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81)
- 2023(18030)
- 2022(15520)
- 2021(14432)
- 2020(12001)
- 2019(27917)
- 2018(27387)
- 2017(52742)
- 2016(27939)
- 2015(31560)
- 2014(31183)
- 2013(30988)
- 2012(28461)
- 2011(25804)
- 2010(25525)
- 2009(23618)
- 2008(22738)
- 2007(19524)
- 2006(17195)
- 2005(15137)
- 学科
- 济(133784)
- 经济(133656)
- 管理(79220)
- 业(73648)
- 企(59483)
- 企业(59483)
- 方法(58753)
- 数学(51824)
- 数学方法(51252)
- 中国(32650)
- 农(31292)
- 财(28764)
- 贸(28633)
- 贸易(28618)
- 地方(28068)
- 易(27715)
- 业经(25990)
- 学(25613)
- 农业(21318)
- 制(20052)
- 环境(19233)
- 和(18233)
- 理论(18120)
- 融(17534)
- 金融(17531)
- 务(17523)
- 财务(17451)
- 财务管理(17415)
- 技术(17068)
- 银(16918)
- 机构
- 大学(405620)
- 学院(402521)
- 济(178547)
- 经济(175305)
- 管理(159394)
- 研究(139173)
- 理学(138936)
- 理学院(137450)
- 管理学(135044)
- 管理学院(134330)
- 中国(103541)
- 京(85263)
- 科学(82379)
- 财(77402)
- 所(68429)
- 财经(63372)
- 研究所(62503)
- 中心(61746)
- 农(60281)
- 经(57855)
- 业大(57291)
- 经济学(55887)
- 江(55604)
- 北京(54021)
- 范(51091)
- 院(51002)
- 师范(50651)
- 经济学院(50386)
- 财经大学(47319)
- 农业(46968)
- 基金
- 项目(277447)
- 科学(219743)
- 基金(204977)
- 研究(201812)
- 家(178548)
- 国家(177188)
- 科学基金(152960)
- 社会(131067)
- 社会科(124510)
- 社会科学(124481)
- 基金项目(107795)
- 省(104430)
- 自然(98559)
- 自然科(96265)
- 自然科学(96242)
- 自然科学基金(94530)
- 教育(91763)
- 划(88592)
- 资助(85620)
- 编号(79946)
- 成果(63662)
- 部(62430)
- 重点(61790)
- 发(59360)
- 创(56902)
- 国家社会(55392)
- 课题(54524)
- 教育部(54142)
- 创新(53288)
- 科研(53007)
- 期刊
- 济(189692)
- 经济(189692)
- 研究(121489)
- 中国(69603)
- 学报(60302)
- 管理(58219)
- 财(57212)
- 科学(57094)
- 农(53498)
- 大学(46610)
- 学学(44166)
- 农业(37424)
- 教育(36646)
- 技术(34853)
- 融(32974)
- 金融(32974)
- 经济研究(32814)
- 财经(31290)
- 业经(28338)
- 经(26892)
- 问题(25455)
- 贸(24557)
- 国际(21037)
- 技术经济(20941)
- 统计(20707)
- 业(19765)
- 世界(19535)
- 策(18363)
- 理论(18261)
- 商业(17937)
共检索到586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叶霖莉
为考察中国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效应,结合199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评估了自贸区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合成控制法检验了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的地区异质性,研究发现:第一,自贸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持续的推动作用,且设立时间越久,推动作用逐渐增强;第二,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贸区主要是通过扩大贸易水平和吸引外商投资的方式促进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途径还未得以充分发挥;第三,自贸区经济增长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上海、广东、福建的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推动作用显著,天津自贸区的经济增长效应相对不明显。
关键词:
自贸区 经济效应 双重差分法 合成控制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应望江 范波文
衡量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试验效果对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复制与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使用Hsiao等(2012)提出的一种基于面板数据衡量政策效应的新方法,构建了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季度经济增长率的"反事实"路径,创新性地定量评估了设立沪津闽粤四大自贸区的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截至2017年第1季度第三批自贸区扩容,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平均每个季度为上海市GDP增长率贡献了约2. 27个百分点。其中扩区之前平均每个季度贡献了约0. 897个百分点,扩区后平均每个季度贡献了约3. 03个百分点,表明更大范围的开放对上海市的经济增长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天津、福建和广东自贸区的设立平均每个季度分别为天津市、福建省和广东省的GDP增长率贡献了约3. 55、0. 70和1. 18个百分点,所有这些均表明中国实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对实施地的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薛振翔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新时期深化改革、推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本文基于省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驱动效应、中介效应、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四方面探究沪津闽粤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可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改革、投资自由化增强自贸试验区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提升作用;自贸试验区对高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自贸试验区政策效应随时间推移增强;自贸试验区对临近地区形成虹吸效应。基于此,本文认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应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金融领域创新改革、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薛振翔
