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4)
2023(10513)
2022(8762)
2021(7960)
2020(6370)
2019(14587)
2018(14136)
2017(26667)
2016(14041)
2015(16060)
2014(15752)
2013(15937)
2012(15594)
2011(14621)
2010(14536)
2009(13324)
2008(13149)
2007(11599)
2006(10686)
2005(10088)
作者
(43288)
(36012)
(35980)
(34116)
(22981)
(17302)
(16185)
(14044)
(13940)
(12854)
(12580)
(12026)
(11786)
(11757)
(11645)
(11276)
(10855)
(10440)
(10399)
(10144)
(9236)
(8980)
(8896)
(8411)
(8159)
(8144)
(8016)
(7908)
(7435)
(7336)
学科
(74766)
经济(74700)
(33294)
管理(32931)
中国(25882)
方法(24395)
(23930)
企业(23930)
地方(21392)
数学(21323)
数学方法(21194)
(19914)
业经(16741)
(15344)
贸易(15329)
(14877)
(13508)
农业(13403)
地方经济(12764)
(12695)
(12584)
(12220)
金融(12220)
产业(12205)
(12169)
银行(12139)
(11974)
(11503)
环境(11423)
技术(10607)
机构
大学(210211)
学院(209826)
(99419)
经济(97775)
研究(87232)
管理(73148)
中国(67084)
理学(61405)
理学院(60617)
管理学(59777)
管理学院(59399)
科学(51222)
(47673)
(45445)
(41823)
研究所(41240)
(38668)
中心(37250)
财经(32567)
经济学(32388)
(32060)
北京(31496)
(31367)
农业(30405)
(29786)
业大(29676)
经济学院(29038)
(28745)
师范(28394)
科学院(27331)
基金
项目(135964)
科学(107149)
研究(99362)
基金(98794)
(87793)
国家(87117)
科学基金(72505)
社会(65437)
社会科(62188)
社会科学(62179)
(51526)
基金项目(50578)
(44279)
自然(44160)
教育(43654)
自然科(43102)
自然科学(43087)
自然科学基金(42362)
资助(41290)
编号(37541)
(36983)
重点(31828)
成果(31101)
(30727)
发展(30247)
(29754)
(28537)
国家社会(28403)
课题(28245)
中国(27920)
期刊
(117679)
经济(117679)
研究(71339)
中国(50121)
(37228)
学报(34165)
科学(33016)
管理(30386)
(28805)
农业(26078)
大学(25827)
学学(24245)
教育(23201)
(23046)
金融(23046)
经济研究(20631)
业经(18631)
技术(17736)
财经(16931)
问题(15836)
(15009)
(14774)
(14546)
世界(13967)
国际(13542)
技术经济(11097)
经济问题(10089)
科技(9903)
(9489)
论坛(9489)
共检索到341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汝范  
经过30多年艰苦奋斗,中国的航天产业有了很大发展。从1970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以来,到1988年底,我国已发射了低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的卫星。其中包括科学实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军事侦察卫星、国土普查卫星、摄影定位卫星、试验通信卫星和实用通信广播卫星等25颗卫星,这些卫星为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起到重大的作用。此外,我们1987年和1988年用返回式卫星为联邦德国、法国进行了微重力试验,效果十分满意;我国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卫星,正在卓有成效地进行。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运载火箭长征系列从1型发展到4型,目前正在研制推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元方  杨海成  杨凌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战略是我国航天产业调整与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方向,本文分析了我国航天产业军民结合的现状和问题,并介绍了国外在此方面的做法,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志黎,陈炳文,刘文科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发展中国航天事业李志黎陈炳文刘文科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与发展在我国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回顾中国航天的历程,展望航天的未来发展,对于中国航天再创辉煌是大有裨益的。一、中国航...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增军,侯力军  
毛泽东发展国防思想指引中国航天事业走向世界胡增军,侯力军国防科工委在毛泽东发展国防科技思想指引下,30多年来,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完成了突破尖端的历史任务,掌握了有效的核自卫能力,发展了新型常规武器装备,并在航天等一些高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跃身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尧  任基尧  张文翰  
建立航天技术经济学科,撰写航天技术经济学专著的工作,经过几年努力,目前专著已完成初稿,按计划1996年4季度可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对我国航天科技工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并以该书的出版向我国航天事业开创40周年献礼。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旭  
一、审计环境得天独厚1.先进的文化,开明的理念。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四院审计系统始终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做一流工作,创一流业绩,育一流人才"为目标,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高效廉洁、创新学习,团队协作、控制风险"为准则,以"求真务实、创新审计、改善管理、增值服务"为原则,形成了四院审计的进取型审计文化。四院领导班子有强烈的内部控制优先审计意识和现代审计理念,院长刘石泉直接主管审计部,他指出,"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内部审计,审计是企业拥有的一种宝贵资源。内部审计是一种制度安排,它既是一把利剑,又是一把尺子,也是企业管理者的眼睛和耳朵,更是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经济良医'、‘管理顾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欣文  
中国航天技术走向世界长二捆火箭发射澳星B1刘少毅/摄欣文(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办公厅)ChinaAerospaceTechnologyComesintoWorldArena¥ByXinWenAbstract:Chinabeganitsspacetech...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铭  吴镜开  
"走出去"的海外战略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已经变得越来越迫切。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进行海外并购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2013年3月28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成功收购了在汽车安全电子领域享有世界声誉的卢森堡IEE公司。这是中国航天第一次扬帆出海,跨国并购,如今已经运行两年。中国航天科工三院这次成功的海外并购案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严剑峰  张祥建  
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产业关联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并已成为国家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文章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和上海最新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计算和分析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指标,研究了航天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后向关联效应与前向关联效应,揭示了航天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的内在机理。最后从促进产业关联的角度提出了加强航天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雨生  
中国航天事业从零开始,已壮大成为国家级产业。经济全球化浪潮给中国航天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新的知识、新的环境和新的动力。发展中国空间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文明的需要,是国家级事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夙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新安  
中国已成为世界航天强国,中国的航天企业在加强内部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要把竞争的主要精力放在专利权保护的国际战略选择上。由于在成为世界航天强国后,面对的竞争对手有强有弱,故在面对弱者实施"进攻型专利权保护战略"的同时,还要面对美俄企业实施"防御型专利权保护战略",构成混合战略,灵活运用"基本专利"和"外围专利"的组合,并大力形成"专利网"的战略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商勇  
与会的部长说:“表格就这么繁琐,我都很难搞清楚,又怎么让我那些下属理解、坚持呢?”引进新模式,只有让广大员工易于理解、便于实施,才有生命力,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志澄  
对21世纪初我国航天发展的思考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黄志澄一、前言当今,世界航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一方面,冷战结束后,世界的政治、经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这必将对航天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信息革命的推动,世界航天技术特别是卫星技术孕育着重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劲  黄海霞  
指出:智慧企业是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企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智慧企业运行平台是承载企业全部经营活动,实现全要素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物理载体,是智慧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梳理了智慧企业的相关理论,界定了智慧企业的内涵和特征,构建了智慧企业建设系统框架和智慧企业成熟度模型,并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为例,深度分析了其基于"互联网+管理创新"商业模式提出的智慧企业运行平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璜  
作为科学衡量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指标,经济增加值一经引入我国就在国资委企业业绩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航天三江集团主动适应国资委的价值管理导向,着力提升经济增加值管理水平,结合企业实际研究建立了涵盖主要支柱产品的单项产品经济增加值动态管理体系,有效提升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单项产品经济增加值的计算与监测情况,分析了其在理论研究和应用拓展方面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