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28)
2023(12739)
2022(11022)
2021(10689)
2020(8846)
2019(20703)
2018(20651)
2017(39217)
2016(21468)
2015(24469)
2014(24491)
2013(24107)
2012(22206)
2011(20125)
2010(19722)
2009(18039)
2008(17399)
2007(14852)
2006(12872)
2005(11310)
作者
(61544)
(51161)
(50600)
(48285)
(32572)
(24296)
(23017)
(20329)
(19509)
(18087)
(17448)
(17319)
(16228)
(16180)
(15812)
(15771)
(15270)
(15000)
(14536)
(14456)
(12672)
(12644)
(12241)
(11580)
(11339)
(11255)
(11200)
(11171)
(10259)
(10214)
学科
(84526)
经济(84424)
管理(58049)
(52863)
(43228)
企业(43228)
方法(39322)
数学(34477)
数学方法(34127)
中国(25385)
(22108)
(19657)
(19325)
业经(17411)
(17119)
贸易(17111)
(16707)
(16231)
地方(15622)
农业(14239)
理论(13956)
(13730)
(13280)
银行(13233)
环境(13154)
(12719)
(12689)
金融(12681)
技术(12394)
(12331)
机构
大学(302591)
学院(298477)
(121789)
经济(119307)
管理(117753)
研究(106160)
理学(102137)
理学院(100973)
管理学(99294)
管理学院(98767)
中国(79484)
(65905)
科学(65796)
(53515)
(53470)
研究所(49276)
(49113)
中心(46951)
业大(45109)
财经(43399)
北京(42209)
(41354)
(39798)
(39767)
师范(39404)
(38793)
农业(38725)
经济学(36723)
(33500)
经济学院(33114)
基金
项目(208821)
科学(163553)
研究(152808)
基金(152014)
(133574)
国家(132517)
科学基金(112471)
社会(95426)
社会科(90346)
社会科学(90323)
基金项目(80451)
(78860)
自然(73094)
自然科(71401)
自然科学(71380)
自然科学基金(70078)
教育(69647)
(67779)
资助(63224)
编号(61641)
成果(50747)
(46816)
重点(46622)
(44203)
(43005)
课题(42855)
创新(40180)
科研(39983)
教育部(39957)
国家社会(39553)
期刊
(129283)
经济(129283)
研究(89783)
中国(57200)
学报(49854)
科学(45613)
(44491)
管理(42742)
(38422)
大学(37270)
学学(34888)
教育(34884)
农业(31463)
技术(25252)
(23573)
金融(23573)
经济研究(21542)
财经(20718)
业经(19731)
(17706)
问题(16965)
(16802)
图书(16571)
理论(15177)
科技(14633)
(14371)
技术经济(13880)
实践(13767)
(13767)
世界(13755)
共检索到435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虎生  余浩  
中国自1998年发布第一个航运运价指数起,各大航交所(航运服务中心)陆续发布了各类别、多层次的指数,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也积累了不少问题。本文遵循先整体后部分的分析思路,首先整体上从编制方法、发布系统等角度对运价体系进行解析,然后通过航线范围、货物装载形式两种视角从纵向和横向分析了目前几大航交所(航运服务中心)指数建设情况,概括了指数在编制和使用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对指数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对完善指数体系有所帮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邱海蓉  
尽管我国航运融资市场在近几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与世界发达的航运中心相比,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融资资金供需缺口大、创新能力不足、融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升航运融资服务层级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缺乏健全的航运融资服务体系。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航运融资服务体系的构建思路及建设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付文阁  苏晓欢  高扬  
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规模较大,由此形成了"航运大国"与"航运强国"建设目标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进一步完善我国航运指数对于规避航运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我国航运指数编制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国际上关于波罗的海航运指数编制的有效经验基础上,指出我国作为贸易大国和航运大国,应在加强区域港口间的合作与分工、发展与国际航运中心的"竞争+合作"模式等完善我国航运指数市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燕  
通过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工作需求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分析,探讨了目前国航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践性和实用性、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三方面给出了相应对策。并对国际航运业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蓝贤钢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是全球航运市场主要运价指数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航运市场的变动。分析并掌握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的主要特征,对提高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预测的准确性,从而把握海运价格的变化规律、辅助航运风险管理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燃油成本是航运企业的重要成本,其成本波动对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有着较大影响。本文基于2012年以来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数据和国际原油价格数据,探讨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关系,并分别构建SVR模型、LSTM模型和SVR-Adam-LSTM组合模型对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SVR-Adam-LSTM组合模型相较于单一模型,结合国际油价数据后,表现出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指数趋势把控能力。预测结果显示: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短期内保持上升趋势,后期受疫情、地缘政治等影响出现小幅震荡回调。据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与其他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准确发布能够体现我国市场特色的干散货指数,为我国航运市场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董岗  何新华  
面对航运服务和班轮运价敏感的托运人,构建由两个竞争性班轮和一个货运代理组成的集装箱航运市场Stackelberg模型,文章通过逆向归纳法求解博弈均衡发现:随着集装箱航运服务的改善,班轮提供给货运代理的优惠价格以及货运代理向托运人的班轮报价都随之上涨,但处于成本和份额劣势的班轮上涨幅度相对较小;班轮利润则发生相反变化,处于成本和份额优势的班轮利润随之增加,而处于成本和份额劣势的班轮利润则随之减少;班轮承运量和航线市场满足程度都随之提高,但处于成本和份额劣势的班轮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建模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为集装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瑞琦  杨丰强  
上海正积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但航运中心并不是简单的港口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发挥港口优势,围绕航运功能,形成港城互动的产业体系。文章通过对世界先进航运中心的分析,总结出三种主要的发展模式,为上海航运中心产业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阳  周甫宾  
从航运服务产生、航运服务的界定入手,对航运服务的相关概念予以阐述,在对宁波航运服务体系构建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与劣势两方面考察体系构建的基础条件,设立了"三核心、四服务、五结合"的体系框架,构建出以货运服务为基础、岸基服务为依托、离岸服务为拓展、支撑服务为补充的宁波航运服务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培育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宇闻  
我国提出"要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发展海洋经济",因此,建设中国的航运中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推动中国海运相关业务的发展,同时也对我国航运险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我国航运险发展现状2019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UNCTAD班轮运输连通性指数(LSCI)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海运联系最领先的国家。其中2019年LSCI指数显示,中国的LSCI指数自2006年至2019年增长了51%,中国在世界海运网络中的地位已经确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勇  
本文通过对三种国际典型航运基金,德国KG基金、新加坡信托、伊斯兰基金,运行模式的比较,针对我国航运投资基金的运行模式中的组织机制、融资机制、投资机制、退出机制和监管机制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思勤  周正柱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思远  梁晓杰  
航运衍生品交易是规避航运市场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以航运衍生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模型分析中国沿海煤炭航运衍生品的市场有效性,更加细致地刻画航运衍生品的市场特征,为企业和投资者合理运用航运衍生品进行风险规避和投资提供理论参考。本文通过建立Wildbootstrap方差比、VECM等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信息有效性方面,样本期内2016年下半年以后中国沿海煤炭航运衍生品市场有效性较之前有所提高;功能有效性方面,中国沿海煤炭航运衍生品市场长期能够达到弱式有效。基于此,提出优化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完善航运衍生品交易规则、加强航运衍生品监管力度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