设立自贸试验区是新时期深化改革、推动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本文基于省级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驱动效应、中介效应、时间效应、空间效应四方面探究沪津闽粤自贸试验区设立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贸试验区可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改革、投资自由化增强自贸试验区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提升作用;自贸试验区对高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自贸试验区政策效应随时间推移增强;自贸试验区对临近地区形成虹吸效应。基于此,本文认为自贸试验区建设应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金融领域创新改革、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从而推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聚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蒙英华 蔡宏波
沪津闽粤自贸试验区所实施的试验性优惠政策,在文化产业方向的探索尤为关键,其无疑会为文化产业扩大开放注入新的活力,对提升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带来很好的机遇与示范作用,并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周边地区的集聚起到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沪津闽粤四个自贸试验区定位明确,区域指向明显:上海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洪庆
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是福建和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任务。结合自贸区服务业重点开放的行业领域,通过对福建、广东两地服务业FDI结构的系统分析,发现两地存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FDI占比优势不明显、生活性服务业FDI两极分化严重、房地产业FDI占比过高等突出问题。因此,在自贸区建设过程中,两地要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服务业FDI结构,提升服务业FDI发展水平,助力当地服务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关键词:
自贸区 福建 广东 服务业FDI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巴曙松 柴宏蕊 方云龙 王博
如何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是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作为制度创新的高地,自贸区为中国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供了天然试验场。基于此,文章探讨了中国情境下自贸区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政策效果及传导渠道。研究发现:(1)中国自贸区的金融改革不仅明显提高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而且存在"持续性效果",即随着自贸区建设时间延续和金融改革举措的逐渐落地,区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2)自贸区金融改革带来的金融集聚效应、金融开放效应和金融结构优化效应在自贸区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过程中均发挥了明显的调节作用;(3)中国自贸区金融改革效果存在明显的区位异质性,且传导机制的差异是其政策效果存在异质性的重要原因。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拓展了评估自贸区政策效果相关文献的研究维度,同时也为中国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提供了来自自贸区金融改革视角的政策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海霞 蔡瑶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文章选用2012年7月至2019年6月的省级月度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进出口、进口和出口三个视角,实证分析了广东自贸区设立的贸易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广东自贸区设立对广东省进出口、进口、出口均有显著的贸易促进效应,且贸易净效应分别为0.500、0.157、0.524,其中出口的贸易净效应大于进口的贸易净效应。为促进广东自贸区的贸易增长,建议进一步提升广东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需求侧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流通贸易成本;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新型贸易业态发展。
关键词:
广东自贸区 双重差分 贸易增长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亮 陈淑梅
