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0)
2023(11720)
2022(9819)
2021(9499)
2020(7819)
2019(18496)
2018(18108)
2017(34473)
2016(18997)
2015(21787)
2014(21783)
2013(21631)
2012(20631)
2011(18848)
2010(19061)
2009(17867)
2008(18034)
2007(16219)
2006(14101)
2005(12998)
作者
(54230)
(45397)
(45315)
(43601)
(29241)
(21709)
(20787)
(17760)
(17234)
(16488)
(15553)
(15073)
(14574)
(14525)
(14365)
(14355)
(13729)
(13443)
(13194)
(13096)
(11445)
(11167)
(11153)
(10404)
(10402)
(10306)
(10092)
(10056)
(9262)
(9156)
学科
(81370)
经济(81288)
管理(51844)
(49068)
(38570)
企业(38570)
方法(36877)
数学(32368)
数学方法(32037)
中国(24754)
(23520)
(20982)
(18546)
贸易(18537)
(18101)
(16662)
业经(16098)
(16012)
农业(15196)
地方(14255)
(13924)
银行(13904)
理论(13458)
(13367)
(13085)
(13006)
金融(13004)
(12456)
环境(12243)
(11791)
机构
大学(277682)
学院(275804)
(123551)
经济(121103)
管理(103475)
研究(99245)
理学(88127)
理学院(87113)
管理学(85802)
管理学院(85260)
中国(77464)
(59171)
(57482)
科学(56974)
(50158)
中心(45348)
研究所(45321)
财经(45015)
(44542)
(41765)
(40987)
经济学(39592)
北京(38310)
业大(37190)
(37000)
师范(36693)
经济学院(35669)
(35226)
农业(35005)
财经大学(33238)
基金
项目(175042)
科学(137729)
研究(132276)
基金(127220)
(109970)
国家(109072)
科学基金(92531)
社会(83879)
社会科(79518)
社会科学(79499)
(65669)
基金项目(65555)
教育(62163)
自然(57158)
(56413)
自然科(55776)
自然科学(55756)
自然科学基金(54819)
编号(54254)
资助(53585)
成果(46097)
(41097)
重点(39954)
(38353)
课题(38198)
(35944)
教育部(35510)
国家社会(35240)
(34268)
中国(34050)
期刊
(136363)
经济(136363)
研究(87334)
中国(56225)
(44114)
(40463)
学报(39362)
管理(37476)
科学(37448)
教育(33518)
大学(30123)
(28170)
金融(28170)
学学(27960)
农业(27509)
技术(24864)
经济研究(23035)
财经(22894)
业经(19952)
(19840)
问题(18353)
(17695)
(15718)
国际(15482)
世界(14871)
技术经济(14083)
图书(13322)
统计(13137)
理论(12948)
(12373)
共检索到423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曾凡银  
节能减排政策源于消除外部性的庇古税和科斯定理,主要由一般性、特殊性和间接引导性等政策工具构成。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价格政策;特殊性政策工具包括直接性和选择性控制措施;间接引导性工具包括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方法。本文对我国节能减排的政策工具进行了归类,阐述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传导机制,并提出了优化和改进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国兴 高秀林 汪应洛 郭菊娥 汪寿阳  
本文收集了我国1978-2013年间的节能减排政策.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开发了节能减排政策量化标准并据此对收集的政策进行了量化.构建了政策效力和政策协同度的度量模型.利用量化数据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颁布的节能减排政策数量越来越多.政策总效力越来越大.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在节能减排政策的演变过程中.政策总效力的增加主要是由政策数量的增多引起的.政策的平均力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渐降低.并且政策的制定表现出一定的战略和系统缺乏性;随着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部门协同、措施协同和目标协同的协同状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云  张忠华  
基于ESI论文数据库,使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和指标,从合作国家、学科、合作机构和高质量论文等方面,探究2003—2012年期间中国开展的节能减排国际科学研究合作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节能减排领域的国际合作论文总量快速增长,合作国家数不断增多,合作论文质量逐渐提高,合作深度不断增强,高质量论文主要集中在化学、材料科学和物理等中国传统优势学科领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广华  
首先,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其次,从微观的角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8个行业24家上市公司2003~2011年的绩效值进行评价,并研究了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对不同行业内企业绩效的影响有所不同,节能减排政策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企业生产过程或其产品与能源的关联性。最后,提出不同行业内企业应采取差异化政策等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十余年的节能减排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和做法,但推进节能减排的机制和政策尚需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未来,有必要站在我国发展的全局谋划节能减排工作思路和重点,把节能减排和稳定增长结合起来,把政府推动和市场引导结合起来,把创新驱动和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系统性、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促进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国兴  高秀林  汪应洛  郭菊娥  汪寿阳  
本文收集了我国1978-2013年间的节能减排政策,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开发了节能减排政策量化标准并据此对收集的政策进行了量化,构建了政策效力和政策协同度的度量模型,利用量化数据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协同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颁布的节能减排政策数量越来越多,政策总效力越来越大,政府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在节能减排政策的演变过程中,政策总效力的增加主要是由政策数量的增多引起的,政策的平均力度不但没有增加反而逐渐降低,并且政策的制定表现出一定的战略和系统缺乏性;随着政府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部门协同、措施协同和目标协同的协同状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兴  张振华  
