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68)
- 2023(5262)
- 2022(4335)
- 2021(4328)
- 2020(3572)
- 2019(8406)
- 2018(8081)
- 2017(14723)
- 2016(7521)
- 2015(8793)
- 2014(8550)
- 2013(8743)
- 2012(8345)
- 2011(7890)
- 2010(7568)
- 2009(7092)
- 2008(6992)
- 2007(5817)
- 2006(5205)
- 2005(4877)
- 学科
- 济(39019)
- 经济(38992)
- 贸(19745)
- 贸易(19734)
- 易(19213)
- 方法(17749)
- 管理(16511)
- 数学(15874)
- 数学方法(15793)
- 业(14411)
- 中国(13040)
- 企(9782)
- 企业(9782)
- 农(8709)
- 出(8437)
- 关系(8400)
- 口(7411)
- 出口(7396)
- 出口贸易(7396)
- 地方(7120)
- 学(6493)
- 财(6251)
- 环境(6213)
- 制(6000)
- 业经(5903)
- 融(5679)
- 金融(5678)
- 银(5572)
- 银行(5565)
- 农业(5477)
- 机构
- 大学(117062)
- 学院(114019)
- 济(61799)
- 经济(61109)
- 研究(49467)
- 管理(39526)
- 中国(38209)
- 理学(33910)
- 理学院(33485)
- 管理学(32961)
- 管理学院(32754)
- 科学(26833)
- 京(25926)
- 所(24908)
- 财(24110)
- 研究所(22904)
- 经济学(21357)
- 中心(20230)
- 财经(19993)
- 经济学院(19419)
- 经(18510)
- 院(18304)
- 北京(17464)
- 农(17146)
- 科学院(15896)
- 贸(15409)
- 财经大学(15055)
- 范(14377)
- 江(14312)
- 师范(14288)
- 基金
- 项目(76954)
- 科学(61037)
- 基金(59418)
- 研究(55499)
- 家(53430)
- 国家(53147)
- 科学基金(43770)
- 社会(38193)
- 社会科(36432)
- 社会科学(36428)
- 基金项目(30114)
- 自然(26823)
- 自然科(26147)
- 自然科学(26138)
- 自然科学基金(25694)
- 资助(25488)
- 省(24096)
- 教育(23946)
- 划(22766)
- 中国(20008)
- 编号(19442)
- 部(19214)
- 国家社会(18019)
- 重点(18008)
- 发(17563)
- 教育部(16481)
- 成果(15621)
- 创(15420)
- 人文(15081)
- 科研(14865)
共检索到176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盛斌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是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施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与方式。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作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成果,将"高标准高水平建设11个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广成熟经验"作为2017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如何使上海等已有的四个自贸区创新升级和新增七个自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盛斌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是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实施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与方式。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作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成果,将"高标准高水平建设11个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广成熟经验"作为2017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如何使上海等已有的四个自贸区创新升级和新增七个自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武剑 谢伟
运用最新发展的HCW法和排序检验法,从多指标视角对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自贸试验区政策的经济效应及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对所得结果进行时间安慰剂法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自贸试验区设立虽然对上海、广东、福建、天津相关经济指标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但与未设立自贸试验区省市相比,在所考察的16个自贸试验区经济指标中,仅上海固定资产投资额、广东和福建进出口总额、福建经济增长4个指标的政策效应估计量达到显著有效水平,这一情况表明:当前上海、广东、福建、天津自贸试验区政策红利效应并未得以充分释放,各地自贸试验区政策亟待进一步优化设计。下一步自贸试验区在政策创新时,既要考虑其制定政策作为国家战略所具有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共性,同时也要兼顾自贸试验区所在地发展特性,充分考虑到自贸试验区政策与所在省市已有政策的兼容性和协同性问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潇 陈刚 贾雁岭
随着自贸试验区的持续扩围,我国目前已形成"1+3+7+1+6"的自贸试验区新格局。如何评价自贸试验区已有税收政策并以之为新试验区提供经验借鉴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上海自贸试验区为例,在分析其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政策效应评估法及合成控制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带来正向税收收入效应;"办税一网通"10项税收创新也起到了同样效果,利用合成控制法进行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办税一网通"能够通过影响税收征管水平有效提升税收收入。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税收政策 政策评估 上海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江若尘 陆煊
本文借鉴制度创新相关理论,探讨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实施制度创新的紧迫性,评估了上海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在市场准入、财税制度、金融外汇、贸易便利和法律法规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的阶段性成果,并分析了其与国际高标准制度间存在的差距。由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制度创新需要把握的三项原则。作为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创新,上海自贸试验区可以在深入对接国际贸易新规则、转变政府职能两方面实现制度创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价值取向、法理依据和路径选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瑾
本文在立足现有金融稳定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自贸区系统性金融风险成因和特点,提出了"宏观+微观"、"区内+区外"的金融风险评估分析工作框架,为区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提供的工作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裴长洪 崔卫杰 赵忠秀 盛斌 韩剑 裴桂芬
