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83)
2023(19954)
2022(16630)
2021(15609)
2020(13387)
2019(30816)
2018(30449)
2017(57754)
2016(31240)
2015(35610)
2014(35301)
2013(35044)
2012(32195)
2011(29035)
2010(29224)
2009(27674)
2008(27610)
2007(24576)
2006(21466)
2005(19539)
作者
(89855)
(75412)
(75069)
(71628)
(48000)
(36048)
(34124)
(29355)
(28441)
(26906)
(25617)
(25369)
(24210)
(23975)
(23409)
(23315)
(22254)
(22237)
(21798)
(21676)
(18715)
(18511)
(18286)
(17216)
(16865)
(16809)
(16788)
(16562)
(15202)
(14785)
学科
(135543)
经济(135369)
(106537)
管理(101906)
(92985)
企业(92985)
方法(62453)
数学(51966)
数学方法(51221)
(40518)
(38721)
中国(35540)
业经(35273)
(30838)
贸易(30816)
(29922)
(29200)
(26967)
财务(26894)
财务管理(26844)
农业(26133)
企业财务(25408)
地方(24654)
(23710)
理论(23246)
(22551)
技术(22500)
(21309)
银行(21278)
(20966)
机构
学院(454853)
大学(452290)
(194702)
经济(190940)
管理(177753)
理学(152654)
研究(151835)
理学院(151013)
管理学(148349)
管理学院(147503)
中国(119081)
(95533)
(91542)
科学(90040)
(76229)
(74184)
财经(72264)
中心(69448)
研究所(68660)
(68427)
(65644)
业大(64536)
北京(60268)
经济学(59791)
农业(58141)
(55737)
师范(55195)
(55048)
经济学院(54003)
(53836)
基金
项目(298123)
科学(236686)
基金(219450)
研究(216947)
(190901)
国家(189369)
科学基金(163890)
社会(139663)
社会科(132629)
社会科学(132596)
基金项目(115250)
(115064)
自然(106319)
自然科(103914)
自然科学(103887)
自然科学基金(102072)
教育(100239)
(96868)
资助(90805)
编号(86672)
成果(69867)
重点(67207)
(66802)
(63576)
(63437)
课题(59887)
创新(59052)
国家社会(58618)
教育部(57676)
科研(57369)
期刊
(214514)
经济(214514)
研究(133973)
中国(88557)
(74246)
管理(69579)
(67757)
学报(66295)
科学(63824)
大学(51442)
学学(48687)
农业(46176)
教育(43828)
(42973)
金融(42973)
技术(41751)
财经(36168)
经济研究(34733)
业经(34575)
(31189)
问题(28978)
(27877)
(27824)
国际(25323)
技术经济(24160)
统计(23445)
世界(22295)
(21616)
(20965)
现代(20915)
共检索到683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成新轩  杨博  
本文以本国贸易附加值有效测度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同时将空间效应纳入自贸区网络中,分析网络中各个区位可能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和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自贸区网络中成员的增多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产值的增长,制造业也逐渐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但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增强作用并不显著,同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2008—2016年期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自贸区网络依据不同空间关联性规则呈现不同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同时产业空间关联性越来越容易在经济或贸易开放水平相似的成员之间发生;网络成员之间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与对外贸易开放水平、自贸区优惠利用率、原产地规则严格程度、外部冲击因素依据不同空间关联规则也表现出不同的影响特征;网络中地理或贸易开放水平相似的成员之间有制造业产业链国内化的趋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秀申  
一、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经济理论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蓬勃兴起,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自由贸易区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具体体现。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是指两个或多个经济体,根据世贸组织的原则,联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后中国-东盟间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规模逐渐扩大,中国向东盟资本、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出口额都有了显著提升。虽然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东盟增速较快,但中国制造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东盟增速也超过东盟该类产品出口中国的增速,说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半对数模型分析也表明中国-东盟间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改善,其中进口贸易对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更为突出。DEA模型分析结果也显示中国-东盟间制造业贸易促进了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宏芬  郑亚莉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与拉丁美洲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和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三个拉美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为双方的贸易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与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为例,采用引力模型,定量研究两国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贸易效应。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浦培根  吕文学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为中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签署的系列协议为基础,从承包商的角度,分析对承包商利好的贸易政策,使我国的国际工程承包企业最大限度的分享贸易自由化的利益,增强在建筑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碚  李钢  陈志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在与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进行竞争力对比时,发现加入WTO后,相对于上述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而与此同时,中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虽然也有提升,但相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较慢。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刘清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速发展,东亚地区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论文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实证模拟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TA)后的经济变化,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后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亚各成员国之间具有经济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有力地改善东亚地区的社会福利,同时区域成员之间也具有贸易创造效应。(2)中国各个产业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应重点关注在矿产及资源类、纺织品、电子类及制造业等领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戴翔  