文章从政策力度和政策目标两个维度对我国1997-2013年节能减排政策进行量化,探究了不同政策目标的演变趋势及其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结果发现,我国政府自1997年以来逐渐增强对节能减排政策目标的重视,但各政策目标的重视状况明显不同,其演变的核心内在动力来自于中央政府、各有关部委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博弈的理性选择,且各政策目标对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方向性差异。最后,从优化相关政策目标、完善政策目标应用推广领域和加强不同节能减排政策目标间的协同推进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雁杰  吴佩林  孙作人  
文章以LEAP系统为工具,把私人乘用车按排量异质分类,模拟不同节能减排政策情景并分析其效果。结果发现:现实世界燃油经济性与排量大小非同方向变化;各情景下2020年耗能都会突破百亿吉焦,2021年CO_2排放超过8×10~8t;降低年度行驶里程效果最优,增加节能车占比效果最差;目前供给侧实行的减控政策不能达到既定目标,须鼓励使用端绿色出行。研究认为应综合施行宏微观、供需端多种政策,尤其是控制行驶里程,大力发展纯电动乘用车,防止中高排量区间乘用车净增量占比的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莉  
能源、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我国的自然资源浪费比较严重,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中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都承受不住,只有坚持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才能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进展很快,节能减排的成功推进离不开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培育环境,节能减排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蔡凌曦  范莉莉  鲜阳红  
运用内容分析法的分类思想,从公共政策的形式特征、节能减排的定义和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规划三个角度入手,确定城市节能减排政策的特征类目及其定义。然后进行分类编码和统计,并通过引入SPSS软件的一致性检验方法,对分类结果进行了重测信度检验和α信度系数检验。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国兴  李佳雪  管欣  
政府内部的跨部门协同是协同治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否可以通过研究节能减排政策发文领域的部际合作关系演进来探究跨部门间的博弈与协同显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收集1978年以来由国务院各部委颁布的1493条节能减排政策,基于政策文本解释了各部门在政策措施选择方面的差别及联系;以七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为时间节点,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各阶段政策颁布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探讨了政策发文过程中政策措施选择方面的合作现象及部门博弈与协同的内在成因。研究表明:(1)部门特点、政策目标和各部门在部际合作中所处的地位是影响各部门政策措施选择的核心因素;(2)节能减排政策制定部门的部际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并逐渐形成了以"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为核心的联合发文网络。部际合作关系的演进过程中贯穿着部门之间的博弈与协同,而其背后的原因在于部门追求利益与履行职责之间的冲突和协调;(3)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合作次数及广度明显上升,其合作逐渐演化成"轴心-辐条"的网络结构特征。文章还从打破部门等级界限、明确责任归属、完善部门绩效评价体制及全面提升部门协同参与积极性的角度提出了促进节能减排政策部门协同的相关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伍红  
本文将节能减排指标细分为"四率":化石能源使用率、治污投资率、万元能耗率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并构建与节能减排关系密切的"四税"—资源税、消费税、增值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的多元回归模型,发现"四税"与"四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因此,为进一步优化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应加快资源税改革,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适当提高税率,理顺税费关系;扩大消费税征税范围,将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纳入征税范围;调整增值税税率,取消化石能源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生产节能产品的专用设备、其他环保设备,以及用于治污的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允许治污投资税前加计扣除,对生产和制造节能设备和产品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云燕  王静  
首都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环境资源不断消耗,节能减排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现阶段首都实施的节能减排政策及目标的基础上,对2001~2013年北京市节能减排现状进行评价。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2015~2020年北京市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碳排放量进行预测,计算出北京市节能减排的潜力。最后分析由于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对节能减排潜力造成的影响,并对北京市节能减排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田园  陈新国  李龙  
通过构建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地方政府和物流企业以及物流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讨论各个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索参与各方在进行节能减排行动时的内在关系,总结促进物流业节能减排工作多样化的政策手段。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建武  李善同  
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分析了能源和环境税收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地实施能源税和环境税来实现一定的污染减排目标将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对污染物征税对于经济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要小于对能源消费征税;在征收能源税/环境税的同时,实施相应配套政策,如降低服务业营业税以促进服务业发展,可以抵消其负面影响,并带来"双重红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