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91)
2023(8971)
2022(7276)
2021(6987)
2020(5417)
2019(12517)
2018(11829)
2017(21995)
2016(11328)
2015(12964)
2014(12305)
2013(12125)
2012(11325)
2011(10566)
2010(10212)
2009(9562)
2008(9273)
2007(7908)
2006(7172)
2005(6662)
作者
(31042)
(26285)
(26180)
(24966)
(16583)
(12372)
(11850)
(10233)
(9975)
(9031)
(8969)
(8696)
(8391)
(8348)
(8153)
(8121)
(7789)
(7711)
(7438)
(7160)
(6458)
(6286)
(6137)
(5948)
(5899)
(5839)
(5659)
(5378)
(5196)
(5184)
学科
(51313)
经济(51273)
管理(28211)
(27289)
(22500)
贸易(22489)
(21927)
方法(21242)
(20049)
企业(20049)
数学(18281)
数学方法(18174)
中国(17944)
(15592)
业经(11355)
农业(10398)
地方(10031)
(9947)
(9700)
关系(9490)
(9118)
环境(8236)
(8136)
(7735)
出口(7733)
出口贸易(7733)
(7615)
(7556)
银行(7549)
(7525)
机构
大学(167841)
学院(166987)
(80418)
经济(79286)
研究(63488)
管理(60550)
理学(52167)
理学院(51574)
管理学(50911)
管理学院(50594)
中国(47656)
(35503)
科学(34489)
(33195)
(30238)
研究所(27715)
财经(27340)
中心(27184)
经济学(26931)
(25209)
经济学院(24415)
(23345)
北京(22960)
(22720)
(22416)
师范(22285)
(22054)
财经大学(20547)
业大(20201)
科学院(19276)
基金
项目(112965)
科学(90735)
研究(85751)
基金(85013)
(74654)
国家(74136)
科学基金(62867)
社会(58549)
社会科(55590)
社会科学(55579)
基金项目(43635)
(39376)
教育(38589)
自然(37296)
自然科(36402)
自然科学(36392)
自然科学基金(35762)
(34827)
资助(34246)
编号(33381)
成果(27319)
(26820)
国家社会(26265)
重点(25893)
(25647)
中国(25194)
教育部(23612)
(23549)
课题(23246)
人文(22433)
期刊
(86468)
经济(86468)
研究(53404)
中国(32367)
学报(23871)
科学(23724)
(22492)
(22331)
管理(22309)
大学(19053)
(17956)
学学(17839)
教育(17330)
经济研究(16760)
国际(16057)
农业(15767)
(14430)
金融(14430)
财经(13756)
业经(13417)
问题(13057)
(12140)
技术(12042)
世界(11912)
(8765)
(8620)
贸易(8620)
资源(7584)
商业(7517)
技术经济(7482)
共检索到251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俊  
文章在阐明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的时代背景和理论逻辑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的动力机制、实践路径与治理体系,论证了制度型开放是中国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的动力来源。立足亚洲逐步构建全球化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以及区域内统一的高标准规则体系是中国自由贸易区网络提质扩容的两条路径。在自由贸易区网络的跨境治理中,应逐步建立融入全球自由贸易区网络的制度安排,构建多元协同治理机制,创新制度型公共产品供给以及建立兼顾效率与安全的运行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傅利利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东盟与中国毗邻而居,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如期建成,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自贸区,贸易经济更是飞速发展。深入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发展现状,在探究其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路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梁颖  
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要以更新和扩充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的内容与范围为新起点;以不断加强互联互通、金融、海上和产业等重点领域合作;以增强政治互信以巩固和深化同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保障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实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云倩   陆善勇  
自2020年起,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经贸合作进入全新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协定已签署超过七年,与RCEP、CPTPP等最新的国际经贸规则相比,还存在贸易便利化政策水平有待提高、服务贸易开放承诺水平不高、未涉及新贸易方式和新贸易需求的内容、投资政策不够便利等问题。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中,可以在对标RCEP、CPTPP等先进自由贸易规则的基础上,提高谈判标准,探索解决目前RCE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投资自由化水平、拓展新贸易方式和新贸易需求、创新通关便利化条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剑文  
随着CAFTA的建成和进一步发展,需要稳定的、可信赖的结算币种。人民币长期以来在广大边境地区使用的现实和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中的稳定表现,赢得了各国的信任,凸显了使用人民币在CAFTA范围内进行结算的意义和可行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需要从保持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币汇率稳定、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完善金融服务、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沟通合作等多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辉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为免税贸易区(TaxFree Trade Zone),其实质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即由主权国家或地区设立,在贸易、投资等方面享有更加优惠的政策,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的地方。自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国际经济地位不断提升,自由贸易区也不断增多。截止2015年9月,我国在建自贸区19个,涉及32个国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由贸易区(以下简称"自贸区")以其更好的合作效果,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流。建立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已成为中国政府对外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在梳理中国自贸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阐述自贸区建设的积极作用,探讨了全球自贸区发展趋势和中国自贸区建设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岳文  韩剑  
