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1)
2023(10240)
2022(8462)
2021(8098)
2020(6841)
2019(15794)
2018(15317)
2017(28272)
2016(15078)
2015(17045)
2014(16410)
2013(16316)
2012(15861)
2011(14385)
2010(14312)
2009(13337)
2008(13305)
2007(11971)
2006(10920)
2005(10070)
作者
(42660)
(35856)
(35749)
(34326)
(23031)
(17242)
(16335)
(13851)
(13668)
(12891)
(12326)
(12207)
(11740)
(11561)
(11491)
(11141)
(10633)
(10315)
(10198)
(9845)
(9124)
(8703)
(8667)
(8275)
(8218)
(8068)
(7801)
(7638)
(7252)
(7187)
学科
(68364)
经济(68297)
管理(39822)
(35657)
方法(28453)
(26788)
企业(26788)
数学(25085)
数学方法(24902)
中国(22563)
(22109)
贸易(22091)
(21440)
(18841)
(17585)
地方(15889)
业经(13359)
(13198)
农业(12278)
(11803)
(10889)
金融(10888)
(10861)
银行(10845)
关系(10621)
(10484)
环境(10284)
(10251)
(10117)
财务(10096)
机构
大学(215494)
学院(210509)
(99858)
经济(98205)
研究(81830)
管理(76546)
中国(65204)
理学(64131)
理学院(63396)
管理学(62432)
管理学院(62033)
(48448)
(46213)
科学(45015)
(40361)
中心(37735)
研究所(36268)
财经(36059)
(33862)
(33113)
经济学(32761)
(32700)
北京(31708)
(30127)
经济学院(29664)
业大(28319)
(27368)
师范(27150)
财经大学(26947)
农业(26089)
基金
项目(137694)
科学(108612)
基金(102480)
研究(102136)
(90475)
国家(89761)
科学基金(75711)
社会(67433)
社会科(64087)
社会科学(64074)
基金项目(52861)
(47706)
自然(46877)
自然科(45771)
自然科学(45758)
教育(45667)
自然科学基金(44983)
资助(43117)
(42808)
编号(39735)
成果(33157)
(32501)
重点(31401)
(30046)
国家社会(29913)
中国(28903)
教育部(28192)
(27974)
课题(27585)
大学(26690)
期刊
(111313)
经济(111313)
研究(71848)
中国(48598)
(35218)
学报(32580)
(30580)
科学(29524)
管理(29325)
大学(25853)
(23993)
金融(23993)
学学(23747)
教育(22778)
农业(20733)
(20063)
经济研究(19427)
财经(18924)
国际(18230)
技术(16947)
问题(16708)
(16531)
业经(15077)
世界(13917)
图书(12954)
(12082)
技术经济(10266)
书馆(10105)
图书馆(10105)
资源(10099)
共检索到347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倩  谢玲玲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深化改革与开放的一项政策实验,尝试通过制度创新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其政策效果究竟如何?研究基于2000—2019年21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广义合成控制法实证检验了我国自贸试验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试验区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且随着时间推进,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促进作用愈发明显;控制其他政策因素的多期双重差分法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的可靠性。研究进一步发现:自贸试验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效果存在差异性。从时间趋势看,不同批次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导向不同,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力度不同;从区域层面看,自贸试验区建设中,东部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中部地区的政策效应存在滞后性,西部地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力度有下降趋势;从城市规模看,自贸试验区建设对一线城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度更明显,级别越低的城市可塑性越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效果越显著。从不同发展梯度看,沿海自贸试验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正向影响程度高于内陆自贸试验区,而沿边自贸试验区并未发挥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青  
利用我国1997~2009年的工业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考察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政策是否是吸引FDI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环境政策较宽松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但这种影响并不大,所以,以降低环境标准、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吸引FDI不是明智之举;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在吸引FDI上处于明显劣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秦晓丽  于文超  
基于中国29个省、259个地级以上城市在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地级市环境污染的影响。通过精确计算地级市之间的地理距离来构造空间权重矩阵,并采用空间面板的SLM模型、SEM模型来控制空间自相关性,再控制影响环境污染的关键变量如能源消费量、产业结构、资本密集度等,实证结果显示"污染避难所"假说并不成立,相反地,FDI能够显著地降低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粉尘的污染物排放,从而能够改善地区环境质量。除此之外,本文还在空间面板回归中检验了产出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证实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确实存在,产出与环境污染呈现倒U型的关系,即随着产出的增加,环境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月涛  胡子煜  王云  
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文章研究了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代表的对外开放和制度创新政策对地区污染排放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表明,自贸试验区建设可显著降低地区污染排放;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研究得到同样结论,进一步说明研究结果的稳健性;调节效应模型检验表明,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地方财力增长可有效驱动自贸试验区的减排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自贸区建设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总体而言,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助于降低地区污染排放和改善生态环境,对于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凌  武凯文  
本文基于2005~2010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工具变量方法及结构方程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及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东西部地区差异和城市间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存在显著的正效应。同时受地区区位因素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具有内生性,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交互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彭迪云  王玉洁  赵送琴  
