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9)
2023(13571)
2022(11750)
2021(11213)
2020(9295)
2019(21611)
2018(21329)
2017(40804)
2016(21638)
2015(24374)
2014(24056)
2013(23918)
2012(22006)
2011(19845)
2010(19591)
2009(18084)
2008(17662)
2007(14922)
2006(13020)
2005(11583)
作者
(60867)
(50561)
(49964)
(47802)
(32326)
(24088)
(22970)
(19869)
(19124)
(17844)
(17263)
(17037)
(15997)
(15891)
(15529)
(15393)
(15054)
(14775)
(14332)
(14294)
(12338)
(12335)
(12015)
(11395)
(11182)
(11162)
(11069)
(10938)
(10026)
(9861)
学科
(91108)
经济(91019)
管理(60600)
(56572)
(46593)
企业(46593)
方法(43018)
数学(37524)
数学方法(37188)
(25772)
贸易(25759)
中国(25481)
(25056)
(22168)
(21859)
业经(18537)
地方(17605)
(17445)
(14935)
农业(14592)
(14057)
环境(14051)
财务(13997)
财务管理(13976)
理论(13840)
(13742)
(13309)
金融(13308)
(13250)
企业财务(13240)
机构
大学(310391)
学院(306213)
(132190)
经济(129734)
管理(122623)
理学(106805)
研究(106578)
理学院(105659)
管理学(104071)
管理学院(103526)
中国(79596)
(66060)
科学(62746)
(56937)
(52454)
研究所(48014)
财经(46622)
中心(46351)
(43630)
业大(42780)
(42694)
北京(42386)
(40852)
经济学(40184)
(39610)
师范(39324)
(39205)
经济学院(36375)
财经大学(35012)
农业(34201)
基金
项目(211575)
科学(167123)
研究(156842)
基金(155831)
(135252)
国家(134212)
科学基金(115335)
社会(100022)
社会科(94973)
社会科学(94948)
基金项目(82655)
(78732)
自然(74140)
自然科(72452)
自然科学(72433)
自然科学基金(71127)
教育(70978)
(67297)
资助(64550)
编号(63103)
成果(51024)
(48057)
重点(46939)
(45034)
(43841)
课题(42799)
教育部(41725)
国家社会(41682)
创新(40954)
人文(40472)
期刊
(138805)
经济(138805)
研究(93979)
中国(53348)
学报(45444)
管理(44422)
科学(42959)
(40743)
(39282)
大学(34921)
学学(32717)
教育(31309)
农业(28376)
(25089)
金融(25089)
技术(24873)
经济研究(24300)
财经(22218)
(21209)
业经(21136)
国际(19424)
问题(19123)
(18997)
图书(15710)
世界(15610)
(15175)
技术经济(14893)
理论(14798)
科技(14218)
现代(13467)
共检索到445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思奇  杨玉瑶  
作为全球"引资大国"和"投资大国",中国参与国际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对外签订的投资规则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文章首先全面梳理了中国对外签订投资规则的发展历程;其次,从投资规则的演化和提升视角,针对中国自贸协定中投资规则的两个版本1.0和2.0,分析了不同版本的法律框架与核心条款。最后,立足于后疫情时代的现实背景,认为中国应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规则,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逐步迈进自贸协定投资规则版本3.0,实现中国新一代自贸协定投资规则的升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彩珍  
当前,国际投资协定主要采取双边投资协定(BIT)和自由贸易协定(FTA)两种形式。原本只为实现贸易自由化的自由贸易协定(协议),其谈判与签订的范围逐步扩大,几乎涵盖了经济合作的诸多方面,其中就包括投资自由化,因此也更为各国所关注。中国作为世界投资大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和重要的政治地位使其无法亦不能游离于国际投资规则之外,而应积极参与第三代国际投资规则体系建设。在投资规则谈判和制定中,中国应在议题标准、外资待遇和投资保护、争端解决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选择合适的自由贸易伙伴如"轴心国家"、周边国家、欧美大国等共同谈判协商,加快自贸协定投资规则的制度化建设进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投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剑  
拓展贸易是"全球英国"战略的核心和首要任务,在当前多边贸易主义受阻、区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英国与欧盟、美国包括其他国家开展的贸易协定谈判将对未来国际经贸规则演变与重构产生重要影响。过渡期内,英国须创建一个"关税边界",结束与欧盟的"无摩擦贸易",达成一份类似CETA的自贸协定;英国与美国、英联邦和欠发达国家签订自贸协定也有助于建立英国的全球贸易枢纽地位。中英两国在推进双边FTA谈判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巨大的潜力,但在地缘政治、文化价值观等领域的差异导致谈判存在不确定性,双方应强调务实、开放和共赢的原则,先易后难,以双边投资协定为切入点,逐步在服务贸易、金融开放、"一带一路"、5G和数字经济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致力于WTO改革,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自由贸易体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金国  张立辉  
2021年5月8日,欧盟和印度同意重启自贸协定谈判,并发表联合声明。欧印自贸协定谈判的重启是双边政治需要:欧盟构建多元化供应链和开拓亚洲市场,印度转移国内矛盾和开辟欧洲市场及双方"共同对抗中国"等。但其重启面临着市场准入问题协调难度大、印度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欧盟希望印度替代中国的希望渺茫等现实,前景并不乐观。总体上看,欧印自贸协定谈判的重启将影响中国海外市场的发展,阻碍"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使得中欧、中印经贸合作关系更加复杂。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曲韵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中新双边关系发展中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新西兰的"四个第一":1997年8月,新西兰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率先与中国签署双边"入世"协议;2004年5月,中新签署了《经贸合作框架协议》(TECF),新西兰成为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发达国家。此外,根据框架协议,中新着手联合进行双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建勇  洪俊杰  杨超  
美国主导的TPP代表21世纪国际贸易投资最高标准,而中韩自贸协定为中国目前签订的最高开放水平的自贸协定。基于二者的对比,分析我国现阶段签订的自贸协定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存在的差距,进而分析差距给我国带来的挑战,最后结合存在的差距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蒙英华  汪建新  