加快自贸区建设既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全球经贸环境恶化的必然选择,更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自贸协定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长,其涉及到的议题范围也在持续扩展,规则深度不断提升,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网络化发展趋势。尽管近年来签署的自贸协定数量快速增长,但是整体而言,中国FTA的签订数量偏少且条款规则深度不深,同时已签署FTA的伙伴国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国家,FTA伙伴国的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拓宽。适时加快推进中国高标准全球自贸区建设步伐,需要从中国已有自贸协定的有效升级、新签自贸协定的有序推进、不同自贸协定的深度融合、与国内自贸试验园区的有机对接、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互呼应等方面出发,多点发力,齐头并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经伟  
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党中央决定在海南建设首个"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四大战略"定位和"一项特定"经济目标,需要海南在全面深化改革基础上按照"四步走"发展过程进行推进。这是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发展路径与国内其他11个自由贸易区差异性所在。坚持并遵循全面建成小康、自身改革、房地产业"断腕"后新产业的培育、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制定出"好法"和差异化推进海南自由贸易区(港)金融业改革的5个基础路径,是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的新内涵和新篇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玉华  孙小英  
欧美双方提出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构想,既是基于两者的共同需要,也与它们各自的利益要求密不可分。目前,欧美双方有着不少利于谈判进行的现实条件,同时也面临许多障碍,本文拟对上述各方面加以分析,并对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的前景和影响进行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鸿  张相文  
现有成果较少从产业安全的视角研究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本文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自由贸易区下产业安全模型,探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影响成员方产业安全的机制,提出产业安全视角下的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正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对我国金融业、网络金融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国网络金融方面的法规存在较多问题,包括电子签名、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的发行与监管以及与国际接轨等,对此我国应完善电子银行管理办法,修改电子签名法及其相关法规,完善小额电子支付系统的法规,制定大额电子支付系统的法规,建立有关电子信用证的法规,以新的票据法规范可流通的电子票据。在此过程中,还必须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最终促进我国网络金融业的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朝领  
从全球典型双(多)边贸易协定的合作以及治理机制等方面阐释了在全球范围内现存的经济贸易协定的相关情况,同时概述了全球典型双(多)边贸易协定与自由贸易区合作的关系,进而从各个贸易协定基本情况出发,研究其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最后从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逻辑、基本要求、制度选择等方面总结出的全球典型双(多)边贸易协定对构建自由贸易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辉群  
本文根据管理科学的原理,运用POSMEP法,对我国保税区的转型进行研究。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对我国保税区的发展与改革作了客观回顾,在此背景下,论证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必要性。同时在指明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型的具体步骤。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唐魏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贸易保护主义强势抬头,单边主义横行。通过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自由贸易合作框架的成功范例,有助于破解当前世界经济困境。新西兰是第一个与中国签订自贸协定的发达国家,这个里程碑式的合作刚好10年。值此之际,我们对其现状、困难、展望等进行梳理,对它所呈现的产业组织、社会总产品等方面进行探究,有利于推进全球经济气候转好。中国-新西兰自贸区作为一个成功的区域性贸易集团,已经成为适应世界经贸形势变化,促进区域内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经济组织形式。研究发现,当前的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发展稳定且呈上升趋势,很多进出口项目已为零关税,并逐渐趋于平衡和谐增长,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如:框架有待深化提质、合作领域不够广泛、合作创造效应不足、运行机制亟待优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威胁等。因此,应着力消除非关税壁垒、拓展合作范围、提高贸易紧密度、提升机制水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在两国为世界丰富社会总产品的同时,提升劳动价值,通过互联互通等方式发展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公平、互惠、共赢,为全球的国家间、区域间和南北合作方面的经贸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共享发展成果,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