选取2011—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作为中介变量和门槛变量进行检验,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研发创新力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力具有直接促进效应,能直接推动区域创新力的提升;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直接促进区域数字经济的发展,还能通过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驱动区域创新力的提高;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力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推动开放型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激活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加大教育科技人才投入,协同支撑创新研发;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发展区域绿色低碳贸易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万平  吕政  刘丽萍  
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角度,分别应用SDM模型和GTWR模型,实证分析FDI、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而言,FDI和交通基础条件对制造业集聚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在地区间有明显差异,FDI对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的影响较弱;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存在典型的空间非线性递减效应,同时,交通基础设施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影响略低于东中部地区。因此,进一步改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加强外资配套能力建设,仍然是今后相当长时期促进中国西部地区产业集聚、破解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炳南;  
以往对FDI技术外溢在中国的效用研究时,往往忽视本土自主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因素,实证结果可能会产生偏差,造成对FDI技术外溢效用的高估。笔者通过1998年~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了自主创新能力变量之后,FDI技术外溢并未表现出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显著性的正面影响,而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通过引入两者的交叉项,发现FDI技术外溢与自主创新能力对提升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协同效应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技术吸收能力将会大大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外资的利用将要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炳南  
以往对FDI技术外溢在中国的效用研究时,往往忽视本土自主创新能力这一重要因素,实证结果可能会产生偏差,造成对FDI技术外溢效用的高估。笔者通过1998年~200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在控制了自主创新能力变量之后,FDI技术外溢并未表现出对中国出口贸易结构显著性的正面影响,而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通过引入两者的交叉项,发现FDI技术外溢与自主创新能力对提升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协同效应显著。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技术吸收能力将会大大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外资的利用将要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立才  庄丽娟  黄祖辉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潜在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市场规模、企业平均规模、市场发育程度、附加值率、产业集聚程度和产业政策是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重要决定因素,劳动力成本可能并不是当前外商直接投资中国食品产业的重要决定因素,或者这一优势正在弱化。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给出了简要的结论和政策涵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欣  
文章基于江苏和浙江两省2007-2014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测算两省各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测度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江苏和浙江两省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均未产生直接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对外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度等表征吸收能力的变量相结合时,对区域创新能力则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运用Hansen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回归发现,两省的吸收能力变量基本都存在最低作用门槛。两省可结合各自吸收能力变量的门槛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一平  
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文献忽视了治理环境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1992—200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方法检验了治理环境对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干预程度上升、腐败程度上升和政府规模扩大会抑制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因此,改善治理环境将会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这对于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缩小地区差距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杏  
东道国的吸收能力是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实现的关键;文章论述了技术外溢的产生途径;对中国29个地区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从东道国吸收能力的角度分析影响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因素:人力资本、经济开放度、基础设施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商直接投资相结合对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有正向作用,而对外贸易和初中、小学的人力资本尚未构成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的促进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龚昱劼  肖越  肖文海  
数字贸易迅猛发展,企业能够以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为支撑,通过虚拟跨国公司网络的形式组织生产,直接投资的必要性下降。数字贸易增加了智慧资源在价值链网络上的重要性,依赖数据资源的跨境企业比以前更需要定位于产业集聚中心。以数字基础设施以及数字化贸易两个维度度量数字贸易水平,以中国设区市数据为样本来源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发展数字贸易对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作用;提升东部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对外资的促进效应大于中西部地区,而提升中西部地区数字化贸易水平对外资的促进效应大于东部地区。此外,研究结论还表明,数字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与跨境投资具有互补性,目前外商对中国的投资已经跨过了单纯的资源或市场寻求型阶段,这对于新发展格局下稳外资、稳外贸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启光  
“三资”企业是大经贸战略外贸主战场的一支生力军。外商直接投资扩大效应必然带来外贸规模扩大效应和外贸结构变化效应。实践证明,积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扩大并加速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必须注重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推动外贸战略目标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