超大型自由贸易协定是目前塑造国际服务贸易新秩序的重要途径。从TPP来看,TPP寻求在单一文本中建立起有关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规则的系统规范,以适应21世纪"贸易—投资—服务相互联系"的新型贸易模式,并为其他自贸协定树立标杆。与TPP相比,中国自贸协定在涉及服务贸易的覆盖领域、谈判模式和内容框架上还存在着明显差距。本文通过对TPP中涉及服务贸易的跨境服务、金融服务和电信服务等3个方面条款进行解读,试图为中国进一步推进自贸区并积极参与建立投资贸易新规则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桑百川  靳朝晖  
双边投资协定是调整国际投资关系的最重要的国际法手段。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主要的投资输入国和输出国,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意义重大。国际金融危机后,中美两国投资协定谈判立场逐步趋于一致,国民待遇和投资转移条款方面的分歧并不会构成谈判的重大障碍,在协定内容上具备达成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的条件,中美两国应当在谈判中保持灵活性,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尽快完成中美投资协定谈判。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琳  
中韩自贸协定已经结束模式谈判,进入到具体领域的出要价谈判阶段。双方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之间展开博弈。本文深入研究了韩国农产品进口的特点和关税水平、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并结合韩美自贸协定农产品的特殊安排,对中韩自贸协定谈判中韩国农产品的开放前景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在中韩双方已达成的市场开放水平下,我国宜适当对韩方持一贯保护立场的个别超敏感产品进行让步,并以此作为谈判筹码争取我国对韩出口利益较大的部分水产品、蔬菜和农产品制品做出更大让惠,尽最大可能扩大中韩自贸协定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创造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韩剑  岳文  吴小康  
在新新贸易理论框架下,通过引入原产地规则限制效应和两种不同生产技术,本文分析了自贸协定下的原产地规则对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技术的出口企业要发展成为利用自贸协定进行出口的高技术企业,存在两条不同的发展路径:一是企业先实现技术升级然后再转变出口方式;二是企业先转变出口方式然后再进行技术升级。企业所处的发展路径不同,原产地规则限制效应对企业技术升级的影响也不同:当只存在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时,较高的原产地规则限制效应反而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升级;当同时存在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和产品市场的利润缩减效应时,较低的原产地规则限制效应将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升级。从企业技术升级的角度,本文为重新认识企业利用自贸协定的原产地规则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建达  陈英姿  
目前,吉林省对韩贸易规模相对较小,贸易增长率不高;对韩出口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贸易顺差较大;韩国对吉林省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以制造业为主。随着中韩自贸协定的正式签署,吉林省应通过建立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示范区、加强对韩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加快对韩跨境旅游和医疗合作、积极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平台、推动对韩人员和文化交流,促进吉林省对韩经贸合作稳步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韩剑  蔡继伟  许亚云  
本文通过梳理多边与双边数字贸易条款的"美式模板"与"欧式模板",对比中国区域贸易协定的电子商务条款,运用自然语言文本处理分析方法对数字贸易条款的异质性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各国签署数字贸易条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区域主义下数字贸易条款碎片化问题严重,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往往谈判能力较强,扮演着规则制定者的角色,但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巨大,在推动全球数字贸易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经济规模越大、经济相似性越大、双边距离越近的国家之间越倾向于签署包含数字条款的贸易协定,而互联网普及率差距越大、国家风险差距越大、数字贸易开放度差距越大的国家之间签署数字贸易条款的可能性越小,而且上述因素还影响着数字条款异质性。对于未来中国数字贸易谈判的发展方向,在签署国方面应优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与中国有区域贸易协定的国家缔结数字贸易条款,在具体条款方面应逐步纳入互联网访问限制、数据存储非强制本地化和源代码等具体方面,并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逐步提高数字领域开放程度,在数字贸易监管和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夏玮  
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是中国参与国际知识产权治理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我国仍缺乏一套一以贯之的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方案。本文从“社会经济”“利益团体”“国际政治”三个维度对中国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背后的逻辑进行分析。其中,社会经济因素决定了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的基本立场,利益团体因素体现了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的战略重点,国际政治环境影响了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规则制定的战略部署,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由贸易协定知识产权章节的“中国方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毕晶  
基于欧盟政策研究中心所做的《明日丝绸之路:对中欧FTA的评估》报告中有关政府采购章节的内容,本文首先厘清欧盟方面在其对外所签署的FTA中有关政府采购内容的安排,特别是在该研究报告中对于中方的诉求;其次,阐述中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谈判的出价情况,特别是澄清六次出价中所做出的努力与改善;再次,分析中欧双方在各自政府采购市场领域的壁垒现状;最后,阐述中欧自贸协定框架下的双方政府采购领域合作前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毕晶  
基于欧盟政策研究中心所做的《明日丝绸之路:对中欧FTA的评估》报告中有关政府采购章节的内容,本文首先厘清欧盟方面在其对外所签署的FTA中有关政府采购内容的安排,特别是在该研究报告中对于中方的诉求;其次,阐述中国加入WTO政府采购协定谈判的出价情况,特别是澄清六次出价中所做出的努力与改善;再次,分析中欧双方在各自政府采购市场领域的壁垒现状;最后,阐述中欧自贸协定框架下的双方政府采购领域合作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