如市场型和命令型工具是否能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为此,本文构建了中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专利、能源价格指数和政策执行措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市场型工具的效果存在外溢性,而命令型工具则更针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并对创新程度更高的发明专利效应更强。2政策工具向行业的有效传导是诱发技术创新的前提,因此,市场型工具在电力行业的作用受到限制,而命令型工具在国有化程度高的行业效果更强。3在高耗能行业和成本难以转嫁的行业,更容易诱发技术创新。当然,两种政策工具的效果还存在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元伟 段万春 孙永河
为给我国企业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分别从企业耗能效率、机构匹配程度、节能投资强度、节能创新能力、政策执行力度五个方面提出了企业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由控制层、网络层、方案层三个层次构建了能够反映元素/元素集层次性与相关性的企业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的系统分析结构,最后基于网络分析法提出了能够有效处理系统内部复杂结构关系的企业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方法,并通过案例应用证明了提出方法的应用可行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申萌
"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然而其整体具有"双重红利"的证据不足。"政策波动性"和"政策机制设计"是可能造成政策对产业经济促进效果不显著的两个原因。为了消除政策波动性的影响,文章考察了2006~2008年节能减排规制较为严格时期内受规制企业的经济变化。利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10249家高耗能企业名单,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相结合的"准自然实验"方法,文章发现节能减排政策整体上提高耗能企业的工业总产值11.2%和股本回报率17.1%,但企业劳动力水平和出口额分别降低了5.2%和4%。文章利用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表明,在政策波动性较小的前提下,节能减排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明敏
文章基于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采用DEA,以二氧化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构建测算各省生产效率的DEA模型。研究发现:(1)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口和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2)东部省份的生产效率优于中西部省份,以北京、上海为最优,其他省份均需提高社会人口组织效率和能源使用效率;(3)东部省份的能源使用效率高于中西部省份,社会人口组织效率基本达到有效水平但经济发展空间较小,而中西部省份在现有排放水平下经济发展空间较大,需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