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04)
- 2023(14377)
- 2022(12045)
- 2021(11399)
- 2020(9375)
- 2019(21905)
- 2018(21237)
- 2017(39886)
- 2016(21218)
- 2015(24235)
- 2014(23502)
- 2013(23009)
- 2012(20931)
- 2011(18659)
- 2010(18451)
- 2009(16655)
- 2008(16102)
- 2007(13565)
- 2006(11670)
- 2005(10065)
- 学科
- 济(89860)
- 经济(89779)
- 管理(60431)
- 业(57581)
- 企(47498)
- 企业(47498)
- 方法(44436)
- 数学(39538)
- 数学方法(38879)
- 贸(26542)
- 贸易(26524)
- 易(25848)
- 中国(25567)
- 农(23230)
- 财(20117)
- 业经(18702)
- 地方(17079)
- 农业(15192)
- 学(14408)
- 制(14346)
- 理论(14094)
- 技术(13503)
- 环境(13209)
- 务(12854)
- 和(12800)
- 财务(12792)
- 财务管理(12765)
- 划(12734)
- 银(12246)
- 银行(12235)
- 机构
- 学院(296511)
- 大学(294698)
- 济(130789)
- 经济(128631)
- 管理(117476)
- 理学(102697)
- 理学院(101646)
- 研究(99902)
- 管理学(99716)
- 管理学院(99166)
- 中国(75434)
- 京(61301)
- 科学(58287)
- 财(54436)
- 所(47846)
- 农(45263)
- 中心(45140)
- 财经(44927)
- 研究所(43929)
- 业大(41973)
- 经(41235)
- 经济学(40830)
- 江(40770)
- 北京(38281)
- 经济学院(36992)
- 院(36922)
- 范(36910)
- 师范(36562)
- 农业(35498)
- 财经大学(33746)
- 基金
- 项目(207526)
- 科学(165445)
- 基金(153685)
- 研究(151509)
- 家(134741)
- 国家(133762)
- 科学基金(115581)
- 社会(98238)
- 社会科(93527)
- 社会科学(93506)
- 基金项目(80004)
- 省(78474)
- 自然(74826)
- 自然科(73143)
- 自然科学(73126)
- 自然科学基金(71818)
- 教育(70748)
- 划(67133)
- 资助(64020)
- 编号(60173)
- 部(47115)
- 重点(47110)
- 成果(46660)
- 发(45239)
- 创(44012)
- 国家社会(42128)
- 课题(41343)
- 创新(41221)
- 教育部(40911)
- 科研(39891)
- 期刊
- 济(131450)
- 经济(131450)
- 研究(83761)
- 中国(54288)
- 管理(44406)
- 学报(41956)
- 科学(41460)
- 财(40522)
- 农(40182)
- 大学(33281)
- 学学(31475)
- 教育(30998)
- 农业(28597)
- 技术(28233)
- 经济研究(23464)
- 融(22548)
- 金融(22548)
- 财经(21634)
- 业经(21305)
- 贸(20851)
- 经(18741)
- 问题(18502)
- 国际(18167)
- 业(17438)
- 统计(15607)
- 世界(15361)
- 技术经济(14787)
- 策(14045)
- 资源(13480)
- 商业(13258)
共检索到424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林 胡玲菲 方巧云
中国自2007年确定了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已经陆续与周边15个国家(地区)签订了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这意味着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外,中国正通过构建跨国区域贸易合作,进一步通过降低关税开放市场。本文基于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这一准自然试验,在贸易自由化的框架下,将进口食品按照2002年进口关税高低划分为高关税食品(实验组)和低关税食品(对照组),并采用DID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政策冲击)对中国进口食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提高了中国进口食品质量,自由贸易区战略对高关税食品进口质量的提升幅度比低关税食品更大;该结论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特定市场也成立。本研究从区域自由贸易的维度,为解释中国大幅增加食品进口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战略 进口质量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姜鸿 张相文
现有成果较少从产业安全的视角研究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本文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自由贸易区下产业安全模型,探讨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影响成员方产业安全的机制,提出产业安全视角下的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
关键词:
产业安全 自由贸易区 钻石模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超平 张晓燕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3—2019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合成控制法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就我国12个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结果发现:自贸区的设立不仅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同时还通过企业创新以及资源配置等路径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即企业创新和资源配置在自贸区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且从自贸区角度和企业产权属性的角度进行异质性检验可知,自贸区的设立从长远角度具有更大的积极意义。国企由于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在创新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自贸区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往往更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军 闫东升 冯宗宪 李诚
使用2009—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空间自回归模型,从总体考察、区域比较、时间趋势等多角度就我国现有11个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展开经验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自贸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从效应强度看,相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其对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促进作用更大。从空间效应看,各自贸区对周边省份的空间正向溢出效应均比较显著。(2)从区域比较看,沿海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小于内陆型自贸区。(3)从时间趋势看,三批自贸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效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趋势。据此,应加大自贸区战略实施力度,完善自贸区空间辐射机制;优化自贸区空间布局,推动自贸区因地制宜地差异化发展;设计自贸区梯度发展路径,充分释放系统化协同效应,以推动自贸区战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宏芬 郑亚莉
