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7)
- 2023(18155)
- 2022(15166)
- 2021(14254)
- 2020(11933)
- 2019(27462)
- 2018(26869)
- 2017(50075)
- 2016(27016)
- 2015(30703)
- 2014(30191)
- 2013(29690)
- 2012(27388)
- 2011(24698)
- 2010(24584)
- 2009(22567)
- 2008(22197)
- 2007(19435)
- 2006(16573)
- 2005(14776)
- 学科
- 济(110546)
- 经济(110417)
- 管理(74068)
- 业(72699)
- 企(59392)
- 企业(59392)
- 方法(51590)
- 数学(45244)
- 数学方法(44711)
- 中国(31265)
- 农(29669)
- 贸(28886)
- 贸易(28869)
- 易(28075)
- 财(27918)
- 业经(23606)
- 学(22261)
- 地方(21238)
- 制(19867)
- 农业(19762)
- 融(17495)
- 金融(17491)
- 银(17295)
- 银行(17239)
- 务(17011)
- 财务(16961)
- 理论(16928)
- 财务管理(16920)
- 和(16774)
- 行(16484)
- 机构
- 大学(386757)
- 学院(384830)
- 济(162795)
- 经济(159771)
- 管理(146189)
- 研究(135412)
- 理学(126635)
- 理学院(125177)
- 管理学(123019)
- 管理学院(122311)
- 中国(101305)
- 科学(82523)
- 京(81109)
- 财(71003)
- 农(68389)
- 所(68072)
- 研究所(62567)
- 中心(61631)
- 业大(59258)
- 财经(57624)
- 江(55312)
- 农业(54224)
- 经(52610)
- 北京(50929)
- 经济学(50396)
- 范(49717)
- 师范(49106)
- 院(48768)
- 经济学院(45664)
- 州(44141)
- 基金
- 项目(264185)
- 科学(207188)
- 基金(193408)
- 研究(187661)
- 家(172109)
- 国家(170494)
- 科学基金(144483)
- 社会(120128)
- 社会科(113972)
- 社会科学(113940)
- 基金项目(101676)
- 省(100930)
- 自然(94727)
- 自然科(92541)
- 自然科学(92509)
- 自然科学基金(90891)
- 教育(87273)
- 划(86960)
- 资助(79111)
- 编号(73828)
- 重点(60490)
- 成果(59258)
- 部(59057)
- 发(56885)
- 创(55302)
- 创新(51762)
- 课题(51524)
- 科研(51420)
- 国家社会(50954)
- 教育部(50491)
- 期刊
- 济(169498)
- 经济(169498)
- 研究(109259)
- 中国(72113)
- 学报(65637)
- 农(60906)
- 科学(59120)
- 财(54329)
- 管理(53117)
- 大学(49145)
- 学学(46461)
- 农业(41642)
- 教育(39222)
- 技术(33207)
- 融(32731)
- 金融(32731)
- 经济研究(28909)
- 财经(28020)
- 业经(26560)
- 贸(25241)
- 业(24293)
- 经(24163)
- 国际(23678)
- 问题(23514)
- 版(19529)
- 世界(19243)
- 技术经济(18148)
- 统计(17951)
- 科技(17682)
- 商业(17186)
共检索到563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忆
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故而有必要深入探讨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演进阶段与实践动力。自贸区战略在中国国家实力、国际层面压力的双重作用下向前演进:国家实力的提升拓展了自贸区战略的发展空间;而以关系型压力和内容型压力为表现的国际压力,其来源圈定了自贸区战略发展的范围。由此,中国自贸区战略的演进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实施重点范围上呈现出“周边-亚太-全球”逐步扩大的态势,在自贸伙伴广度和规则深度上也不断有所突破。未来中国自贸区战略还将更多凸显出规则升级的导向,在自我能力提升和化解外部压力的进程中探索引领国际经贸体系变革的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汤维祺 吴力波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深度调整、金砖国家发展面临重重挑战。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再工业化刺激政策促使资金大量流出金砖国家,而美国主导的TPP、TTIP谈判冲击了既有的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金砖国家如何应对上述两大挑战,解决进出口贸易失衡、基础设施投资不足、金融开放与经济安全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启动彰显了未来中国新一轮改革的重点方向。2014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确定在中国上海设立金砖银行,这是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俊
新的国际国内形势需要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开放质量更高的经济体系。作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抓手,自贸区建设对于拓宽本国经济发展空间、缓解资源供应压力、减少贸易投资壁垒、改善国际尤其是大周边环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对外自贸协定谈判起步晚但已有一定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巴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玉利 杜国臣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琳
当前全球经贸规则正处于调整期。发达经济体双边自由贸易区协定,以TPP、TTIP为代表的"巨型FTA",包括服务贸易协定(TISA)、政府采购协定(GPA)、信息技术协定(ITA)在内的WTO诸边谈判和WTO巴厘协定,共同构成了当前国际经贸新规则的框架体系。以中韩FTA、中澳FTA为代表的中国新时期自贸区实践,以全面、高质量和利益平衡为目标,加速贸易投资规则的国际接轨。在服务贸易和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贸易便利化措施与政策协调,以及"横向议题"知识产权和竞争政策等方面都做出了"中国版"新规则的尝试和探索。中国正在构建切入全球贸易投资规则重建的新路径,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应当正确看...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岩