本文基于贸易附加值,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各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产业链布局中,比较优势仍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领域,但有弱化迹象;资本以及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均未取得显著比较优势,但有迹象表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的比较优势正在形成,而知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的比较劣势特别显著且无明显改善趋势。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布局中的现实地位及进一步发展基本上是"依托低端,挺进中端,遥望高端"。基于贸易附加值所得上述研究结论有助于纠正传统总值核算法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误判,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方向及政策的科学制定有着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明远  范爱军  
提高我国制造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和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以反映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衡量制造业经济绩效水平、利用外资情况、企业技术水平和制造业空间地理集聚程度的总资产贡献率、外向化程度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C4指数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对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与解释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经验结果表明:外向化程度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C4指数分别与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总资产贡献率则与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根据经验结论,本文提出了通过进一步引用外资、改善企业技术结构和促进产业集聚来提升制造业...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军  路泽禅  
蒙古国作为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经贸伙伴,在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2001~2019年中蒙双边贸易状况,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了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并运用动态GTAP模型对中蒙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中蒙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两国经贸发展带来显著的增长效应;与关税壁垒消除相比,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对中蒙经贸发展更有利;中蒙两国产业受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两国谷物、加工食品等行业,但中国的纺织及制衣业、公共事业及自然资源和蒙古国的畜牧业、交通与通讯及公共事业都将受到一定的不利冲击。基于上述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以期为中蒙自由贸易区的深入推进提供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丽  赵毛泽  
文章基于中国已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FTAs),利用2000~2018年增加值贸易数据,从FTAs水平深度和垂直深度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协定深度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TAs深度的提升能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且相较于垂直深度,水平深度的作用效果更加明显,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问题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FTAs深度对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制造业类型和出口目的国(地区)类型不同而具有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FTAs深度可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促进外商直接投资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进一步的反事实模拟表明,加入不同的区域贸易协定均会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且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最强,其次是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最后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中国是否加入区域贸易协定的预测结果相比,区域贸易协定水平深度对制造业整体以及分类型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宏波  
20世纪后半叶,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席卷全球。近年来,我国开始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速度和建设规模均令世人瞩目。以此为背景,本文以中国香港地区、韩国、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智利、新西兰与我国大陆地区的双边贸易为对象,应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测算我国与上述7个代表性经济体构建自由贸易区产生的贸易流量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进行了国别比较,从而为我国进一步制定对外自由贸易战略提供一定的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军  闫东升  冯宗宪  李诚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从效应强度看,相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其对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促进作用更大。从空间效应看,各自贸区对周边省份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均比较显著。(2)从区域比较看,沿海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小于内陆型自贸区。(3)从时间趋势看,三批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趋势。据此,应加大自贸区战略实施力度,完善自贸区空间辐射机制;优化自贸区空间布局,推动自贸区因地制宜地差异化发展;设计自贸区梯度发展路径,充分释放系统化协同效应,以推动自贸区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尚涛  陶蕴芳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我国1982~2006年期间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与五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冲击响应分析结构表明,一方面,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是促使各部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于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也具有重要的反馈促进作用,但后者具有一定的滞后效应。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是解释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变量;同时,制造业部门国际竞争力水平提升的预测方差对解释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度也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丹萍  毛江楠  
文章以中国15个制造业1999-2008年的数据为对象,以反映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RCA指数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衡量行业地理集聚度的C4指数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利用固定影响的变系数模型对C4指数与RCA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于近90%的制造行业而言,两者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文章提出了如何通过发展产业集聚提升制造业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