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走过十年历程,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与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进入高水平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上海作为自贸试验区先行者,是十年创新经验的最大贡献者,双循环格局下仍在提升实体经济国际竞争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方面探索上海经验。新形势下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具有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破解自贸试验区提升过程中创新成果获得感不强、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以及系统集成性创新认识偏差所带来的难题。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目标与双循环战略建设需求高度契合,其高层次制度创新、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和提高示范引领及辐射能级等措施能够有力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建设。作为国际经贸规则试验田,自贸试验区需要与时俱进研究全球高标准经贸规则演变和谋划未来经贸规则走向,调整地方法规和行政规定以对标RCEP“规定动作”,推动更深层次的制度创新以对接CPTPP和DEPA等“自选动作”,探索高标准跨境数据流动规则。自贸试验区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在完善自贸试验区布局、高质量对接“一带一路”、推进与城市群一体化开放、构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体系、建立区域开放合作机制五个方面协同发力。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需要广大的辐射和推广空间,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选择差异化联动模式,以更好服务于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佟家栋
中共十九大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在经济市场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范,旨在营造国际化、法制化和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但在开放方面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因此十九大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指明了新的方向。我们建议把每个自由贸易区分为海关监管的自由贸易区和非海关监管的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区把成熟的经验推广到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区再把经验推向全国。所有的自由贸易试验区采用不同模式,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贸易区、直接投资与金融自由贸易区和金融中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凯杰
自由贸易港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高级阶段,推动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转变对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意义重大,既可以助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又能够进一步强化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中国自贸区向自由贸易港的转变仍然面临着开放程度不高、与全球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有差距、各种体制机制创新不充分,以及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挑战。未来可以从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设定对接全球高水平标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加强法律保障制度建设等方面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自贸区结合区域实际向自由贸易港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利强
法治建构是中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决定性因素。当下中国自贸试验区法治建构模式本质上属于"自主推动型法治建构模式"。"市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市政府‘1+X’规则群→市人大常委会条例三步走"的法治创新路径成为可复制和可推广的法治创新经验的"上海模式"的最重要内容,同时成为3年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探索的最大亮点。中国自贸试验区法治创新路径及法治建构的"应然模式"是"国家层面统一立法的基本法模式",而"实然模式"是"国家授权、部委规章、地方立法三层次联动推进模式"。"实然模式"的最大成效是主要解决了"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这一政治课题,但该模式存在三方面缺陷(无法适应深层次改革创新任务、不具有可持续性、价值取向模糊),在实践中遭遇了"四化难题"(行政化、地方化、碎片化、空洞化),对制度创新的促进作用不够显著,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亟需探寻一条介于"应然模式"与"实然模式"之间的中间路径,并努力构建一种对中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具有实质性法治保障意义的"过渡性模式"。建议采用"特别授权法模式",即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由贸易园(港)区特别授权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赵东麒 桑百川
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推动国内经济改革、推向与国际新规则接轨的"试验田",其功能定位和制度构建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回顾和总结中国开放环境以及国际投资规则的变迁趋势,提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并探讨深化外资管理体制改革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乌画
自由贸易区已成为大国开展战略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正在加速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这是因为自由贸易区已经超越了经济范畴,兼有外交、政治方面的战略意义。它通过更加优惠的贸易和投资条件,将成员国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经济利益的融合又加强了成员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形成各种利益共同体。这一趋势使国家之间的竞争演变为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自由贸易区的大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使中国和平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对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战略 中国 对外开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志远 谭文君 张廷海
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扩大服务业开放,创新服务业准入制度,逐步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首先分析我国服务业开放现状,进而提出我国服务业开放存在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以及服务业进一步开放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服务业进一步开放涉及的重点行业和应对策略。本文提出上海自贸区服务业开放的关键点在于理顺区内和区外开放的关系,着重研究"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内涵及我国"负面清单"的制定原则。最后,本文分析了上海自贸区服务业开放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自2013年9月29日成立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经过两年的发展,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且形成了可供上海市以及全国范围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随着中国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演变,上海自贸试验区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本文建议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先要加强制度创新,朝全球高标准自贸区迈进;其次要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进行战略性对接;最后要服从国家发展战略,构建协作机制实现协同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