本文利用HS6位码产品数据,使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计算了中国与潜在FTA伙伴国的贸易效应及其产品分布,据此提出了中国潜在FTA伙伴国的选择战略和可行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最佳路径首选巴西作为谈判对象,其次选择俄罗斯作为谈判对象,再次选择加拿大作为谈判对象。此外,本文的建议还需要结合参考其他因素(如政治外交关系等)做出决策。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局部均衡分析 贸易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聂飞
结合1992—2014年间中国与104个国家的双边贸易数据集,运用合成控制法对CAFTA战略的贸易创造效应进行量化评估。结果发现,在2005年CAFTA战略初步实施的影响下,中国对东盟国家净贸易效应均为正;分国别看,中国对印度尼西亚、越南和新加坡等国存在出口贸易创造效应,对印度尼西亚、老挝等国存在进口贸易创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CAFTA战略初步实施显著延长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创造效应持续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开斌
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思想基础。本文构建了一个"环境-客体-主体"分析框架,从国家安全形势(环境)、国家安全威胁(客体)、国家安全维护(主体)三个维度,来考察国家安全观的演进过程。研究发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传统国家安全观(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转型国家安全观(改革开放后至中共十八大)、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共十八大之后)三个阶段;在这三代国家安全观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国家安全威胁和国家安全维护行为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逻辑构成、绘制新时代国家安全风险的基本图谱、谋划国家安全体系的总体布局、加强国家安全基础研究和科技攻关等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林娴岚
大科学是人类开拓知识前沿和解决重大问题的手段,而国际大科学合作则是冷战时期大国科技竞争的产物。在传统大国科技竞争视域下,一国竞争地位影响其在国际大科学合作中的战略选择。国际科技领先国家会首选由本国牵头的国际大科学合作模式,领先地位受冲击后退而寻求多国共建模式,并以保守姿态参与其中。非领先国家则首选多国共建类合作模式,以开放式参与提升自身科技实力,实现地位跃升后尝试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合作。当前,大科学的时代内核已由以军用为主转为民用为主,各国参与国际大科学合作的动机不再拘泥于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国家战略需求,而更多转向应对人类生存发展问题的全球共性需求。在此背景下,面对固守零和式竞争逻辑的美国在国际大科学合作中有限参与和对中国施压,中国不能陷入传统大国科技竞争模式的窠臼,而应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互利共赢理念,不断拓展国际大科学合作空间,与更多国家携手探寻大科学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合作之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能
文章在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内在关联机制,并采用Geweke分解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就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因果关系以及动态演进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上看,我国金融规模与国际贸易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从反馈份额看,更多表现在金融规模对国际贸易的因果关系,但金融效率与国际贸易负相关且不存在任何因果关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震宇
中国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从经济互补性的角度与大量贸易伙伴建立了双边和次地区的自由贸易安排,已经开始向建设高水平自贸区迈进,这为中国推动高水平的FTAAP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FTAAP的推动面临一定难度,本文分析了中国开展自贸区建设的原因和成就,以及自贸区战略的形成和布局,试图为中国推进FTAAP建设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震宇
中国在自贸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从经济互补性的角度与大量贸易伙伴建立了双边和次地区的自由贸易安排,已经开始向建设高水平自贸区迈进,这为中国推动高水平的FTAAP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遭遇逆风的背景下,FTAAP的推动面临一定难度,本文分析了中国开展自贸区建设的原因和成就,以及自贸区战略的形成和布局,试图为中国推进FTAAP建设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琳
东亚自贸体系的建设最初并没有清晰的路线图和统一的推进力量,这表现在不仅区域范围内存在多种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FTA),东亚各经济体与域外之间的FTA更是构成了复杂体系。特别是正处于谈判中的中日韩FTA、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毕夫
作为对外贸易的升级版,中国自由贸易区(FTA)在顶层设计力量的强势推动下正给人们制造浮想联翩的空间。以"一带一路"为动脉,从周边国家开始扩散,形成中心开花与四面爆破,未来打上中国标签的FTA将辐射至全球经济版图的各个方位与角落,其背后所倚靠的不只是中国经济36年改革所沉积下来的巨大能量,还有持续对外开放所积攒下来的浩瀚人脉与广阔市场。国际潮流下的抉择由于多重因素的纠结,最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