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2)
- 2023(15751)
- 2022(13104)
- 2021(12325)
- 2020(10230)
- 2019(23124)
- 2018(22221)
- 2017(42486)
- 2016(22480)
- 2015(25046)
- 2014(24346)
- 2013(23834)
- 2012(22361)
- 2011(20171)
- 2010(20572)
- 2009(19624)
- 2008(18876)
- 2007(16897)
- 2006(15207)
- 2005(14098)
- 学科
- 济(88989)
- 经济(88870)
- 管理(71881)
- 业(69192)
- 企(58012)
- 企业(58012)
- 方法(34124)
- 中国(34054)
- 数学(29372)
- 数学方法(29057)
- 融(28932)
- 金融(28929)
- 财(28206)
- 银(27740)
- 银行(27722)
- 行(26859)
- 贸(26824)
- 贸易(26799)
- 易(26127)
- 农(25499)
- 制(25386)
- 业经(21721)
- 地方(19454)
- 技术(19262)
- 务(16757)
- 财务(16716)
- 农业(16681)
- 财务管理(16681)
- 体(16382)
- 企业财务(15859)
- 机构
- 学院(311100)
- 大学(309814)
- 济(144391)
- 经济(141722)
- 管理(118703)
- 研究(110870)
- 理学(100707)
- 理学院(99666)
- 管理学(98368)
- 管理学院(97764)
- 中国(93056)
- 财(70473)
- 京(64851)
- 科学(59142)
- 财经(54014)
- 所(53753)
- 中心(51565)
- 经(49181)
- 研究所(47893)
- 江(47398)
- 经济学(46165)
- 农(43634)
- 北京(41862)
- 经济学院(41545)
- 院(40676)
- 财经大学(40195)
- 范(38074)
- 业大(38028)
- 师范(37788)
- 州(37521)
- 基金
- 项目(200089)
- 科学(160451)
- 研究(152943)
- 基金(147880)
- 家(127229)
- 国家(126186)
- 科学基金(109015)
- 社会(101634)
- 社会科(96698)
- 社会科学(96680)
- 基金项目(76412)
- 省(75339)
- 教育(69415)
- 自然(66090)
- 自然科(64540)
- 自然科学(64524)
- 划(63537)
- 自然科学基金(63451)
- 资助(60254)
- 编号(60019)
- 成果(50185)
- 创(46737)
- 部(46343)
- 重点(45500)
- 发(44416)
- 国家社会(43465)
- 制(43300)
- 创新(43006)
- 课题(42995)
- 教育部(40866)
- 期刊
- 济(161762)
- 经济(161762)
- 研究(104396)
- 中国(69753)
- 财(54336)
- 管理(48893)
- 融(47580)
- 金融(47580)
- 农(41021)
- 科学(40304)
- 学报(39585)
- 教育(33818)
- 大学(32292)
- 学学(30369)
- 经济研究(27857)
- 财经(27707)
- 农业(27202)
- 技术(25828)
- 业经(24656)
- 经(23998)
- 贸(23609)
- 国际(21668)
- 问题(21426)
- 世界(17721)
- 技术经济(15434)
- 业(15265)
- 科技(14477)
- 现代(14329)
- 理论(13968)
- 坛(13729)
共检索到498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方波
金融制度创新在中国自贸区十多年的建设中取得阶段性成效,初步建立起中国特色自贸区金融制度框架体系,如探索建立中国特色金融创新高地、逐步形成先行先试的金融开放制度、不断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及有序推进外汇领域“放管服”改革,为我国金融强国建设奠定了基础。这些成效主要是通过国家授权地方立法试点和出台法律法规、借鉴全球自贸港金融制度创新、金融规则“引进来”和“走出去”及不同的复制推广路径实现的。但同时,金融制度创新也存在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够、法治渠道梗阻、浅层化倾向明显、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尚未统一、对标国际高标准金融规则不够细化及金融监管体系尚未成型等问题。下一步金融制度创新需要从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疏通法治渠道、向深层次有序推进、编制全国统一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多维度对接国际高标准金融条款及探索构建有效应对风险的金融综合监管模式入手,通过持续推进金融制度创新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关键词:
自贸区 金融制度创新 金融开放 金融强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桂虎 白明 朱刚
目前,自贸试验区建设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加快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招"。本文首先介绍了各地自贸试验区促进金融制度创新的背景,然后对金融制度创新的主演变特征、实践成效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标国际最优水平,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制度创新机制、通过立法和改革来进一步完善自贸试验区的金融监管制度、探索金融制度集成创新的机制,并且进行试点—推广差异性评价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制度创新 演变特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翔 张铨稳
首先使用文本分析法量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并运用熵权法构建综合指标评分体系量化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之后基于2013—2020年自贸试验区所在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发现作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自贸试验区,其制度创新可以通过提升区域生产效率以及提高区域市场发展程度,在总体和细分维度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宗良 申婷
基于“结构—行动—绩效”模型分析,发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中存在改革自主权等结构约束以及若干行动性困境,如“碎片化”改革趋多而集成性系统性改革趋少,同质化重复化改革趋多而原创性精准性改革趋少,“小修小补”式改革趋多而重大突破性改革趋少,改革方案及规划趋多而落地性操作性改革趋少等,提出以设立高能级的制度创新行动主体、强化“谁的事权谁大胆闯大胆试”的权责对应、突出“市场侧”获得感的制度创新等举措,理顺各行动主体间和制度间关系;以分层次地开展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高标准开展制度创新、拓展制度创新的试验场景等举措,系统开展释放更多制度创新红利的制度行动,推动实施自贸实验区提升战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牟盛辰
自贸试验区是综合型自贸区、服务开放区和离岸金融中心的"三重叠加"。深化浙江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是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关键杠杆、对接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加速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兴动力。文章在解构浙江自贸试验区金融制度创新的现实基础之上,分析自贸试验区金融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而提出统筹推进金融交易制度创新、金融组织制度创新、金融监管制度创新、金融保障制度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浙江 自贸试验区 金融 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桑百川 王殿杰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探索。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挂牌成立,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全国共分六批建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自贸试验区建设始终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化集成性系统性改革,推进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建设,已然成为我国制度型开放的开路先锋。在自贸试验区成立十周年之际,文章总结回顾其制度创新的成效与实现路径,系统梳理当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而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制度创新 回顾与展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崔卫杰 马丁 山康宁