现阶段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寻找和释放新的驱动力以促进经济"回暖"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以我国周边的中韩自贸区、中日韩自贸区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为研究对象,从贸易效应、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三大自贸区建成后对各经济体尤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三大自贸区都会驱动各成员的经济增长,同时对非成员会产生外部不经济;对我国来讲,每个自贸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情况大小不一,但都能有效驱动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总量及福利水平的增长,而且成员越多、市场规模越大的自贸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也就越大,贸易效应、经济效应和福利效应越明显。最后就如何能让自贸区建设更好地驱动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娜 周先波 林建浩
本文运用前沿的反事实分析方法,基于我国31个省市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和进出口总额增长率的月度数据,对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上海自贸区成立对上海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分别提升上海市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额月同比增长率2.69和6.73个百分点,且此结果关于自贸区成立时点的变化、控制组的外生性假设、变量选择准则的使用等都具有稳健性。
关键词:
上海自贸区 经济增长效应 反事实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聂飞
基于中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自贸区建设的政策背景,文章揭示了自贸区建设通过贸易便利化与投资便利化对制造业空心化的影响机制,将2015年福建、广东(简称"闽粤")自贸区挂牌事件作为典型的准自然实验,基于"反事实"思路构建PSM-DID模型并采用2003~2016年17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予以检验。研究结果显示:闽粤自贸区建设总体上能够抑制地区制造业规模空心化和效率空心化,该政策效应在考虑了城市行政等级差异和模型内生性情况下依然稳健存在。进一步对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闽粤自贸区建设通过贸易便利化会实现高技术涵量的中间商品进口增加,有利于抑制地区制造业规模空心化和效率空心化;闽粤自贸区建设通过投资便利化会实现外资集聚规模经济进而产生技术溢出,有利于抑制地区制造业效率空心化。文章研究对于我国进一步加快自贸区建设以实现制造业空心化破局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亮
周边自贸区建成后能给我国带来怎样的经济增长效应尚无定论。本文以CAFTA升级版、RCEP和FTAAP为例进行探究,得出这三大自贸区建成后都能驱动我国经济增长。三大自贸区同时也会驱动其他各成员的经济增长,并且在CAFTA升级版、RCEP建成后,从它们驱动各成员经济增长的力度来看,我国较其他成员一直偏弱,但FTAAP建成后其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力度已居前列,最后提出"自贸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亮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正谋求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基于对"创新驱动"的思考,本文对经济增长的"自贸区驱动"从贸易福利视角进行了理论机制和实证方面的论证。结果显示:"自贸区驱动"的理论基础是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以及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关税收入等经济效应的相互抵消;自贸区可通过产生积极贸易效应和消除贸易障碍等贸易红利以及获得生产利得、消费利得和增加贸易商品多样性等福利效应驱动经济增长。GTAP模拟得出,正在研究的自贸区达成能够驱动中国外贸和福利增长,产生正向经济增长效应;不论横向还是纵向比较,"自贸区驱动"与贸易、福利增长均呈现正向联动变化。总之,"自贸区驱动"是能够驱动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类型之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亮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正谋求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基于对"创新驱动"的思考,本文对经济增长的"自贸区驱动"从贸易福利视角进行了理论机制和实证方面的论证。结果显示:"自贸区驱动"的理论基础是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以及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关税收入等经济效应的相互抵消;自贸区可通过产生积极贸易效应和消除贸易障碍等贸易红利以及获得生产利得、消费利得和增加贸易商品多样性等福利效应驱动经济增长。GTAP模拟得出,正在研究的自贸区达成能够驱动中国外贸和福利增长,产生正向经济增长效应;不论横向还是纵向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钱进
本文通过研究中国作为"轮轴"在亚太范围内自贸区建设的贸易增长效应,根据1992~2014年中国与亚太地区2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数据和资料,利用面板数据并结合引力模型分析其经济增长进程中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在亚太地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能够对中国出口贸易及双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且效果随着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数量的增加而更加显著;然而,中国进口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随着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增加而不显著。中国应该积极推进亚太地区自贸区的建设进程,寻求更有发展潜力的国际市场,扩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合作范围,建立更有利于双边贸易共同发展的自贸区。
关键词:
自贸区 引力模型 自贸区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