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与拉丁美洲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中国已和智利、秘鲁和哥斯达黎加三个拉美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为双方的贸易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在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国与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为例,采用引力模型,定量研究两国的经济一体化程度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创造的贸易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丹 许培源
构建一个带有区域化特征的两国三区域自由资本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狭义自由贸易区的国内、国外的直接投资与产业区位转移效应;然后,放松模型在经济规模和贸易成本上的对称性假设,探讨中国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策略。研究发现:由于本地市场效应,上海自贸区建立会引发产业从国内外未实行自由贸易区的地区向上海自贸区转移,其程度取决于各区域的经济规模和贸易自由度;上海自贸区改革,短期内改革力度是关键,长期中风险控制是重点;在多个地区设立自贸区会引起区域间的福利竞争;在最早提交自贸区设立申请的城市中,依据不同情况,深圳、天津为相应的最佳选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阁斐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对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已十分必要。本文以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战略特点以及实施成果进行了简单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紧接着提出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最后针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战略目标和战略方向,对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
中国 自由贸易区 战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散化生产在全球的迅速扩张,中间产品和服务跨国外包活动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采取出口导向政策,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等形式,推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1948—1994年的46年间,全球总共签署了124个自由贸易协定,平均每年签署2.7个(Griswold,2003)。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活动迅速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庆光,农卓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和矛 李飞 赵光洲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提出为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实现进一步的合作,使这一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机遇。本文根据中国和东盟的一些经济特点,提出了分阶段采取投资先导模式、增长极模式、点轴开发模式和网络开发模式来进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的战略开发模式。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建设 战略模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列曲 丁文丽 李丽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不仅带来了贸易的自由化,也带来了金融投资的便利化,促进了自贸区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文章将金融投资引入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中,构建了一个多国金融CGE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自贸区内金融政策的效应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框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邝国良 肖磊
介绍当今世界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类型和中国与东盟“1+10”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合作概况,从贸易优势的角度将东盟国家进行了分类研究,提出使中国在“1+10”自由贸易区内的经济合作地位达到与美国、日本在东盟经济中的地位的同等水平,对东盟经济能够发挥出与美国和日本同等重要作用的总体战略目标以及四个具体目标,分析实现目标的制约因素,并根据具体目标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贸易合作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明昊 李秀敏
中蒙两国拥有深厚的贸易合作基础以及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基于2015年中蒙贸易数据,运用SMART模型对构想中的中蒙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分析,包括对中蒙自由贸易区建设初期和后期可能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贸易转移效应及关税收入和福利变化进行测算。结果显示:随着关税的降低,中蒙两国大部分产业部门都能产生明显的贸易创造大于贸易转移的效果,并且随着两国降税幅度的加大,贸易效应会明显提升,两国贸易潜力能够得到有效挖掘,但随之而来的关税收入损失和市场冲击的不平衡性不容忽视。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贸易效应 关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凌云 刘清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速发展,东亚地区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论文应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实证模拟东亚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TA)后的经济变化,研究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后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东亚各成员国之间具有经济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建立自由贸易区将有力地改善东亚地区的社会福利,同时区域成员之间也具有贸易创造效应。(2)中国各个产业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中国应重点关注在矿产及资源类、纺织品、电子类及制造业等领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