推动投资自由便利是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中国自贸试验区在投资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探索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均具有重要意义。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来,在投资领域相继开展的大量改革探索和有益尝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亟待破解的难题。未来,应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在投资领域进一步加大改革探索力度,为促进投资做出更大的“自贸贡献”。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制度创新 内需体系 投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文霞 杨经国
文章以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总结了中国(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四年来,在政府职能、税收政策、投资管理、贸易监管以及金融开放等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效。针对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未来进一步开发开放遇到的现实瓶颈,提出促进自贸试验区推进制度创新、差异化探索及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相关建议,对促进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制度创新 差异化探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林乐
金融创新改革是中国当前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人民币国际化、A股加入MSCI指数等热点议题,均对中国的金融开放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国内最早实行金融创新改革的试点地区,伴随着其余三大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方案的出台与实施,中国的金融创新迈入了新的发展进程。然而,现有的金融创新政策与环境条件尚处于探索与起步阶段,仍需借鉴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戴翔 邹小奕
形成和集聚高端要素是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石的关键。本文在创新性地测度制度创新水平的基础上,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采用29个自贸片区及其对应的17个地级市数据,实证检验了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对高端要素流入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主要通过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便利化和产业优化升级等机制,促进高端要素流入,其中教育水平在此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还发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促进高端要素流入的现实效应,因城市区位、设立批次、城市规模而有所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推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实现高端要素流入,从而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高端要素 制度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毛艳华
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两年来,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和法治化环境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营造了优良的营商环境。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入减速转型新阶段的背景下,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出发点应从压力测试转向主动开放,打造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引领新一轮对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枢纽 广东 贸易便利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毛艳华
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两年来,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和法治化环境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营造了优良的营商环境。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进入减速转型新阶段的背景下,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出发点应从压力测试转向主动开放,打造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引领新一轮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文霞
中国(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四年来,在"放管服"改革、税收政策、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以及金融开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效,但在体制机制、辐射效果及推广宣传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针对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未来进一步开发开放遇到的现实瓶颈,提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高贸易伙伴多样化及积极推广宣传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的相关建议,对促进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天津自贸试验区 容错机制 多样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芳 张丹
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度关联,以及全球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调整,正在促使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核心议题和主要原则从贸易平衡向市场准入、从边境到边境后发生着根本性改变,对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规则规范与主权国家内部经济政策协调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自贸试验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制度创新探索高地,是我国对接引领国际规则的试验田。目前,我国以要素有效流动为重点的政策制度改革和创新探索,正在推动形成覆盖市场准入前、准入后全过程的开放型经济制度规则体系。由于兼顾了国际国内市场规则高效对接的开放发展需求,也顾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底线原则,我国自贸试验区的制度性改革创新与国际经济政策的变迁不谋而合。自贸试验区的相关探索对我国准确定位自身在国际经济政策新体系中的作用、有效对接和积极参与引领转型时期国际经济规则变迁,正在形成极其重要的制度性支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翔 徐海峰 曾令涵
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同时具有“固链”和“补链”作用,能够夯实提升出口韧性的分工基础。以理论分析为先导,通过文本分析方法量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采用自贸试验区片区所在地级市面板数据,以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为外生冲击,进一步实证分析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对城市出口韧性的现实影响效应。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对提升城市出口韧性有积极作用,且该结论也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此外,上述影响效应因自贸试验区批次不同、所处地区不同以及制度创新的维度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未来,为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对出口韧性的提升作用,必须加快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重要精神,依托自贸试验区“扩容”和“提质”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制度创新 出口韧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